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因为时代不同,面对的对手不一样,以及他们手下的人才不一样,所以,也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先说刘邦,刘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是因为他用对了三个人,一个就是武将韩信,另一个就是谋臣张良,最后一个就是重臣萧何。
这三个人对刘邦的起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刘邦用了七年的时间,统一了天下。这七年又分为两个阶段,刘邦刚起义的前三年是和项羽一起灭秦。大秦王朝就是在他们两人的联合之下,被推翻的。
大秦灭亡之后,刘邦和项羽开始争霸天下。
项羽是一个骁勇善战,且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可刘邦已经是迈入到老年之列的人了。可以说项羽的优势,就是年纪轻,血气方刚。
但是,他的劣势也是年纪轻,爱意气用事。因为他的阅历有限,在用人方面,项羽没有刘邦处事圆滑。
项羽和刘邦争霸天下的时候,一直都是项羽占据上风。可是,随着时日的推移,他们的情况竟然倒转了过来。
本来在项羽手下做事的陈平,韩信等人,都跑到了刘邦那里,这说明项羽做事不得人心。所以,才让这些人才,跑到了刘邦那里去的。
项羽的谋士只有范增一个,但是,就是这个范增他还不会用。因为刘邦用了陈平的离间计,离间了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
项羽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范增,这是让范增最为气愤的地方。范增不得不离开项羽,在回老家的路上就死掉了。
因为项羽方人才越来越少。刘邦的人才越来越多,所以,刘邦打败项羽,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最后在垓下,刘邦联合韩信、英布和彭越击败项羽,项羽逃到乌江自杀,自此,刘邦用了七年的时间得到了天下。
李渊得天下的情况和刘邦相似,甚至他比刘邦更有优势,因为李渊本来就是隋朝的皇亲国戚,他还把守着太原这个兵家必争之地。
隋末的时候,可以说全国各地军阀四起,隋炀帝被困在江都(扬州)出不来。就像刘邦项羽起义时候的秦二世,被赵高软禁了起来一样。
李渊本来就拥兵自重,再加上他想反叛这件事,已经预谋很久了。所以,等到他一起义,很快就得到了天下大部分人的响应。
在他的账下也聚集了一大批的文臣武将,比如秦王李世民账下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敬德,李靖......。
最重要的一个是,李渊在整个起义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对手。和李渊对立的势力最大的要数王世充,窦建德等人,他们之间的战争,也就是经过了数战,就被李渊给击败了。
当然那时候的瓦岗军也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毕竟隋朝大将宇文化及就是他们给击败的。
就是因为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造就了李渊也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统一了全国,当了皇帝。
曹操的时候,应该是天下最乱的一个时期。恰恰这个时候,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当初曹操起义的时候,他的起点要比李渊和刘邦低很多。刘邦自己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他抱了项梁的大腿,是项梁和项羽两个人庇护了他。
这一点曹操是没办法和他们相比的,曹操刚起义的时候,仅仅只有几百人,还是宦官的后代,名声也不好。而他的对手不管是董卓,又或者袁绍,袁术兄弟,孙策,刘表......都是曹操不能相提并论的。
要说曹操有一点比较强,那就是他手里有汉献帝。但是,汉献帝仅仅是他的一个傀儡,战场上争锋陷阵,还是要靠实力的。
曹操就是这样带着几百人的队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等他把袁绍给打败之后,才真正的成了一个名动天下的人物。
可是,这时候东吴的孙权羽翼也已经丰满了,再加上一个后起之秀刘备。曹操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微乎及微了。
曹操虽然统一了整个北方,但是,他想打败孙权和刘备,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可以收这时候不管是孙权,还是刘备手下都是人才济济。这样的两个人一联合,就造就了曹操三十几年还不能统一天下,只能三分天下的后果。
刘邦的前朝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气数已尽,天下人人都想去推翻它这个无道政权,我们不妨来简单分析一下。身处乱世,老百姓都希望有一个新的政权去改变现在的被经济剥削、政治压迫的现况。大家都知道秦朝讲究严刑峻法,人人惶恐自危,在街上随便买个东西都有可能要被检查,动不动触犯法规轻的被割耳、割耳朵,重的腰斩、分尸,更兼重征六国徭役去修建秦朝的大工程,据史书记载大多去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十之八九都有去无回,搞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东汉末年的确起义军是不少的,但大多是饥民流寇,跟秦末的起义性质是有本质区别的。多数人都认为东汉末年宦官是当政才导致朝纲混乱,多数官僚阶层、士大夫阶级、平民阶层都还是认汉廷的,更都不希望汉朝倒下去起初还都是愿意去拯救即将倾倒的汉朝的。我认为曹操的才能并不逊色于刘邦,当然他们各自时代的队友和队友也都是差不多的水平,因为时代不同所以也不好去评定谁强谁弱,而确定的是他的时运却比此人差,时代背景也不允许他能像刘邦一样那么短的时间内成功。
刘邦之前的是秦,秦末是暴戾之朝。而曹操面对的却是东汉。最直观的就是时势,秦是分久必合之后的“合”,而且这个合,都是靠着武力打下来的合,天下是靠刀枪强力粘合在一起的一统。
这些王朝的区别
而东汉,上承炎汉四百年之气运,天下人不是没有野心家,比如袁术、刘表之流,但是“天下尊刘”这个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种正统观念,还在唐朝的末世出现。朱温篡唐,他的亲哥哥骂他,天子自然是李家人做,你算什么东西,也配当天子?这就是气运,就是合法性,也是天理人心。这个时势,能让旧秩序的挑战者束手束脚,而没有这种合法性加持的朝代,在其末世时,却会加速起灭亡。比如秦朝,项梁、项羽面对的会稽郡守殷通,是秦朝的二千石,土皇帝一样的人物,听说陈胜吴广造反,首先想的竟然是叫来项梁商量造反;至于带着秦军攻百越的大军统帅任嚣,身为秦朝的南海郡尉,病重之时,想到的是拉赵佗来,让他堵住关口,不受北方的朝命。秦朝的瓦解,与其说是刘邦的功劳,不如说是这栋大厦下面有太多抠砖的人了,无论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所以当大厦垮塌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无秩序的状态。而哪个人在进入无秩序状态时所拥有的综合实力最大,无疑就会快速成为胜利者。比如刘邦,看似比项羽弱小,但项羽不过九郡之地,天下有40多个郡,刘邦拉了一群盟友揍死项羽,这是高帝五年,可他一直到高帝十二年,仍旧在战场上奔波清理自己的曾经的“盟友”,现在的公开的、潜在的“敌人”们。
反观曹操,他的奋斗历程,是在东汉的政治传统架构下,建立自己的幕府,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有名的“霸府”体制。换言之,这是一个鸠占鹊巢的过程,而不是腾笼换鸟的过程。曹操的政治集团形成,旧有的观点往往指出为法家寒族,其实他任用寒族确实不少,但是正如他之后诸多“霸府”政权一样,军权主要掌握在亲族手中,再以亲族统辖外姓重将的部曲和州郡,形成一个独立于旧体制(却不代替旧体制)的常备军管理体系;政治上的核心班底则是颍川荀氏为首的“党人集团”,进而与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之类的“四世三公”的文化世家对抗。汝南袁氏的代表,袁术、袁绍,为什么在汉末乱世的开始时,那么强大?
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代表着东汉旧体制的运行方式,所以他们的周围围绕着成千上万的依附于旧体制生存的小家族。而曹操和“党人集团”,作为非既得利益者,在进行的就是一场社会革命。换言之,对于大部分的反对者,刘邦、李渊都可以收编、消化,哪怕秋后算账也无所谓,而曹操却需要一路打怪升级杀过去,不存在这种妥协的可能,直到他摧毁了旧体制最大的boss——河北袁氏,他的新体制才算初步建立。这时候都已经建安十二年了,再过一年,他就晋位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霸府”体制。最后说一条,袁氏有多强大的旁证,在袁术称帝被击败后,孙策出兵掳掠了袁术的留下的部曲三万人,不是军队哦,是百工伎乐等等非战斗人员,就有30000人!!!所以,三个人的根本区别就是对手、目标不同,刘邦、李渊的对手,其实是少少的,可以联合可以联合的力量,而曹操的对手却是多多的,只能不停地打,不停地杀,杀到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二,人口反不如吴、蜀这三分之一的多。这也是摧毁一个旧秩序的代价吧
首先,三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就有很大的差距,这对他们的统一影响极大。
先说李渊,李渊个人背景极为深厚,是另外两人无法相提并论的。李渊出身于北周的关陇贵族家庭,世代显贵。李渊的祖父李虎乃是西魏的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而李渊之母是隋朝皇后独孤伽罗的姐姐,李渊七岁就袭封为唐国公,深受隋文帝及皇后的喜爱。当然,身份的尊贵和贵人的喜爱只是虚无缥缈的,但是,由此带来的实权和兵力却是实打实的。
由于祖上世代积累下的基业,李渊本身就不是空手起家,再加上皇帝宠爱,李渊算是位高权重。值得注意的是,李渊从起兵到统一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前期工作并不少。李渊在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时,恰逢母端儿农民起义,李渊将其击败并收编了万余人。后来,李渊又击败了绛州贼柴保昌,征讨历山飞贼甄翟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在这期间,李渊的实力不断扩大,个人的实力已经非常雄厚。
此时的隋朝已经是强弩之末,距离分崩离析不远,中央集权无力,而地方势力又不够强大,李渊统一自然不难。
刘邦和曹操虽然都出身不佳,但刘邦所处的时代背景要强于曹操。
刘邦起义时,秦王朝已然摇摇欲坠,自陈胜吴广起义来,各地已经是起义频发,秦王朝已经连表面的统治都难以维持了。刘邦起义是公元前209年,而公元前207年秦朝就被灭。这期间,秦王朝自顾不暇,刘邦大可以趁机发展实力,广收贤才。
曹操所面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曹操初露头角时,汉朝虽然已经是颓势,但尚能维持统治。曹操既然入官场为官,而不是直接起兵,那么从底层向上爬本就不容易,积累自己的兵马人脉就不像刘邦那样容易,再加上当时的董卓等人气候已成,曹操想要后来居上,并非易事。
另外,三人所面临的对手不同,而曹操的对手无疑是最势均力敌的。李渊的对手是隋炀帝及一众割据势力。隋炀帝已失民心,李渊趁其在江都时,迅速起兵攻入长安,将关中之地据为己有,至此,隋炀帝已经不足为惧。
而一众割据势力,譬如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看似坚不可摧,其实根基不稳。他们有些是农民起义出身,本身的军事素质和管理能力等并不高,有些虽然出身较好,但实力不足。
综合来看,这些人根本无法和李渊的实力相提并论,再加上负责平定的李世民本身杀伐果断,又智勇双全,很快平定天下也并不稀奇。
刘邦平定天下的最大障碍是项羽,在此之前,项羽在灭秦、平定各方势力中已经出了大力,对于刘邦而言,只要灭掉项羽,天下就几乎唾手可得。
众所周知,项羽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绝世英雄,但他的性格很难做一个合格的帝王。他无法知人善用,不仅错过了韩信这样的人才,连范增这样的人才都无法留住。他也过于优柔寡断,虽然能为士兵之苦落泪,但却吝啬于给盟友分权,久而久之,自然人心离散。刘邦虽然一时势弱,但善于隐忍,又会用人,舍得分权,长此以往,自然可以一统天下。
相较之下,曹操的对手又是哪些人呢?
前期的董卓袁绍等人,虽然他们本身不够出色,但所积累的实力非常雄厚。我们可以发现,曹操很多次作战,几乎都是以弱击强,甚至曾多次因为兵力过于悬殊而失败,就连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也是以少胜多。前期战胜这些英雄,曹操已经费尽心思,而他以后要面对的孙权刘备更强大。首先,孙权刘备本身都具有帝王资质,并非昏庸无能之人。
其次,孙权本身有家族基业在此,又占据江东之险。而刘备作为皇叔,本身就有身份上的优势。这两人可以说各具优势。另外,东吴与蜀汉的人才与曹魏相比,可以说是并不逊色。在此条件下,曹操很难短期内平定天下。
三位英雄皆有平定天下的大志向,但刘邦和李渊如愿以偿,曹操却含恨而终。从结果看,曹操似乎逊色于另外两位,但从历史来看,并非如此,曹操一统天下的难度要更大,难以如愿也无可指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7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10个文学常识,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