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网络 2023-06-18 17:46:18

历史上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签到领现金通知

今日领取时间6:00

在我看来,陈友谅就是一个枭雄,他狠辣、冷静、无情,但也因为他的这些性格造就当时他可以拥兵六十多万,可以盘踞长江上游,尽收地理优势。
但凡历史上能够开创伟业之人,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贵族出身,他们都会有一个共同东西:野心。

很多人问穷人缺什么、落魄之人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缺野心。所以回头看陈友谅、朱元璋、刘邦、刘秀、赵匡胤这些人,哪个不是野心欲望无限大,因为有了野心才会强迫自己做一些不可能会发生的事。

但野心的背后总会有很多的付出,而陈友谅付出的是自我性格的转变,他成了一个“成也无情、败也无情之人”。

为何无情(陈友谅剧照)
陈友谅从生下来就被烙上贫民的身份,当时的渔民生活很苦,一辈子只能跟鱼打交道,并且被世人看不起。没有文化、生活贫穷,长期的打渔生涯让他们的身上充满了让人恶心的鱼腥味,因此幼年时候的他一直都在嘲笑、冷漠、孤僻中度过,世人的态度对他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他的性格无疑造就了无比大的野心。

如何无情陈友谅一生中或许唯一能相信的人只有张定边了吧。他的无情不是对某个人,而是对所有人,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都是他通往至高权利路上的工具,所以任何阻碍他、影响他的人都必须死在他的屠刀下。

倪文俊,这个一手将陈友谅提拔上来的人,落魄之时来投靠陈友谅,但陈友谅并不念及旧情,反而担心此人会影响自己的权利,二话不说直接杀了。

赵普胜,徐寿辉手下四大将之一,此人对徐寿辉忠心耿耿,且战力出众。如果能收为部下也是实力担当,但赵普胜只是不满陈友谅获取权力,也将他杀了,并未对他有过多的收容。

徐寿辉,一个将他提拔、一个是他旧主,倪文俊和徐寿辉对陈友谅可是有着知遇之恩,这种恩情最为难忘。而在徐寿辉把权力让给了陈友谅了,但还是无情杀之。

为何陈友谅是枭雄作为一个枭雄的基本条件好像就必须心狠手辣,陈友谅在未定鼎天下时候杀的人不少,而朱元璋在战争其却对手下十分爱戴,这就是成了朱元璋身边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这些文臣武将、而陈友谅身边只有一个张定边,所以心狠手辣并不是成为枭雄的唯一条件。

但他跟朱元璋相比确实差的很远,后人没有把朱元璋成为枭雄,因为他虽然在建国后杀的功臣不少,但在治理国家方面却是很有一套方法。而陈友谅的性格,就算他得了天下也必定不会是明君,并且以他的性格注定不会是开国之君。

历史是胜利者谱写的,陈友谅的个人经历不多,在史书上的记载也就不多,而民间的他的评价也不好,于是到今天为止有关陈友谅的记载少之又少。而对于这样一个刚愎自用、冷酷无情的人来说朱元璋也不会给他一个好形象,相反的张士诚的性格反而更受到百姓的传唱。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友谅(1320~1363),中国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参加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陈友谅袭杀倪文俊。十九年,杀害天完将领赵普胜,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此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陈友谅的篡权夺位深为不满,在战争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在鄱阳湖中流矢身亡。

明朝的那个陈友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陈友谅其实是个很厉害的人物,算农民起义领袖,但后来在和朱元璋争霸过程中败给了朱元璋。史书上讲了他的很多缺点,如狠毒、刚愎自用等,但那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胜利者的明王朝史学家给他的评价。其实他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农民领袖,既反对元朝异族压迫,又胸怀吞并天下的雄心,都是英雄,只不过陈友谅没能成为胜利者,被朱家御用学者描绘成现在史书中的样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6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