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南宋铁血宰相韩侂胄,追封岳飞,力主北伐,死后却被后人视为奸臣

网络 2023-06-18 17:41:27

南宋铁血宰相韩侂胄,追封岳飞,力主北伐,死后却被后人视为奸臣

签到领现金通知

今日领取时间19:00

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曾在《贞观政要·论择官》中写道:“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妬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弄臣奸相都是史家口诛笔伐的对象,因为奸臣掌权往往会使国力衰微、民怨鼎沸,给天下百姓带来巨大痛苦。更有甚者结党营私败坏朝纲,挟天子以令诸侯,陷害忠良于不义之地。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史上,可以说奸臣始终都没有中断过,远者如秦相赵高,近者如清朝的臣贪和珅,都是祸国殃民之人。但要说哪个朝代奸臣辈出,恐怕人们第一反应就是“积贫积弱”的两宋时期了,譬如像蔡京、高俅、秦桧等人在历史上都可谓是臭名昭著。然而,除了这些“知名度”较高的奸臣外,在宋还有一位特殊之人,他追封岳飞削爵秦桧,力主北伐抗金,却最后被后人视为奸臣!其就是南宋最后一位铁血宰相韩宅胄!

据《宋史·韩侂胄传》记载:“韩侂胄字节夫,魏忠献王琦曾孙也。父诚,娶高宗宪圣慈烈皇后女弟,仕至宝宁军承宣使。侂胄以父任入官,历阁门祗候、宣赞舍人、带御器械。”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权相韩侂胄不仅是出身名门,而且还是宋王朝皇亲国戚,其曾祖父韩琦是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重臣,父亲韩诚官至宝宁军承宣使。而正因凭借着家族的背景,年轻的韩侂胄便以恩荫入仕,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宋孝宗在位时,韩侂胄便升任为知閤门事,负责传达诏令和圣旨,职级虽然不是太高,但却为他进一步升迁创造了有利条件。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病死,然而继位因与父亲不和,竟然以患病为由拒绝出面主持丧礼。最终迫使宰相赵汝愚联合韩侂胄发动政变,以太皇太后吴氏(韩侂胄的姨母)的名义发布谕旨,宣布光宗退位,拥立皇子赵扩继位,史称宋宁宗。

作为宋宁宗拥立功臣,韩侂胄本欲借此定策之功,获取节度使之职,但事后他却被宰相赵汝愚以外戚为由被任为宜州观察使。《宋史·韩侂胄传》记载:“侂胄欲推定策恩,汝愚曰:‘吾宗臣也,汝外戚也,何可以言功?’……而侂胄但迁宜州观察使兼枢密都承旨,侂胄始觖望。”权力欲望极强的韩侂胄,对此事很是不满,便开始伺机打击赵汝愚。

于是,韩侂胄就利用后宫韩皇后搬弄是非,说外间传闻赵汝愚有人君之相,不可久留。同时,韩侂胄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掌握了台谏机构,授意台谏官对赵汝愚进行攻击。史载“侂胄引李沐为右正言。沐尝有求于汝愚不获,即奏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汝愚罢相。”最终宰相赵汝愚因出身宗室,且担任辅政很可能会威胁皇权,被宋宁宗免职流放。事后,韩侂胄便获得宋宁宗的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加官进爵,一步步升任太师,后又担任宰相,直至做到比宰相更高级的平章军国重事。

为了肃清赵汝愚的影响,紧随其后韩侂胄又制造了庆元党禁案,宣布理学为“伪学”——当时赵汝愚的支持者多为理学人士,如朱熹、彭龟年等当世大儒。庆元党禁实施了6年之久,期间理学经典书籍被封杀焚毁,被列入“伪学逆党籍”的理学人士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甚至连与他们有关的人士都不能做官或者参加科举。通过庆元党禁,韩侂胄极大的维护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但万万让他没有想到,在他死后朱熹学派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韩侂胄也因此名声大坏,被后来的理学家归为奸臣。

庆元党禁案让韩侂胄成为南宋朝廷的权臣,随后其在执政的13年间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崇岳贬秦打击投降派,另一个便是南宋历史上有名的“开禧北伐”。在韩侂胄的主持下,追封岳飞为鄂王,将秦桧申王的封号追夺,改其谥号为缪丑,并称他“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一时传诵,大快人心。韩侂胄对秦桧的贬抑,实际上也是对投降、妥协势力的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崇岳贬秦,可以说是为力主北伐作出了舆论准备。

开禧元年(1205年),就是在韩侂胄崇岳贬秦的第二年,在全国军民抗涨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形之下,宋宁宗下诏北伐金朝,史称“开禧北伐”。与此同时,铁血宰相韩侂胄也积极备战,启用了一大批抗金人士,比如像著名的辛弃疾、陆游等人都得到任用。

在战争之初,宋军的进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收复了不少实地。不过,很快金军就开始了顽强的反击。就在此时,四川宣抚副使吴曦背叛宋朝投降金军,给了宋军阵营背后一刀。面对总体不利的战略形势,韩侂胄试图与金人求和,但由于金人要求斩杀韩侂胄,和谈未果。韩侂胄一见求和无路,便继续抵抗,甚至自出家财二十万用于抗金,把全部身家一块押进去了。

但在这种形势下,朝廷中的主和派又形成了势力,以礼部侍郎史弥远和杨皇后是主要的代表,杨皇后更是因当年韩侂胄在宋宁宗选皇后的问题上不倾向于她而怀恨在心。最终在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大臣史弥远联合皇后杨氏、外戚杨次山,趁韩侂胄上朝时,发动袭击,将其堵在玉津园夹墙内,然后槌死。韩侂胄被暗杀,军政大权全归杨后、史弥远所操纵。韩侂胄被杀后,史弥远在金人的要求下,将他的首级用匣子装盛起来,送往金国,以此为条件签订了《嘉定和议》。此后,韩侂胄在南宋官方的渲染下,成为与秦桧一样的大奸臣。

开禧北伐的失败,使宋金关系进一步恶化,也使南宋失去了一次收复故土的绝佳机会,更使天下渴望复土开疆的人心给狠狠挫败了。最后我们要说,在韩侂胄统治期间,虽然不能说是政治清明,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为收复故土江山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是应当肯定的。而作为南宋历史上最后一位铁血宰相,他追封岳飞,力主北伐,最后却被后人视为奸臣,其实都是由于当时宋朝投降派媾和的结果。所以韩侂胄蒙受不白之冤近千年,新中国成立后也曾一度给韩侂胄平反昭雪。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蔡美彪先生就曾公开表示:“元代修《宋史》……不列入史弥远,反而将韩侂胄与秦桧并列,辱骂他是“奸恶”,完全颠倒了历史的是非。后世史家立论,或沿袭旧说,也不免有失公允。”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被称为“千古奸相”的韩侂胄,为何死后却有人替其鸣冤?

一提到秦桧,那是宋朝最大的奸相,但有很多人会把南宋的韩侂胄也列为奸相,甚至称之为千古奸相,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此人可以说是一位南宋的铁血宰相,他出生于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就是著名的韩琦,韩琦历任宋英宗、仁宗,神宗三朝重臣,其曾孙韩侂胄也以恩荫入仕,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他干的第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就是当宋孝宗病死之后,废除了宋光宗,和宰相赵汝愚迎立了宋宁宗。之后他以强硬的政治手腕儿逼得当时的宰相赵汝愚被宁宗流放。为了消除这件事的政治影响,他开始打击支持赵汝愚的理学派知识分子。为此发动了长达6年的庆元党禁案,宣布理学为伪学。大量的理学经典著作被焚烧查禁,甚至明令理学的相关人士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或入朝做官。

韩侂胄通过强硬的政治手腕巩固了其在朝中的地位,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死后,朱熹创立的理学成为了国家的统治思想,打击理学的韩侂胄在理学知识分子口中自然成为了千古奸臣。在党禁案之后的13年当中,韩侂胄做了两件大事,第1件大事便是追封岳飞为鄂王,将秦桧申王的封号予以取消,给其上了一个谥号叫做缪丑,尊岳贬秦,一时大快人心。

第2件重要的事情便是开禧北伐,他可以说是极力主张武力对抗北方金国的鹰派人物。为了更好地讨伐金国,他启用了一大批抗金人士,比如陆游,辛弃疾都得到了任用。韩侂胄为了北伐成功,把自己全部身家20万都捐了出来。可惜这位铁血宰相却被南宋的求和派暗杀,死于非命。韩侂胄为了在政治斗争中上位手段有些卑劣,得罪了理学文人,但其一辈子坚持抗金的斗志和情怀是怎么也不该贬损的,他不是秦桧之流。

给岳飞平反的宰相韩侂胄 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不是奸臣,但是也算不得什么忠肝义胆。不过起码可以给60分。
排除异己,那也是没办法,他不搞人人要搞他。北伐失败,那也没办法,总有汉奸里通外国。但是平反岳飞总不是坏事。大宋要是多几个岳飞,少几个秦桧,估计也不会那么容易被异族欺凌了。

赢得敌国尊重的“坏人”韩侂胄

韩侂胄(tuō zhòu)(1152年-1207年),在南宋宰相中也算是赫赫有名,他敢于为岳飞昭雪,削秦桧王爵,开禧北伐失败后,竟被南宋朝廷悄然摘了脑袋,送去金国换来继续苟且偷安,金国对韩侂胄的态度却令人尊重,他们把韩侂胄的首级给予了厚葬,就葬在他曾祖父韩琦墓的旁边,并且给了一个恰当的谥号“忠谬侯”,说他“忠于谋国,谬于谋身”。

岳飞北伐,殒命风波亭;韩侂胄北伐,身死玉津园,同样是因北伐惨遭迫害,岳飞和韩侂胄在历史的地位却不可同日而语,前者是民族英雄,后者却长期被定为奸臣。原因何在?窃以为,除了其他因素,很重要一点在于韩侂胄在错误时机错误条件下发动了一次错误北伐。

一是舆论高涨却实力不济。 战争需要动员,特别是通过舆论激发情绪和斗志,但这一切都需要实力作背书,需要“先胜而战”,然而韩侂胄主政期间,南宋却是国穷将弱时代,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情绪不仅无益,反而坏事。1204年,韩侂胄主持政事,追封岳飞为鄂王。1206年,宁宗和韩侂胄,削去秦桧的王爵,并且,把他的谥号改为谬丑,并且制词: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一时之间,人人都在传诵,大快人心,南宋朝廷大获民心。在开禧元年,也就是公元1205年,由头是一个进士上言“乘机以定中原”,宋宁宗和韩侂胄,起用了辛弃疾、陆游等人,并听从他们的建言,当时朝野一片声音就是抗金。然而这却是一场敌我实力悬殊的战争,为此,韩侂胄不惜倾囊而出,“输家财二十万以助”。虽然朝廷还是军民做足了准备,可惜,事情不密,出现了内部叛徒,恰在此时,朝中主降派抬头,史弥远是主降派的带头大哥,从而导致战争只能以失败告终。

二是缺乏上层支持。 战争胜利需要同仇敌忾,特别是需要高层强力支持。韩侂胄靠舆论,靠权势起家,然而北伐时背后靠山倒了,韩侂胄也就成了孤军奋战。公元1200年,韩皇后死了,也就是韩侂胄的侄女死了。公元1202年,宋宁宗立杨氏为皇后,韩侂胄对此事曾经表达了反对意见,因此杨皇后对韩侂胄,心怀怨恨,杨皇后的在政治上和她的哥哥杨次山,都是主降派,她叫皇子询给宁宗上书,说韩侂胄想重启兵戈战事,宁宗没有搭理他们。1207年11月24日,在这些人的指使下,中军统制、权管殿前司公事夏震等人,在韩侂胄上朝时突然袭击,将他截至玉津园夹墙内害死,事后才奏报给宁宗。在韩侂胄死后,军政大权都被杨皇后和史弥远控制,紧接着,把苏师旦处也死了。

这还不算完,按照金国的无理要求,把他们俩的脑袋割下来,派使臣送去金朝,又一次完成了投降;同时,南宋朝廷恢复了秦桧的申王、忠献等“待遇”。至此,韩侂胄在以前他打击的程朱理学人士笔下,只能落得奸臣名号。甚至在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还认为韩侂胄是“贼宰相”,说“他祸国殃民的本事,跟秦桧是拜把子的兄弟”,让韩侂胄与他自己打压的秦桧齐名,这又是何等讽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6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