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曹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曹纯乃曹操的同宗,曹仁的亲弟弟,十四岁时丧父,却继承了父亲的家产,管理着父亲留下的数百位家仆,因为治家有方而被邻里称赞,十八岁时被举为黄门郎。公元189年,董卓开始乱政,曹操为了避祸而逃回了老家,不久之后便举兵伐董,曹纯在听说了之后毅然决定辞官回乡,他变卖家产,为曹操去襄邑征兵,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公元196年,曹操展现了自己的远见卓识,他在天下一片混乱之时抢来了汉献帝,成了中央的代言人,以天子的名义在把控诸侯,这样他就能在任何时候都有理由去攻伐别人了,经过数年的征伐,他先后击败了张绣、李傕、吕布以及眭固,势力跨越了整个黄淮地区,进而进位为丞相,并开始组建自己的丞相府近卫亲军。他在部队中挑选了清一色的百人将,又配备了最好战马和铠甲,建立了自己的重装骑兵--虎豹骑。
这支骑兵在演义中被忽略了,因此人们对他的战力并不是很了解,但据专家考证,它们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装备马镫的部队。在此之前,战马更多地是被用来拉车,比如战国时期的战车兵,骑兵最多用于侦察敌情,但是在装备马镫之后,士兵就可以在马上方便地使用兵器了,于是真正有战斗力的骑兵部队才开始出现。曹操刚开始对于这支部队的领导人选很是犹豫,因为它十分重要,必须是自己最信任的人,最终他选择了曹纯。
虎豹骑在三国舞台上一共有过五次战绩被记录史册,其中的三次都是曹纯所领导的。它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公元205年,当时已经投降了的袁谭再次反叛,曹操率军来讨伐,双方在南皮展开激战,曹军伤亡惨重,他因此想要撤军。然后是曹纯力劝其不能撤军,最后他率领的虎豹骑发起冲锋,冲乱的袁谭的军阵,在乱军之中将袁谭斩杀。两年之后曹军北征乌丸,想借此彻底清除袁家残余势力,结果在白狼山和数万乌丸主力骑兵遭遇。当时曹军刚刚一路劈山开路而来,士兵十分地疲惫,见到如此庞大的骑兵十分害怕,但曹纯主动请战,结果数万乌丸骑兵被数千重装虎豹骑给击溃,单于踏顿也临阵被斩。
公元208年,曹操兵锋南指,荆州望风而降,而刘备不愿投降,带着部队就往夏口撤退,但由于一路上跟随他撤退的民众堵塞了道路,他的行进速度十分地迟缓,一天只能前进数里。结果曹纯率领虎豹骑长途奔袭,几天就追上了刘备,几乎全歼了他的陆军,还抢走了他的两个女儿。若不是赵云冒死回救,就连刘禅差点也被俘虏了去。
结语:在诸位曹姓将领中,像是曹仁、曹洪甚至是曹真这样的晚辈在演义中都有过很多次的出场,但是曹纯却一次面都没有露过,只是在第51回通过旁人之口提到了一下,而那支精锐的虎豹骑,罗贯中先生也没有对其有过特别的描写,每每出场也只是一笔带过,究其原因,还是作者尊刘抑曹的主旨思想在作祟,所以曹营里不应该也不能出现这样一位猛将。
三国迷们可以发现,在汉末三分这个战火纷飞的纷乱时代中,三足鼎立的魏蜀吴各方的大佬们对家族势力的态度和使用方式大相径庭。
东吴方面,孙权对本族的俊才之士是既使用又防范,给予一定的权力,但总不放心,交待着办点事还要派人盯着,从来不会充分地信任和提拔。
蜀汉方面,刘备对刘氏宗族势力基本上不怎么感冒,从未赋予重任,反而排斥甚深。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按道理说,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多个儿子,他的后代应该遍及天下,刘备的亲戚肯定很多,但从来没见他麾下哪位重臣武将也是中山靖王之后。
与孙权和刘备不同,曹操对本族人员还是相当倚重的。在他发展壮大的征途中,夏侯宗族、曹氏宗族的才俊之士都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主要还是三位枭雄的政治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和策略自然也有很大区别:孙权想割据一方,刘备想当皇帝,曹操则是想做个权臣。
检点一下为曹操效力的亲戚们中有哪些比较有名的人物呢?夏侯族中有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等,曹氏族中有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纯等。
在那个遍地烽烟,处处战火的时代,跟着曹老板打天下,两军阵动刀动枪是免不了的事,手底没两下功夫那肯定不行。那么,在曹操的这些亲戚中,按照武力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应该如何排列呢?咱们就根据他们各自的厮杀表现来逐个分析一下。
一、夏侯惇
夏侯惇的武力展现:
1.十四岁拜师学艺,有人辱骂他的师,夏侯惇怒而杀之,只身逃亡;
2.荥阳之战,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但实力差距明显,“战不数合”就抵挡不住了,“飞马回阵”;
3.荥阳战败,曹操奔逃,徐荣渡河来追,夏侯兄弟杀至,夏侯惇挺枪直取徐荣,“战无数合”,一枪挑落徐荣于马下;
4.濮阳之战,乐进与臧霸阵前厮杀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夏侯惇出马助战,张辽“截住厮杀”,吕布挺戟杀出,“夏侯惇、乐进皆走”;
5.吕布追击曹操,夏侯惇领兵杀到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天降大雨,双方收兵;
6.淮南征伐袁术,夏侯惇对阵袁术麾下大将桥蕤,“战不三合”,一枪将桥蕤挑翻;
7.濮阳城下,吕布独战许褚、典韦的夹攻,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齐出,六将共攻,“布遮拦不住,拨马回城”;
8.徐州城外,夏侯惇与高顺厮杀,“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挡不住,绕阵败走;
9.夏侯惇右眼中箭后,拔矢吞睛,仍复起余勇,挺枪直取曹性,“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
10.下邳之战,夏侯惇奉命诱敌,关羽出战,“约战十余合”,夏侯惇诈败而走;
11.黄河渡口,夏侯惇追击关羽,“战不十合”,使者飞马到来叫停;
12.博望坡之战,夏侯惇与赵云交手,“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夏侯惇追击,赵云回马再战,“不数合”又诈败而走。
毫无疑问,在曹操麾下的亲族中,夏侯惇不仅地位最高,最受曹操信重,而且夏侯惇的武艺也是最高强的。在典韦、许褚等猛将未归附时,曹军中主要靠夏侯惇在两军阵前与敌将硬杠。夏侯惇性情彪悍,作战勇猛,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属于“强一流”猛将,与庞德、徐晃相近。
二、夏侯渊
夏侯渊的武力展现:
1.濮阳城下,许褚、典韦双战吕布不下,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一齐杀出“共攻吕布”,将吕布杀退;
2.曹操与刘备在穰山僵持,曹操派夏侯渊迂回敌后,袭击刘备粮道,夏侯渊杀死了为刘备押运粮草的龚都;
3.夏侯惇斩杀龚都后,张飞率兵赶到,“奋力杀退夏侯渊”;
4.潼关之战,马超派部将成宜引三十骑夜袭曹军大寨,“被夏侯渊所杀”;
5.马超率骑兵踹踏渭桥曹军大寨,夏侯渊大怒,出战马超,正斗间,马超发现了曹操,就“撇了夏侯渊,直取曹操”;
6.汉中平定张鲁之战,夏侯渊对阵昌奇,“战不三合”,一刀斩于马下;
7.杨任出阵,“与渊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夏侯渊诈败拖刀斩杀之;
8.南郑之战,夏侯渊车轮战庞德,“不数合”而退;
9.汉中之战,夏侯渊与黄忠交锋,“战到二十余合”,曹军鸣金收兵;
10. 定军山下,黄忠冲下山来突袭,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夏侯渊是曹操宗族中少有的将才,战斗作风硬朗,“虎步关右”。我们发现,夏侯惇未盲之前,夏侯渊很少上阵,这说明夏侯惇对兄弟的安全非常在意,同时也意味着夏侯渊的武艺应低于夏侯惇。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夏侯渊属于“中一流”猛将,与张辽、张郃相近。
三、曹洪
曹洪的武力展现:
1.荥阳之战,曹操被敌军两位兵卒活捉,曹洪“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救下曹操,背其渡河而逃;
2. 葛陂之战,曹洪提刀下马,步战黄巾军猛将“截天夜叉”何曼,“四五十合,胜负不分”,曹洪诈败以拖刀计斩之;
3.南皮之战,曹洪在乱军中奋勇突阵,正遇袁谭,“举刀乱砍”,将袁谭斩于阵中;
4.夷陵城外,曹洪与东吴猛将甘宁对战,“二十余合”,诈败而走;
5. 南郡城外,曹洪对阵东吴大将韩当,“战到三十余合”,诈败而走;
6.潼关之战,马超追击曹操,曹洪赶到阻住,“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
7.下辨之战,马超麾下副将吴兰与牙将任夔来战,曹洪出马,“交锋三合,斩夔于马下”。
在曹氏宗族中,曹洪的武艺是最强的,潼关外危急关头奋死搏命,支撑马超四五十合都没被干掉,表现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奋力死战,武力值有加成)。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曹洪属于“弱一流”猛将,与乐进、臧霸相当。
四、曹仁
曹仁的武力展现:
1.南郡之战,曹仁在城上望见副将牛金被围,亲自挥刀出城,杀入吴阵,“徐盛迎战,不能抵挡”;
2.曹仁杀入阵中救出牛金,东吴大将蒋钦来拦阻,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散”,突围而出;
3.南郡城外,曹仁对阵东吴猛将周泰,“斗十余合”,诈败而走。
4.襄阳之战,被关羽横刀拦住去路,曹仁不敢应战,夺路而走。
曹仁是曹氏宗族中最有军事指挥才能的人物,具备独当一面的帅才,他通常是作为一军主将指挥战斗,上阵单挑的次数较少。能够击退徐盛、蒋钦,在重围中救出牛金,说明他战斗力不弱。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曹仁属于“强二流”猛将,与李典、公孙瓒相近。
五、曹纯
曹纯在演义出场次数较少,周瑜率东吴兵马攻打夷陵时,曹仁命令曹纯与牛金“暗地引兵救曹洪”。曹纯派人告知曹洪,让他出城诱敌,将甘宁引入城中。曹纯和牛金领兵杀到,两下相合,围了夷陵。
周瑜率大军来救甘宁,曹纯、曹洪和牛金分兵出战,被周瑜设计击败,道路被柴草塞断,“马不能行,尽皆弃马而走”。
曹纯曾经担任过曹魏精锐骑兵部队“虎豹骑”的主将,由于“虎豹骑”的成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和严格训练,个个都彪悍善战。能带领这支虎狼之师作战,说明曹纯的武艺也差不了,至少是个“二流中”的水平,与牛金相近。
六、曹休
曹休的武力展现:
1.铜雀台比赛骑射,曹休首先登场,一箭正中红心,曹操赞为“此吾家千里驹也!”;
2.濡须口之战,乐进与凌统阵前厮杀,“斗到五十合,未分胜败”,曹操令曹休施放冷箭,“正中凌统坐下马”。
曹休展现武力两次,都靠的是箭术,书中没有他在阵前刀枪相见的厮杀记录。看来这个年轻人箭法不箭,但武艺很一般,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也就是个“二流弱”的水平。
七、夏侯尚
夏侯尚的武力展现:
1.天荡山之战,夏侯尚与韩浩领兵支援张郃,出战黄忠,黄忠“力战二将,各斗十余合”,诈败弃寨而走。次日再斗,黄忠“战数合,又败走”,连败数阵,退回葭萌关;
2.定军山口,黄忠部将陈式领兵出战,夏侯尚迎敌,“不数合,尚诈败而走”,将陈式引入伏击圈,夏侯渊杀到,生擒陈式;
3.黄忠兵至定军山下,夏侯尚奉命引数千人马迎战,“只一合”,被黄忠走马生擒。后来双方交换俘虏,夏侯尚被黄忠一箭射中后心,“带箭回阵”;
夏侯尚是夏侯惇的侄儿,在家族后辈中也算是比较有出息的年轻人。但一个回合就被黄忠走马活擒,以他这样的武力值,在三国武力排名榜上也就算个“三流中”的水平,和吴懿、夏侯恩相当。
八、曹真
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曹真上阵厮杀的记录,看来他是个智将,武艺平平,就算是个“三流弱”吧,排在最后。
结论,如果将曹操的这八位亲戚朋友按照武力值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应该是:
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曹休>夏侯尚>曹真
三国志战略版 曹纯值得培养吗?曹纯是三国志战略版中的魏国五星武将之一,很多人只知道他是拆解虎豹骑的来源武将而没有注意过他的能力。那么曹纯的属性面板如何呢?获得了虎豹骑独有效果后能否翻身呢?接下来就就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属性三围
武力:1.72,中等偏低,属于普攻有伤害,当主力输出又不够格的程度。
统率:1.34,平庸水准。
智力:0.79,在武将中也算是平庸水准。
速度:0.47,巨低, 我也不知道明明是骑兵为什么整个这么低的速度。
整体属性偏低,防御端较弱。说实话5御将+兵种将身材就没几个好的,这游戏后期基本还是6御和7御的天下.
兵种适性:单一兵种S(骑兵),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要用也只能骑兵用。
二、自带/拆解战法
这个技能我们直接看他的上限,非曹纯携带的情况下,叠满是减对面三人42%的兵刃伤害。而让我们再对比一下另一个兵种技能【藤甲兵】: 全程减免30%-40%左右的兵刃伤害。
简单来说,你要极限叠满才能达到藤甲一个能保持全程的程度。
当然了,藤甲有怕火的缺陷,如果虎豹骑是一个很容易保持全程满减伤的技能的话,倒是也可以接受,那么这个技能好叠么?明确的说,极难,原因有三:
1.技能依赖普攻叠加。
上一个依赖普攻的技能叫大戟士,当时已经说过了,在这个满世界盛气的环境,依赖普攻又没有洞察基本就是挨揍。而且虎豹骑还不是伤害,触发以后对面造成兵刃伤害,虎豹骑才有收益。也就是哪怕对面没盛气,只要第一回合比你行动早,照样满伤害灌你身上,这点上藤甲兵就舒服的多。
2.需要叠加三层才能达到满效果,一层效果仅14%太低。
三层是什么概念?对面3目标,如果没连击的情况下,哪怕我方每个人都精准选对目标一次不溢出,也要3回合才能叠满这个减伤。对比下八门上手直接3回合的物法双减,真的让人感觉虎豹骑这个技能是来凑数的,生效实在巨慢,当前是个4回合决胜负的环境,慢速减伤与环境相悖而行,毫无意义。
3.这个减伤还只持续1回合。
这我真的是不知道如何吐槽。这个减伤如果持续到游戏结束,我觉得这技能强度也勉强有点用, 而只持续一回合,这意味着一次普攻断了,减伤就没了!
对面3个人,我方每回合精准击中对方所有人的概率仅为1*2/3*1/3=2/9=22.2%五分之一多点的概率,即使有上兵锋、强攻等等技能去增加普攻次数,我么假设上限情况一回合6次普攻,有一个目标没有被选到的概率也有2^6*3/3*6=26.3%。
这还是没有考虑对面有纵兵劫掠,兵以义动等等禁普攻的情况,实战中想要保持减伤更加困难。那么一旦断了,后果是什么?是需要重新叠加3层!这又是三个回合过去了,黄花菜都要凉了。
综上,我是完全不知道虎豹骑为什么要设计的这么奇怪,开始缴械虽然弱,好歹是个有思路的技能,算是菜刀对砍中的一个限制技。现在变成一个奇怪的单兵刃减伤,依然是想表达针对菜刀,但真的弱的令人发指。
三、阵容推荐
上文全程没说带曹纯的虎豹骑,是因为这个技能不强的同时,曹纯属性还这么渣,即使凑魏骑都不建议用这个将,这将我抽了大约七八个,全部用来觉醒了虎豹骑至今未拆。
因此抽到曹纯的小伙伴,就当自己脸黑踩了地雷浪费了一次五星机会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5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蔡邕留下一个女儿,竟令曹操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