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 史 说
每日签到
每日领奖
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她的故事我们家喻户晓,但是却都只是她十四岁进宫之后的事情,那么她十四岁之前都有哪些故事呢,父母是谁,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公元624年,利州,大都督府,一群人围绕在一间宽敞的瓦房前,左右踱步,神情焦急。啼!随着一声啼哭,众人如释重负,握紧的拳头也慢慢放开。一个新生的生命随着这声啼哭来到世间,她便是刚出生的武则天。女人生娃,这本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事情,但是多年之后,这个平常的婴儿却做了一件千百年来不平常之事,女子登基为帝。武则天小的时候叫武照,是武家的第二个女儿。武则天的家庭背景有些特殊,而其特殊的原因还是源于她的父亲武士彠。武士彠本出身贫寒,家里只有一个小林子,勉强能够吃得饱饭。武士彠在家中排行老四,还有三个哥哥,兄弟四人便以砍伐林子卖木材为生。武士彠经商的本领逐渐的显示了出来,察言观色能说会道,木材生意竟然越做越大,逐渐的成为了富甲一方知名度极高的木材商人。武士彠生活在隋末唐初社会动荡,在加上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商人地位并不高且也很不稳定,因此,武士彠一心想要学习吕不韦,跻身于政治。武士彠经过精挑细选最后选择了李渊,武士彠费尽心机,付出一切,最终终于搭上了李渊这个豪华车队,武士彠成为了李渊的心腹,李渊集团的核心人物,在之后便是随着小船乘风破浪,加官进爵一路高歌,在那个讲究出身门第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这个是武照的父亲武士彠。下面我们在来讲讲武照的母亲杨氏,杨氏出身豪门,为“五姓七望”中的弘农杨氏。这个弘农杨氏可不得了,家里世代为官,是名副其实的宦官世家。家中除了皇帝没有出过,什么官都有人做过。因此,武照的母亲杨氏是正八经的豪门之女。而这个杨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信奉佛门,也因此年到四十,仍未婚嫁,直到唐高祖李渊赐婚。武照的父亲武士彠与母亲杨氏本是两个世界的人,也不会有交集,但是缘分这个东西实在难说,李渊一旨诏书将两个不相干的人硬是聚集到了一起。武士彠为最早追随李渊的一批人,他为人谨慎,虽无大才却踏实肯干,最重要的是誓死效忠李渊,因此深受李渊信任并对其委以重任。又适逢武士彠中年丧偶,李渊精挑细选最终赐二人完婚。由于武士彠是白手起家,家中自是属于寒门,而杨氏则出身豪门,二人之间必定会有些不匹配,在生活中必定会有些矛盾。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武士彠早先已娶一妻,并且生下了四个男孩,其中有两个夭折了,还剩下两个。杨氏嫁入武家后,担当起后妈的角色。但是由于杨氏出身豪门,有些看不起武家这种暴发户,对待两个孩子也不上心。再加上这两个孩子也倔强,彼此之间矛盾不断。杨氏知道,待自己老时,无法依靠这两个“儿子”,所以杨氏一心生子欲生儿防老,无奈虽连生三胎却三胎都是女儿,武则天小武照就是杨氏的二女儿。到这里大家已经清晰,武则天小时候的家庭是这样的。父亲武士彠与母亲杨氏中年完婚,父亲曾有已逝去的前妻,且还生有两个哥哥。母亲与父亲完婚后生下自己以及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武士彠在世时还好,杨氏地位很高,武照在内的三个女儿也是衣食无忧富贵至极,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待武士彠去世后,杨氏以及三个女儿,瞬间变为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此时武士彠的两个儿子已经长的很大了,且由于杨氏无子,这两个儿子便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家业。由于武士彠的这两个儿子小的时候与杨氏相处很不融洽,现在形势变了,他二人当家做主成为了主人,于是便开始对杨氏以及三个小妹妹冷眼相待,冷嘲热讽不断。杨氏孤身一人自然无法与之抗衡,也只好忍气吞声。大人可以忍气吞声,但是作为小女儿的武照却无法这样,武照看着母亲郁郁寡欢,知道母亲是因为这些“家里人”才这样的,因此总是很是气愤,尝尝与哥哥等人争吵,但是也无可奈何。小武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直到十四岁嫁入皇宫。未曾婚嫁的武则天的母亲嫁给有已故前妻的父亲,父亲带有两个哥哥。母亲嫁给父亲后连生三女,其中二女儿为武则天。但是由于出身等原因,母亲与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相处并不融洽,也可以说是这个后妈没有做好。起初父亲在世,母女四人的生活过的也很滋润,在家庭内部斗争中也处上风。而在父亲去世后,母女四人的状况急转直下,甚至遭人冷嘲热讽,有一些世态炎凉的感觉。在小武则天记事懂事起就生活在备受欺凌的环境中,导致她与两个哥哥以及父亲方的家人并不亲近,甚至有些仇视,但这也养成了武则天坚韧的性格。武家的家庭矛盾没有对错,怪不得武士彠的两个儿子,也无法怪罪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只能说是让两个世界的人生活在一起,必然引发的一些矛盾。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武则天(武曌) (624-705) 出身贫寒 西元624年,即唐高祖武德七年的正月二十三,武则天出生在都城长安。他的父亲虽然在唐朝是贵族,但祖先并不显要。武则天的祖籍是现在的山西文水,即当时的并州文水。父亲在隋炀帝时期因为做木材生意,顺应了隋炀帝大兴土木的形势,结果发家致富。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和权贵们有了交往,并得到了一个下级军职。 到了西元617年,唐高祖李渊起兵,武则天的父亲以军需官的身份跟随效劳,最后攻克长安后,论功拜为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开国功臣行列,从此成为唐朝新权贵。 西元620年,武则天父亲的原夫人病逝,唐高祖便做媒介绍娶了隋朝显贵杨达的女儿,当时已经四十的老姑娘,后来为他生了三个女儿,第二个便是武则天。 有的观点分析说,武则天的毒辣性格和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她的家族是从父亲开始才升上来的,但是,在当时的舆论中对于他父亲这样的人还是歧视的,从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等级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唐朝的法律就有规定,禁止良民和奴隶身份的人通婚。至于上层,虽然同样是贵族,但由于各自的家世不同,身份地位也有区别。所以,武则天的小时侯也会多少受到这种歧视的影响。等到她做了女皇,对于以前歧视过自己的人就开始了报复。 后来的人们对于武则天的肯定方面,就包括了她对于出身贫寒官员的提拔、重用,逐渐打破了门第的影响。 入宫与出家 入宫之前,武则天的生活并不如意。他的少女时期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生活,后来,父亲去世,同父异母兄长对她们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则天在长安和姐妹、母亲有过一段很艰难的生活。 到了西元636年,即唐太宗贞观十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第二年,太宗听说武则天美貌出众,于是将她召进宫做了才人,这是级别很低的嫔妃,这时的武则天只有十四岁。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都要出嫁了。 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由于他性格倔强,不善于施展女人的温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十二年后也没有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才人的称号当然也没有改变、提升。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 在太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至于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在历史典籍中一般是不记载的,现在一些历史小说的描写有它的合理性,但毕竟是文学的创作,不能全信。 贞观二十二年,即西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隐讳的说法是驾崩。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他们都是皇帝的“东西”,即使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动。 武则天到感业寺出家后,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来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这就是封建帝王至高无上权力的一次极好体现,自己喜欢的事,即使祖先有过训令禁止,也可以找个借口去做。top 再入宫得独宠 这次再入宫时,武则天已经是二十八岁的人了,按照一般的理论,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是徐娘半老,毕竟不比十几岁娇傃的女子了,但武则天的心计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再者,她的美貌也许确实出众,还有高宗对她的感情做基础,久别重逢,更能抓住高宗的心。 武则天这次再入宫也和宫中的斗争有关,当时的王皇后为了和萧淑妃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己做主让武则天先蓄发,然后再入宫。王皇后没有想到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高宗也很高兴。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仪,这是正二品的级别。超过了其他八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基本上让高宗只宠爱她一人。前后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总共才有十二个子女。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这连主张让他进宫的王皇后也没有料到,结果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等她的地位稳固之后,便开始有心计地活动了。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第一步,武则天联合王皇后打击萧淑妃,等高宗把萧淑妃废成庶人后,武则天便开始对皇后下了手。 top 为皇后残害亲女儿 武则天生下的第二胎是个女孩儿,非常可爱,王皇后也很喜欢,经常去看望,等高宗快来的时候便知趣地先走了。武则天为了皇后之位,利用这种机会对亲生儿下了毒手。 武则天在皇后刚走,将女儿掐死,然后盖好被子,伪装好。高宗来了,假装笑脸相迎。等再看到女儿时,武则天痛苦失声。不知道当时的她是不是有些后悔,虎毒不食子,难道武则天竟连野兽也不如?或许权势真的能让人丧失理智,以致于六亲不认。 武则天正是利用一般的推理来嫁祸皇后的,母亲或者父亲杀死婴儿,这只是在穷困或者走投无路时才有的事情,可爱的女儿,又是公主,谁也不会怀疑是武则天。 高宗也是这样考虑的,所以高宗听说刚才是王皇后来过时,不由大怒,而王皇后也一直没有生育,所以高宗便下决心要废掉她。 在封建社会,对于皇后的废与立都是国家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这方面的阻力主要来自重臣、国舅长孙无忌。还有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极力反对。 朝廷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高宗把长孙无忌等反对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废立问题。武则天坐在帘子后面监听。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再立为皇后违背了礼制。 褚遂良也在一旁反对,而且还磕头磕得流血,一气之下提出辞官回家。武则天见了,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种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性命虽然保住了,但被贬官,去了谭州即现在湖南长沙任都督。 后来,还是开国的功臣李勣给高宗出了个主意,他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终于,在西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六天后,即十九日,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后来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翁里活活折磨死。其报复心和残忍性可见一斑。 修改《姓氏录》武姓成贵族 武则天做了皇后,先要清除仍有威胁的长孙无忌。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被清除,或杀或流放。武则天终于将最大的对手解决了。 武则天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说她出身贫寒的话,为了提高威望,为以后秉政做准备,他主持将《姓氏录》进行了修改,提高自己武姓的地位。原来在唐太宗时期,曾经修订过《氏族志》,是太宗命高士廉按照官位高低来制订的。但受魏晋以来重视门第风气的影响,在里面也列了很多官职很低的人的姓氏,而且将武姓排除在外。这让武则天一直耿耿于怀。等把长孙无忌驱逐出京城之后,仅仅两个月,许敬宗便马上请示修订新的《姓氏录》。修成之后的《姓氏录》将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他的则按照官职品位的高低顺序来排列。 top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6071300035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小名华姑,14岁入宫为才人的时候,唐太宗因其美貌赐名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拼音:zhào,音同『照』),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武士彠的第二个女儿,母亲为杨氏。 她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工,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 她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姑。但宫中权斗使她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昭仪,655年立为皇后。号「天后」,参与朝政,时与高宗并称「二圣」。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 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 武氏执政其间,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面首),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但也是她开创了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并且知人善任,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史称武周之治。 武则天日渐衰老,虽然唐睿宗李旦改姓武,为皇嗣,但朝臣大多为继为位庐陵王的唐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谏言,「那有侄儿替姑母立庙」后,于是下旨接庐陵王回朝。 武氏晚年希望庐陵王李显改「武」姓可以继位,但李显的软弱使她放心不下。直到长安五年(705)五月,武氏病重,朝臣张柬之等人推举李显继位,恢复大唐国号,武周终于结束。武则天退位后,唐室尊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神龙元年(705)十一月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姓名: 武曌 諡号: 则天顺圣皇后 陵墓: 乾陵 政权: 武周 在世: 624年-705年 在位: 683年-705年 年号 [1]光宅:684年九月-十二月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正月-十一月 载初:689年十一月-690年八月 天授:690年九月-692年三月 如意:692年四月-九月 长寿:692年九月-694年五月 延载:694年五月-十二月 证圣:695年正月-九月 天册万岁:695年九月-十一月 万岁登封:695年十二月-696年三月 万岁通天:696年三月-697年九月 神功:697年九月-十二月 圣历:698年-700年五月 久视:700年五月-701年正月 大足:701年正月-十月 长安:701年十月-704年 神龙:705年-707年九月
参考: zh.wikipedia/w/index?title=%E6%AD%A6%E5%88%99%E5%A4%A9&variant=zh-
武则天(6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唐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权达几十年,为维护唐朝的强盛和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武氏14岁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号「武媚」。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 唐高宗即位,复召武氏入宫,拜昭仪。她与当时的王皇后、萧淑妃产生后宫矛盾。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武则天资质聪慧,广涉文史,富有智谋。武则天做为皇后之后不久,由于高宗体弱多病,有时便委托她处理某些政事,因而威势日盛。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并称「二圣」。 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太子李显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李显为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皇帝,继续临朝称制。同年九月,她将旗帜改为金色,东都洛阳改称神都。天授元年(690)九月初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降李旦为皇嗣。 武氏晚年宠爱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二张,逼武则天退位,李显重新即位,给武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后人因而称她为「武则天」。其于同年十一月去世。 童年 武则天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在唐的首都长安出生,故乡在山西文水。父亲武士原来是一个木材商人,隋朝末年参加了李渊在太原的起兵,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武德中,官至正三品的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母亲杨氏是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在武则天出生后的两三年中,武士先后担任扬州长史和豫州都督,时间都不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至五年(631),武士担任利州都督,武则天跟随父母在利州生活了四五年。 自古以来,利州流传两则美丽的传说。一是「江潭感孕」,说是武则天母亲杨氏在黑龙潭,有一条金龙使她受孕,方诞下武则天。二是「袁天纲相面」 ,说武则天还在襁褓中,相面大师袁天纲就看出,她日后将成为天下之主。 才人 武则天貌美,14岁时唐太宗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才人」是内官名称之一,属妃嫔当中中等偏下级,负责在宫中记录妃嫔们的饮宴睡寝和蚕桑之事,向皇帝讲述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亦有称太宗可能是感念武则天父亲之功,以解孤儿寡母之困,因而封武则天为才人。 尼姑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死,武则天便随众妃到感业寺当了尼姑,从佛念经。唐太宗去世一周年祭奠,高宗到感业寺上香,与武则天相见后,相对而泣。此时王皇后为投高宗所好,提议接武则天进宫,以击败萧淑妃;于是,武则天便第二度入宫。 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为控制后宫,消除隐患,残忍地杀害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初,皇太子仍然是高宗长子燕王李忠。武则天恐若有一天太子当上皇帝,对己不利,于是利用许敬宗等人上奏,更换皇后之子李弘为太子。 武则天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便清除异己,于是将褚遂良、长孙无忌及韩瑗等人贬官,或令其自缢。另外,武则天亦扶植了许敬宗、李义府等新贵,以稳固政治地位。又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以提高新贵的社会地位。 大圣帝 皇位继承成了女皇帝最棘手的问题。经宰相狄仁杰相劝后,武则天遂召回庐陵王李显,并立为太子。 已届古稀之年的武则天多由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侍侧。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卧长生殿,张柬之等人在太子的支持下,以二张谋反为借口发动政变。先杀二张,继而包围武则天养病的住所,迫武则天传位。 武则天临终前留下「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归葬乾陵;准王皇后、萧淑妃、褚遂良等人的子孙复业。最后武则天以「则天大圣皇后」的身份葬入乾陵,最终长眠于唐高宗的「御床」之左。后人于乾陵为她立了一块「无字碑」。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神龙元年正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一场突发的宫廷政变中下台,唐中宗李显复位,改周为唐,一切又回到原来李唐王朝的轨道上。
武则天(武曌) (624-705) 出身贫寒 西元624年,即唐高祖武德七年的正月二十三,武则天出生在都城长安。他的父亲虽然在唐朝是贵族,但祖先并不显要。武则天的祖籍是现在的山西文水,即当时的并州文水。父亲在隋炀帝时期因为做木材生意,顺应了隋炀帝大兴土木的形势,结果发家致富。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和权贵们有了交往,并得到了一个下级军职。 到了西元617年,唐高祖李渊起兵,武则天的父亲以军需官的身份跟随效劳,最后攻克长安后,论功拜为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开国功臣行列,从此成为唐朝新权贵。 西元620年,武则天父亲的原夫人病逝,唐高祖便做媒介绍娶了隋朝显贵杨达的女儿,当时已经四十的老姑娘,后来为他生了三个女儿,第二个便是武则天。 有的观点分析说,武则天的毒辣性格和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她的家族是从父亲开始才升上来的,但是,在当时的舆论中对于他父亲这样的人还是歧视的,从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等级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唐朝的法律就有规定,禁止良民和奴隶身份的人通婚。至于上层,虽然同样是贵族,但由于各自的家世不同,身份地位也有区别。所以,武则天的小时侯也会多少受到这种歧视的影响。等到她做了女皇,对于以前歧视过自己的人就开始了报复。 后来的人们对于武则天的肯定方面,就包括了她对于出身贫寒官员的提拔、重用,逐渐打破了门第的影响。 入宫与出家 入宫之前,武则天的生活并不如意。他的少女时期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生活,后来,父亲去世,同父异母兄长对她们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则天在长安和姐妹、母亲有过一段很艰难的生活。 到了西元636年,即唐太宗贞观十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第二年,太宗听说武则天美貌出众,于是将她召进宫做了才人,这是级别很低的嫔妃,这时的武则天只有十四岁。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都要出嫁了。 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由于他性格倔强,不善于施展女人的温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十二年后也没有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才人的称号当然也没有改变、提升。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 在太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至于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在历史典籍中一般是不记载的,现在一些历史小说的描写有它的合理性,但毕竟是文学的创作,不能全信。 贞观二十二年,即西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隐讳的说法是驾崩。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他们都是皇帝的“东西”,即使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动。 武则天到感业寺出家后,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来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这就是封建帝王至高无上权力的一次极好体现,自己喜欢的事,即使祖先有过训令禁止,也可以找个借口去做。top 再入宫得独宠 这次再入宫时,武则天已经是二十八岁的人了,按照一般的理论,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是徐娘半老,毕竟不比十几岁娇傃的女子了,但武则天的心计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再者,她的美貌也许确实出众,还有高宗对她的感情做基础,久别重逢,更能抓住高宗的心。 武则天这次再入宫也和宫中的斗争有关,当时的王皇后为了和萧淑妃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己做主让武则天先蓄发,然后再入宫。王皇后没有想到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高宗也很高兴。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仪,这是正二品的级别。超过了其他八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基本上让高宗只宠爱她一人。前后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总共才有十二个子女。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这连主张让他进宫的王皇后也没有料到,结果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等她的地位稳固之后,便开始有心计地活动了。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第一步,武则天联合王皇后打击萧淑妃,等高宗把萧淑妃废成庶人后,武则天便开始对皇后下了手。 top 为皇后残害亲女儿 武则天生下的第二胎是个女孩儿,非常可爱,王皇后也很喜欢,经常去看望,等高宗快来的时候便知趣地先走了。武则天为了皇后之位,利用这种机会对亲生儿下了毒手。 武则天在皇后刚走,将女儿掐死,然后盖好被子,伪装好。高宗来了,假装笑脸相迎。等再看到女儿时,武则天痛苦失声。不知道当时的她是不是有些后悔,虎毒不食子,难道武则天竟连野兽也不如?或许权势真的能让人丧失理智,以致于六亲不认。 武则天正是利用一般的推理来嫁祸皇后的,母亲或者父亲杀死婴儿,这只是在穷困或者走投无路时才有的事情,可爱的女儿,又是公主,谁也不会怀疑是武则天。 高宗也是这样考虑的,所以高宗听说刚才是王皇后来过时,不由大怒,而王皇后也一直没有生育,所以高宗便下决心要废掉她。 在封建社会,对于皇后的废与立都是国家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这方面的阻力主要来自重臣、国舅长孙无忌。还有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极力反对。 朝廷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高宗把长孙无忌等反对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废立问题。武则天坐在帘子后面监听。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再立为皇后违背了礼制。 褚遂良也在一旁反对,而且还磕头磕得流血,一气之下提出辞官回家。武则天见了,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种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性命虽然保住了,但被贬官,去了谭州即现在湖南长沙任都督。 后来,还是开国的功臣李勣给高宗出了个主意,他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终于,在西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六天后,即十九日,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后来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翁里活活折磨死。其报复心和残忍性可见一斑。 修改《姓氏录》武姓成贵族 武则天做了皇后,先要清除仍有威胁的长孙无忌。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被清除,或杀或流放。武则天终于将最大的对手解决了。 武则天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说她出身贫寒的话,为了提高威望,为以后秉政做准备,他主持将《姓氏录》进行了修改,提高自己武姓的地位。原来在唐太宗时期,曾经修订过《氏族志》,是太宗命高士廉按照官位高低来制订的。但受魏晋以来重视门第风气的影响,在里面也列了很多官职很低的人的姓氏,而且将武姓排除在外。这让武则天一直耿耿于怀。等把长孙无忌驱逐出京城之后,仅仅两个月,许敬宗便马上请示修订新的《姓氏录》。修成之后的《姓氏录》将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他的则按照官职品位的高低顺序来排列。
1、唐太宗——箭术无双
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巨阙天弓。
李世民有次与敌对战前,仅率领一名骑兵一起充当侦查工作。途经一处草原高地,因为太累与士兵一起睡着,被敌人发现,本来意欲围杀李世民。此时突然有一条蛇追老鼠,奔到骑兵脸上,惊醒骑兵,才发现身边都是敌人,于是李世民与骑兵上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终于逃出追击。
虎牢关之战时,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持马槊相随,即使有百万大军又奈我如何!”足见他对自己箭术的自信。
李世民继位前曾任天策上将,设天策府。李世民继位后在苑囿内狩猎,有一群野猪奔了出来。李世民四箭射杀了四只,但还是有一头雄壮的公野猪冲到近前。吏部尚书唐俭慌忙下马,与之搏斗。李世民拔剑砍死野猪,笑着对唐俭说,“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
原来唐俭曾任天策府长史。唐俭当即回答道:“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李世民觉得唐俭说得有理,于是停止了狩猎。
2、唐玄宗——呵斥武氏
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从小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
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 ?”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更加宠爱他。
3、武则天——创字改名
武则天为改革文化,创造了则天文字。部分则天文字还传到日本,成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而韩国庆州也发现过则天新字的印经 ?。
武则天称帝前一年,改名为“曌”(zhào)。曌是“照”在则天文字中的写法,取“日月当空”之意。又作“瞾”,取“双目当空”之意。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4、唐太宗——小鸟依人
成语小鸟依人出自唐太宗之口:
褚遂良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变化多姿,自成一家。因为精通书法,被魏徵推荐给唐太宗,并受到太宗的赏识。
唐太宗任命褚遂良担任起居郎一职,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起居。有一次,唐太宗问褚遂良:“你每天记载我的言行起居,我可以看看吗?”
褚遂良回答说:“如今设立起居郎的职务,如同古代的史官,善行恶行都要记录在案,以督促皇帝不犯错。我从未听说皇帝本人要看这些内容的。”唐太宗又问道:“如果我有不好的言论、行为,你也要记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您的一言一行,我都要记下来。”
不久之后,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我今天要当面评论你们的功过得失,引以为鉴,使你们警惕。说者没有过错,听者自己改过。”
说完他就看着长孙无忌说:“你善于避嫌、随机应变,但是领兵打仗不是你的长项。高士廉博览群书,悟性很高,临危受难不变节,做官也不拉帮结派,但是缺少直谏的勇气。”
唐太宗将朝中大臣评论一番,最后说到了褚遂良。唐太宗说褚遂良在学问方面大有长进,性格很刚直,对朝廷忠心,对我很有感情,平时一副飞鸟依人的模样,我很是怜爱他啊!”?
5、武则天——大享明堂
明堂既是布政之宫,也是敬神之所,为武则天“至尊所居”,是皇权的象征,大享明堂,是武则天当政时的重要政治活动。武周革命前,武则天五次大享明堂。
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阔三百尺。共三层,上为圆盖,周围有九条龙捧托。顶部有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号“万象神宫”。明堂落成后,武则天宴赐君臣,大赦天下,并允许百姓入紫微城参观万象神宫。允许百姓参观皇宫正殿,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从明堂建成,历经武则天称帝,从永昌元年(689年)到长安四年(704年),几乎每年元日、冬至都在明堂大朝大祀,明堂圣殿成为了正殿,成为了她的统治中心。
少女武则天
武则天和杨贵妃可以说是大唐王朝的“红颜祸水”,两个女人,搅乱了天下。少女武则天凭借才貌夺得皇帝恩宠,入宫侍奉。同为独得圣眷的妃子的杨贵妃,是如何得到皇帝恩宠?杨贵妃和武则天二人有何相似的经历?
杨贵妃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家。
杨贵妃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
杨贵妃其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美,不假脂粉。 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杨国忠与武三思都是奸臣)
武则天小故事:
1、御史吃肉
武则天信仰佛教非常虔诚,称帝后严禁人为杀生屠宰。有次,武则天派御史娄师德去查案。途中吃饭时,厨师上了一盘熟肉。娄师德满心欢喜,嘴上却问:“皇上禁止天下杀牲,这肉是哪里来的?”厨师回道:“这只羊是被豺狼咬死的,只好做给大人吃了。”
娄师德高兴的说:“这只豺可真懂事,看到我这大官吃饭就去咬羊,正好给我解馋。”一会,厨师又端来一条鱼。娄师德又问鱼是哪里来的?厨师说:“这条鱼也刚被豺狼咬死。”娄师德听后训斥他:“笨蛋,豺狼不会潜水,怎能咬死鱼?应该是水獭咬的才对!”后来有人将此事举报给武则天,娄师惶恐万分,武则天却一笑置之。
2、忠心石头
武则天兴周替唐,很在意天下人的议论。有次,神都洛阳的一个小官在河滩看到一块石头,无意间将石头击成两半,发现石头的中心是红色的。他连忙将石头进献给武则天,并奉承道:“皇上造福万民,连石头有一颗忠于皇上的红心。”武则天非常高兴,准备赏赐他。大臣李昭德却说:“如果这块红心石头是表忠心于皇上,那其他石头是要造反吗?”武则天仍然赏赐了献石的小官。
3、看人下菜
拾遗张德家里生了个男孩,他非常高兴。偷偷宰了一只羊,设宴招待前来道贺的同事。比他职位低的杜肃吃饭时,偷偷藏了一块肉。离开张府后立即上表武则天,揭发张德违犯皇帝的屠宰禁令,并要求将他治罪。第二天上朝时,武则天问张德:“听说你添了个男孩,真是喜事。但你招待大家的羊肉是从哪来的?”张德知道有人告发,不住的叩头请罪。
不料武则天又说:“朕虽然严禁屠宰杀牲,但有红白喜事特殊,不在此禁,朕不怪罪你。只是提醒你,今后招待同事,也应见人下菜碟。”说完,当众把杜肃的奏折拿给他看。满朝大臣都盛赞陛下英明,杜肃惭愧至极。
4、万年王八
武则天做了皇帝后,非常喜欢听好话。加之女人心性更甚,很多人为此想破脑袋。襄州人胡延庆用朱砂调成漆,在大乌龟肚子上写“天子万万年”。谎称是在河里发现的天生神物,特意进献给皇帝。李昭德当场拆穿了他的把戏,命人用刀将那几个字刮下来检验,并要求治胡延庆欺君之罪。
武则天却欢喜的说:“‘天子万万年’也不算什么坏心眼!”最终也没处罚。郎中朱前疑上书拍马屁:“臣昨晚在梦中见到陛下统治天下八百年。”武则天看到奏章后,很高兴地将他升为拾遗。
5、杀子称帝
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长子李弘为皇太子,高宗欲禅位给他,他还想娶萧淑妃的女儿为妻。渐渐引起武则天的反感,最终以药酒毒死李弘。李弘死后,高宗立李贤为太子。他聪明好学,在士人中很有声望,却引起武则天的猜疑。
她设计置死李贤,高宗求情后将其废为庶人,流徙到2300里外的巴州,最终逼其自杀。李显和李旦在武则天的摆弄下,都有过两次登基的经历,史上罕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5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