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春秋第一毒士文种,他的伐吴七术有多厉害

众妙之门 2023-06-18 16:57:39

春秋第一毒士文种,他的伐吴七术有多厉害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文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文种是春秋末期的一位著名谋略家,他和范蠡同为越王勾践的左膀右臂,他们一起辅佐勾践成功复仇。不过范蠡及时地看清楚越王勾践的面貌:一个人为了复仇,宁愿忍受巨大的屈辱,去给敌人当奴隶,还尝他的粪便,这个人的内心得多拧巴啊。

于是,在越王勾践灭吴之后,范蠡就告诉文种:”咱们赶快撒丫子跑吧,越王不是可以同享福的主“。文种没有听范蠡的建议,或许是因为他对勾践抱有幻想,或许是他留恋富贵,总之,他成立历史上的第一只”走狗和良弓“。

勾践赐死文种时,所说的话非常有意思,他说:你当初为了帮助寡人干掉吴国,对寡人提出了“伐吴七术”,很厉害啊,寡人只用了其中的三条就灭了吴国,剩下4条你带给去地下找先王,让先王打败吴国的先王吧。

文种的“伐吴七术”是什么?它真的有这么这么利害吗?不同的书籍里对伐吴七术的内容有不同的记载,比较令人信服的是《东周列国志》的版本。

伐吴七术之一:捐赠货币以悦其君臣。简单来说就是贿赂,不仅贿赂敌国的臣子,还有贿赂敌国的国君。

伐吴七术之二:贵籴粟囊。简单来说就是到吴国那里去购买粮食,让他们的粮仓空虚,粮食价格上涨,在其社会中制造不稳定的因素。这一招很厉害,都开始使用经济的武器了。

伐吴七术之三:遗美女。这就是为什么西施被送到吴国的原因,在那个国君一人说了算的时代,只要迷惑了国君,就等于祸乱了整个国家。

伐吴七术之四:遗之巧工良材。这一招也比较阴险,而且还披着极难察觉的外衣,越王把大量的珍贵难得的木材哐哐往吴王哪里送,说的是我来孝敬您的,其实是鼓动夫差用这些木材去盖宫殿,这样就可能把他们的国库变空虚了。

伐吴七术之五、之六:遗之谀臣,疆其谏臣。就是贿赂敌国的那些谄媚的佞臣,以此来打乱敌国的战略部署;限制敌国忠心耿耿的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让敌国的国君自己把忠臣杀掉,一次来削弱敌国的辅助力量。伍子胥就是这么被搞死的,后来的陈平也是这样害死了范增。

伐吴七术之七: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扰乱敌国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力量,等到敌国的弊端都出现后就可以发兵攻打它了。

这七条计策招招直指要害,堪称“毒计”,把这七招往吴国身上使,吴国怎么会不灭亡呢?

灭吴七术的翻译

史书记载:句践自回国后,心念会稽之耻,日欲复仇,乃卧薪尝胆,誓报国耻。当是时也,文种献计于越王句践。
文种之所献破吴之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为七术;一说为九术。为七术者,乃一日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日贵籴粟藁以虚其积聚,三日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日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日强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日积财练兵以承其弊。而《越绝书》所述之九术,多了“尊天事鬼”一术,其余皆有异曲同工之处。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中记载: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此一说,我以为乃句践故意为难文种之说,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既是君王有意要杀文种,当然需找一个让人觉得有理的罪名来置其之罪。又据《越绝书》与《吴越春秋》所载,句践灭吴的二十二年间,文种所献之计已一一实践。
文种进谏于越王句践的破吴之术,细细揣摩,实乃用兵之良策,与孙膑所著《孙子兵法》又有诸多切合点。《孙子兵法》之《始计篇》中就提及“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文种所献破吴之术中有捐货币以悦其君臣,其意为表面逢迎,使人以为忠于吴王,心怀复仇大计,却因实力尚且不足、敌强我弱而不得不采取软化政策,使敌疏于戒备,此所谓“利而诱之,卑而骄之”。而“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强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则采取的就是反间计,使吾子胥与夫差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达到“亲而离之”之效,最终除去了吴国的一根顶梁柱,一位忠臣,一名智勇双全的卓越将才。孙膑所述的“五事”己缺其一,乃“将”也。所献破吴之术的“诡”更在于向吴国借粮,又以熟蒸之粮偿之。吴国种其偿粮,结果颗粒无收,造成粮食危机。而历来都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国家一旦粮食匮乏,极易引起民心动荡,怨声哀道。后又借伯罴之口,说服夫差大举伐齐,战争又加剧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文种所献的破吴之术中还涉及“美人计”。以西施迷惑夫差,使其为博红颜笑,劳资劳民,建造馆娃宫,此举又引起吴国百姓的埋怨。所谓“道”已失,“法”亦失也。民心之所向才是一个国家存亡的根本,文种的破吴之计其本质上正是基于这种民本思想的。
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敌对政治集团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孙子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于是就有“积财练兵以承其弊”之计,结果,吴国大败。可见,经济与军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我只是略谈了以上几点自己的看法,并未完全透析文种的破吴之术,但从上面的论述中,就足以见文种确为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之人。可惜一代忠良并未得好的结果,只在于他只知“将之五德”,却不知“五德”亦可以丧命也;只知句践“大德不报”,不知“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实为千古教训。

在春秋时期称霸的越国,为啥到了战国时期没能成为强国?

越王勾践是处在春秋和战国交界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君王,也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个称霸的君王。这样的君王,出现在这个节点上,照理说,他应该让越国跻身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行列的。

(越王勾践剧照)

道理很简单,比如说,咱们开运动会,搞竞技比赛。那些实力弱小的人,肯定早早就被淘汰了。而实力最强大,又是最后阶段出场的运动员,肯定会走得更远一些。

而且实际上,在整个春秋时期,只要这些国家称过霸,他们最终基本上都成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比如齐桓公的齐国、楚庄王的楚国、秦穆公的秦国。晋文公的晋国更厉害,虽然晋国已经分成了韩、赵、魏三家,但是这三家竟然都进入了战国七雄的行列之中。唯一在春秋时期称过霸,但在战国时期不太有名的,就是宋国。不过,我们也知道,宋国的宋襄公称霸,本来就是一个笑话。他的所谓称霸,也就是邀请了几个小国来开了一场会,然后就说自己接替了齐桓公,称霸了。而最终,楚成王好好地教训了他一顿,把他打死了。

排除掉宋襄公的宋国,春秋时期称过霸的所有诸侯国,最后确实都成为了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那么,越国的勾践处在春秋战国的交汇点,又是最后一个称霸,为什么却没有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越国没有人才储备。

(范蠡剧照)

在帮助越国称霸的时候,有两个重要的人才:一个是

种,一个是范蠡。

越国被吴国打败以后,勾践被抓到吴国去当奴隶,越国国内,就完全交给文

来管理。勾践在吴国当了三年奴隶,在这三年期间,文种在越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没有让越国垮掉,而且把民心聚集起来。等到三年过去,勾践回来以后,文种又帮助勾践进行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并最终强大起来,打败了吴国。

文种能够帮助勾践打败吴国,是他给勾践献上了?伐吴七术?。结果,勾践用了其中的?三术?就打败了吴国。打败吴国后,勾践最文种说,我只用?三术?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术?用不上,你去地下,把这?四术?告诉我父亲,让他报仇吧。

勾践的爹阖闾是夫差打死的,勾践的意思,就是让文种去帮阖闾再打夫差。

这种说法,在那个时代叫做殉葬。也就是说,勾践让文种去给阖闾殉葬。

说起来,这种做法,也并非勾践独创。在那个年代,为先祖殉葬,其实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秦穆公也曾经让国内的三个贤明的大臣为他殉葬。

但是,勾践的这个做法,却明显就是一种杀功臣。由于文种在越国建立了极大的威信,因此,他害怕文种取代他,因此才找借口赐死文种。

(文种剧照)

勾践对文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让天下的有识之士都非常的心寒。

实际上,在文种被杀之前,勾践的另外一个重要大臣范蠡就已经离开了他。范蠡曾陪伴在勾践身边,去吴国当了三年奴隶的。他为勾践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帮助勾践小心谨慎讨好夫差。最后让夫差认为,勾践是大大的良民,因而把勾践放回国内。

但是,大约也正是在这朝夕陪伴之间,范蠡看明白了勾践这个人。明白这个人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的。如果他不等到勾践复国后,就赶紧选择离开。

范蠡在离开前,还专门去劝过文种。但是文种舍不得离开富贵,所以并没有听范蠡的话。

范蠡在离开勾践以后,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可以说给勾践进行了非常反面的宣传。再加上勾践最后很无理地杀掉了文种。这样一来,勾践的形象,也就固定下来了。

本来,越国就是一个边陲国家,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地方。而君王又那样的嫉贤妒能,因此,中原的那些人才,根本就没有人去越国。当越国没有人才来帮助它时候,它就失去了向上生长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4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