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杨坚经历的“鸿门宴”

网络 2023-06-18 16:46:02

杨坚经历的“鸿门宴”

轶 史 说

每日签到

每日领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鸿门宴。最正宗的鸿门宴发生在项羽与刘邦之间,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宴会。到了北周末年,北周丞相杨坚也经历了一场非常惊险的鸿门宴。杨坚身边的“樊哙”是北魏皇室的成员元胄。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元胄多次跟随齐王出征打仗,官至大将军。

北周宣帝宇文贇刚去世不久,在位的是7岁的小皇帝宇文阐。在刘昉、郑译等人的帮助下,杨坚通过不正当手段坐上了丞相之位。对于杨坚的做法,有人反对,有人观望,也有人投奔杨坚门下。

而反对杨坚最厉害的应该数这两个人,一个是尉迟迥,他是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外甥,也就是说他身上是流着北周皇室的血的,不管是基于自己的野心还是为了维护舅舅家的江山,反正他是决定起兵反对杨坚。杨坚称帝路上,面临最大的军事压力就是来自尉迟迥。

而另外一个人则是赵王宇文招,他是宇文泰的儿子,是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的弟弟,正是他主导了一场几乎要了杨坚生命的鸿门宴。

杨坚刚被征召进朝廷,将被周宣帝托付后事,杨坚先叫元胄,其次才叫陶澄,将他们一起当作心腹之人,常常住在杨坚的卧室内。

杨坚当了丞相后,元胄主管宫廷中的禁卫军,又引弟弟元威入宫当侍卫。

周赵王宇文招得知杨坚将要取北周而代之,于是就邀请杨坚到自己的府中,赵王将杨坚引进卧室内,左右侍从不得跟随,只有杨弘和元胄兄弟坐在门边。

赵王对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员和宇文贯说:“你们进室内去献瓜,我趁机将他刺杀。”饮酒正酣时,赵王想突起事变,拿所佩带的刀切瓜,不断地让杨坚吃瓜,将要刺杀杨坚。

元胄进屋说:“丞相,府中有急事,您不能在这里多呆了。”赵王大声喝斥说:“我和丞相谈心,你是干什么的?”赵王想把元胄喝斥走,元胄瞪圆双眼,怒气冲冲,握刀闯入内室。

赵王问他叫什么名字,元胄照实回答了,赵王恍然说:“你不是以前跟随齐王的吗?的确是壮士啊!”于是赐酒给他喝,并且温和地说:“我哪里有什么不好的意图呢?你何必如此猜测我警惕我?”

不一会儿,赵王假装呕吐,准备进入后门,元胄怕他又有诡计,急忙走过去扶住赵王,使他坐入席中的上位,象这样做了几次。

后来,赵王声称自己口渴,命令元胄到厨房中去取茶,元胄不动。

不久,恰逢滕王宇文逌到来,杨坚亲自走下台阶迎接他,元胄趁机对杨坚耳语:“情况很不妙,您一定要快点离开这儿。”杨坚还是没有明白,对他说:“他又没有兵马,能把我怎么样?”元胄说:“兵马都是他们的,一先下手,大事就完了。我虽然不怕死,但死又有什么益处呢?”

杨坚又进室中坐下,元胄听见屋后有披铁甲的声音,于是立即请杨坚说:“相府事急,你怎能如此久坐?”于是扶杨坚下床,急促地离去。成语先下手为强即典出于此。

赵王将要追赶杨坚,元胄用身体挡住屋门,使赵王不能出来追赶。杨坚到达相府,元胄也回来了。赵王将手指敲得出了血,悔恨自己没有抓住时机发动事变。后来杨坚杀了赵王,给予元胄的赏赐数也数不清。

杨坚受禅登上帝位,元胄升为上柱国,封为武陵郡公,食邑三千户,授左卫将军,不久又升右卫大将军。

杨坚闲谈时说:“保护我的安全,成就这番基业,这是元胄的功劳啊!”几年以后,元胄出任豫州刺史,历任亳州、淅州刺史。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杨坚建立隋朝的方式,你有哪些了解?

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后来杨坚称帝时觉得"随"字里面有"走之旁",不吉利,于是把"走之旁"去掉,改为"隋"。)。

杨坚家族就出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陇贵族集团,可以说杨坚就是一枚妥妥的官二代。所以,杨坚十四岁时,京兆尹薛善征召他为功曹(相当于现在首都市长秘书)。十五岁时,他凭父亲的功勋被授散骑常侍(皇帝顾问)、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之职,封为成纪县公。十六岁时,他升骠骑大将军,加授开府。



然而古人说的好,福兮祸之所伏,杨坚仕途前期过于春风得意,不免会遭到执政者的猜忌。

周明帝继位后,授杨坚为右小宫伯,加封大兴郡公。这时候是北周权臣宇文护把持着朝政大权,他特别忌恨杨坚,屡次想陷害他,因大将军侯伏、侯寿等救助才免于被害。

后来周武帝即位,杨坚改任左小宫伯。离京出任随州刺史,升大将军。其后杨坚父亲逝世,杨坚承袭随国公的爵位。

此时,备受皇帝信任的北周宗室齐王宇文宪对周武帝说:“普六茹坚相貌不同一般,我每次见他,都觉得不知所措。恐怕他不会居于人下,请早除掉他。”宇文宪的话还是有分量的,但是北周武帝还不敢明面杀杨坚,毕竟此时杨坚与孤独家联姻,更兼杨氏家族势力,无法轻易下手杀杨坚,所以就去问计大夫来和,来和也觉得杨坚气势不凡,但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模棱两可说一番话,让武帝不要担心,只要让他去征战就可以了。

周武帝还是不放心,请了大名鼎鼎的相士赵昭替杨坚看相,但殊不知赵昭与杨坚是好朋友,所以当面糊弄武帝说,杨坚没有大富大贵之相,最多只能做个大将军而已,不必担心。后来,周武帝的心腹大臣王轨多次对他说:“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有反叛的相貌。”,因此极力劝谏武帝杀掉杨坚,但周武帝较为迷信,相信赵昭的话,所以也就不听王轨的劝告。杨坚在这个时候只得深深地隐藏自己的本来面目,低调行事,自我保护。

碰巧,天妒英才,雄心勃勃的北周武帝在亲征突厥回返洛阳时,忽然病逝,儿子周宣帝宇文赟继承皇位,并且娶杨坚长女杨丽华为皇后。周宣帝即位后,杨坚凭皇后之父的身份征拜为上柱国、大司马。后来又升为大后丞、右司武,不久调任大前疑。

杨坚的官职和威望越来越高,女婿也就是皇帝宇文赟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皇后说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并命内侍在皇宫埋伏杀手,再三叮嘱说:“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幸好杨坚心中早有准备,不管皇帝怎样讲,杨坚都神色自若,皇帝最终没有找到下手的借口,杨坚在这场鸿门宴中死里逃生。

这之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赟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亳州总管,这样宇文赟放心了。

杨坚将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至此,杨坚开始有了取周自代的想法。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女婿宇文赟是皇家世袭之君,不问朝政,沉溺酒色,荒淫无度的生活使他年仅22岁就丧命。他的儿子也即是杨坚的外孙周静帝即位时,年龄幼小,不能亲理朝政,北周王朝出现权力真空。托孤大臣郑译、刘昉等以为杨坚是皇后之父,是众望所归,于是假造诏书,召杨坚入朝总理朝政,统领朝廷内外的军队。

杨坚担心宇文氏在藩国的王爷在地方发动叛乱,于是找借口征召诸王入京。此时,杨坚掌握中枢和禁军,把持朝政,三总管之乱也在这时爆发,他们分别是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和益州总管王谦。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大地再一次面临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好在杨坚力挽狂澜,在一些朝廷重臣如李穆、于翼等支持下,他派出老将韦孝宽,并大胆启用高颎、杨素等人,出动大军顺利平定了叛乱。




在三总管之乱前,其实杨坚还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巩固自己的地位,削弱北周宗室的实力才能称帝,但是经过三总管之乱后,所有反对杨坚的地方实力派几乎被消灭殆尽,反而加速了杨坚称帝的步伐,接着他罗织罪名先后杀掉了那些对他有威胁的宇文宗室,又拉拢北周旧臣,为他改朝换代铺平道路。

很快,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周静帝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后受天命,夺了外孙的皇位,建立隋朝。

杨坚是怎么篡位的?

杨坚当上大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周皇室诸王有很多有实力的藩王,杨坚怕他们时刻会生变,以赵王宇文招(周武帝之弟)将要嫁女于突厥为名将他们召来京师长安,防止他们反抗。二十四日,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

之后周静帝拜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设置丞相府官僚。周宣帝时,刑政苛酷,人心崩溃而不归附,朝野没有坚定的志向。杨坚任大丞相后,施政宽和,精简严苛的法令,躬行节俭,天下之人心无不归附于他。

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到了长安。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为是北周的重臣宿将,看到杨坚擅政心中不平,于是举兵东夏。

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赵、魏之士,跟从的人非常多,旬日之间,就聚集了十万兵马。又宇文胄以荥州、石愻以建州、席毗以沛郡、毗弟叉罗以兖州为根据地,都响应尉迟迥。杨坚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

司马消难南逃于陈朝,王谦也被杀死。杨坚的这一胜利,稳定了内部的统治秩序。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及赵、陈等五王,看到杨坚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威望大增,图谋作乱。杨坚捉拿宇文贤将其斩首,宣布赵王等人的罪行,下诏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来安定五王之心。

接着便以谋反的罪名,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同时又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这样就使杨坚集团改朝换代的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阻碍。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

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降周主为介国公,五月,杨坚派人害死宇文阐,谥号静帝,葬于恭陵。

扩展资料

统一全国后,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领(以及其所辖府兵)恢复汉姓。另外,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

隋初经历南北朝长期的战乱,民生疲弊困苦,故杨坚接纳司马苏威建议,罢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杨坚在位时代之富饶既非重敛于民,究其原因,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

此举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经济发展,且南朝士族亦渐由衰弱至于消逝。均田制能顺利推行,对隋前中期的经济发展收益甚大。加上隋代以关中作为本位,关中粮食短缺,需依赖关东漕运接济,故杨坚于洛州等地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建广通渠,便利关中漕运。

又于民间设义仓,人民捐纳粮食以防凶年。自开皇九年(589年)统一天下后,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于开皇五年(585年)下令实行大索貌阅。

并接纳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建议,推行输籍法,作全国性户口调查,结果查获没有户籍的百姓达165万余口,其中丁壮44.3万人,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

此外,杨坚安定政治,关陇集团的支持功不可没。汉人如郑译、刘昉、高颎等名臣有助推动国策。杨坚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响民生,故命苏威等人编纂《开皇律》,修订刑律,订立国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减省刑罚,死刑只设绞、斩二等,以示隋朝对民之宽大。

从隋前中期的人口增长就看得出杨坚的政治才能:开皇元年(581年)全国户口462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达到8,907,536户,46,019,956人。其中在开皇九年(589年)南下平陈增50.0万,此时的全国户口700多万,平均年增长226,708户。

-杨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4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