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晋国贯穿春秋强盛两百多年,晋国是如何走向被瓜分的地步

以史为鉴 2023-06-18 16:35:20

晋国贯穿春秋强盛两百多年,晋国是如何走向被瓜分的地步

对晋国被瓜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春秋无义战,大家都为自己的地盘而发生战争。晋国应该是贯穿整个春秋时期的霸主,强盛了二百多年。晋国到底是怎么走向被瓜分的局面的呢?

原来,在周五文王时期分封了八百诸侯,到了春秋时期也就剩了那么二三十家,周天子的地位越来越低。那么同理诸侯国的国君被一些有势力的卿大夫架空,造成被分裂的局面。

晋国的国君晋献公在位的时候,大杀公室子弟,后来也不再分封公室子弟做卿大夫了,春秋使其有句话叫做,晋无公族,公族的势力减小,其他外族实力不断扩大,这些卿大夫之间斗争,晋形成六卿把持朝政。那么这六卿分别是赵氏、韩氏、魏氏、智氏、中行氏、范氏。

当时这六卿最大的势力是智氏。晋出公十七年,智氏联合赵氏、韩氏、魏氏,灭掉范式、中行氏。所以当时势力最大的是智氏。

智氏是怎么被灭亡的呢?让其他的三家吞并了呢?原来当时智氏的掌门人是智瑶。这个人刚愎自用,因为自己的势力大,经常欺负其他三家。当时智瑶朝其他三家要万户之邑,三家之中魏氏、韩氏给了,而赵氏不想给。

其实智瑶跟当时赵国的国君君很早就认识,当时晋国国君让他俩去攻打郑国的时候,俩个人攻破城池的时候就谁先进的问题征讨了一番。谁都不愿意先进去,怕有埋伏。当时智瑶凭借家族势力就对他破口大骂,碍于家族的势力,当时只是敢怒不敢言。

这回要土地更不能给了。当时赵氏的城池不好,选择搬迁到以北的晋阳城。智氏联合魏氏、韩氏攻打赵氏。本以为能够很快的攻打下来,但是当时的晋阳城易守难攻,久久不能攻破。最后智氏没办法了,就掘开汾河水,水淹晋阳城。马上就要没过晋阳城。当时智瑶得意洋洋,说了一句,大水可以亡人国家啊。魏氏韩氏听了之后毛虎悚然,因为这俩个家族的都城都有大水环绕,想着攻打自己也会用这一招。这个时候赵氏传来使臣来合攻智氏,韩魏正想着这么干呢,最后韩魏扒开河堤,洪水灌入智氏军营,这个时候智氏被韩赵魏吞并。

最后韩赵魏废掉晋国国君,成为一方诸侯。历史告诉我们,人应该谦逊善良,不要刚愎自用,否则会引火上身。不知道大家怎么认为这段历史的呢?

从“曲沃代翼”到“三家分晋”,中原霸主晋国究竟是怎么被瓜分的呢?

晋国在西周时期便已经存在,后来晋国发生内斗,也就是著名的“曲沃代翼”,重新整合后的晋国强盛起来,在晋文公时成为霸主。盛极而衰,晋国也正是因晋文公时采取的政策,最终让晋国被魏赵韩三家瓜分。接下来,津城沐雨带大家了解晋国的那段历史详情。

其一,曲沃代翼。

晋国的建国史是比较早的,晋国的首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晋国建国后长达数百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周平王东迁时,时任晋国国君的晋文侯和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一起护送周平王东迁,并且在不久后杀死了另一位被虢国拥立的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为维护东周初期的稳定做出了贡献,晋国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位置。

晋文侯死后,他的儿子晋昭侯把曲沃封给了叔叔成师,也就是曲沃桓叔,从此以后,曲沃和晋都城翼之间上演了长达几十年的斗争。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一举灭掉在翼的大宗,并贿赂周天子赢得其承认,完成了“曲沃代翼”,晋国内乱基本结束。

其二,晋国称霸。

晋武公完成“曲沃代翼”后,统一的晋国开始了迅速发展,在晋武公儿子晋献公时期“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迅速崛起为北方强国。之后,在晋文公时期,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打败南方大国楚国,一战而霸。

晋文公之后,晋襄公两次打败秦国,再次击败楚国,晋国继续为霸主;在晋景公时曾经一度攻入楚国本土,并打败齐国,经略北方;晋厉公时又打败秦国、狄和楚国,晋国复霸天下;晋国在晋悼公时期九合诸侯,国强军盛,独霸中原,晋国霸业达到了巅峰时期。

其三,三家分晋。

晋文公为了达到长期袭扰楚国的目的,设置三军六卿,让六卿开始管理军队,这为晋国的灭亡埋下了隐患。晋国盛极而衰,在晋悼公儿子晋平公后期,由于晋平公不务正业,大权逐渐沦落到六卿手中。

六卿之间互相争斗,中行氏和范氏首先被消灭,晋国剩下智氏、赵氏、韩氏和魏氏四家。在晋哀公时期,智氏联合韩氏、魏氏攻打赵氏,水淹晋阳,在赵氏即将灭亡之际,韩氏和魏氏在赵氏游说下反戈一击,智氏被消灭,晋国剩下韩氏、魏氏和赵氏三家。

晋幽公时期,晋国公室只剩下绛、曲沃两座城邑,其他的地盘全部被赵魏韩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册封赵国、魏国和韩国,赵魏韩成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49年,晋静公被迁到屯留,不久后被韩姬杀死,晋国正式灭亡。曾经长期称霸的晋国,就这样在历史长河里落下了帷幕。

春秋最大的霸主——晋国是如何倒下的?

纵观整个春秋史,里面最大的主角就是晋国,晋国的一举一动主宰着春秋的下一步走向。而走到春秋末的时候,晋国这个庞然大物竟轰然倒塌了。

有人说: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当你把晋国的兴衰历程看透了,你就能看懂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规律。那么作为春秋最大霸主的晋国,到底是怎么倒下的呢?

晋国最初的建国和秦国有些类似,都是在戎狄之地为周王室看门护院。可是在和戎狄的斗争中,他们发现:他们夹在中间是费力不讨好,打赢了,好处都给周王室占了;打输了,又要被周王室怪罪,还不如取个折中的办法:在周王室和戎狄之间作平衡,借用王室的力量打击戎狄,又暗地里支持戎狄和王室对抗。这就是最早的“养寇自重”的原理。

你看看西周的灭亡,犬戎在秦、晋、周、毕等诸多诸侯国的眼皮子底下长驱直入镐京,在骊山脚下将周幽王杀死。这难道不是这些诸侯国和戎狄暗中沟通的最好证据吗?这就是适者生存的法则,我们无权去评判它是对还是错。晋国,也是在这样的法则中发展壮大的。

晋国的发迹是在晋文侯时期,晋文侯拥立叛徒天子——周平王东迁,还杀死了周平王的最大政敌——周携王。于是周平王让晋国拥有了代替天子征伐的权力,从此晋国开始走上坡路。

经过晋国的内战,晋国反而从军事的较量中掌握了先进的战车技术,使晋国发展成为一个军事强国。晋国从来没有停止过战斗,晋国人尚武的精神一直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

等到晋献公的时候,他们终于“假途灭虢”,打通了通往中原的通道。在以武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春秋,晋国成为了搅动天下的最大动力。

从晋文公开始,晋国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没有那个诸侯国可以和它单独抗衡,连楚国也只有拉拢郑、曹、卫等国才能和晋国搞对抗。晋国接下来的几位君主晋襄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晋平公延续了晋国的强劲势头,将晋国的军事实力带到了“战车万乘”的地步,他们被合称为“晋国六霸”。

然而,在美丽的光环背后,是晋国公室辛酸的泪水。晋国的成就绝非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依靠众人的努力。而这些有功之臣的后裔则因为不断的壮大成了公室最大的威胁。“晋国八卿”、“晋国十卿”、“晋国六卿”就是这样来的。这就像一个小的朝廷,卿大夫们又形成了小的诸侯,小的诸侯又开始一点点的蚕食小朝廷,这和周朝的灭亡如出一辙。

按照当时的行政和军事能力来看,统治者是无法管理太大的国家的,直到秦始皇出现,也只仅仅统治了天下十多年而已,就又被推翻了。所以先秦的朝代只有靠“分封制”来统治整个天下,这就为诸侯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所以春秋巨无霸——晋国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本人申明:该文章独家发布于百家号平台,抄袭必究。

三家分晋究竟是怎么回事? 造成他被瓜分的原因是什么?

晋国的大权从始自终都掌握在卿族手里。而卿族专权,也导致了一系列内乱的发生,卿族间相互争斗,就如同列国间的争斗一样。晋国之亡,不能归罪于赵、韩、魏三家,这一封,封出了长达七十年的血雨腥风。这七十年里,晋国先后有五位君主死于曲沃好亲戚之手。最终,曲沃亲戚们觉得还不过瘾,干脆买通周天子,自己做了晋国国君!晋国起于周武王之子--唐叔虞受封的封国,起初国号为“唐”,后改为“晋”。到晋献公时期,晋国开始崛起,晋文公继位之后打败楚国继而称霸。

晋献公是春秋早期的晋国国君,晋国第21位君主,公元前676年即位,公元前651去世,在位25年,晋献公在位期间干了2件很恶劣的事:废长立幼和清洗晋国宗室,导致晋国无公族。

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历史事件,后世史家甚至将“三家分晋”视为了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而瓜分晋国的韩、赵、魏就是后来所谓“战国七雄”中的那三家。并国十七,附属国三十八。晋国先后北方击败齐国,南方多次大败楚国,西败秦国,延续了百年霸主地位,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

是五霸之一,这样一个偌大的国家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三军六卿起始于晋文公,晋文公制定了三军六卿制分享军政大权。如果国君强大还可以,如果国君势弱权力自然落到六卿手里,其子曲沃庄伯继位。前716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曲沃武公继位。曲沃武公继承祖父和父亲的遗志夺取了晋国的君位,准备“先富带后富,然后共同富裕”而分封的诸侯国,已经甩开膀子单干了,大咧咧的对洛阳的周天子说:“地盘在手,我们自力更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3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