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 史 说
签到&阅读
双重奖励享不停
古代的时候,咱们的老祖宗讲究“立嫡以长”。咱们的老祖宗,只能有一个正妻,但是可以有若干个小妾。正妻生的儿子是嫡子,小妾生的儿子是庶子。只要有嫡子在,庶子就没有继承权,这就叫“长幼有序,嫡庶有别”。
举个例子,唐朝自高祖李渊开国以来,一直到睿宗李旦登基,都是嫡子荣登大宝。唐高祖李渊有22个儿子,其中有四个嫡子,18个庶子。在嫡季子李玄霸早夭的情况下,嫡长子李建成和嫡次子李世民,外加嫡幼子李元吉争得不亦乐乎。
其他庶子们,只能眼巴巴看热闹,谁也不敢觊觎太子之位。李渊的三个嫡子在玄武门一决雌雄,最后是嫡次子李世民荣登大宝。
李渊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有三个嫡子,外加十一个庶子。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斗得两败俱伤,只能让嫡季子李治上位。庶子李恪“英果类我”,深得李世民的赏识,却也只能靠边站。李治能荣登大宝,不是因为能力比李恪强,而是因为他的生母是长孙皇后。
李治有四个嫡子,外加四个庶子。嫡长子李弘是追封的孝敬皇帝,嫡次子李贤是太子,嫡季子李显是中宗皇帝,嫡幼子李旦是睿宗皇帝。李治的嫡子们,三个有皇帝名号。李治的庶子们,别说是觊觎大宝了,连小命都保不住。
李旦的正妻,是第一次当皇帝时册封的刘皇后。刘皇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李成器。李旦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册封了一个窦德妃。窦德妃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李隆基。
李世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按照宗法制来讲,李成器是嫡长子,李隆基是庶三子。李旦第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册封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册封庶三子李隆基为楚王。
李旦被亲妈武则天废为皇嗣,刘皇后和窦德妃则是被武则天杀了。李成器的太子之位被废,降为皇孙寿春王。李隆基的楚王之位也被废,降为临淄王。
李旦第二次当皇帝的时候,就面临着太子选择困难症的问题。论宗法制,嫡长子李成器应该当太子。论功劳和实力,诛杀韦皇后的李隆基应该当太子。太平公主想扶弱除强,积极支持李成器。
太平公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在李旦不知道该立谁为太子的时候,嫡长子李成器对父皇说:“储副,天下公器,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使付授非宜,海内失望,臣以死请。”
《资治通鉴》记载,嫡长子李成器在有姑姑太平公主支持的情况下,哭着喊着让出太子之位。李成器寻死觅活,连续三次让出太子之位,这就是“三让天下”的典故。
李成器“三让天下”,李隆基也是“三辞天下”。哥俩演了一出“三让三辞”的双簧之后,李隆基就被册封为太子。李旦主动退位为太上皇,李隆基则是顺理成章当了皇帝。
李旦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自大唐开国以来,只有短命的李重茂和李隆基两个皇帝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李重茂在李显没有嫡子的情况下,被韦皇后收养。从宗法上来讲,李重茂也是嫡子登基。李隆基是盛唐时期唯一的庶子登基,这就是正史上著名的“圣庶抗嫡”的典故。
小妾生的儿子李隆基当了皇帝,正妻生的儿子李成器处境就很微妙了。历史上的废太子,大部分只有死路一条。比如李治的废太子李忠,就被父皇赐死了。李治的废太子李贤,也被亲妈武则天杀了。
李成器身为睿宗皇帝的嫡长子,又曾经当过太子,他深知自己的微妙处境,就开启了花天酒地混吃等死的模式。唐玄宗的生母,被追封为昭成顺圣皇后。李成器借口名字冲撞昭成谥号,主动要求改名。
李治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自古以来,避讳一般是避皇帝名讳。避皇后谥号讳者,纯粹是没事找事。李成器没事找事,把名字改成“李宪”,就是为了向三弟表明:“哥哥不想成为国之重器,只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逍遥王爷。”
李成器在李隆基登基之后,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向李隆基要钱,另一件事情就是向李隆基要美女。李成器每年岁末,向李隆基要钱要美女,每次开出的清单“必数百纸”。
李隆基拿着几百页的清单,总是照单赏赐。李成器也乐得当一个逍遥王爷,整天跟美女腻腻歪歪,结果是生了十九个儿子。
李隆基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大家要知道,李世民广纳嫔妃,也就生了十四个儿子。李成器生了十九个儿子,产量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李隆基见大哥整天醉卧花丛,混吃等死,对李成器很放心。李隆基感觉不到大哥的威胁,也乐得当一个“天子友悌之祥”的好名声。
李隆基对李成器,除了不给权力之外,尽量满足他在物质和美女方面的要求。李成器有优渥的物质条件,再加上美女作陪让他心情舒畅,结果当了一个逍遥快活的长寿王爷。
武则天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写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武则天给李成器的寿春王封号。李成器的人生,果真是像封号一样,不仅长寿,而且是春色无边啊。
李成器富贵善终之后,李隆基给了他一份十分难得的哀荣。李隆基下诏,追封李成器为让皇帝,以皇帝的规格下葬。
李成器活着的时候,享尽了荣华富贵,死后有了皇帝的名号。李成器一辈子装糊涂,结果是名利双收。李成器的人生际遇,验证了“难得糊涂”的精髓啊。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夏朝:
妺喜(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的王后)
商朝:
妲己(商朝最后一位国王纣的王后)
西周:
褒姒(周幽王宠姬)
春秋战国:
骊姬(晋献公夫人)
南子(卫灵公如夫人,传与孔子调情)
夏姬(陈灵公的情妇,以妖冶闻名)
西施(越王勾践献给吴王的著名美女)
郑旦(和西施一起被献给吴王的美女)
文姜(鲁桓公夫人)
孟赢(楚平王夫人)
秦、两汉:
虞姬(西楚霸王项羽宠姬)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
李夫人(汉武帝刘彻的宠姬)
陈阿娇(汉武帝刘彻的皇后)
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的皇后)
秦罗敷(汉朝民间的著名美女)
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夫人)
班昭(斑超的妹妹)
赵飞燕(东汉汉成帝的皇后)
赵合德(赵飞燕姐姐,东汉汉成帝的宠妃)
王嫱(又名王昭君,东汉元帝时的宫女,出为匈奴单于为后)
三国:
蔡琰(又名蔡文姬)
大乔(吴主孙权宠妃)
小乔(周瑜的爱妾)
孙尚香(孙权的妹妹)
貂婵(先后嫁与董卓和吕布)
甄氏(魏文帝曹丕的皇后)
两晋南北朝:
绿珠(西晋石崇的爱妾)
潘妃(南齐东昏侯宠妃)
冯小怜(北齐后主高纬皇后)
张丽华(陈后主的宠妃)
隋唐五代:
宣华夫人(隋文帝宠妃)
萧氏(隋炀帝皇后)
朱贵儿(隋炀帝宠妃)
袁紫烟(袁天罡女儿,隋炀帝宠妃)
袁宝儿(隋炀帝宠妃)
上官婉儿(宰相上官仪孙女,武则天时宫女)
江采萍(唐玄宗宠妃)
杨玉环(唐玄宗宠妃)
关盼盼(唐朝名妓,诗人白居易的相好)
霍小玉(唐朝名妓,诗人李益的相好)
薛涛(唐朝第一名妓)
大周后(南唐后主的皇后)
小周后(南唐后主的皇后)
两宋:
李师师(宋朝名妓)
唐婉(诗人陆游的表妹、夫人)
李清照(女词人)
梁红玉(宋朝名妓,韩世宗夫人,民族英雄)
琴操(宋朝名妓,苏轼相好)
严蕊(宋朝名妓)
元明:
郑贵妃(明神宗的皇贵妃)
客印月(明熹宗乳母、魏忠贤入宫前的情人)
陈圆圆(明朝苏州名妓)
顾横波(明朝南京名妓)
董小宛(明朝南京名妓,诗人冒辟疆相好)
卞玉京(明朝南京名妓)
李香君(明朝南京名妓,汉奸候方域相好)
寇白门(明朝南京名妓)
马湘兰(明朝南京名妓)
柳如是(明朝浙江名妓,诗人钱谦益相好)
满清:
董萼妃(满清顺治宠妃)
灵箫(清朝名妓,诗人龚自珍相好)
顾太清(恪亲王奕绘的王妃,诗人龚自珍相好)
赛金花(清末名妓)
最后补充 苏小小 (美女加才女,偶非常欣赏) 祝英台
梁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为它不是墓穴阴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带着凛冽之气地结束,它化了蝶,象征着高尚的爱情挣脱封建主义牢笼,以另外的方法获得自由,双宿双飞去。这个开放式的尾巴使整个故事变得抒情而唯美,无限开拓了想象空间。
整个梁祝的故事,其实是祝英台一人在独撑,而梁山伯更像是芭蕾舞中的男伴,起的是烘托作用。要么是祝英台演技太好,要么是梁山伯实在迟钝。三年来,对于祝英台的性别从不怀疑,十八里相送时,祝英台的种种借物喻人,都像是对牛弹琴,搞不好,梁山伯还以为祝英台有断袖之癖。
其实马文才也很委屈,他连面都没露,就成了第三者,在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妻子竟跳进了别人的坟墓,叫他怎么不郁闷。
梁祝这样的悲剧是肯定不会再有了,现在的女子有了更多的自由,求学的,工作的,婚嫁的,想要嫁给男子,也没有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压着,而父母的权威性也沦落为参考意见。可我们这些祝英台真的如愿以偿嫁给了梁山伯,却苍凉地发现,其实梁兄不过如此。
关盼盼
关盼盼原是徐州名妓,后被徐州守帅张愔纳为妾氏。白居易远游徐州,张愔设宴款待他,席间,还让宠妾关盼盼歌舞助兴,白居易大为赞赏关盼盼才艺,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诗。
两年后张愔病逝,姬妾们作猢狲散,只有关盼盼难忘恩情,移居旧宅燕子楼,矢志守节,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晃,十年过去了。
白居易听闻了关盼盼守节一事,认为她既已坚持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烈妇的名声,成就千古美谈呢。于是提笔作诗,托人转交关盼盼——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关盼盼看到这首诗,立刻大哭一场。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别人误会张愔自私,让爱妾殉身,反辱没了张愔名声,所以苛延残喘,偷生了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诗作讽,逼她殉夫,怎不悲愤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
关盼盼也是死于扼杀过阮玲玉的那四个字——人言可畏。随着时代的发展,女人已经越来越不惧流言袭击,比如璩美凤、木子美。
红拂
仅有一双妙目是不够的,须得像红拂那样,目光如矩,一抬眼就能识辨庸才与英雄。红拂,隋末唐初的奇女子,出身风尘,却身居一品诰命,这般的直上青云,恐怕泱泱数千年,只有她一人做到了。
当然,红拂的美丽也功不可没,如果不是美女,深更半夜去敲陌生男子的门,他怎么肯冒着被杨素追杀的风险收留?如果不是美女,大丈夫虬髯客怎么会惊艳一场,以致于不能自拔,还对李靖爱屋及乌?
一个女人,既美丽又聪明仍然不够,像柳如是,那么的人秀于群,还是不得善终。她也曾像红拂那样大胆追求真爱,走到钱谦益面前去。从某种程度上说,嫁人,就是嫁给了一种命运。
一个有智慧的美女,如果不想下半辈子太凄凉,那么,她的最大任务就是找到那棵树。
步非烟
唐朝美人也不尽是丰满型,也有步非烟这样轻盈纤弱的,步非烟工于音律,精通琵琶,更敲得一手好筑,堪称当时一绝。
步非烟由父母作主,嫁给了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武公业身为武将,虎背熊腰,性情骠悍。与心思细腻的步非烟完全是两种人,根本无从沟通。故而,步非烟经常郁郁。
有一日,她在院中赏花,神情萧索,柳眉微蹙,正好被隔壁舞剑时腾跃而起的赵象瞥见,赵象年方二十,长相俊秀,正在家里攻读科举课业——他的朗朗读书声,也曾掠过步非烟的心波,使她伫足墙下,凝神细听。
惊鸿一瞥后,赵象再不能忘记步非烟,他重金买通武家的守门人,恳求转达渴慕之情。守门人让自己的妻子去试探步非烟口风。赵步两人经仆人之手,对诗数首,定了情分。终于,机会来了,武公业在公府值宿,赵象逾墙而过,自此之后,武公业不在家过夜,赵象便与步非烟欢会。
就这么过了两年,事情再也瞒不住了,风声传到了武公业的耳中,他拷打守门人妻子,逼她道出始末。强压怒火,佯称值宿,伏于墙下,于二更时分抓住了赵象一片衣角,赵象本人跌回自家院落。武公业冲回房内,对正在梳妆打扮的步非烟怒吼,步非烟见事情败露,淡淡说了句,生既相爱,死亦何恨。武公业扬起马鞭,活活打死了步非烟。最后,以暴疾而亡的名义葬了她。
整整两年,作为一个男人,满足于这样的偷情之中,无所作为,甚至连私奔的念头都没有,私奔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不知,那女子淡定从容,不置一辩,任凭毒打,始终不开口求饶,承担了这场孽情所有的悲哀与不幸,她用自己的生命赎了罪。
霍小玉
霍小玉是唐朝的歌舞伎,那年,十六岁,喜欢上了李益的诗,李益状元及弟,正在等待官职。长安城中,才子佳人初初邂逅,一见钟情,说不尽的缠绵,道不尽的缱绻。
而后李益负心,霍小玉将死,长安城人人皆知,有一黄衫客,路见不平,将李益架到了霍小玉门口。霍小玉抱病起身,泼酒在地,以示覆水难收,然后,说出了那句凄厉的诅咒——我死之后,必成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历来弃妇总是悄无声息的死,比如苏小小,崔莺莺,就算杜十娘,也不过是抱了一大堆金银珠宝自寻短见,不曾想过要报复谁。
霍小玉不是,她以命相酬,但绝不自认倒霉,善罢干休。亦没有像三流小说那样,见到情郎来了,回光返照之际,头上笼一层圣洁的光,原宥他的背叛,体恤他的难处,十指交握,约定来生再聚,凄美地死去——比如张国荣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正是女鬼念及旧情,放弃了索命。
原谅,这么一个高尚伟大的词,不是那么廉价的,比如《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一书中,有原谅,也有永不原谅,这与自尊有关。
杜十娘
杜十娘是一个美丽而工于心计的女人,不然,无法在七年“货腰”生涯中悄然积下如此巨资。她本来就是京中名妓,怎样骗男人是她的拿手好戏,当她有本钱从良时,将终身托付给了老实人李甲,可偏偏就是这个怯懦无能的男人,给了她最狠的一刀。在孙富的几句浮言下,就客串了人贩子,把刚刚获取自由的她,重新推向火坑。
这是她平生最看错的一个人,也是最致命的。这场怒沉百宝箱的悲剧,本可以避免,只消她打开箱子,李甲的嘴脸马上会转变。可是她没有,她选择了玉石俱焚的结局,因为心碎,因为绝望,不想再活了。
杜十娘曾经如此接近过幸福,她计划浮居苏杭,逍遥度日,她什么都有了,金钱,自由,青春,爱情——只可惜,她的爱情是假象。面对李甲的背叛与残忍,已不愿抗争,洞悉了人性的丑陋与自私,曾经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的杜十娘选择了死亡。
遇人不淑是女人最大的不幸,而识人不明更是主动犯下的错。无论时代怎么进步,女人依然会看错人,选错郎,因为,恋爱中的女人是瞎子。
绿珠
一直以来,晋代的梁绿珠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石崇为她得罪了孙秀,四面楚歌之际,她纵身一跃,以酬石崇。这样的贞烈,连士大夫也不一定能做到,比如洪承畴、钱谦益。
绿珠是白州人,石崇去越南出差途中,带回了她,身价明珠十斛,擅吹笛。彼时石崇已是微微发福的中年人了,当然,他也非碌碌之辈,二十多岁就当上县令,在荆州做刺史时,瞅准机会,靠劫掠富商而暴发。从此过上了挥霍糜烂的生活,天天开PARTY,纵情声色,结交权贵,是上流社会的中坚分子。但后来,石崇的靠山陆续倒了,而敌人司马伦却掌握了实权。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司马伦的心腹孙秀反复索要绿珠,石崇仍然坚拒。
整个故事里,最无辜的就是绿珠本人,她什么也没有做过,只是天生丽质,天姿聪颖,随石崇来到长安,死心塌地伺奉主人。她是一只金谷园里的笼中鸟,没有自由,连死都是石崇所暗示的。他们都说,这是以死报答石崇之恩,有什么恩呢?享了几年福,然后香消玉殒,倒不如在白州无拘无束,嫁一个人,过平静安稳的日子。
嫁与富贵权势,不一定是幸事,比如戴安娜王妃。
白素贞
故事发生了苏杭,西湖,断桥,烟雨。百年修得同船渡,然后,以一柄伞延续了邂逅,再然后,做了人间夫妻。
白素贞的梦想很简单,只不过是做一个寻常的人,她本是妖,如果努力,是有可能修炼成仙的。成仙,是多少妖精梦寐以求的事,但白素贞对许仙一见钟情,竟摒弃了光明大道委身做人。
但最终素贞死在心爱男人的手里,现出原形时,兀自昂头看着许仙——是什么样的眼神呢?在这桩传奇里,雷峰塔起先只是法海令人搬砖运石所砌,后来,许仙化缘,砌成七层宝塔,将白素贞永镇塔底。
不过是爱一个人,却被他亲自修理。曾对他百依百顺,温柔体贴,一心做他贤淑的妻,在其他版本里,甚至怀了身孕,白素贞的付出是勇往直前的,便为他冒犯天条又如何?可许仙,犹豫,惊慌,防范,最后终于要躲避了,也许并不能一味指责许仙,换作任何男人,都不能明知是妖,仍恩爱如常。比如《聊斋》里那些书生与妖,相爱一场,但从来就没有结局,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只可视作午夜艳遇,天亮说分手。
除非爱得很深,很深,深到不忌讳非我族类,深到无论你是什么都一样,深到恨不得我亦是妖,与你共背了罪。妖不知道,想得到一个男人的真心,是多么困难,纵然给了他全世界,他还是会嫌你出身不好。
那一日,在断桥,白素贞选错了人,或者说,错的是她自己,她没有妖的决绝,竟有人的痴缠。
鱼玄机
鱼玄机,字幼微,晚唐女诗人,出身寒微,十六岁嫁与李亿为妾,为其原配裴氏所不容,只得入咸宜观修行。
李亿携裴氏转赴扬州任官后,鱼玄机在墙上贴一纸公告,鱼玄机诗文候教。从此大开艳帜,咸宜观车水马龙,她本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式的生活。
鱼玄机在诗的名义下,结交权贵名士,如温庭筠、李郢,艳名远播,但命运随即出现悲剧性的转变,她怀疑侍婢绿翘与情夫陈韪私通,笞杀绿翘,埋于后院的紫藤花下。在某个夏夜,有人发现苍蝇聚于花下浮土,暗召官衙勘查,事情败露,二十四岁的鱼玄机亦被处死。
女诗人不过寥寥几位,而手染血迹以身试法的只有鱼玄机。是什么使一位曾饱受正室欺凌的弱女子,变成对侍婢痛下杀手的悍妇,是什么使才貌双全的鱼玄机,一瞬间血脉贲张,理智全失?
遭受了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鱼玄机性情中的恶已经被激发,她残忍,狂暴,压抑——诚然,开门纳客,看上去更自由,但女人真正想要的,绝不是频换舞伴的自由。她不甘心长伴孤灯,无声无息地过,于是,走上烟花路。
鱼玄机短短一生并没有很好的爱情,李亿已老,且惧内,裴氏虐待鱼玄机时,他并没有挺身佑护,鱼玄机甚至无法在丈夫的羽翼下,做一个面目模糊的女人——像大多数妾氏那样。
女人,特别是鱼玄机这样美丽且聪明的,一旦感情受挫,难免会偏激,乖戾,对生命充满了憎恶,这是极端的自暴自弃,也是带有自毁性质的怨恨,一经触碰,便转化成腾腾的杀气。
王宝钏
女人能有几个十八年呢,最好的时光怎么过的呢? 王宝钏,唐代的著名牌坊,被男权社会用虚无的光环,借以掩饰自私与卑劣。
隐隐有一种声音在浮现——女人要像王宝钏那样,十八年保持同样的姿势,一定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王宝钏的结局是传统式的大团圆,与薛平贵夫妻相认,和代战公主共事一夫,简直就是千古美谈——可惜,十八天后,王宝钏死了,没能将这种虚伪的美满进行得更为天长地久。
而这十八天的荣华富贵,对薛平贵来说,是卸下了良心上的一个枷锁,如果他还有良心的话。他们都说,王宝钏挣脱了封建牢笼,反抗家长权威,追求自由爱情,可歌又可泣。我觉得,歌就不必了,泣倒是必然的。怎么不哭呢,以为自己找到了良人,却误了终生,他确实成了气候,但不属于她,她牺牲了自己,到头来,不过是场梦。
她的死,绝对不是愿望得偿后的含笑合眼,而是,发现自己坚守的信仰可笑地碎了。
现在,仍然有留守女士的悲剧,赠了钱财送情郎去他国求学,一年半载后,那边捎话来,对不起,我有了新欢,你不必再等。
时代果然在进步,至少通讯的便利,使女人等待的时间再不用十八年那么久了。
莺莺
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名句的是才子元稹。
我要说的是以元稹为原型的《莺莺传》,与王实甫改写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喜剧不同,这是一出元稹始乱终弃的悲剧,更让人不齿的是,元稹还在文章里为自己开脱。他说莺莺是尤物,不祸害自己,定祸害别人。我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
莺莺并没有挽救自己注定成灰的爱情,她知道自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该抱枕而去,以至再不能光明正大做人妻,但她没有露出恨意,甚至去信,嘱元稹好好生活,不用牵挂她。
这是一种悲凉的清醒,她愿赌服输,另嫁他人,终身不再见张生,她看着自己的爱情成了废墟,掩埋了这些,淡出了。倒是元稹还很无耻地追忆着,因为这个女子没有纠缠他,很安静地走开了。有一些类似于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态度。
无论是封建社会的唐朝,还是公元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同居对于女子始终弊大于益,除非一开始就不想要结果,否则,最好还是不要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与一个男子演绎现代版西厢记。
芸娘
将《浮生六记》译成英文版的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芸娘姓陈,夫君沈复,字三白。芸娘自幼丧父,擅女红,全家生计都凭她一双巧手。生性聪颖,自学诗文,亦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种句子来。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牙齿有微瑕,更有缠绵之态——沈复说的,估计是情人眼里的西施。
沈复是一个寒士,做过幕僚,经过商,会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写写诗,赏赏画,还有爱花癖。封建社会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有什么伉俪情深,也属于瞎猫逮着死老鼠的侥幸,而且,就算一见钟情,也会有《孔雀东南飞》这样的惨剧。
芸娘因为女扮男装随夫君出游,失去了公婆的欢心,乃至于闹到分家,其实就是逐出家门。好在夫妻感情甚笃,于苦中作乐,依然和和美美,竟然没有应了贫*夫妻百事哀的套路。
芸娘之所以为人称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实在太大度了,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绞尽脑汁想给沈复纳一个妾,而且要求还很高,美而有韵。
在两人生活水平只是温饱的情况下,芸娘竟主动考虑沈复的其他需求,纵然沈复谢绝,她依然微笑着物色。
听闻名*温冷香,便拉沈复去看,结果认为冷香已老,其女憨园正中她意,送了个翡翠钏给憨园,后来憨园给有权有势者夺去,芸娘便大病一场,最后,竟死了。
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强烈要求夫君纳妾的正室,而且她看上去极为真诚,即使没有钱,也宁缺勿滥。是对自己与沈复的感情太有信心,不怕失宠,还是因为太爱沈复,恨不得将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拿来给他?
无论是唐朝宁死不让丈夫纳妾的房玄龄老婆,还是写下《白头吟》的卓文君——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译成口语就是你如果讨小老婆,我们就玩完。
对比这些态度强硬的原配,再看温柔的芸娘,怎不叫男人怦然心动神往之。但芸娘始终是一个奇特的个案,或者说,她的爱已经超脱了男欢女爱的狭窄桎梏,到了那种你好我也好的高尚境界。
芸娘的情操其实是不真实的,爱,说到底不能与人分享,允许我阴暗地猜测一把,这类似于一种强迫症,我就是要找个比我好的女子,看看你会不会变心——仅仅是考验。
芸娘要替夫君纳妾,是一种姿态,还是确有其心,值得商榷,总之,男人还是不要对女人的胸襟抱有太多幻想。
? 相对于其它封建王朝来说,唐代的妇女地位要高一些,行动的自由度要大一些,但是从本质上看,她们还是男子的奴隶,她们的生活充满了泪水,而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
? ? 先看看那些宫廷中的后妃,她们是女性中最上层的人物,富贵、荣显、优闲、舒适——占尽了人世间的风光,可是她们的命运最不稳定,比一般民间女子更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因为她们太容易受到政治风云的冲击,也因为她们的命运完全系于最高权势的爱憎与好恶上。
? ? 在两唐书《后妃传》中有记载的36个后妃中竟有15个不得善终,其中有2个死于后宫争宠,2个因战乱流落失踪,1个自杀殉葬,1个作为太后获罪于皇帝而死;其余9个全都死于政治权力斗争、宫廷政变,而这9人中有3人是因为干预朝政而为政敌所杀,另外6人完全是政治斗争无辜的牺牲品。
? ? 政治斗争是最残酷的。高宗王皇后与肖淑妃和武则天斗争失败,被各打200杖,截去手足,装到酒瓮中,而后惨死。中宗的赵后在作王妃时,因为母亲长公主与武则天有矛盾,被囚禁起来,无人照看,死后几天才被发现,尸体已腐烂。睿宗的窦后、刘后受人诬陷,在同一天内被秘密处死,尸体下落不明。肃宗作太子时的韦妃因兄长被赐死,被迫与肃宗离婚,终身为尼。唐末昭宗的何皇后下场也很惨,在昭宗被朱全忠杀死后,她被缢死,成为改朝换代的牺牲品。
? ? 即使不受政治权力斗争的影响,她们的命运系于皇帝一人,也时常受到失宠与皇帝死去的威胁。人老珠黄、色衰爱弛是许多后妃的共同命运。例如王皇后和玄宗是患难夫妻,曾参与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可是当武惠妃得宠后,逐渐受到冷遇。她向皇帝哭诉,希望能念及当日患难与共之情,玄宗一时也受了感动,但最后还是废为庶人。即使受宠不衰,但如果皇帝一旦死去,就失去了靠山,往往凄凉潦倒终生。
? ? 唐代后妃中还有自杀殉葬的事例,那是武宗王贤妃。她原先是才人,能歌善舞,十分得宠。武宗病危之际,问她道:“我死,汝当如何?”答曰:“愿从陛下于九泉。”武宗就以巾授之,于是王才人自缢于帐下。宣宗即位后,赠号“贤妃”,以嘉奖她的“节操”。其实,这位可怜的女子很可能是迫于无奈,因为如果不回答“愿从陛下于九泉”也是死,如不自缢也是死。这类事例充分地说明了封建统治者的残忍与女子命运的悲惨。
? ? 在宫廷之中,还有大量宫女,她们在宫中地位是最低贱的,因此所受的迫害和痛苦也要严重得多。在唐代,宫女之众几乎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杜甫曾有“先帝侍女八千人”之句,白居易又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之说,这并不是艺术夸张,唐代宫廷女性实际上远远超过此数。唐太宗时,李百药上疏曾说到:“无用宫人,动有数万”。《新唐书·宦者上》则记载:“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后者大概是唐代宫廷女性的最高具体数字,那正是盛唐风流天子唐玄宗在位的时候。
宋人洪迈说这是自汉朝以来帝王妃妾人数最多的时代。唐朝的最多人口数字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共有52880488人,假设其中女性占一半,则有2600多万人,那么宫廷女性占当时妇女总人数的1/600,即平均每600名女子中,有1名宫廷妇女。直至唐末,国事凋零,江山残破,仍然是“六宫贵贱不减万人”。这样惊人的数字,不知造成了多少旷夫怨女,难怪唐末诗人曹邺感叹说:“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了。
? ? 宫女由于身份低贱,常常会被加上莫名其妙的罪名,随便地被处死,生命如同草芥。例如,文宗因为听信杨贤妃的诬陷,杀了太子,事后又十分后悔,他不怪自己昏庸,却斥责宫人张十十等:“陷吾太子,皆尔曹也。”于是这些宫女都被处死。宫人杜秋在穆宗时是皇子的保姆,因为皇子受诬陷,她也被株连遣回乡里,老来饥贫交迫,孤苦伶仃,杜牧等名士都为之伤感,作了有名的《杜秋娘》诗悲叹她的命运。宫女受皇帝宠幸也可能是一场大祸。
? ? 宣宗得到进献的一个美丽的宫女,十分宠爱,数日内赏赐无数。有一天早晨他忽然闷闷不乐,说:“明皇帝只一杨妃,天下至今未平,我岂敢忘!”于是将美人召来说:“应留汝不得。”左右奏言可以放还,宣宗却说:“放还我必思之,可赐鸩一杯。”这个可怜的女人就这么被毒死了。宣宗是唐朝后期一个比较有见识的皇帝,而对宫女竟如此残忍,一时心血来潮就把人杀害了,就像随便踩死一只蚂蚁一样。这种事并不是个别的,懿宗的爱女同昌公主死后,懿宗不顾宰相刘瞻的劝谏,将同昌公主的乳母、保傅等一一殉葬,这真是太惨了。
? ? 对于更多的宫女来说,即使生命没有受到残害,一生的青春也在深宫中被埋葬,这种慢性的煎熬可能是更摧人心肝的。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除清朝有宫女退休制度,只要不曾被皇帝收用,年满22岁就可被发放出去、准其择配外,历代宫女多为终生制,所以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诗中说:“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椒房阿监青娥老”之句。
? ? 几千年来,封建帝王搜罗大量良家女子置于后宫,这实际上是一种性压迫、性摧残。这些女子在宫廷中尽管不愁衣食,但不可能与男子有性接触,得到皇帝宠幸的可能又是微乎其微,生命被如此葬送,内心是十分痛苦的。唐代文学发展到一个高峰,宫怨是许多文人雅士吟咏的内容,同时,还流传了许多哀事、韵事,都反映出这方面的情况。
? ? 唐代描写宫怨的诗文,流传下来的很多,例如杜荀鹤的《春宫怨》:
? ? 早被迫娟误,欲妆临镜慵。
? ?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 ?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 ?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是幸福降临的标志,春天是勃勃生机的象征。然而,对幸福感到渺茫,对生机感到去而不返的人,春天只会令她更添一层怨苦。
? 刘皂的《长门怨》(其一)也很有名,漫漫的长夜,冷滴的秋雨,其中含有多少失宠妾妃的凄冷孤独和哀怨忧愤:
? ?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 ? 泪痕不学君恩断,试却千行更万行。
? ? 还有杜审言的《赋得妾薄命》,描写了宫女们秋扇见捐的悲哀:
? ? 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
? ? 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
? ? 啼鸟惊残梦,飞花揽独愁。
? ? 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 ? 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一诗,描写唐玄宗时期宫女闭锁深宫、青春流逝的怨恨,也是描写宫怨最好的作品:
? ?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 ?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 ?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 ?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 ?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 ?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 ?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 ?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 ?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 ?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 ?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 ?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 ?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 ?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 ?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 ?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 ?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 ? 上阳人,苦最多。
? ?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 ?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
? ?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还有一些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宫怨。如玄宗时,赐边军扩衣,制自宫中。有兵士于袍中得一诗,曰:
? ? 沙场征战客,寒夜苦为眠。
? ?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 ?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
? ? 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 ? 得诗的兵士向主帅作了报告,主帅又奏于帝。唐玄宗遍示后宫,查问是谁写的,声明承认的不加罪。有个宫女承认了,说自己万死,玄宗发了怜悯之心,说:“吾与汝结今生缘。”把她嫁给了得诗者。
? ? 这件事似乎很动人,但只是个例外的例外。宫女的解放不可能寄托在帝王一时的恻隐之心上,帝王一时高兴,可能成全一个宫女,但不可能成全后宫几万宫女,以下这个写诗的宫女就没有结果了:
? ? 孟ぁ侗臼率》载红叶题诗的故事,说唐诗人顾况在洛阳时暇日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
? ?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 ? 聊题一起叶,寄与有情人。
? ? 顾况明日于上游也题诗叶上,泛于波中,诗曰:
? ? 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
? ? 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 ? 后十余日,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一诗,因以示顾况,其诗曰:
? ? 一叶啼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
? ?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
? ? 从诗中看,此事不了了之。又有一说是这“红叶题诗”的宫女名韩翠苹,诗为一读书人于v所得,于题诗于叶又为韩所得,韩25岁时被放出宫,又做了于妻。这么凑巧,也许是某个文人托伪杜撰。总之,可能当时宫女们以写诗作为一种性心理渲泄,打发光阴不是个别的。“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很能反映一起愁苦之情,她们的性压抑是多么惨重。
关于宫女的性苦闷,明人洪升的杂剧《长生殿》中有很深刻的描绘,在其书第二十一出“窥浴”(描写宫女偷看唐玄宗和杨贵妃同浴)中,开场“字字双”借宫女之口说:“自小生来貌天然,花面;宫娥队里我为先,归殿;每逢小监在阶前,相缠;伸手摸他裤儿边,不见。”这性苦闷的宫女竟在太监身上发泄了。“窥浴”中还有一段宫女和太监的对话,说两名宫女偷看唐玄宗和杨贵妃共浴,看得正兴起时,一名太监上前调笑道: “两位姐姐看得高兴呵!也等我们看看。”宫女说:“我们侍候娘娘洗浴,有甚高兴?”太监笑说:“只怕不是侍候娘娘,还在那里偷看万岁爷哩!”这一语道破了宫女们的性苦闷和 *** 。在历代,太监们当是宫女发泄性苦闷和 *** 的对象。
? ? 当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宫女们也会以某种形式反抗。古人笔记曾记载有一年正月望日,唐中宗和皇后微服出宫,在市上徜徉游览,而且也让一批宫女出游,“皆淫奔不还”。这是抓住机会解放自己了。
? ? 当然,这种机会是不多的,有些宫人也不敢这么做,那么还有一种反抗的做法就是以自尽了此余生。韩在《迷楼记》中写了隋炀帝时有一个叫侯夫人的妃妾上吊死了,人们从她尸体上所悬的一个锦囊中发现了几首诗,以献炀帝,其中有《自感》三首、《看梅》二首、《妆成》一首,还有一首《自伤》,是她的绝命词:
? ? 初入承明日,深深报未央;
? ? 长门七八载,无复见君王。
? ? 春寒侵入骨,独坐愁空房;
? ? 飒履步庭下,幽怀空感伤。
? ? 平日深爱惜,自待聊非常;
? ? 色美反成器,命薄何可量!
? ? 君恩实疏远,妾意徒彷徨;
? ? 家贫无骨肉,遍亲老北堂。
? ? 此方无羽翼,何计出高墙;
? ? 性命诚所重,弃割良可伤。
? ? 悬帛朱栋上,肝肠如沸汤;
? ? 引颈又自惜,有若丝牵肠。
? ? 毅然就死地,从此归冥乡!
?这首诗第一段写初入承恩一次后,七八年不见君王的苦处,第二段写她自己的感伤怨慕,第三段写想家,第四段写几次想死的情况,诗情十分哀婉动人。据说隋炀帝见其诗,反复伤感,说:“此已死,颜色犹美如桃花。”于是厉责一个名叫许延辅的宫使,问他这么美貌的女人,为什么不荐送迷楼来供帝挑选、接触,并赐这个宫使自尽。此事与王昭君出塞而杀毛延寿相似。隋炀帝后来还将侯夫人诗令乐府歌之,所以这几首诗很出名。如此看来,炀帝似乎还真动了感情,其实,他只不过是痛惜失去一个死后“颜色犹美如桃花”的玩物而已,他怎能反躬自问这根本上是谁造成的,又应怎样对待这千万宫女,使悲剧不再重演呢?
命运唐代悲惨
夏朝:
妺喜(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的王后)
商朝:
妲己(商朝最后一位国王纣的王后)
西周:
褒姒(周幽王宠姬)
春秋战国:
骊姬(晋献公夫人)
南子(卫灵公如夫人,传与孔子调情)
夏姬(陈灵公的情妇,以妖冶闻名)
西施(越王勾践献给吴王的著名美女)
郑旦(和西施一起被献给吴王的美女)
文姜(鲁桓公夫人)
孟赢(楚平王夫人)
秦、两汉:
虞姬(西楚霸王项羽宠姬)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
李夫人(汉武帝刘彻的宠姬)
陈阿娇(汉武帝刘彻的皇后)
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的皇后)
秦罗敷(汉朝民间的著名美女)
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夫人)
班昭(斑超的妹妹)
赵飞燕(东汉汉成帝的皇后)
赵合德(赵飞燕姐姐,东汉汉成帝的宠妃)
王嫱(又名王昭君,东汉元帝时的宫女,出为匈奴单于为后)
三国:
蔡琰(又名蔡文姬)
大乔(吴主孙权宠妃)
小乔(周瑜的爱妾)
孙尚香(孙权的妹妹)
貂婵(先后嫁与董卓和吕布)
甄氏(魏文帝曹丕的皇后)
两晋南北朝:
绿珠(西晋石崇的爱妾)
潘妃(南齐东昏侯宠妃)
冯小怜(北齐后主高纬皇后)
张丽华(陈后主的宠妃)
隋唐五代:
宣华夫人(隋文帝宠妃)
萧氏(隋炀帝皇后)
朱贵儿(隋炀帝宠妃)
袁紫烟(袁天罡女儿,隋炀帝宠妃)
袁宝儿(隋炀帝宠妃)
上官婉儿(宰相上官仪孙女,武则天时宫女)
江采萍(唐玄宗宠妃)
杨玉环(唐玄宗宠妃)
关盼盼(唐朝名妓,诗人白居易的相好)
霍小玉(唐朝名妓,诗人李益的相好)
薛涛(唐朝第一名妓)
大周后(南唐后主的皇后)
小周后(南唐后主的皇后)
两宋:
李师师(宋朝名妓)
唐婉(诗人陆游的表妹、夫人)
李清照(女词人)
梁红玉(宋朝名妓,韩世宗夫人,民族英雄)
琴操(宋朝名妓,苏轼相好)
严蕊(宋朝名妓)
元明:
郑贵妃(明神宗的皇贵妃)
客印月(明熹宗乳母、魏忠贤入宫前的情人)
陈圆圆(明朝苏州名妓)
顾横波(明朝南京名妓)
董小宛(明朝南京名妓,诗人冒辟疆相好)
卞玉京(明朝南京名妓)
李香君(明朝南京名妓,汉奸候方域相好)
寇白门(明朝南京名妓)
马湘兰(明朝南京名妓)
柳如是(明朝浙江名妓,诗人钱谦益相好)
满清:
董萼妃(满清顺治宠妃)
灵箫(清朝名妓,诗人龚自珍相好)
顾太清(恪亲王奕绘的王妃,诗人龚自珍相好)
赛金花(清末名妓)
最后补充 苏小小 (美女加才女,偶非常欣赏)
例一:不过如此——祝英台梁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为它不是墓穴阴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带着凛冽之气地结束,它化了蝶,象征着高尚的爱情挣脱封建主义牢笼,以另外的方法获得自由,双宿双飞去。这个开放式的尾巴使整个故事变得抒情而唯美,无限开拓了想象空间。整个梁祝的故事,其实是祝英台一人在独撑,而梁山伯更像是芭蕾舞中的男伴,起的是烘托作用。要么是祝英台演技太好,要么是梁山伯实在迟钝。三年来,对于祝英台的性别从不怀疑,十八里相送时,祝英台的种种借物喻人,都像是对牛弹琴,搞不好,梁山伯还以为祝英台有断袖之癖。其实马文才也很委屈,他连面都没露,就成了第三者,在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妻子竟跳进了别人的坟墓,叫他怎么不郁闷。梁祝这样的悲剧是肯定不会再有了,现在的女子有了更多的自由,求学的,工作的,婚嫁的,想要嫁给男子,也没有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压着,而父母的权威性也沦落为参考意见。可我们这些祝英台真的如愿以偿嫁给了梁山伯,却苍凉地发现,其实梁兄不过如此。案例二:燕子楼的悲剧——关盼盼关盼盼原是徐州名妓,后被徐州守帅张愔纳为妾氏。白居易远游徐州,张愔设宴款待他,席间,还让宠妾关盼盼歌舞助兴,白居易大为赞赏关盼盼才艺,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一诗。两年后张愔病逝,姬妾们作猢狲散,只有关盼盼难忘恩情,移居旧宅燕子楼,矢志守节,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晃,十年过去了。白居易听闻了关盼盼守节一事,认为她既已坚持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烈妇的名声,成就千古美谈呢。于是提笔作诗,托人转交关盼盼——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关盼盼看到这首诗,立刻大哭一场。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别人误会张愔自私,让爱妾殉身,反辱没了张愔名声,所以苛延残喘,偷生了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诗作讽,逼她殉夫,怎不悲愤?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关盼盼也是死于扼杀过阮玲玉的那四个字——人言可畏。随着时代的发展,女人已经越来越不惧流言袭击,比如璩美凤、木子美。走我的路,让白居易说去。案例三:找到那棵树——红拂仅有一双妙目是不够的,须得像红拂那样,目光如矩,一抬眼就能识辨庸才与英雄。红拂,隋末唐初的奇女子,出身风尘,却身居一品诰命,这般的直上青云,恐怕泱泱数千年,只有她一人做到了。当然,红拂的美丽也功不可没,如果不是美女,深更半夜去敲陌生男子的门,他怎么肯冒着被杨素追杀的风险收留?如果不是美女,大丈夫虬髯客怎么会惊艳一场,以致于不能自拔,还对李靖爱屋及乌?一个女人,既美丽又聪明仍然不够,像柳如是,那么的人秀于群,还是不得善终。她也曾像红拂那样大胆追求真爱,走到钱谦益面前去。从某种程度上说,嫁人,就是嫁给了一种命运。一个有智慧的美女,如果不想下半辈子太凄凉,那么,她的最大任务就是找到那棵树案例四:红杏出墙——步非烟唐朝美人也不尽是丰满型,也有步非烟这样轻盈纤弱的,步非烟工于音律,精通琵琶,更敲得一手好筑,堪称当时一绝。步非烟由父母作主,嫁给了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武公业身为武将,虎背熊腰,性情骠悍。与心思细腻的步非烟完全是两种人,根本无从沟通。故而,步非烟经常郁郁。有一日,她在院中赏花,神情萧索,柳眉微蹙,正好被隔壁舞剑时腾跃而起的赵象瞥见,赵象年方二十,长相俊秀,正在家里攻读科举课业——他的朗朗读书声,也曾掠过步非烟的心波,使她伫足墙下,凝神细听。惊鸿一瞥后,赵象再不能忘记步非烟,他重金买通武家的守门人,恳求转达渴慕之情。守门人让自己的妻子去试探步非烟口风。赵步两人经仆人之手,对诗数首,定了情分。终于,机会来了,武公业在公府值宿,赵象逾墙而过,自此之后,武公业不在家过夜,赵象便与步非烟欢会。就这么过了两年,事情再也瞒不住了,风声传到了武公业的耳中,他拷打守门人妻子,逼她道出始末。强压怒火,佯称值宿,伏于墙下,于二更时分抓住了赵象一片衣角,赵象本人跌回自家院落。武公业冲回房内,对正在梳妆打扮的步非烟怒吼,步非烟见事情败露,淡淡说了句,生既相爱,死亦何恨。武公业扬起马鞭,活活打死了步非烟。最后,以暴疾而亡的名义葬了她。整整两年,作为一个男人,满足于这样的偷情之中,无所作为,甚至连私奔的念头都没有,私奔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不知,那女子淡定从容,不置一辩,任凭毒打,始终不开口求饶,承担了这场孽情所有的悲哀与不幸,她用自己的生命赎了罪。案例五:永不原谅——霍小玉霍小玉是唐朝的歌舞伎,那年,十六岁,喜欢上了李益的诗,李益状元及弟,正在等待官职。长安城中,才子佳人初初邂逅,一见钟情,说不尽的缠绵,道不尽的缱绻。而后李益负心,霍小玉将死,长安城人人皆知,有一黄衫客,路见不平,将李益架到了霍小玉门口。霍小玉抱病起身,泼酒在地,以示覆水难收,然后,说出了那句凄厉的诅咒——我死之后,必成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历来弃妇总是悄无声息的死,比如苏小小,崔莺莺,就算杜十娘,也不过是抱了一大堆金银珠宝自寻短见,不曾想过要报复谁。霍小玉不是,她以命相酬,但绝不自认倒霉,善罢干休。亦没有像三流小说那样,见到情郎来了,回光返照之际,头上笼一层圣洁的光,原宥他的背叛,体恤他的难处,十指交握,约定来生再聚,凄美地死去——比如张国荣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正是女鬼念及旧情,放弃了索命。原谅,这么一个高尚伟大的词,不是那么廉价的,比如《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一书中,有原谅,也有永不原谅,这与自尊有关案例六:识人不明——杜十娘杜十娘是一个美丽而工于心计的女人,不然,无法在七年货腰生涯中悄然积下如此巨资。她本来就是京中名妓,怎样骗男人是她的拿手好戏,当她有本钱从良时,将终身托付给了老实人李甲,可偏偏就是这个怯懦无能的男人,给了她最狠的一刀。在孙富的几句浮言下,就客串了人贩子,把刚刚获取自由的她,重新推向火坑。这是她平生最看错的一个人,也是最致命的。这场怒沉百宝箱的悲剧,本可以避免,只消她打开箱子,李甲的嘴脸马上会转变。可是她没有,她选择了玉石俱焚的结局,因为心碎,因为绝望,不想再活了。杜十娘曾经如此接近过幸福,她计划浮居苏杭,逍遥度日,她什么都有了,金钱,自由,青春,爱情——只可惜,她的爱情是假象。面对李甲的背叛与残忍,已不愿抗争,洞悉了人性的丑陋与自私,曾经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的杜十娘选择了死亡。遇人不淑是女人最大的不幸,而识人不明更是主动犯下的错。无论时代怎么进步,女人依然会看错人,选错郎,因为,恋爱中的女人是瞎子。案例七:嫁与富贵——绿珠一直以来,晋代的梁绿珠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石崇为她得罪了孙秀,四面楚歌之际,她纵身一跃,以酬石崇。这样的贞烈,连士大夫也不一定能做到,比如洪承畴、钱谦益。绿珠是白州人,石崇去越南出差途中,带回了她,身价明珠十斛,擅吹笛。彼时石崇已是微微发福的中年人了,当然,他也非碌碌之辈,二十多岁就当上县令,在荆州做刺史时,瞅准机会,靠劫掠富商而暴发。从此过上了挥霍糜烂的生活,天天开PARTY,纵情声色,结交权贵,是上流社会的中坚分子。但后来,石崇的靠山陆续倒了,而敌人司马伦却掌握了实权。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司马伦的心腹孙秀反复索要绿珠,石崇仍然坚拒。整个故事里,最无辜的就是绿珠本人,她什么也没有做过,只是天生丽质,天姿聪颖,随石崇来到长安,死心踏地伺奉主人。她是一只金谷园里的笼中鸟,没有自由,连死都是石崇所暗示的。他们都说,这是以死报答石崇之恩,有什么恩呢?享了几年福,然后香消玉殒,倒不如在白州无拘无束,嫁一个人,过平静安稳的日子。嫁与富贵权势,不一定是幸事,比如戴安娜王妃。案例八:只羡鸳鸯不羡仙——白素贞故事发生了苏杭,西湖,断桥,烟雨。百年修得同船渡,然后,以一柄伞延续了邂逅,再然后,做了人间夫妻。白素贞的梦想很简单,只不过是做一个寻常的人,她本是妖,如果努力,是有可能修炼成仙的。成仙,是多少妖精梦寐以求的事,但白素贞对许仙一见钟情,竟摒弃了光明大道委身做人。但最终素贞死在心爱男人的手里,现出原形时,兀自昂头看着许仙——是什么样的眼神呢?在这桩传奇里,雷峰塔起先只是法海令人搬砖运石所砌,后来,许仙化缘,砌成七层宝塔,将白素贞永镇塔底。不过是爱一个人,却被他亲自修理。曾对他百依百顺,温柔体贴,一心做他贤淑的妻,在其他版本里,甚至怀了身孕,白素贞的付出是勇往直前的,便为他冒犯天条又如何?可许仙,犹豫,惊慌,防范,最后终于要躲避了,也许并不能一味指责许仙,换作任何男人,都不能明知是妖,仍恩爱如常。比如《聊斋》里那些书生与妖,相爱一场,但从来就没有结局,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只可视作午夜艳遇,天亮说分手。除非爱得很深,很深,深到不忌讳非我族类,深到无论你是什么都一样,深到恨不得我亦是妖,与你共背了罪。妖不知道,想得到一个男人的真心,是多么困难,纵然给了他全世界,他还是会嫌你出身不好。那一日,在断桥,白素贞选错了人,或者说,错的是她自己,她没有妖的决绝,竟有人的痴缠案例九:鱼玄机的杀气——鱼玄机鱼玄机,字幼微,晚唐女诗人,出身寒微,十六岁嫁与李亿为妾,为其原配裴氏所不容,只得入咸宜观修行。李亿携裴氏转赴扬州任官后,鱼玄机在墙上贴一纸公告,鱼玄机诗文候教。从此大开艳帜,咸宜观车水马龙,她本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鱼玄机在诗的名义下,结交权贵名士,如温庭筠、李郢,艳名远播,但命运随即出现悲剧性的转变,她怀疑侍婢绿翘与情夫陈韪私通,笞杀绿翘,埋于后院的紫藤花下。在某个夏夜,有人发现苍蝇聚于花下浮土,暗召官衙勘查,事情败露,二十四岁的鱼玄机亦被处死。女诗人不过廖廖几位,而手染血迹以身试法的只有鱼玄机。是什么使一位曾饱受正室欺凌的弱女子,变成对侍婢痛下杀手的悍妇,是什么使才貌双全的鱼玄机,一瞬间血脉贲张,理智全失?遭受了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鱼玄机性情中的恶已经被激发,她残忍,狂暴,压抑——诚然,开门纳客,看上去更自由,但女人真正想要的,绝不是频换舞伴的自由。她不甘心长伴孤灯,无声无息地过,于是,走上烟花路。鱼玄机短短一生并没有很好的爱情,李亿已老,且惧内,裴氏虐待鱼玄机时,他并没有挺身佑护,鱼玄机甚至无法在丈夫的羽翼下,做一个面目模糊的女人——像大多数妾氏那样。女人,特别是鱼玄机这样美丽且聪明的,一旦感情受挫,难免会偏激,乖戾,对生命充满了憎恶,这是极端的自暴自弃,也是带有自毁性质的怨恨,一经触碰,便转化成腾腾的杀气。案例十:十八春——王宝钏女人能有几个十八年呢,最好的时光怎么过的呢?王宝钏,唐代的著名牌坊,被男权社会用虚无的光环,借以掩饰自私与卑劣。隐隐有一种声音在浮现——女人要像王宝钏那样,十八年保持同样的姿势,一定会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王宝钏的结局是传统式的大团圆,与薜平贵夫妻相认,和代战公主共事一夫,简直就是千古美谈——可惜,十八天后,王宝钏死了,没能将这种虚伪的美满进行得更为天长地久。而这十八天的荣华富贵,对薜平贵来说,是卸下了良心上的一个枷锁,如果他还有良心的话。他们都说,王宝钏挣脱了封建牢笼,反抗家长权威,追求自由爱情,可歌又可泣。我觉得,歌就不必了,泣倒是必然的。怎么不哭呢,以为自己找到了良人,却误了终生,他确实成了气候,但不属于她,她牺牲了自己,到头来,不过是场梦。她的死,绝对不是愿望得偿后的含笑合眼,而是,发现自己坚守的信仰可笑地碎了。现在,仍然有留守女士的悲剧,赠了钱财送情郎去他国求学,一年半载后,那边捎话来,对不起,我有了新欢,你不必再等。案例十一:始乱终弃——莺莺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名句的是才子元稹。我要说的是以元稹为原型的《莺莺传》,与王实甫改写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喜剧不同,这是一出元稹始乱终弃的悲剧,更让人不齿的是,元稹还在文章里为自己开脱。他说莺莺是尤物,不祸害自己,定祸害别人。我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莺莺并没有挽救自己注定成灰的爱情,她知道自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该抱枕而去,以至再不能光明正大做人妻,但她没有露出恨意,甚至去信,嘱元稹好好生活,不用牵挂她。这是一种悲凉的清醒,她愿赌服输,另嫁他人,终身不再见张生,她看着自己的爱情成了废墟,掩埋了这些,淡出了。倒是元稹还很无耻地追忆着,因为这个女子没有纠缠他,很安静地走开了。有一些类似于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态度。无论是封建社会的唐朝,还是公元2003年的今天,同居对于女子始终弊大于益,除非一开始就不想要结果,否则,最好还是不要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与一个男子演绎现代版西厢记。案例十二:芸娘的胸襟——芸娘将《浮生六记》译成英文版的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芸娘姓陈,夫君沈复,字三白。芸娘自幼丧父,擅女红,全家生计都凭她一双巧手。生性聪颖,自学诗文,亦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种句子来。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牙齿有微瑕,更有缠绵之态——沈复说的,估计是情人眼里的西施。沈复是一个寒士,做过幕僚,经过商,会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写写诗,赏赏画,还有爱花癖。封建社会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有什么伉俪情深,也属于瞎猫逮着死老鼠的侥幸,而且,就算一见钟情,也会有《孔雀东南飞》这样的惨剧芸娘因为男扮女装随夫君出游,失去了公婆的欢心,乃至于闹到分家,其实就是逐出家门。好在夫妻感情甚笃,于苦中作乐,依然和和美美,竟然没有应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套路。芸娘之所以为人称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实在太大度了,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绞尽脑汁想给沈复纳一个妾,而且要求还很高,美而有韵。在两人生活水平只是温饱的情况下,芸娘竟主动考虑沈复的其他需求,纵然沈复谢绝,她依然微笑着物色。听闻名妓温冷香,便拉沈复去看,结果认为冷香已老,其女憨园正中她意,送了个翡翠钏给憨园,后来憨园给有权有势者夺去,芸娘便大病一场,最后,竟死了。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强烈要求夫君纳妾的正室,而且她看上去极为真诚,即使没有钱,也宁缺勿滥。是对自己与沈复的感情太有信心,不怕失宠,还是因为太爱沈复,恨不得将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拿来给他?无论是唐朝宁死不让丈夫纳妾的房玄龄老婆,还是写下《白头吟》的卓文君——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译成口语就是你如果讨小老婆,我们就玩完。对比这些态度强硬的原配,再看温柔的芸娘,怎不叫男人怦然心动神往之。但芸娘始终是一个奇特的个案,或者说,她的爱已经超脱了男欢女爱的狭窄桎梏,到了那种你好我也好的高尚境界。芸娘的情操其实是不真实的,爱,说到底不能与人分享,允许我阴暗地猜测一把,这类似于一种强迫症,我就是要找个比我好的女子,看看你会不会变心——仅仅是考验。芸娘要替夫君纳妾,是一种姿态,还是确有其心,值得商榷,总之,男人还是不要对女人的胸襟抱有太多幻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2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杀了此人,是汉武帝一生中最后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