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房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如果人们不小心逾矩了,那是要受到朝廷处罚的,轻则杖责罚款,重则脑袋搬家。
其实,在古代不仅人与人之间有等级,就连建筑也要按照其所有者的身份和地位建造。一般来说,我们把这种制度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它最晚出现在周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期,共存在了两千多年,是古代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今天,我们就详细地讲一讲它。
如果认真观察一下中国各个朝代的建筑,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朝代其建筑等级制度不同。比如:在周朝的时候,正堂的高度和面积大小、门的数量以及宗庙的室数,都是呈递减趋势的。等级越高,正堂越高,面积越大,宗庙多而大,等级小的恰恰相反。
另外,制度还规定,普通百姓不得建阙,只有天子和诸侯的住所才可以建。天子可以在门外建一对阙和影壁,诸侯只能在门内建一只阙和影壁。士大夫若是也想仿照此做法,可以用帘帷代替,绝不可用影壁。除此之外,对建筑的颜色也有规定:天子的住所和宗庙可以用重檐庑殿顶建造,柱子用标准的大红色,斗和瓜柱必须加上各种各样的彩画;诸侯、大夫和士等人只能用两坡式屋顶,柱子涂黑、青、黄这三种颜色。甚至于,在制度中,人们还对椽子的加工规模和精细程度作出了不同的等级要求。
更有甚者,针对不同等级的人,其建筑规模和形制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天子和诸侯的外门可以建成城门状,而士大夫和普通百姓则不可以。此外,皇帝的住所屋顶一定要用金黄色的琉璃瓦,以示天子之意,而王爷们只能用绿色、灰色的瓦片;并且,皇宫屋顶造型用歇山顶式,王府只能用硬山顶式,但可以加上一些脊兽以作装饰,脊兽的数量最多不能超过九个。
然而,制度还对王府大门前的台阶数量、台阶间的宽度和门名、门钉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比如:在明朝的时候,王府门前必须高三尺二寸五分;正门、前后殿、四门和城楼都要用青绿色来装饰点缀;四门和正门都要用红色油漆和金色颜料上色,然后钉上铜钉。亲王的宫殿全部铺上青色的琉璃瓦,四城门的名称要统一:南城门称为端礼,北城门称为广智,东城门称为体仁,西城门称为遵义。
由此可见,王府的建筑规矩就已经这么严格了,更别说是普通官员了。
比如:在唐朝的时候,只有皇宫才可以用带有鸱尾的庑殿顶和重藻井;五品以上的官员府邸正堂宽度不能超过五间房宽,进深不能超过超过九架,可以做成工字厅的形状和用悬鱼或惹草等装饰品,屋顶可以建成歇山顶式;六品以下的官员和百姓的住所正堂只能宽三间,进深为四到五架,只能用悬山式屋顶,不准加任何东西作装饰。
大家去北京旅游的时候,认真观察一下现存四合院的样式,可以发现民居都是三间正房,加上黑色油漆的大门;贵族是五间正房,王府七间。所以,在这样森严的制度下,即使一些商人富可敌国,他们也不能任意逾矩,因为,他们的地位几乎是全社会最低的。
根据制度,商人的住宅不能用金色的大柱和宽敞的大门,只能用版式较小的蛮子门,门口上方也不能放装饰品,特别是雀替。因为,雀替象征着官员,而官员与商人的地位完全没办法相比较。可是,人一旦有了钱,就难免想显摆一番。
那么,面对这些违反制度的人,朝廷该如何处置呢?
根据唐朝的法律,如果等级高的人没有足够的财力建造与其身份相当的建筑,那是可以降低建筑等级的,但是,等级低者却不可以逾矩建筑等级高的住宅,如果违规建造了,就要杖罚一百,并强制拆除。若该建筑是仿照皇宫而建,那么,建筑所有者很有可能被砍头。
虽然,惩罚如此之重,但是,历朝历代都有人逾矩。例如:东晋王和北魏的李世哲都曾因违规建筑,备受人们指责;汉朝时期,霍光的墓地因为多建了三出阙被其他官员弹劾;南宋初年,秦桧企图以违规建筑为理由陷害张浚,从而清除自己在政治上的阻碍;明嘉靖二十九年,伊王府违禁多建了三层门楼,后来被人举报,朝廷下令全部拆除,一点也没有因为伊王王爷的身份手下留情。
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有着严格的建筑等级制度,其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古代建筑独具风格,但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建筑的发展。
其实,中国的古建筑就像一幅长卷画,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开,不可能全部看到。当你走进一座中国古建筑时,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而北京的故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使得故宫的建筑风格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参考资料:
【《营缮令》、《唐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2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