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答,赢大奖
清中期,乾隆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及南疆之乱,新疆重归统一,接着设立伊犁将军府。于是,伊犁便成了清朝历代皇帝惩治冒犯或失职属下臣工首选流放之地,目的是严惩“罪臣”,使其备受折磨。发配新疆的著名流人有纪晓岚、邓廷祯、林则徐、洪亮吉、祁韵士、徐松、张荫桓、裴景福、刘鹗、温世霖等。
虎门销烟
在这群流人中声名最为显赫的是纪晓岚和林则徐。一个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学士,一个是大义凛然、虎门销烟的钦差大臣。不管你以前有多么显贵,一旦成为流放人员,到了人家的一亩三分地上,都要谦卑谨慎,夹起尾巴做人。
与流放苦寒之地—宁古塔相比,发配新疆伊犁的流犯处境相对好很多,起码不会在半道被虎狼恶兽吃掉,也不会饥寒交迫死于路上。历任伊犁将军对流犯相对宽容,没有刁难羞辱他们,甚至还为他们撑起了一片晴空。
流放者的非人境遇,真是感慨良多。流人中当然不乏作奸犯科者,也有为非作歹、杀人越货之徒,但很多是国之栋梁、民族之精英,在流放伊犁的犯人中,站着一个个头不高、文弱清瘦的人,他刚正不阿,一身浩然正气,是清代顶天立地、标杆式的奇男子。
他就像漆黑不见五指、沉沦颓废暗夜中耀眼的启明星,给看不见一点儿希望的清廷带来一丝微弱的光明。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
林则徐在发配充军伊犁的前夜,忧心如焚的不是自己的小家,而是寡恩失义的朝廷。他约来昔日的同僚魏源,与他秉烛夜谈,将自己未编纂完成的《四洲志》等资料交给他,叮嘱他完成“放眼看世界”的奇书,以启发国人落后蒙昧的心智。
这是一项孤独寂寞、无人看好和喝彩的工作。魏源在林则徐踏上漫漫流放征途之时,开始动手翻译搜集资料。他冒着被办罪的风险,克服千难万难,历时11年,不负林则徐的重托,终于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系统透彻地阐述了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为这部书作序的是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中兴之臣”左宗棠。这本书出版后备受冷落,数年来竟没销售出多少部。
没想到此书流落到日本后,立刻被有识之士奉为治国安邦的宝典,在民间形成抢购热潮。《海国图志》为封闭落后的岛国开启了一扇门窗,点亮了一盏明灯,他们从这本书里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世界,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先进思想和文化。日本著名思想家横井小楠不无感慨地说,日本近代对外开放的思想,首先来自于《海国图志》的支撑。
30年后,读着《海国图志》成长起来的日本人,在甲午战争中将清政府的北洋水师打得全军覆没,而后是割地赔款。
曾担任过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趾高气扬地来华访问,清朝官员谦卑地向他求教富国强兵之道。伊藤博文直言不讳地说,富国强兵之道尽在魏源所著《海国图志》一书中。
一言兴邦,一书兴国。清朝弃之如敝屣,敌国视为圭臬,两国的命运竟由此发生惊天逆转!不知九泉之下的林则徐会作何感想!
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吃了败仗,资质平庸、窝囊憋气的道光皇帝迁怒于林则徐,将他“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时年56岁的林则徐走到西安时心力交瘁大病不起,幸亏妻儿一路相随,昼夜侍候,调理休养了两个多月,才再次踏上流放戍途。
公道自在人心。
虽然官场是最典型的名利场,不乏尔虞我诈和狠琐势利之徒,每天都轮番上演着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情景剧,但只要道义还在,公理还在,潜伏在官员内心深处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观便会流露出来。
陕西当地官员对林则徐的境遇虽不敢妄议,却深表同情,30余位满汉各级官员破天荒地将押送林则徐的马车礼送至郊外,林则徐感动地与众人拱手而别。一干人等遥望着马车远去,才叹息着打道回府。
林则徐的妻子郑淑卿体弱多病,分别在即,她握住丈夫的手依依难舍,硬咽不能语。林则徐年过半百、黄土埋半截的人了,应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却要遭受绝域大漠流放之苦,自此天各一方,谁的心里都不好受。多方抚慰妻子后,林则徐让大儿子留下好生伺候母亲,带着另外两个儿子继续西行。
流犯林则徐父子三人到了西北重镇兰州,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款待。西北人彪悍尚武,多是恩怨分明的热血男儿,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尚情怀和英勇抵御外辱的气魄胆识使文武官员敬佩不已,他们不顾禁忌轮番宴请林则徐,听其西洋见闻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宏论,眼界大开,忧患意识倍增。
林则徐父子在兰州盘桓了10日,继续沿着河西走廊前进。
两千多年前,一代天骄乌孙首领猎骄靡率兵由河西走廊长途奔袭,击溃了栖居在伊犁河流域的强大部族大月氏,建立乌孙国,与大汉联姻结盟,成就了一番霸业。林则徐被流放的目的地—伊犁,便是猎骄靡
建功立业的地方,他以“待罪之身”是苟延残喘,还是奋发有为呢?
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
林则徐坐马车来到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它雄踞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峭立嘉峪山之麓,巍峨宏伟、气势磅礴,是古代万里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要塞、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
林则徐他们的马车刚一过关,斑驳沉重的城门便吱吱嘎嘎地关上。林则徐回头望着已紧闭的城门,不禁感慨万千,顿生悲怆。他似乎觉得退路已经断了,生死两茫茫。
马车在荒凉的戈壁上不紧不慢地前行,林则徐坐在颠簸摇晃的车上闭目冥思。
往西是越走越荒凉,越走越寒冷。玉门关外是赤地千里,荒漠连天,气候干燥寒冷。林则徐进入新疆境内时,塞外已是冰天雪地的严冬。作为一个出生在福建的南方人,林则徐哪里经历过这样恶劣残酷的自然环境。
沿途人烟稀少,到处是荒漠戈壁,遇到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情况,只能夜宿马车上。戈壁滩上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路可走,林则徐的马车只能硬碰硬地在满地乱石上颠簸前行,车轮碾压乱石的声音令人心悸。有时大雪封路,林则徐的马车常常陷进雪坑冰窟,惊马狂嘶。他有两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况:“沙砾当途太不平,劳薪顽铁日交争。车箱簸似箕中粟,愁听隆隆乱石声。”“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经过近10个月的长途跋涉,林则徐父子三人于1842年12月10日到达惠远城。伊犁河谷的冬天实在难熬,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几场大雪就能将惠远城覆盖,积雪有时厚达一米多深。
先期流放到伊犁的原两广总督邓廷祯老早就在惠远城外迎接林则徐了,两人相见执手无语,老泪纵横。想当年,他们在广东意气风发、同仇敌忾,一起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入侵;没想到,如今都成了“天涯沦落人”,先后发配流放到伊犁,形容枯槁,憔悴如斯,情何以堪!
邓廷祯事先为林则徐租了两间土房,放下行装稍事休息,林则徐立刻前往伊犁将军府拜会伊犁将军布彦泰。
能当上新疆最高行政长官的人,都深得皇帝的信任和倚重。发配流放伊犁效力之人,多是不招朝廷待见、皇帝瞅着不喜欢的人,若非另类便是异数。伊犁将军要替皇帝出气,严加监管“犯官”或者废员,监视他们的一言一行,“饿其体肤,劳其筋骨”,不能有怜悯和同情之心。
林则徐忐忑不安地拜见布彦泰,受到礼遇和热情款待。第二天,布彦泰派人送去米面、牛羊、鸡鸭等物给林则徐,还亲自登门拜访,给这位“体气衰败”被朝廷抛弃的“逐臣”生活上以诸多照顾,使林则徐深感宽慰。他在给夫人的家书中称赞布彦泰“人材儒雅,公事亦甚明练”。
布彦泰不仅敬重、照顾林则徐,还委他以实务—执掌粮晌处事。这种待遇给林则徐在新疆有所建树提供了方便,为其施展才干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使其造福于 社稷和黎庶。布彦泰为人豁达,心胸开阔,他善
待遣戍到伊犁“效力赎罪”的废员,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用其所长,将功折罪,向朝廷保奏他们在戍所的政绩,以便他们能早日返回内地。
布彦泰对流犯的态度遭到一些人的非议,称“布帅彦泰与林则徐太亲”,且逢人诋毁布彦泰。林则徐听闻后,为布彦泰担忧的同时,对此严加痛斥“凡彼之言,皆由私念”“此即向有仇隙之人,亦当改而感谢”。
伊犁将军善待流犯废员并非孤例,已成为一种风气。据考证,伊犁将军对流犯宽有优待是有传承的。因为新疆极度缺乏各类人才,伊犁将军府需要仰仗有才能的流犯或是废员才能更好地运转。因此,他们相互倚重,惺惺相惜,组成了一个难得的和谐社会。他们群策群力,无私奉献,为当地的军事、农业、水利、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伊犁将军中不乏颇有建树者,如首任将军明瑞悉心规划伊犁地区屯田、守卡巡边事务;阿桂两次出任伊犁将军,是伊犁屯垦的创始人;舒赫德妥善安置了从伏尔加河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与和硕特部;松筠两次出任伊犁将军,开辟满营旗屯,重用流放官员祁韵士、徐松等人,编纂传世志书《西陲总统事略》《西域水道记》等重要史籍;长龄督师平定张格尔之乱;布彦泰亲率军队巡边,驱逐浩罕入侵军队,善待林则徐,开创伊犁和南疆开荒屯田新局面……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林则徐在发配新疆伊犁,以及在伊犁的流放生活中,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与照顾。特别是当时的伊犁将军布彦泰,他与林则徐是莫逆之交,非常尊敬林则徐。
林则徐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谪戍新疆伊犁的。
伊犁在清朝乾隆年间,随着准噶尔汗国的覆灭,纳入到清朝的疆域范围,随后变成内地官民的戍所。
例如,乾隆二十九年(1764)刑部就曾经确定:
应发新疆各项人犯,一体解交陕甘总督衙门,分发乌鲁木齐、伊犁等处,给种地兵丁为奴。
这是对流放犯人的处理。作为罪臣废员的林则徐,则不需要参加体力劳动。
林则徐是在道光二十二年的七月初六日启程,等到十一月初九日抵达新疆伊犁的惠远城。
林则徐力主禁烟,得到了全国上下不少官员的敬重,当时统领新疆事务的伊犁将军布彦泰就是这些人之一。
布彦泰先是派人亲自迎接林则徐,并在他到的第二天,就赠送了大量的安家之物,力求让林则徐过得舒服一点。
以下是林则徐本人的记录,足以说明一切:
(布彦泰)将军馈米、麦、羊、豕、鸡、鸭等物,四领队或以肴馔,或以羊豕,皆受之。是日未刻,将军发折,知为余报到戍,并派掌粮饷处。
林则徐抵达伊犁的第三天,布彦泰终于腾出时间,亲自到林则徐的家中拜访他,并且组织了欢迎的宴会。
林则徐在新疆期间,他和布彦泰的关系非常密切。
林则徐的很多主张,都得到了布彦泰的支持。举个例子来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勘测乌鲁木齐未垦之地的计划,就是在林则徐和布彦泰二人合力之下完成的。?禁烟事起,广州十三行食夷利者,恨林公则徐刺骨......后公再起都师粤西,彼辈惧其重来,将大不利,则又预以重金贿其厨人谋,谋施毒。公次潮州(应为普宁),厨人进糜,而又以巴豆汤投之,巴豆能泄泻,因病泄不已,委顿而卒。或劝其公子穷究其事,清例,凡毒死者需开棺检视,家人忍而不情。其是疆吏虽微有所闻名,亦不欲多事。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一直要求清政府惩办林则徐,以泄他们因为鸦片被烧所产生的怨恨,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只能按英国政府意见办,而且道光皇帝也很愤怒,认为林则徐禁烟不力导致鸦片战争,把林则徐革职查办,发配新疆。
林则徐在西安告别家人,踏上西行的路途,路途的遥远、艰辛,并没有使林则徐意志消沉,沿途壮丽的西北风光,反而使他心胸更加豁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更加关切。 林则徐在新疆期间,亲自到各地踏勘荒地、寻访水源、发展屯田,大量的调查研究,使林则徐掌握了关于新疆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形成了他对经营开发新疆的一系列思考,这为他回去以后建议朝廷加强对新疆的管理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这种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左宗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2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