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亡国君中隋炀帝杨广虽然名声很差,但他的死却是最有尊严的

网络 2023-06-18 15:43:51

历史问答,赢大奖

皇帝在封建王朝里,一直是权利,财富的象征,因此这个职业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人都趋之若鹜的。而由于这个职位太过于受人关注,自然的就有人打破脑袋也想取而代之。有了这样的循环,自然就少不了有人倒霉,摊上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号。而从当了亡国之君的那一刻开始,这些人基本上就沦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是死是活,什么时候死,什么个死法那就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事了。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亡国之君都是懦夫,为了多苟活那么点点时间而被人控制和羞辱,他们当中也有比较生猛的人物。

比如隋汤帝杨广就是这么一个人,临死前他压根就没有任何一句讨饶之语,而是很大气的说:''不用你们动手,老子自己死''。还硬气的选择了自己想要的死法,可以说是所有亡国之君里面最硬气的一位,也是最有尊严的一位,也正是他如此硬气,因此很多朝代游戏比如一品官老爷或者麻雀飞青天都会设置他的这个人物,虽然他帝王里面的名声很不好。但如果用我们后来人的眼光看,他当时的所做所为,算来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因为历史上对于他的''诟病''多在于如下之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并迁都洛阳,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对于修的运河,如今都还能使用,不知错在何处?

他修洛阳东都,虽然当时骂声一片,可是到了唐朝,却也成了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后来的王朝哪个不是拾他牙慧?还有就是频繁发动战争这个问题就更可笑,吐谷浑存在的时期,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到了唐朝建立后,两国也是频频交兵,敌对状态之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国家态势,哪能不打呢?还有三征高句丽,道理还是一个样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后来李世民还不是对此频频用兵最后击败他们的?但这话又说回来了,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错误的,当时隋朝刚定没多久,国力确实还是差点,这么来回一顿折腾,确实也不太好过,只能说罪在当下功在千秋了。

因此当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之时,窥视隋朝帝位的各路野心家也纷纷而动,到了最后连隋汤帝杨广所带的人马,也急不可耐的要击杀他,以期能在这纷乱之世里分上那么一杯羹。此时的杨广虽然已经感觉到回天乏术,但作为一个帝王应有的尊严他还是有的,这点完全没有那些亡国之君的紧迫和恐惧感。他甚至还富有幽默诙谐的自我搞笑精神,常引镜自照,对萧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完全不顾他人看他的异样眼光。同时他也准备了一大缸毒酒,说如果到了那天,后先喝,自己也跟着喝,一了百了。

最后真到了那个时刻,眼见无法活下去了,他声如洪钟的要求喝毒酒自觉,但起义军竟然不允许。而此时他说,帝王哪有刀剑加身的道理?于是便从自己身上解下一条绢带,递给哗变的,曾经保卫自己安全的禁卫军头领孤行达,让他把自己活活勒死了。此时隋汤帝杨广,年仅50岁。虽然他失败了,但在死的方面,确实比那些被吓的屁滚尿流,那些关进囚车,那些屈辱过余生的亡国之君强太多,哪怕就是跟被后世称君王死社稷的崇祯皇帝都强,起码他不说''诸臣误我''这种推卸责任的话是不。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2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