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杨修死后七个月曹操也去世了,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呢

以史为鉴 2023-06-18 15:37:21

杨修死后七个月曹操也去世了,这其中有什么关联呢

熟读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曹操唯才是举,曾多次大胆任用贤才。而作为曹操主簿的杨修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因为他的结局只有一个,死。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一个“总知外内,事皆称意”为何就被曹操杀掉了呢?从杀杨修到曹操去世,中间仅隔了七个月时间,大概曹操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才决定要杀杨修,那么为什么不杀司马懿呢?

关于杨修的死亡,由于,由于受《后汉书》、《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世人一直以为,杨修死于小聪明,并且言之凿凿地举出多个证据。比如曹操在新修的相府大门写下个“活”字,杨修令将门改小;曹操在酥饼盒子上写了“一盒酥”,杨修遂打开分给众人。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主动撤军,行前将“鸡肋”作为当晚口令,主簿杨修遂命令部下收拾行装,并因此被曹操立即杀了。其实,这是杨修死亡的一些外在因素,真正的根本原因,完全在于其的政治立场。

其一,杨修以及代表政治立场是站在曹操对立面的。杨修的父亲杨彪,是个正统的儒学家,曹操则是个不拘小节的改革派。杨彪为尚书令的时候,就对曹操有所看法,更不用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加有着不可协调的矛盾。祢衡在评论许昌众人的时候,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当时的祢衡和孔融之类名士,对曹操以及曹魏的重臣如荀彧、陈群、司马懿等是很看不起的,甚至可以说处处与曹魏政权作对,杨修也是属于这个阵营。君不见,哪些曾经拂逆曹操或者站在曹操对立面的人,如崔琰太直,罚为徒隶,跟踪监督,“心似不平”,遂赐死;许攸、娄圭,虽是曹操的故旧且都立有功劳,只因有轻视曹家的言论,便都杀掉;孔融是名士,但好唱反调,也杀掉;就是佐曹起家的首席谋士荀彧,因对其要当魏公提了点不同意见,便不肯饶过,逼其自杀。杨修好卖弄小聪明,揭操之短,曹操当然不会放过他。

其二,杨修站在曹丕的对立面。曹操在选接班人的时候,杨修是辅助曹植的,由于杨修的策划,曹植明显占了优势。当时的曹植和曹丕两边都有不少智囊谋臣,历史记载“(曹)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也就是说,好几次曹植就差点做了太子,这其中作为曹植智囊集团中坚的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起了不小的作用。而曹丕的智囊是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司马懿、陈群的政治才能以及谋略应该说公认是汉魏谋士和大臣中的上上之选,吴质心计深沉,文才也佳。曹植的智囊清一色的是文士,没有什么政治和军事经验,远不如司马懿、陈群、吴质之流的老谋深算,这样在斗争中自然就差了一截。曹丕于是就这样在四友的策划下,于夺嫡的争斗中逐渐占了上风。在斗争之中,出现了杨修诬告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丕嫌疑,以及曹植司马门事件,导致曹丕成为太子。就这样,为避免身后的兄弟残杀和分裂,曹植的势力必须翦除,杨修的通达机敏成了曹操最大的心病,除掉杨修也成为必然,只是时间的问题。君不见,曹丕称帝之后,曹植的智囊基本都被杀。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也就先前文所说的行军口令“鸡肋”事件,曹操借口这次泄露军事机密,杀了杨修。那么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呢? 其实,曹操也想杀司马懿,曹操曾经给臣下说:司马懿鹰目狼顾,不可赋予兵权,久必成国家大患。其一,是司马懿会隐忍,低调的掩饰自己,不像杨修那样高调。其二,司马懿是站在曹丕立场的,是曹丕的坚定支持者,曹丕影响了曹操。其次,司马懿年纪偏大,跟杨修没得比,曹操认为司马懿不可能活过曹丕。

曹操平汉中时,杨修是因为什么事引来了杀身之祸?

杨修没有死于汉中之战,而是在南征关羽的路上。杨修被杀的罪名不明,大概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总之是不清不楚的。至于被杀原因,《三国志》给出的答案是:“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这里提到了三条原因:一是参与终始之变(夺嫡之争),二是有才策,三是因为是袁术外甥。

一、杨修参与夺嫡,得罪了曹操历史上,杨修四处展示才华,连曹操都自叹不如。杨修当丞相府的主簿(这个职位后期是司马懿),政务工作处理得很不错。杨修名气很大,曹植、曹丕等人都争着拉拢,杨修参加了曹植一党。在杨修的帮助下,曹植数次通过曹操的测试,曹操一度差点立曹植为储。曹操曾给杨修父亲杨彪写信:“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言语之中,非常痛恨杨修参与夺嫡。等到被杀,杨修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后悔没有及时离开曹植。

二、杨修家族,与曹操仇恨很深杨修的母亲袁氏是袁术的姐姐,杨修是袁术的外甥。袁术称帝,成了曹操的死敌。曹操便拿杨彪开刀,上奏汉献帝,以大逆之罪将杨彪打入大牢。从这点来说,杨修与曹操是有家仇的,曹操一直看杨家不顺眼。杨彪虽然在孔融、满宠的保护下脱险,但是意识到朝廷已为曹操掌控,遂闭门不出,谎称有病,杨修死后又活了十余年,以84岁高龄善终。

杨彪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此前官居太尉,祖上数代均为东汉名臣,父亲杨赐拜尚书令、司空,祖父杨秉拜司空、太常、太尉,曾祖父杨震名气最大,拜司徒、太仆、太常、太尉。杨彪曾官居太尉,力阻董卓西迁,献帝东归最困顿时身边仅有几十人,这里面就有杨彪。

在政治立场上,曹操代表朝廷革新派,大量任用寒族,“唯才是举”;杨彪是正统儒学家,主张保护士族利益,这一点跟陈群一致。

三、杨修不是个好秘书杨修的工作是丞相府主簿,是个掌管文书的官员,是个秘书性质的工作。杨修虽然有才,处理政务的能力也很强,但 不是个好秘书。作为秘书,他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与曹植结成小团体,造成曹操父子兄弟不和。他爱表现,处处显得比曹操还出彩,曹操的一些小把戏,比如“门太阔”、“一盒酥”之类,本来就是故弄玄虚的,被杨修识破还宣传出去,曹操一定很生气。另外,他重点工作不汇报、欺瞒领导,替领导决策,这都是秘书大忌。

关于杨修有关问题!!!!!!!!!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卒时方四十四岁。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
杨修因为家学渊源而人又聪慧,所以当时颇有令名。(注:时常见有人将《世说新语》中“杨修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不在。杨修时为君平设。有果杨梅,君平以示修:此实君家果。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也。”一则中的杨修误为此杨修,实则非也,《启颜录》之记载明言此杨修为“晋杨修”,而孔君平也是晋人,事颇明,是以两个杨修非是一人),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又任丞相府主簿。《三国志》云“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后来于建安二十四年秋被曹操处死(杨修墓现在华山脚下的河湾村附近,今仅存墓碑一通,立于村西南魏长城遗址上),杨修死后约三个月曹操亦亡故。

杨修之死 一共写了曹操和杨修的哪几件事

阔门事件。曹操让人造一座花园,造好后,曹操去看了一下,然后在门上写上了个“活”字就走了,结果是“人皆不晓其意”,杨修却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大家都不明白曹操在想什么,只有杨修看明白了门上的字的含意。并且很得意的把它告诉了别人。曹操知道后,心中便对杨修有“忌”了。

梦中杀人事件。曹操为了防止别人暗害自己,便对别人说自己梦中好杀人,让大家不要在自己睡着时接近自己,并装模作样的杀死了一个替自己盖被子的近待。结果是“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而又只有杨修了解曹操的意图,并对别人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知道后更是“恶之”。

曹操暗试曹丕、曹植事件。曹操想考查一下曹丕、曹植的临机处事能力。故意让两人出城,却在暗中吩咐门吏不让两人出城。结果,曹丕老老实实地退回来了,而曹植却在杨修的指点之下,杀了门吏。杨修又一次的料到了曹操的意图。而曹操知道后已经不是简单的“恶之”,此时的他已是怒火冲天。

鸡肋事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就在曹操和蜀军僵持不下之时,曹军的主薄杨修却因一根“鸡胁”掉了性命。而在此之后他便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代表,而曹操杀死杨修这件事,也成为了曹操忌才的典型表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1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