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为何能驾驭各种有才之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于乱世中诛暴秦、定天下的一介布衣刘邦,最终成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汉王朝。然而,在反抗秦王朝暴政的起义中,才能并不怎么出众,身份更是低微的刘邦,运筹帷幄他不是张良的对手,带兵打仗更难以匹敌兵仙韩信,围绕在刘邦身边的有才之人,更是一抓一大把。这就不禁让人感到疑惑,既然刘邦既无出身,又无才能,他为何又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呢?
刘邦剧照
刘邦之所以能够建立汉王朝,成功一统天下,将各路英才团结在自己周围,这与他的用人之道有关。
第一:刘邦懂得知人善任。在一个团队中,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些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刘邦也许没有他手下的专才,可是,他能够准确地掌握每位下属的能力素质,比如在攻打魏国之前,刘邦会特地打听魏国大将的名字、能力,随后他得出结论,这些人都比不上他所向的韩信、曹参等人,汉军攻打魏国必然能够获胜。还有流传于世的“萧规曹随”的佳话,就是因为刘邦在临死前叮嘱吕后,让曹参接任丞相必然能够延续萧何调养生息的政策。从这些事上,能够看到刘邦“知人善任”的特点。
第二:刘邦用人不拘一格,敢于放权。在刘邦的这支人才队伍中,有身为贵族的张良,也有当过县吏的萧何,还有屠夫樊哙、车夫娄敬、强盗彭越,这样的一支人才队伍,在外人眼里看来似乎就是一只杂牌军。可是,本来就是草根出身的刘邦,却毫不在乎这些人的出身地位,反而对这些人才加以重用,敢于放权。刘邦不拘一格找到这一些合适的下属以后,他会给自己的部下足够的权力、空间,让他们独立完成工作,他自己只需要做一个决策者。长此以往,刘备属下的能力水平既得到了极大发挥,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第三:刘邦用人做到了坦诚相待和用人不疑。刘邦的身边能够汇集如此多的人才,他们也心甘情愿为刘邦卖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刘邦这里得到了尊重和坦诚相待。有些团队的领导者会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于下属动辄打骂,丝毫不尊重他们,甚至对下属多加猜忌,这样的人才队伍迟早都要面临解散的问题。
但是,在刘邦的身上却看不到这种领导架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他从项羽麾下转投刘邦,他一来就获取了刘邦的信任,这让刘邦手底下其他老人不满意,有人甚至还编排出了陈平“盗嫂受金”的绯闻,经过刘邦对于此人的观察,还是决定信任陈平,将他留在了军中,这才有了陈平后来的六出奇计,帮助刘邦统一天下。
最重要的是,虽然刘邦曾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邦没有才华,更不代表刘邦平庸,相反,刘邦最重要的才华其实是善于用人,具有高超的领导天赋,正如韩信所说,虽然以刘邦的军事才华,只能够领十万兵,但是,“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而刘邦也深知自己的优缺点,将自己善于用人的这一点发展到极致,他凭借着高超的领导艺术,将当时天下杰出的人才聚拢在自己身旁,充分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建立了汉朝天下。就连刘邦自己都说过:“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由此可见,刘邦善于识人、用人的才华,才是他能够驾驭这些在专业领域比自己厉害百倍之人的原因所在。
刘邦能知人善用,而且还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并且很快的改正。最主要的是他舍得给别人利益,最终笼络了很多人。
一、刘邦知人善用
刘邦自己评价自己,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勇不如樊哙。可见是个既有自知之明的主儿,真是因为有自知之明,他对有才的人从来都是放心大胆的用,不会嫉妒部下比自己才高。反而以能驾驭这些比他厉害的人骄傲,这就是胸襟和气度。
韩信评价刘邦?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意思是刘邦是天生的领导者,他能让自己的部下们扬长避短、各司其职。刘邦用人不拘一格,不管是无名小卒还是敌方叛逃过来的将领,只要是良人善策,他都能从谏如流。
汉五年(前202),刘敬(原娄敬)原是一无名戍卒,竟趁刘邦路经洛阳时,觐见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可刘邦并未因为其人微言轻就置之罔闻,相反,他慎重地找来张良等智囊团开会决议,最后采纳了刘敬的意见,还将其封为郎中。
二、刘邦赏赐部下从来不吝啬
领导者想要属下心甘情愿地跟随,最重要的是重视部下的利益诉求,并毫不吝啬地满足他们,刘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反观项羽,韩信曾评价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弊,忍不能予, 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这段话就是说项羽说话待人和气,体贴部下,但只能施以小恩小惠,不肯论功行赏。该封王时,印玺放自己手里,就是不舍得给部下,人都是逐利的动物,得不到封赏,部下们又怎么会拼死效命呢?
汉四年(前203),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韩信此时正在平定齐地,趁机要求受封齐王,
?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
刘邦看到来信后十分愤怒,自己命悬一线,可是韩信却趁此要挟,想自立为王。但是刘邦碍于大局,听从张良、陈平的劝谏,干脆直截了当地封韩信为齐王,?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刘邦满足了韩信裂土封王的愿望,也获得了回报,最后在韩信与彭越等人的分进合击之下击败了项羽。
?刘邦还常用重金收买敌方的将领,在荥阳对峙期间,?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离间项羽君臣。最终使得项羽猜忌亚父范增,范增愤离开最后含恨病死,项羽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谋士。
总结:刘邦论个人能力远不如项羽,但他具备项羽所没有的胸襟、气度,能招揽到真正的人才追随,这才是战胜项羽的关键。
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天生就是领导,比如刘邦,刘邦从一介平民开始,只用了七年时间,就统一了整个天下,不仅消灭了强大的秦朝,而且还击败了历史上千年一出的军事奇才战神项羽,把另一个千年一出的兵仙韩信管得服服贴贴,这种管理才能就是刘邦最大的能力
汉初三杰的张良、萧何、韩信,人人都是当时的超级人才,但都被刘邦驾驭,刘邦自己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论谋略不如张良,论内政不如萧何,论军事不如韩信,但是三人都被我刘邦管,所以我刘邦才能成功,刘邦说的话确实有道理,那么刘邦是如何驾驭人才的呢?
其实说驾驭人才,也就是管理人才,人才为什么心甘情愿地给你驾驭呢?当然是他能从你这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比如韩信,一生的梦想就是出人头地、出将入相、封侯拜王,项羽不能给韩信,所以韩信离开项羽,找到刘邦,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开始重用韩信,并且给了韩信一个独自发挥能力的平台,让韩信独自领军作战。
然后韩信依靠自己的才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军事奇迹,而刘邦对于韩信的封赏毫不小气,萧何介绍过后,刘邦就封韩信为大将军,你想想看,大将军可是三军之首,韩信这个一无经验,二无名气的年轻小伙,凭什么让刘邦这个年过半百,很有江湖经验的人一下子就封了最高军职给他,就凭刘邦敢用人这一点。
当韩信请封代理齐王时,刘邦直接封给了韩信齐王,去掉了代理二字,刘邦以超出人才预期的封赏打动了人才,这是管理上的一个方法,比如你问老板要10万一年的工资,但老板给你12万一年,你一定会被老板的大方所感动,于是拼命工作,但前提是你得有这个能力,并且老板也敢用你,刘邦对于韩信就是这样。
要说到刘邦这个人,他的的确确不是一个多么有能力的人,但是也并不能说他就是一个无能的人。可以说刘邦是一个胸怀大志、志在四方,但是有点儿纨绔的人。刘邦他做什么事情很果敢,而且真的是心狠手辣。同时刘邦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行,所以他求贤若渴,非常渴望能够有着优秀的人在他的身边辅佐他,所以他对待自己的手下很好,才会有很多人原因追随他。
本来的刘邦只不过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亭长而已,没什么身份地位。当时由于沛县需要选出一个首级,萧何作为沛县的主吏,本来是最有希望的人选,但是萧何不肯当,最终选择了刘邦。而刘邦能够入选的最主要原因我想还是他自信,他是个想干大事的人,有机会他就会去争取,他的野心也就这样变得越来越大。
刘邦真的是十分善于隐忍,当年他成功的进入咸阳城后特别的开心,巴不得好好的享受一下这君王的滋味。但是张良的一番话却警醒了他,他明白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够,他需要慢慢的壮大自己的势力,不然是没有办法打过项羽的,所以他给自己?约法三章?。范增都看出了刘邦的野心很大,劝项羽赶快杀掉刘邦,但是最后项羽还是心软了。
刘邦也是一个为成大事可以放弃一切的人,被人追杀的时候直接着急的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给抛弃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同时在项羽抓住他的父亲想要炖他吃肉的时候,刘邦不仅不慌,还想让项羽分他一杯羹。由此可见什么儿女情长,金银财宝,全都阻挡不了刘邦称帝的心,他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他心狠,目光远大,知人善用,所以最后他获得了天下,而手下人也愿意追随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1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