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答,赢大奖
每当我们在生活中听到一些窝案发生或者不良人员一起作孽时就会说道这些人就是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就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
崔沆画像其实沆瀣一气一词的本意是比喻气味相投的人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中性词,甚至约略还有雅虐的褒义之意。沆瀣一气一词来自于我国唐朝时期科举考试时真实发生的故事,沆瀣是两个人的名字,即:崔沆和崔瀣。科举考场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以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改善了之前察举制的选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使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得以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对这一制度的描写。其中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因而在科举盛行的唐朝,读书人竞相参加科举考试。科举榜单
公元875年,大唐王朝的帝都长安举行一次规模宏大的科举考试,许多读书人纷纷来到长安应考。担任这次主考官的是崔沆,史载生于公元820年,字内融,今天的河北安平人,老爸崔铉官居任宰相一职。事有凑巧的是参加这次考试的有个名叫崔瀣的考生,颇有才学。引得主考官崔沆在批阅到他的考卷后连声叫好大为赞赏,因而崔瀣自是榜上有名啦。武则天画像唐代科举考试制度中有一个显性的规矩,凡经科举考试及第后的进士,都算作主考官的“门生”。虽然说“门生”一词有投靠援引之意,但绝非是彻底的依附关系,其主要是指学术上的师承关系啦。中榜的崔瀣当然也不能例外,于是便以门生的身份,郑重其事地前去拜谒“恩师”崔沆。说来也巧得是,主考官叫崔沆,门生叫崔瀣,而沆瀣二字放一起本身就是一个词语,本意是指夜间的水气、雾露,属于同一类。如今这两个字刚好在二人的名字上可以合到一块,实在难得。一时间引得许多人来到崔沆的府门前看热闹。只见其中有几位在津津乐道似的指指点点,时而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唐玄宗画像
原来是其中有位好事者,把这沆瀣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了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说他们师生两人就像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不可分割也。从他们的初心和词语的本意来说,原本就是一句调侃的玩笑话而已。并且崔沆、崔瀣师生二人之间在此次的考试中并不存在所谓的违法乱纪、营私舞弊的行为,因而没有任何的贬义之意。门生之宜也许是进士及第后崔瀣的仕途升迁过快引得一些同僚嫉妒的原因吧,逐渐地“沆瀣一气”才从原本玩笑的本意演变成一个贬义词吧。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1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