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答,豪礼赢回家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项自然就是跟汉高祖刘邦争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那与之相提并论的李又是何方猛人呢?
项羽举鼎
可能有的朋友要说飞将军李广,其实不然,这里的李是指唐末名将、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孝,也就是画江湖动漫中孝字门门主的原型,那在历史上他有多厉害呢,后世甚至认为他为“千古第一猛将”,那又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殊荣呢?这就要从他的事迹说起了。
李存孝
在唐末五代时期,相传在陕西省宝鸡地区秦岭山下,十几岁的李存孝为救父亲曾打死恶虎。是不是感觉比武松同志还要牛掰,也正是这件事让他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李克用.
李克用
要介绍李克用,首先要讲一下他的父亲李国昌,李国昌原名朱邪赤心,突厥沙陀族的首领,在唐王朝日薄西山时选择归顺李唐王室并迅速成为其金牌打手,而李国昌年老后,子承父业,十五岁就从军的李克用继承首领位置,彻底的把李唐王室当亲爹伺候,投入到讨伐黄巢大军的队伍中来.
李克用
相传在李克用带兵路过时正好遇上了我们的打虎英雄李存孝,惊为天人,硬要收人家为义子,还把人家连名带姓都改了,要知道我们的小李原来可是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叫静夜思,不对,叫安敬思.不管小李愿不愿意,但他的开挂人生从此开始了.
据史书记载,李存孝率领十八骑飞虎军精锐就攻破了长安,逼退了黄巢大军.要知道黄巢当时可是带着几十万大军占领了长安,都是虎狼之师,气焰嚣张的那是一塌糊涂啊,结果最后让19个人打跑了,这是猛的要秒天秒地的节奏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带的是黄金圣斗士呢.当然水分肯定是有的,也有的史书记载是李克用亲率大军击退了黄巢大军.
十八骑取长安
虽然前者描述的很夸张,但从这个情节中不难看出李存孝的神勇绝对不是盖的,绝对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人物,"千古第一猛将"的称号也还是当得起的.
这场胜利为李克用军事集团带来了极大的荣誉,皇帝封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从此李克用和他的儿子们把持河东,真正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也为其成为争夺天下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奠定了基础.
黄巢大军虽然被赶出了长安,但战力犹存,在与各个藩镇军事集团的攻伐中,如同蝗虫过境,将中原大地啃食的满目疮痍,不得不说黄巢大军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重创,依旧极强.
朱温
何以见得呢,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朱温在背叛黄巢投靠朝廷之后,一直蛰伏积蓄力量,当看到黄巢败出长安之后,这个不要脸的立马向自己的老领导宣战,本来想趁机捡点功劳,这个倒霉催的,不成想被老领导狠狠地在地上摩擦了一顿,尤其后期黄巢大军粮食不足,甚至开始吃人肉,所以朱温最后成了上赶着给老领导送盒饭得了.
李存孝和他的飞虎骑
无奈朝廷只好再次出动李克用,李克用一看朱温这个叛徒都这么积极,自己作为一个大大的忠臣怎能落后,立马把李存孝扔到了中原战场,一石激起千层浪,想不到李存孝再立奇功,配合陈州刺史彻底的把黄巢大军放挺了,最终黄巢这个具有小强生命值的人物菊花是真的残了,最后只留下满地残阳似血,退出了历史舞台.李存孝也因这一战一时风头无两,成了李克用十三个黄金打手中最受器重的人物.
十三太保第一人
此后李克用看到王牌在手,不能浪费资源,开始扩张地盘.这就必然招致当时他最大的对手朱温的眼红,这时的朱温也已经鸟枪换大炮,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干起曹丞相的活了.当李克用吞掉潞州后,朱温的小鞋也在包邮的路上了,先是挑起了潞州"公投",要求归顺朝廷(当时的朝廷就是朱温),然后又空降了昭义节度使孙揆(管辖潞州),又派了一万五千人做保镖.
生擒孙揆
李克用一知道就烦了: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我辛辛苦苦打的潞州,你二话不说就想空手套白狼.我儿存孝何在.李克用当即命令李存孝率领五百人打了朱温的伏击,结果孙揆直接被生擒了,看来朱温的保护力道确实有些不足啊.
如果要更鲜明的知道一个武将多么厉害,就必须要与他同时代的名将做对比.李存孝在十三太保里已是第一的人物,那与当时公认的第二名将王彦章比较又当如何呢,答案就是王彦章遇上李存孝只有逃跑的份,就像宇文成都碰上李元霸,当然李元霸是虚构的人物,而李存孝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物.
大战王彦章
王彦章甚至撑不过几个回合,无奈之下甚至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这不难看出李存孝的雄武是如何的举世无双,他就像当世横亘于天下武夫面前的大山令人不可逾越.
举世无双
李存孝的事迹当然还有很多,像什么车裂不死,在这里读者可能要问到:这样厉害的人物因何而死,我们以后详细再说.但大家也可能会猜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然这都不是我们这次要说的.
我们这次要谈的:李存孝的勇猛确也当得起"天下第一猛将","王不过项,将不过李"也不是一句虚言,不论时光如何变迁,他的事迹注定会在史册上熠熠生辉,经久不衰。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70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北魏帝国少有的仁义之君,孝文帝拓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