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血性?《词源》上是这么解释的:血性,谓刚强正直的性格。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大多被冠以穷酸、懦弱、迂腐以及狡猾的标签,虽清高狂妄但无骨气,无底线。可历史上,也有诸多文人,一身正气、潇洒豁达、刚正不阿,不仅在维护自身尊严上,而且当国家、民族尊严面临践踏的时候,表现出的文人血性,总让人为之肃然起敬。
张煌言,这位明代最后的抗清勇士,就是有血性文人的代表之一。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鄞(yín)县(今浙江宁波)人
公元1664年10月25日,也就是康熙三年九月初七日,清政府对张煌言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死了心,将他杀害于杭州弼教坊。
弼教坊,在宋时为官巷,在明时为检署,在清时成为杀害反清人士的行刑场,而如今已淹没在花花绿绿的闹市之中,成为了一个街区。旧衙不存,遗址难觅。但提起这个地名,与之相牵系着的血腥记忆,不管隔了多少年,隔了多少代,其见证中国民族气节和文人血性的这段历史,总令人为之潸然泪下,却又激动振奋。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九日 ,张煌言出生于浙江宁波府鄞县一个官僚家庭。父亲张圭章,是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母亲赵氏,于张煌言十二岁时病逝。所以张煌言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受父亲为人刚正的影响,以及目睹内忧外患下显得满目疮痍的晚明,张煌言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
崇祯九年(1636年),十六岁的张煌言参加县试,并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考中举人。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明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于是朝廷开始重视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材。张煌言虽考的是文举,但仍须加试一些战事急需的武备科目。在考试时,朝廷"以兵事急",令考生"兼试射",而张煌言竟"三发皆中",让一起参加考试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加之他平日留心时局,"慷慨好论兵事",所以周围的人对他很是敬重和佩服。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砍死长平公主、逼死张皇后、剑杀太监妃嫔数人,一句撕心裂肺的“苦我民耳”的呐喊后,自己吊死煤山。诸臣闻此变故,纷纷携眷属或自刎、或投井追随崇祯而去,到处是一片凄惨的哀嚎声。不到穷途末路,谁愿自断头颅?
公元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嘉定、杭州等城。大军压境,战火燃眉,或臣服做顺民,或抵抗存故明,对于每一个官员、百姓,都必须作出选择。当时宁波城中文武官员有的仓惶出逃,有的策划献城投降,还有的自行了断而不愿做亡国奴。
时年二十五岁的张煌言,作出了自己的抉择。
张煌言从家乡鄞县来到府城宁波,与钱肃乐的义军在城隍庙集结,热血沸腾,誓死抵抗清军。次年,张煌言回到了老家,跟家中的老父亲、继母、妻儿子女告别,踏上了一去不复返的漫漫抗清路。
孰知,这一别,便是十九年,更是永远。
最后的抗清勇士张煌言,投笔从戎
十九年间,张煌言先后与钱肃乐、张明振和郑成功的义军,驰骋宁绍,转战浙东,三渡闽海,四入长江,出生入死,屡败屡起,战功显赫。
公元1659年,张煌言率领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的三千义军收复了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城池近三十座。张煌言每"经郡县,入谒孔子庙,坐明伦堂,进长吏,考察黜陟,略如巡按行部故事,远近响应",许多故明降清的旧官吏,见到义军的势头,纷纷倒戈,致使出现"父老争出持牛酒犒师,扶杖炷香,望见衣冠,涕泪交下,以为十五年来所未见"的空前盛况。
这一刻的张煌言,一度以为光复大明有望。可是,这一大好形势,却因郑成功率军攻打南京城的失利,而很快急转直下。
张煌言的率领的仅仅三千义军之所以能够拿下这么多城池,是因为与其联合北正的郑成功在南京城外牵制住了清军主力。而郑成功以为打下南京,正如囊中探物,因此迟迟不发兵攻城,义军休兵秣马的同时,清军的援兵却赶到了,延误了战机,反被清军打得仓促退兵,甚至将长江下游沿岸数百里的舟师和驻军也撤了,全军逃回了福建。留下张煌言孤军奋战在长江中部,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尴尬得要命。
郑成功一次次错失攻下南京的战机
深感无奈和绝望的张煌言在清军的夹击下,只能退入崇山峻岭打游击。经过残酷的大小搏斗,他的义军部队战死的战死,溃散的溃散,最终只是剩下一个随从陪着他突围,只得"变服夜行,至高浒埠,有父老识之,匿于家数日,导使出间道,渡江走建德、祁门乱山间"。期间,张煌言得了疟疾,几乎不能走路,但是在善良民众的掩护下,一路向东,绕行两千余里,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终于退回了浙江沿海地区。
此后,他"收集旧部",准备东山再起。郑成功得到张煌言生还的消息后,也将自己的部分兵力拨归他统辖,致使义军稍有壮大。但不管郑成功还是张煌言,经历了那次失败后,再也难以发起有力的进攻。大好的反清复明机会,犹如昙花一现。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廷为了肃清东南沿海地区的抗清势力,颁布了"迁海令",强制沿海百姓往内陆迁移,以断绝对义军的粮饷"接济"。义军"无所得饷",只得"开屯南田自给",一边要打仗,一边要垦荒,打仗很重要,吃饭也很重要。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四月,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杀害于昆明;五月,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并建立郑氏政权后突然病逝。十一月,让张煌言忠心不二的拥有朱氏皇朝血统的鲁王死于金门。郑成功的存在,让张煌言认为“天下事尚可图”,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永历帝和鲁王的存在,让张煌言认为大明皇朝的根还在,有“君”可忠,有“国”可报。然而,当他们都不在之后,张煌言带着屈指可数的抗清义军,在孤岛望向故国海面上的落日,他或许也有过彷徨。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张煌言没有彷徨。作为一个“明室孤臣”,他只能选择“有死无贰”;作为一个文人,他深入骨髓的血性让他绝不会向侵入者低头。近二十年间,面对清廷的诱降,不可计数,但是他回绝的态度始终未变。那些在地里刨食的人,目光所及不过方圆之地,当然无法理解一个站着的人,视野之开阔、心胸之豁达,即使在生死关头,却早已将姓名置之度外的慷慨气概。
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张煌言见复明无望,将为数不多的义军解散,领数十人隐居海岛。大势已去,人心已散,聪明者,不聪明者,都不得不走“剃发留辫,胡服左衽”的识时务之路。却唯有张煌言,坚持到最后,坚持到仅剩下残军,既不改弦易辙,更不俯首称臣,,仍漂泊在近海孤岛上,高举抗清义旗。然七月十七日,清军通过两个伪装的僧人,抓到了张煌言令其出岛换米的随从,然后找到张煌言隐居地。七月二十日,趁着夜色,一队清军渡岛突入张煌言的住处,他与部属罗子木 、侍僮杨冠玉等人被俘。
当时去逮捕张煌言的一个清兵后来回忆说:张煌言床下都是书,旁边有一副棺材,床头悬着一柄利剑,张煌言想去取剑,不幸被床帐绊倒了,所以来不及自杀。
十天后,拒绝归附清廷的张煌言被押送到了杭州。在杭州监狱内,张煌言以绝食相抗,像极了当年被捕入狱的南宋遗臣文天祥。只是后来体恤狱卒因为他不吃饭而会被上头处罚,才勉强以水果维持生命。那段日子,杭州百姓像追星一样,追到监狱里,买通狱卒,以一见张煌言为荣,甚至请其题诗留念。张煌言俨然从一个带剑的诗人,变成了一个写书法的囚徒。
写的什么?一张张,除了写文天祥的《正气歌》,还有这首表明自己心志的诗:
何事孤臣竟息机?鲁戈不复挽斜晖。
到来晚节同松柏,辞去清风笑翠微。
双鬓难容五岳住,一帆仍向十州归。
叠山返死文山早,青史他年任是非。
大义凛然的张煌言,至死犹抱收复失土恢复旧朝这个不可能实现的伟大愿望,自比偶像文天祥,看破生死,只求“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是非非,任后人评说。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宋瑞,道号浮休道人、文山。
九月七日,张煌言被清军押赴刑场——杭州弼教坊。他大义凛然,面无惧色,抬头看见凤凰山头,大声叹息道:"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行刑前,行刑官问张煌言有什么遗言,他随口吟出四句短诗:
我年适五九(指45岁),
复逢九月七。
大厦已不支,
成仁万事毕。
临刑时,张煌言拒绝下跪,仰首挺胸,视死如归,英勇就义,年仅四十五岁。
这位最后的反清志士,一个文人,带着对国家、民族、社稷、文化的血性,从宁波的城隍庙起,到杭州的弼教坊止,不仅会写诗,还会打仗,虽不是行伍出身,却丝毫不让职业军人,搅动了故国的半壁江山,让满清建国后近二十年而不得安宁,却无力阻止历史的车轮,却感动了无数故国遗民。
张煌言遇难后,当地老百姓冒死收拾他的遗骸,将其埋葬于西湖边,离岳坟、于谦墓不远,因为他曾写过一首《入武林》: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又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拟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尽鸱夷。
岳飞、于谦、张煌言,不同的朝代,却有着相似的悲壮命运,在西湖边跨时代的相聚,是否会在阴间相互抚慰,却又捶胸顿足?
西湖边的抗清勇士张煌言墓
多年后,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史学家为其写传,写了一句:
自丙戌至甲辰,盖十九年矣,煌言死而明亡。
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非常渺小的。若是能给某个历史进程,某个历史阶段,起到一个句号的作用,也算是一种难得光荣。张煌言,凭着一个文人的血性支撑着,给明朝折扣朽烂不堪的棺材,钉下了最后一颗钉子。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一、洪武之治: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出现的治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1368年,朱元璋于金陵应天府即皇帝位,明朝正式建立。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
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二、万历新政: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从维持明王朝的长远统治出发,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当权人物认为,必须改革政治,寻求一条自救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得到了推行。
三、永乐北伐:明成祖北伐又称明成祖北征、永乐北伐,明成祖在位期间,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居岭北行省,史称北元。
明太祖北伐之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对中原地区构成了威胁。即位的明成祖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决定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
四、弘治中兴:弘治中兴指的是明朝在明孝宗朱佑樘治理下出现了的短暂而辉煌的“治世”。明孝宗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由于他宽厚仁和的政治品行使得弘治一朝出现了君子众多、君臣关系融洽等政治特色,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明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成化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
五、隆庆开关:隆庆开关或称隆庆开禁、隆庆开海、隆庆开港、隆庆开放等。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
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隆庆开关
-永乐北伐
-弘治中兴
-洪武之治
-万历新政
A 原因:①更加有效的抗击蒙古人的南袭;②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维护全国的统一;③朱棣思念北平,北平是朱棣的兴王之地有其势力和亲信所在,就应了天时地利人和。
1、朱元璋认为,凡以应天为都的历朝,气数都不长。作为他的儿子,朱棣显然理解这一点--不知是不是历史的巧合,前朝姑且不论,明朝在此定都,建文帝在位4年而终;太平天国在此建都,不到15年便宣告失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22年即被推翻……
2、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在军事防御上处于不利的地理位置--清后期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从武汉发兵,顺长江直抵金陵,一战而胜。这也验证了明帝的担心。
3、当时北方的蒙元残部,才是明王朝最大的劲敌。出于国防考虑,朱棣决定采取“天子守边”的方式,用行政手段将全国的人力物力向北方边境进行集中--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这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呀。
4、朱棣的个人感情因素。他曾长期生活在北平,对北平感情很深,视那里为龙兴之地。
5、从统治基础上来说,南京所在的江浙地区,有很多心理上支持怀念建文帝的文士。迁都北京,则可以使朱棣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心理上要踏实的多--就为了这个建文帝的神秘死因,朱棣穷极一生寻找事实真相。甚至不惜派遣郑和率庞大舰队下南洋去探访……
B 《明太宗实录》中记: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辛卯,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奏称:“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明史》中说,李至刚“为人敏洽,能治繁剧,善傅会,首发建都北平议。”看起来,以北平为北京,话虽出自李至刚之口,实际上还是明成祖本人的意思。不过李至刚等人这时尚未理解明成祖的真正用心,那绝非仅仅因为北平是他“龙兴之地”,更为关键的还是统一形势的需要。
C 评价: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汉朝有“文景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但是人民常常忽略了明朝还有一个“永宣盛世”,就是永乐到宣德年间的盛世。而这个盛世最具代表的实际上应该是“永乐盛世”。用清朝人的话说:“永乐盛世,盖兼汉唐而有之。”说把汉、唐的盛世兼而有之,说它的功、它的业叫“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所以,我们在南京明孝陵就可以看到康熙皇帝在明孝陵前面立的石碑上写了四个字,叫“治隆唐宋”。所以我们看,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盛世,这个盛世是什么?是“永乐盛世”,它是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以后又一个盛世,而且它是兼汉、唐而有之。
明成祖迁都北京,他是雄才大略。他以北京为基础,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同时以北京为基础,要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天下秩序。他的胸襟,一般人、一般帝王无法比。明成祖要做事,要做全世界最大的事;他要编最大的书,全天下的书都要收拢来,编成一部《永乐大典》;他要建全世界最大的宫殿,这个宫殿到现在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宫殿;他要建一个全世界最高的祭天场所,天坛,现在仍然是全世界最高的祭天的场所。他登上皇位以后,要给朱元璋建一个非常像样子的石碑,这个石碑非常大,以至于到现在它还没有搬动地方,现在还在明孝陵的路边上摆着。这个石碑如果建立起来,那是全世界最大的石碑。现在叫“碑材”,如果我们到南京钟山上可以看到这个明朝的碑材。还有一件事情,说明明成祖的胸襟,他要做事就要做最大的事。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北京大钟寺,那里有个古钟博物馆,后边的大殿里头有一口古钟,现在把它叫做“永乐大钟”。这个大钟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这个钟大到什么程度呢?高6.75米,直径3.3米,重量九万三千斤。上面布满了经文,多少经文?23万字,据说这个字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沈度写的。为什么朱棣要建这么大的钟?证明他是至高无上。
明成祖无论从文治上、从武功上都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雄才大略也伴随着一些其他的弊病。朱棣缔造了众多空前的壮举,但却耗费了超过其他皇帝的民脂民膏;他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却使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他继承和开拓了朱元璋的事业,但却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而且杀戮无数。那么,当时间过去了几百年,我们今天究竟又该如何评价这样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呢?
那么,我们对明成祖这样一个人怎么评价呢?我们先从明朝本身说。第一,他继承了明太祖的事业,对明太祖的政策有所调整,完善了明朝的文官制度,使明朝的事业建立在更巩固的基础上,把明朝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第二,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进程。
第三,明成祖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也有残暴的一面。他的残暴不仅仅体现在他夺取政权以后对于政治反对派的残酷镇压和杀戮,也表现在他夺权以后建立的东厂对于全国政治、官僚队伍加强控制,同时造成以后宦官擅权的弊病。
第四,我们说永乐盛世是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但是这个盛世又是一个艰难的盛世,这个盛世是让老百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得到的。
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帝王既做大事业,又要保护老百姓的利益,这是我们的理想,但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不能够不指出他的缺点。他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又是一个给大家带来沉重负担的君主。在明朝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关键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明成祖也是一个重要人物。经过明成祖完善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奠定了明、清两朝的政治格局,影响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的政治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9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