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魏征的罪过有多大,入土三天就让李世民扒了坟

网络 2023-06-18 14:16:33

魏征的罪过有多大,入土三天就让李世民扒了坟

魏征与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臣正君明"的楷模之一,魏征的一生都天仗义执言,李世民也是从善如流,这才谱写了一曲君臣相互信任、共同提高的佳话。李世民之所以能开创"贞观盛世",与魏征的处处提醒与敲打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的明君典范,他文韬武略、英明盖世,又善于纳谏,从善如流,所以在他的治下实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在他之后历代想要有一番作为的皇帝无不把他作为楷模。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无可争议的贤君、明君。但是常年征战、身体素质超强的李世民却在51岁的壮年早早去世,让后人颇为他感叹。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是因为魏征跟过太子李建成的缘故。但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坐上皇位后就招降了魏征。魏征这人说话虽不好听,但却句句都是忠言。李世民也知道魏征是为他好,所以几次说要杀他都没有动手。后来李世民不仅为衡山公主与魏征的长子定下婚约,那李世民后来又是为何迁怒于魏征的呢?

皇帝集以谋反罪被论处,但凡与侯君集有关联的人都受到波及。魏征生前,曾经向唐太宗李世民推荐过侯君集,因此,唐太宗怀疑魏征早就与侯君集有关联,对魏征心生不满。魏征将自己写给唐太宗的奏章给史官褚遂良看。身为大臣,本应当扬君父之善,隐君父之恶。像三国时期著名的谋主荀攸,一生建议无数,可是,流传于世的寥寥无几。大家都知道荀攸很厉害,却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厉害。荀攸在去世前,将所有自己写得奏章全部焚毁,将所有功劳都归于曹操。曹操得知,大为感动。

魏征不但将自己的奏章留下来,并且拿给史官看,这是要干什么?这是要宣扬魏征本人多么厉害!自然,也就会暴露唐太宗种种不好。

一般说法是,魏征推荐错了宰相,而且据说有自我炒作的嫌疑,许多谏都有底本,好扬名后世。李世民觉得受骗了,才下了狠手。

这是不对的,按李世民的情绪,应该是爱之又恨。加上被撕开了心口最深的隐痛:太子逼宫,李世民会对魏征做出如此极端之举。李世民一生至险之事,是玄武门之变。从此兄弟关系分裂,海舟逼宫。对李世民来说影响很大,说起这件事情时,李世民受到的打击很大。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魏征被李世民称为一面镜子,死后三天竟然被李世民砸了墓碑,他到底做错什么?

魏征曾经向唐太宗举荐过侯君集,但是侯君集引起了唐哀宗的怀疑,唐太宗认为侯君集背叛了他,杀了侯君集之后,他又开始怀疑魏征对他的忠心,所以唐太宗让人去砸了他亲自为魏征立的墓碑。魏征也挺惨的,一辈子清清白白,死后却因为自己识人不清,被坑了一次,导致唐太宗怀疑他。但是他已经死了,他就算是想解释也解释不了什么了。

魏征一辈子对唐太宗忠心耿耿,唐太宗的身边没有人比魏征更得唐太宗的信任了。也是魏征好运气,遇到了唐太宗这样善于听属下意见的主子。魏征自从当了官之后,就一直心念着百姓,关心大唐的天下。他也时刻提醒唐太宗,作为天下人的依靠,他得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魏征不仅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也会向唐太宗推荐一些人才,来帮助唐太宗更好的治理国家。侯君集就是其中的一位,但是这侯君集也给魏征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侯君集作为一军的领帅,到处征战,立下的战功不计其数。但是一个臣子的功劳高了,唐太宗就怕他生了反叛之心,他心中多次斟酌,最终杀了侯君集。

唐太宗事后又觉得凭侯君集一个人的力量没有足够的能力反叛,他肯定有同伙。这下唐太宗就怀疑到魏征的头上了,毕竟曾经魏征向他举荐过侯君集。所以杀了侯君集之后,唐太宗又派人砸了魏征的墓碑。只是这事从头到尾就是唐太宗自己在怀疑,根本不存在,最后唐太宗也对魏征做了补救的措施。

魏征被李世民称为一面镜子,可为何死后三天竟然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相信这句话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听老师说过,不管是语文老师,还是历史老师,在讲到唐朝的历史的时候,大多都会提到这句话。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原话,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是千古名句。由此可见,魏征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但是魏征直言不讳的性格特点,也在李世民心中留下了一个印记。?

魏征作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在去世之后,李世民称自己“痛失一臂”。李世民非常伤心,不仅下旨厚葬魏征,还亲自为魏征写了碑文,在二十四功臣中把魏征排在了第三位。对魏征来说,这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可是没过几天,李世民就下令砸了魏征的墓碑。


其实,根据历史的记载,是有两个原因的。第一个原因是杜正论漏泄禁中语,以及侯君集谋反。其实,这两个人都是魏征推荐给李世民的。所以在发生这两件事情之后,李世民对魏征的感情就没有那么好了,也可以说魏征是受到了牵连。


第二个原因就是,魏征在去世之前,将自己所有的谏言,都交给了史官起居郎,这个在当时来说,其实是想让李世民在后世留一个好皇帝的名声,但是也有一些欺君的嫌疑。所以李世民的态度就改变了,他取消了自己的女儿衡山公主与魏征的大儿子魏书玉的婚约。之后,他又下旨放倒了魏征的墓碑。这就是“停婚仆碑”的事件。

魏征一直被李世民称为一面镜子,为何去世后三天却被砸了墓碑?

原因之一是太子李承乾谋反,魏征也被李世民列入怀疑对象;原因之二是魏征秘密将二人吵架的资料交给了史官,此举也惹怒了李世民,于是李世民在魏征去世三天后将魏征的墓碑砸了。

魏征曾经推荐过侯君集和杜正伦,这两个都跟太子谋反案有牵连,魏征本人也是太子的老师,因为这些关系,李世民迁怒于魏征。侯君集是太子谋逆案的直接参与者,而杜正伦也跟太子交过好。侯君集直接被李世民处死,杜正伦被流放到蛮夷之地。魏征作为太子的老师,没有教导好太子,太子谋反他也是有责任的。再加上他曾经推荐过侯君集、杜正伦,李世民怀疑魏征也是理所应当。

魏征在生前曾经将一些资料交给了褚遂良,这些资料记录了魏征跟李世民平时吵架的故事。李世民知道了肯定会很生气,谁也不想自己的糗事被公之于众。魏征将这些事情公布出来,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是为了让后人佩服自己,还是单纯地想让后世的君主效仿李世民。但是这在李世民看来,魏征就是在踩他上位,他堂堂一国之君的威严还是要的。君王希望的是皇权至高无上,要是魏征和他吵架的事情被扭曲,或许后人都敢不把皇权放在眼里,这是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

魏征做的这些事情都没有跟李世民提及过,以至于李世民后来发现了才会那么生气,李世民希望臣子能够忠诚,魏征辜负了他,所以他才砸了魏征的墓碑。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9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