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北宋打仗也是赢过的啊!

网络 2023-06-18 14:03:11

北宋打仗也是赢过的啊!

一说起北宋的文化,大家纷纷点赞;一说起北宋的军事,大家纷纷鄙视。

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朝代,偏偏是个软蛋,让许多觉得经济发展就必定导致国富兵强的人有点尴尬。

其实,北宋的军事弱鸡不假,但北宋打仗还是赢过的啊!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值得好好说道一下。

自唐覆亡以来,中原陷入军阀混战,西北边缘地带则因为中央权威的坍塌而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就在这时,由鲜卑拓跋部与当地羌人融合而成的新民族党项人趁机崛起,并在李继迁率领下,建立了自己的西夏政权雏形,填补了这个权力真空。

西夏疆域图

西夏与北宋大致以当时的横山为界,势如水火。从宋仁宗开始,为了消灭这个割据西北的强敌,以免给辽增加新的盟友,宋军就由原来的小规模突袭,改为大兵团进剿。 宋仁宗时代的军队问题很多,比如各部之间配合极差、又没有高效的情报系统与后勤系统配合,导致战斗力低下。虽然宋军部分将领忠心报国,斗志昂扬,不惧生死,身先士卒,可每次进剿仍然是己方尸横遍野,最终无功而返。不过,北宋最终还是摸索出了制胜西夏的战略战术。

(影视剧中的西夏皇帝李元昊)

第一回合——永乐城战败宋神宗继位之后,为了一雪前耻,以振国威,这位年轻君主决定任用朝廷内部的强硬派王安石为相,组织变法。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北宋国库储备大大提升,给对外战争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有了厚实的家底,宋神宗摩拳擦掌,在侦知西夏内部陷入政争时,便认为机会难得,迫不及待地发动进剿。

结果,由于西夏方面早有察觉,而且做了坚壁清野的工作,所以宋军孤军深入西夏灵州腹地,补给断绝,粮草不济,最后不得不匆忙退出。

但是,神宗并不死心,他迫切地期望引诱西夏派出主力同他作战,好一举歼灭敌人。所以他采取了给事中徐禧等人建议,决定在双方对峙的中间地带横山构筑堡寨,步步为营,以持续消耗西夏国力。而对于北宋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他是完全耗得起的。

公元1082年,由十余万宋军与20万民夫组成的先遣兵团,在鄜延路临近西夏地带构筑起永乐城,作为谋取西夏国土的前哨阵地。徐禧等自信永乐城背靠大山,易守难攻,自己手中又握有十几万军队,所以丝毫不担心西夏来袭。

但是,西夏方面的情报系统何等的发达,就在永乐城即将竣工的时候,西夏大军就逼近了城池。此时,徐禧才略微感觉到了形势的严重,有将领劝他主动出击,趁对方立足未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但徐忌惮夏军的重甲骑兵铁鹞子,所以当即否决。

平心而论,徐此举并非妄自菲薄,而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他作为北宋官场中人,深知各部配合程度之差,更何况己方军队构成成分复杂,有正规禁军也有临时招募的民夫,还有大量地方雇佣军。一旦出城作战不力,城内又出现叛乱哗变,那可得不偿失。所以徐禧决定闭门死守,同时派弓箭手以神臂弓阻击夏军攻城。徐禧希望对方粮尽,然后主动撤退。

西夏方面的确如徐禧所料,出现了粮荒,不过,夏军也发现,永乐城的水源供应地就在城外,如果将其拿下,城内将因缺水而不攻自破。毕竟,没有水比没有食物的滋味,可要难受百倍。在夏军突击队的攻击下,守卫水源的宋军一触即溃,城内果然出现了缺水的危机,而在这时,夏军又加强了诱降宣传攻势,眼看形势危急,徐禧也有些动摇了。

主帅的游移不定,让困守城内的十几万人马错失了及时突围的大好时机,而周围地区的宋军攻势疲软,也难以挽救永乐城主力。终于,城池被西夏大军攻破,徐禧等高级官员战死城中。宋神宗寄望于步步为营,攻灭西夏的策略,基本上可以宣告失败。

(西夏皇帝与铁鹞子重骑兵)

第二回合——洪德城反败为胜永乐城的军事失败,给北宋的军界造成了不小的震动,但它也提供了两个有益的经验教训。首先,对夏战争固然要重视依托城池防御,但如果不及时以攻为守,出城决战,那么敌强我弱的局面就不会从根本上扭转;其次,城内的供水安全十分重要,所以下一次选定城址,务必要在城内多开泉眼或将水源选在敌军不易攻取的位置。

神宗抱定雪耻之心,但天不假年,永乐城之役后不过三两年功夫,皇帝就抱憾而去。继位的新皇帝处在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难以脱身,对夏的军事斗争,一度陷入了停滞,而也就在此时,西夏的政治强人梁太后决定对北宋发动复仇之战。她将攻击目标,选定为北宋环庆路的洪德城等多处要隘。和之前的神宗皇帝一样,梁太后也自信地认为,对手内部的政争,一定会给自己创造胜利的机会。但是事态的发展,恐怕要狠狠地打她的脸。

公元1092年秋,西夏举全国之力,出兵横山,各军分头行动,打算将洪德等城池分割包围,然后吸引北宋机动部队来救援,再徐图将其围歼。这种围点打援的打法,颇为先进。不过执行起来,将困难重重。 原来,就在西夏军队倾巢出动之时,北宋环庆路的主帅章楶,就把自己有限的精锐力量集结起来,分头潜出城去,埋伏在山谷之中。同时,宋廷也得知西夏犯境一事,于是派来了多支援军,章楶得到这支生力军,并未急于让他们入城,而是效法前者,也各自寻找地点隐蔽起来,以待紧要关头夹击西夏人马。

说来也巧,就在护送梁太后的西夏军队途经洪德城南门外时,守将折可适从对方的军容上,明显感觉出了——敌人队伍里可能有大官。于是率军踊跃出击,打乱了西夏军队的行军阵型,双方鏖战在一处。而与此同时,一些埋伏已久的宋军也从山头放箭或直接加入战斗,宋夏两军,就这样在狭窄的山谷中交上了火。

此时,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在于双方谁还能投入更多的预备队,折可适奋战多时,精疲力竭,也迫切希望夏军的攻势可以减弱。不过,他得失望了,因为潜伏在西夏军尾部的李浩等将领,看到对方军容严整,陷入了徘徊和犹豫,他们可能还指望着洪德城等地的宋军能搅乱对方阵型,自己才能从容发挥呢。

眼看援军不到,已经暴露埋伏地点的宋军在激战多时后,不得不退入城中休整,而西夏军队试图尾随入城,则被箭雨杀伤甚多,暂时溃退,双方僵持许久。最后,李浩等终于从探子处得知了洪德城等处的情况,最后才缓缓加入战局。而梁太后因为攻城不利,己方粮草接济有限,虚晃一枪,摆脱了和宋军李浩等部纠缠,便退回横山西北。

宋军虽然在洪德城之战重挫西夏军队锐气,但却并未歼灭对方主力,宋夏仍然维持着相持不下的局面。

(宋哲宗)

第三回合——平夏城重挫夏军锐气洪德城的胜利,让宋军感到振奋,这时,随着哲宗皇帝长大成人,他也迫切希望效法父亲神宗皇帝,给西夏更大的军事打击。公元1098年,在宋哲宗的命令下,泾原路的宋军向西挺进,在西夏的重要农垦区石门硖附近构筑起了新的堡寨,而西北重镇平夏城就坐落于此。为了保证这次对夏战争的胜利,宋廷还任命了被誉为“常胜将军”的章楶来统帅泾原路军队。

西夏方面了解到宋军推进到自己的家门口,自然是惊讶外带恐惧。所以,为了避免宋军长期在平夏城附近驻扎扩张,他们又进行总动员,汇集了超过二十万的兵力来荡平北宋的前沿阵地。

章楶认真吸取了之前永乐城败北的教训,首先坚壁清野,将附近军民集中到城内;其次又抽调精壮潜出城去,密切注意西夏方面的动向,并实施骚扰;最后,他把方圆百里的城外水源都投了毒,可以看出,章楶这次也是下了血本。

西夏军队开到战区后,还是故技重施,打算切断城内水源,不过,宋军这次提前做了相应准备,所以夏军无功而返。而就在他们决定取用附近水源时,中毒乃至于身死者大量出现,给军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接下来的攻城之战中,夏军分头试图攻取平夏城及其周围壁垒,一部分夏军试图挖掘地道通入城内,结果被灌了水的壕沟所阻断,狼狈退回。一部分夏军仗着己方有重甲包裹,冒着箭雨逼近城墙,结果不是被飞来石块砸成肉酱,就是被火箭引燃,嚎叫着溃退下去。 到了晚上,西夏军队仗着人多势众,并未把宋军偷营劫寨放在心上,而章楶偏偏在这时命令手下出击,让夏军蒙受不小的损失。

眼看着自己是空国而来,战斗进展又不顺利,徒费粮饷甚巨,西夏太后担忧老家被偷袭,于是不甘心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平夏城保住了,它和其他营寨一起,继续监控着不安分的西夏,给北宋带来了难得的和平。 北宋的军队战斗力弱是事实,不是钱多人多就能解决的,后来的后金打败契丹、蒙古灭女真、满洲铁骑打败大明,反反复复说明一个道理,国富跟兵强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从永乐城兵败到平夏城的胜利,北宋终于摸索到了自己独特的制夏战术,对于一个弱者来说,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到应对强敌的策略,也算是一种聊以慰藉的成功吧!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瓦桥关之战中宋辽两国两败俱伤,为何他们都说赢了?

因为在瓦桥关之战中辽军胜多败少,无疑是在战场上赚到了便宜,而对宋军来说,虽然战场上略有小亏,却没让辽军达成占领雄州的既定目标,一场战争下来双方都没有什么大损失,所以辽宋双方都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

瓦桥关之战实际上是满城之战的后续。公元979年,辽军进攻满城,但是因为对满城的军备力量估计错误,辽军最终因轻敌为宋军所败。满城之败令辽景宗大为光火,于是便在980年率军亲征以报满城失利的一箭之仇。

这次战役主要在雄州境内的瓦桥关展开,主要的经过就是辽军围困了雄州但却久攻不下,而宋军则不停的四处调动兵力支援雄州想要解除雄州之围。辽军虽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多次打退宋军的支援部队,但面对四面被围的雄州还是显得有些无计可施,眼见前来解围的宋军越来越多,辽景宗担心自己会由围城的一方变成被围的一方,无奈之下只得下令退兵,辽军遂于当年十一月下旬退出了宋朝的国境,这就是历史上的瓦桥关之战。

瓦桥关之战中,辽军主动发起战争实属劳民伤财之举,但却在战场上多次打败宋军,进一步削弱了本就战力羸弱的宋朝军队,所以辽军自然认为自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宋朝属于被动应战,虽然败多胜少,却没有丢掉作为前沿阵地的雄州并成功击退了辽军,使得辽景宗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所以宋军事后也宣称自己取得了此战的胜利。

其实这场战役并没有明显的赢家和输家,不管是谁宣称自己是胜利者,战争只会使参战双方两败俱伤,而从更为长远的历史角度观察,辽、宋两国最终都毁于战争,这样看来,争论谁是胜利者又有什么意义呢?

宋在契丹的第三次复仇宋辽瓦桥关之战时,最后赢了吗?

公元979年,第一次幽州之战,北宋虽然遭遇高梁河惨败。但契丹人却认准了自己才是受害者,所以报复之战接连不断。

但这时候的北宋是强宋,而且非常强。契丹人的报复之战,一直占不到任何便宜。

第一次报复:满城之战,辽军喋血一万三千人,丢下战马、辎重无数。高梁河之战,辽军缴获的北宋辎重,差不多还了回来。这还不算完,北宋河北诸将顺势掩杀,掳掠了辽民三万户。



第二次报复是雁门关之战,十万辽军被五千宋军杀得全线崩溃,大宋猛将杨业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砍死了大辽驸马萧啜里。此后,辽军患上恐杨症,见到杨业的旗帜,立即遁逃。



但是,中原与草原的形势,已经彻底改变。

北宋和契丹正式对决,掀开了另一场的汉匈大战。挑起战事的责任人,自然是大宋的中二皇帝赵光义。

汉匈之战和宋辽之战,都是战争级别的,完全可以认为是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间的激烈碰撞。那么,其余的战事,是什么级别?只能算是掠夺与反掠夺的冲突。

中原和草原之间屡有战事,但往往只是州县级别、甚至村镇级别的。所以,这只是冲突而不是战争。冲突的原因,是草原的经济基础薄弱、草原的统治力量分散。完全不用整个草原集体预谋,某个或某几个草原部落就能发起一场局部战争。但战争的目的只是抢劫,游牧骑兵看重的是钱粮。特别是在草原发生瘟疫和饥荒的情况下,这种局部冲突就会更多。



中原王朝一旦完成统一,立即会对草原实施经济封锁。于是,正常或不正常的商业交流就会被完全切断。这时候,草原人就是拿着钱、赶着马,也换不来中原的粮食和手工品。所以,冲突就会自下而上演变成为整个草原对中原王朝的侵略。即便是这种级别的侵略,也是冲突级的。因为消灭彼此的成本太高,所以谁也不想灭了谁。

但战争就不一样了。草原征服者一定要杀进来,或入主中原、或给中原换个皇帝。中原则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强大国力,把草原彻底拖垮。所以,目的完全一样,起步就是要把对方政权干死。当然,规模和烈度也不一样。这时候的中原百姓和草原百姓都要各自负担一支高强度动员的军队。简单说,一旦进入战争层级,大家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公元980年,十月十一日,辽景宗在幽州誓师。契丹皇帝要御驾亲征。因为战争早已不是冲突级别的,所以宋辽战争的规模和烈度就要指数级飙升。

为了组织此次亲征,辽景宗向整个草原发出了总动员令。从东京(今辽宁辽阳境内)、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中京(今内蒙古赤峰境内)等地调集了二十万大军,聚集幽州。

十月二十日,辽景宗耶律贤抵达河北固安;十月二十九日,二十万辽军围攻瓦桥关(河北省雄县境内)。



冷兵器时代,这种层级的大战,根本无法实现隐蔽行军。所以,宋辽之间就是在打明牌。而北宋的谍报力量,即便是瞎子,也能提前知悉契丹人的动向。于是,宋军立即奔赴瓦桥关关南、镇州、定州等地驻防。

契丹人对瓦乔关并不陌生。

从唐末开始,契丹便已疯狂南扩,在瓦桥关没少输出暴力。后唐末年,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瓦桥关连同益津关和淤口关(合称三关),统统归了契丹。但是,好景不长。后周世宗柴荣发动收复幽云之战,不仅收复了了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而且夺取了瓦乔关、益津关和淤口关。



此时,北宋瓦桥关守将张师,率军不满万人,直面契丹二十万大军、固守待援。

十月二十九日,辽军发起进攻,连攻两天一夜,但关城未下。之后,在瓦乔关下,宋辽两军展开了殊死较量。

第一次较量:十一月初一,月隐不见,宋军偷渡易水、突袭辽营。两军鏖战一夜,宋军退回。

第二次较量;十一月初三,宋军关外援军与关内守军夹击辽军。但守将张师遭遇契丹战神耶律休哥,兵败被杀,守军退回。

第三次较量:十一月初九,宋辽两军隔易水对阵,耶律休哥指挥作战、辽景宗耶律贤亲自督战,据《辽史》载,宋军“横尸满道”。

第四次较量:被赶到莫州的宋军将领,立即召开战前会议,决定反击复仇。但反击不利,据《辽史》记载,宋军被“击之殆尽”。

第五次较量:十月十四,崔彦进在关南唐兴口(今河北安新县境内),击溃辽军万人,斩首三千。



十一月十七日,契丹退军,关南之战至此结束。

这就是瓦关桥之战的大体过程。虽然大约二十天时间,但史书记载极为零散。前四次较量,宋朝可能没占到便宜,所以宋史几乎不写;契丹应该占了便宜,所以辽史各种炫耀。至于关南小胜,到底是指第五次崔彦进进兵,还是存在于前四次较量之中,完全淹没在历史的噪音之中。

癸丑,次长垣县。关南与契丹战,大破之。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

满城之战,契丹损兵万余;雁门关之战,契丹驸马战死。为什么宋军瓦关之战如此惨淡?

雄关之上的,难道不再是大宋禁军了吗?

真的很难说此时的瓦乔关守军是大宋禁军。

冬十月戊寅,命莱州刺史杨重进、沂州刺史毛继美率兵屯关南,亳州刺史蔡玉、济州刺史上党陈廷山屯定州,单州刺史卢汉 屯镇州,备契丹。

契丹南下,北宋在十月中旬以前只是调集了五州刺史的军队。十月下旬,禁军的少量先锋才缓缓开到。

马军都指挥使米信、东上阁门使郭守赟、弓箭库使李斌、仪鸾副使江钧同护定州屯兵。

那么,北宋的主力禁军呢?

全都捏在皇帝赵光义手中,因为他要御驾亲征。但是,赵光义走得太慢。十月三十日,瓦桥关之战爆发;十一月初十,瓦桥关前已经经历了四场鏖战。而就是在十一月初十,赵光义才从汴梁动身。十一月十四日,圣驾抵达长垣(今河南长垣),十一月十九日,圣驾抵达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但是,十一月十七日,辽军已经退军了。



所以,北宋的主力禁军,相当于没能参与到瓦乔关之战。正如战后赵光义所云: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之所以一箭未施、之所以六军空恨,你赵光义就心里没数吗?

同时,还有一个细节非常重要。瓦桥关之战一直打到十一月十四日,赵光义才“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简单说,就是这场仗已经快打完了,宋军才刚刚任命瓦桥关之战的前敌总司令。

主力未至、主帅未定,就是五个刺史和几个禁军将领互相商量着怎么打。这就是大宋瓦桥关之战的战场操作。而这种骚操作,当然只有赵光义能玩得出来。

面对辽人的二十万大军,宋军竟然发动了夜袭,甚至直接面对面与辽军主力野战对决。而这种硬操作,也只有此时的强宋猛将才堪作业。



宋朝的大皇帝赵光义怎么了?

没别的原因,就是怂了。第一次幽州之战的打击太大,这家伙再也不敢御驾亲征了。但是,大辽皇帝已经御驾亲征。瓦桥关之战,势必要升级为一场国战级别的较量。契丹的主力部队主动约战,大宋也必须派出主力部队主动应战。所以,赵光义就是再怂,也得硬着头皮往上冲,必须御驾亲征。

但结果呢?契丹人撤退了。于是,赵光义再逞英雄气,誓要再次发动收复幽云之战。但这只是说说,官人气已衰、徒作丈夫言。所以,知趣的枢密直学士窦偁,赶紧“死谏”:休养士马,徐为后图。于是,赵官家立即从谏如流,“上阅其言”。

所以,从头到尾,赵光义就不想御驾亲征、更不想直面战阵。

但问题是你可以不打,你可以让别人去打。满城之战的河北诸将,随便拉出一个都能独挡一面。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你不打仗,还捏着主力禁军干什么。只要北宋主力禁军开到瓦桥关,就是一气来两个战神耶律休哥,辽军也别想占便宜。



整个瓦桥关之战,宋军不仅弱旅对强兵,而且一直没有主将。但是,宋军怂了吗?这伙人要么搞夜袭、要么搞阵战。宋军彪悍、宋将勇猛,面对御驾亲征的二十万契丹大军,没有一个被吓住。

但是,将怂怂一窝。赵光义怂了,所以宋军瓦桥关之战只能一副斜阳惨淡的收场。

那么,契丹人为什么撤退?

有资料说,契丹人实现了战略意图,即扫荡河北。于是,因为抢劫目的实现,所以辽景宗撤军。

后人可以这么想,但辽景宗耶律贤肯定不这么想。满草原发动了二十万大军,然后就为了搞一次抢劫,而且还是皇帝带队。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位契丹中兴之君,还不如大宋的中二皇帝赵光义。关键是,这里基本上等同宋辽边界。在自家门口,你能抢劫谁?

有观点说,耶律贤实现了报复北宋的目的,瓦桥关之战屡败宋军、快意恩仇。于是,因为复仇目的实现,所以撤军。

幽州之战、满城之战和雁门关之战,各种新仇旧恨,已经是血海深仇。一次瓦桥关之战,怎么能快意恩仇。关键是瓦桥关之战,宋军主力未至,你到底找谁的报了仇。

所以,辽景宗耶律贤只能是害怕,担心真的遭遇大宋主力。瓦桥关前的一众宋军弱旅,已经这么难打。接下来的契丹军队,还怎么与大宋主力交锋。

因此,此时的契丹和大宋,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但北宋这方面,是一个人怕,即皇帝赵光义;而契丹方面,是整体的怕,根本无法与宋军主力展开对决。

但是,能记住的从来不是你的好,却从来都是你的坏。幽州之战,赵光义给耶律贤留下的人设已经坏透了。所以,这位契丹雄主的怒火还要燃烧。第一次幽州之战后的宋辽对决,只能一直打下去。这是汉匈级别的大战争,而不是抢掠与反抢掠的边境冲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8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