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白起和白居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提起战神白起,那绝对是神一般存在的人物。
据梁启超考证,战国时期,在战场上死亡的将士达到两百万人,其中有一百万将士的死亡与白起有关。而且,这一百万死亡的将士,只计算白起的敌对方上,并没把白起统率的秦军阵亡人数统计入内。
这实在太恐怖了。
白起横空出世,出道就是巅峰,之后是巅峰连巅峰,一直高高在上,让世人仰望。
秦襄昭王十三年(前294年),38岁的白起担任左庶长,代替老将向寿攻打韩国重镇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一击得手。
韩国人为了阻挡秦军东进,联结起魏国,由韩国主帅暴鸢、魏国主帅公孙喜率两国大军扼守崤函古道。
白起避实击虚,迂回到韩魏联军后方,采用了密集如雨的鼓点式进攻,很快击破了联军后方的留守之军,然后展开围困式打法,将联军主力压缩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尽歼其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军主帅公孙喜,并阵斩魏将犀武。
伊阙之战,白起以寡击众,以弱破强,以十万兵力歼敌二十四万人,一战成名。
白起接下来的表现,更惊爆人的眼球。
他乘胜东进,渡黄河豪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然后扭头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国东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魏两国元气大伤,哀鸣而不能自顾。
楚国此前在丹阳、在蓝田的两次与秦国交兵均以失败告终,国势走向衰微。
秦军挟伊阙大胜之威,兵锋向南,继续削弱楚国。
楚顷襄王委曲求全,向秦国求和。
但到了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2年),楚顷襄王积极利用外交手段,与各诸侯国结成联盟,相约合纵伐秦。
这种情况下,楚国就必须要付出血的代价了。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年),白起领兵伐楚,大败楚军。
楚顷襄王大惊失色,赶紧割让出上庸、汉水以北土地,卑躬屈膝,向秦请和。
秦国接收了楚国割让出的土地,但进攻的步伐并没有停。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80年),白起连夺楚国鄢、邓等五座城池(今襄州),然后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击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楚国都城郢破,楚王的祖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被焚,楚军狼狈不堪地退却到陈(今河南淮阳)。
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
可惜此郢不是彼郢。
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与秦相抗衡了。
秦昭襄王封白起为武安君,以原楚都郢为南郡。
武安君白起之威名从此震慑天下。各国名将,闻之色变。
360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4年),白起再次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他率部长途奔袭,日行百里,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突如其来地对联军发起猛攻,迅若电闪雷击,以少胜多,斩联军首级十三万,生擒了三名对方大将。魏相芒卯狼狈逃窜。
接着,又大败赵将贾偃,溺毙赵卒二万人,兵锋年指魏都大梁。
华阳之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被称为“古典闪击战”。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5年),白起攻陷韩国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3年),白起攻取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都城的联系隔绝。
按照韩国国君韩桓惠王的意思,是准备把上党郡作为礼物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
上党郡守冯亭却认为这种做法是强敌弱己,不如举上党归附赵国,把赵国拖下水。到时,韩、赵联合,未必会输给秦国。
赵国平阳君赵豹窥知冯亭的用意,劝赵孝成王不要接受,说这是冯亭的嫁祸之计。
平原君赵胜却说:“无故得一郡,受之便。”
赵孝成王利欲熏心,派平原君赵胜前去接受上党的土地,封冯亭为华阳君,另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以备秦军。
这么一来,震骇千古的长平之战揭开了序幕。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1年),秦国怒赵国接收了上党郡,派大将王龁攻韩,夺取上党,然后攻赵。
廉颇在长平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
秦军虽然攻陷了第一道防线,但却被阻于第二道防线。
廉颇抓住秦国补给线漫长,后勤供应难于保障的特点,全军收缩在丹河防线,深沟壁垒,固守阵脚,以逸待劳,坚守待变。
这么一来,战争持续了三年,秦军损兵折将,仍是不能跨越丹河半步。
可惜的是,秦国后勤供应难于保障不假,但与秦国相比,赵国国小财困,同样不利于打持久战。
经过三年的巨额消耗,赵国沉不住气了,决定走马换将,速战速决,一举击败秦军。
这样,在赵王的指派下,只有“纸上谈兵”经验的赵括替换掉了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
360
与此同时,秦国也秘密换将,战无不胜的武安君白起被任命为上将军,匆匆起来前线领军。
白起示敌以弱,后退诱敌,一撤再撤,将赵军吸引进秦军主力构筑的袋形埋伏圈。
尔后,从侧翼派出两支奇兵,各两万五千人,长途跋涉,绕到赵军背后,奇袭了赵军的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
如此一来,白超不但把四十五万赵军包围在长平,还通过攻占赵军的百里石长城防线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军被困,多次突围无果,粮绝矢尽,军心动摇。
在第四十六天的突围中,赵括被射杀,赵军全面崩溃,纷纷投降。
白起的战略思想,是歼敌有生力量为主,攻城略地为次。
面对四十万赵降卒,他下令将之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四十五万人,极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不过,诚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的:“秦虽胜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秦国因此暂停了对赵国的打击,接受了韩割垣雍、赵割六城的求和之请,于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前258年)正月休兵。
细数起来,白起自出道之日起,在三十七年征战生涯中,全面摧垮了韩、魏、楚、赵四雄,致使山东六国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与秦国抗衡。
赵国在在秦军退去后,拒绝履行此前的和约,积极备战。
秦昭襄王大怒,于年该九月,以举国之兵攻赵。
邯郸之战打响了。
对于这场攻坚战的艰苦性,白起是有所预料的。
他当时身患重病,苦苦劝谏秦昭襄王说:“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但秦昭襄王不听。
事态的发异,也如白起所料:秦围攻邯郸,累年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叹息说:“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昭襄王起用白起前去救场。
由于病体不便,白起未能立即启程。
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
秦昭襄王怒急攻心,不断催促白起动身。
白起只得带病上路。
秦昭襄王听使者报白起起行时“意尚怏怏不服”,恼羞成怒,干脆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彼时,白起刚抵达杜邮,得到秦昭襄王赐剑,长叹一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在举剑自裁时,又若有所思地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白起死年七十五岁。
白起一生杀人太多,虽有“人屠”、“杀神”等恶名,但自古以来,人们对他的誉多过于毁。
他死而非其罪,秦人深为同情,无论城乡,都建祠祭祀。
西汉司马迁称赞他在军事的骚操作:“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千字文》不但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而且将他列为四将之首。
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玄宗设置武庙祭祀历代名将,白起赫然位列其上。
唐大诗人白居易追慕前辈英风,他为其祖父白锽、祖母薛氏撰写的墓志铭《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中,详细自述了白氏种姓与世系,尊白起为先祖。
按照白居易的说法,他的种姓来源于楚国王族:当初楚平王的嫡子太子建逃亡到了郑国,不幸身死。太子建的儿子胜在伍子胥的带领下,先逃到了吴国,后来回归楚国,被封为白公,世人称之为白公胜。白公胜死于一场政变中,他的儿子逃亡入秦,从白乙丙而下,代为名将,裔孙白起,更是有大功于秦,封武安君。后非其罪,赐死杜邮,秦人怜之,立祠庙于咸阳。始皇帝登位,感念武安君大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白仲子孙繁衍不息,白氏从此成为了太原望族。
白居易所说的白公胜的事迹大致是正确的。
白公胜为芈姓,熊氏,名胜,他的父亲太子建因遭费无极陷害,携家人逃到了郑国,却遭郑国人杀害。白公胜被迫从郑国逃到吴国。公元前487年,楚国令尹子西召白公胜回楚国,封为巢邑大夫,号“白公”。公元前479年,白公胜发动叛乱,杀死令尹子西和子綦,劫持了楚惠王,自立为王。但叶公率军勤王,与楚国国内的人共同攻打白公胜。白公胜兵败身死,楚惠王恢复王位。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对这一事件的结局,只简洁地说了一句话:“会叶公来救楚,楚惠王之徒与共攻白公,杀之。”并没有提到白公胜之子逃亡秦国事,说明白公胜没有儿子存活。
所以,白居易所勾勒出这一白氏世系是值得怀疑的。
最早对白居易这一自撰世系表示出怀疑的,是白居易的忘年交李商隐。
白居易生于大历七年(772年),李商隐生于元和七年(812年),两人相差整整四十岁。
清道光中钱振伦、钱振常编注的《樊南文集补编》中收录有《与白秀才状》、《与白秀才第二状》两文。这“白秀才”指的是白居易的养(嗣)子为白景受,也是白居易哥哥白幼文的儿子。
原来,白居易死后,其嗣子白景受认为李商隐既享有才名,又与其父有深厚交情,故来书请李商隐求为亡父撰写墓铭。
于是就有了《与白秀才状》、《与白秀才第二状》这两篇答状。
《与白秀才状》中,李商隐自称“大和之初,便获通刺,升堂辱顾,前席交谈”,即在大和初年,他曾投刺拜谒过白居易,得到了款待,主客言笑晏宴,相见甚欢。后来“虽迹有合离,时多迁易,永怀高唱,尝托余晖”,一直保持着友谊。
对于白居易的逝世,李商隐用了“辛酸不胜”、“伏纸向风,悲愤交积”等语,以状自己的伤悼之情。
可以想象,李商隐不但会接受白景受的请求,还会饱含深情去完成这篇墓志铭。
查清初冯浩编注的《樊南文集》,里面就收录有李商隐为白居易撰写这篇墓志铭。
在这篇题为《墓碑铭并序》的墓里铭,李商隐没有辜负白景受的委托,对白居易的生平作了如实的记载,对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及其对文学的贡献,作了公正的评价。
但是,对于白居易的先祖及世系,他却用了“公之世先,用谈说闻”八个字。
这说明,他对白居易《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中关于白氏种姓与世系的叙述是不信的。
也无怪李商隐不信。白居易为了将家世写得显赫一点,把白公胜、白乙丙、白起串起来,称“代为名将”。但白公胜死于公元前479年,是秦悼公时期的人;而白乙丙是秦穆公时期的人。
要知道,从秦襄公算起,秦穆公是秦国的第九任国君,而秦悼公是秦国的第十六任国君,这时间明显对不上。
两《唐书》的编纂者因此对白居易《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中的世系所述也不信。
他们在为白居易作传时,对于白居易家世的介绍,都极为简略,只说他是“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绝口不提白氏出自何姓这个问题,而且对白建以上的世系都避而不谈。
不过,白居易从弟白敏中是唐宣宗、唐懿宗朝的宰相,他的墓志明显是沿用了白居易《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中的说法,写:“白氏受姓于楚本公子胜,理白邑有大功德,民怀之,推为白公。其后徙居秦,实生武安君,太史公有传,遂为望族。”
《新唐书》的编者欧阳修在撰写《宰相世系表》时,不得不对白氏世系作了一番梳理,说:白氏出自姬姓,是周太王之后。周太王的五世孙虞仲封于虞国。虞国后来为晋国灭亡。虞国的公族井百奚流落到秦国,受邑于百里,号百里奚。百里奚生子视,字孟明,古人习惯于先称字后称名,故称为孟明视。孟明视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西乞术,另一个名叫白乙丙。白乙丙的后人以白为姓,其裔孙为武安君白起,被赐死于杜邮,始皇思其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故子孙世为太原人。
不用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说法是有问题的。
对中学课文《崤之战》有印象的人都知道,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是秦晋崤之战的三位主帅,而《崤之战》摘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即说孟明视是百里奚之子是可以的,但说西乞术和白乙丙是孟明视的儿子绝不可信。因为,西乞术和白乙丙是和孟明视地位并列的“三帅”,他们不应该是父子关系。
南宋人陈振孙在《白文公年谱》中对此作出了辩驳,最后指出:《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说的白氏出于芈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的白氏出于姬姓,均是于史无征,自相抵牾,并不可信。
此后的学者顾炎武、汪立名、沈炳震、俞樾等等,都认同陈振孙的说法。
近代人姚薇元、陈寅恪大力钩沉求证,最后出了白居易先世出自西域龟兹白姓的结论。
即白居易并非白公胜、白乙丙、白起这些人的后人。
实际上,白起出自秦国王族,嬴姓。
话说,当年秦武公即位后,诛弗忌等三族,集大权于王室,然后展开了一连串军事活动,先后征服、并吞了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初设县制以管理所得之地,并使秦国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
可惜的是,秦武公英年早逝,死年才三十五、六岁。他的儿白年纪太小,王位传给了他的同母弟赢嘉,即秦德公。
秦德公封白于平阳,其后人以白为姓。
白起即为白的后人。
《战国策》之所以称白起为公孙起,是因为公子、公孙是春秋战国时期对公族子弟们的称呼。
白居易和白起,这两个人中间相隔了数百年近一千年的时间,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的接触的,但是他们都姓白,所以如果要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应该就是,白起可能是白居易的祖先了。事实当真是如此吗?白起号称人屠,一生杀人无数,威名远播,白居易以诗文出名,是一个十足的文人,白居易当真是白起的后代吗?
反观白居易一生忧国忧民,饱经宦海沉浮。更是有过“江州司马泪青衫“”的无奈与惆怅。无论如何我都是不能把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一个饱受排挤后以泪洗面,甚至以“养妓酿酒”来让自己忘记烦心事的人与“人屠”白起联系在一起。这就好像是冰与火的碰撞,一下子甚至会让人们语塞。
那么历史上白居易究竟是不是白起之后呢,故事就要 从战国讲起。
盛怒之下,秦昭襄王将白起流放,此时范雎进言道:“白起纵横天下无人能敌,假如为他国所用,那么秦国就危险了。”秦昭襄王于是赐剑让白起自尽。白起死后,秦国与赵国对峙却不能前进一步。这时候的秦庄襄王才开始无限悔恨自己处死了白起。
秦始皇即位后,十分怜惜白起死非其罪,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其后代开始在太原生活,白仲也是白氏太原始祖,后随战乱和人口迁移,繁衍至全国各地。魏孝文帝改革,缓和汉胡矛盾,白起24世孙白邕,为北魏太原太守,白邕五世孙白建,是北齐骠骑大将军、中书令。新唐书记载,根据白居易的考证,白居易、白敏中、白行简兄弟三人,都是白建的六世孙。白行简是白居易的亲兄弟,白敏中是白居易的从弟,也就是一个曾祖父。如此算来,白居易就是白起的第35代后人。白建居山西阳邑。有两个儿子的后人,迁居至河洛地区,白居易出生于河南。这一渊源可靠性较强。
人物生平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2年),楚国出现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顷襄王听说后觉得稀奇,就召来询问。此人却是一位主张合纵的纵横家,他用楚国过去的光荣历史和今天的耻辱激励楚王。楚顷襄王也有向秦报仇之志,于是派使臣前往各诸侯国,进行合纵伐秦的活动,秦国听闻后决定予以楚国更大的打击。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80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今襄州),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军溃不成军,退却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国巫、黔中郡。
楚顷襄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仅得10余万人,向西虽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个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经过秦国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被秦灭亡。
秦国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白起名震天下。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5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3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韩国国君韩桓惠王命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冯亭不愿降秦,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秦兵日渐逼近,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若接受,秦国愤怒必攻赵国。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于是派人报告赵国。赵国国君赵孝成王与平阳君赵豹此计议。平阳君说:“还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
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他们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赵孝成王又问平原君:“接受上党的土地,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来抵挡?”平原君回答说:“别人难与白起争锋。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
于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计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以防备秦军来攻。
赵国接受上党,为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点燃了导火索。
史载,赵国大将廉颇在长平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三道防线东西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连接。秦军与赵军的第一次遭遇战,发生在第一道防线以西的山谷。混战中,秦军斩杀赵国前锋,突破空仓岭,攻占赵军前线重镇光狼城。
赵军于空仓岭陷落后,似乎曾作过加固南北两翼以钳制深入之敌的努力,所谓“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结果没有成功,“秦又攻其垒,……夺西垒壁”,终于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西垒壁(一作西长垒)完全陷落。
秦军攻势锐不可当,赵军连战不利,损失很大。廉颇重新分析敌我态势,在看到地形因素不利于赵军,而秦国补给线远比赵军漫长,后勤保障比赵国困难,决心放弃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阵地,全军收缩至丹河以东第二道防线,构筑壁垒,决心以逸待劳,以图挫动秦军锐气,坚守待变。
从坚守的战术目的来看,廉颇是成功的,秦军无论怎么攻打都突破不了丹河防线,秦赵两军形成对峙局面,战争持续了三年,秦军损兵折将。
长平之战的第一个阶段,是相持三年的消耗战。《战国策·齐策二》载:“秦攻赵长平,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战略相持赵国无法继续支撑下去,赵国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战争相持三年,二十万大军的巨额消耗使得赵国经济实力不济的弱点完全暴露,更急于结束战争。加之瘀与之战,赵奢大败秦军,使得赵国心存侥幸心理,如果集中兵力决一死战,或许秦国并不是不能战胜,所以改变了坚守的策略,用赵括替换了廉颇。其实“纸上谈兵”的赵括只是执行了赵王的旨意,换将是赵王主动和无奈的选择,是赵王冒险寻求战略大决战的想法的体现。
赵国更换主将对抗秦军的同时,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领军。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赵军吸引进秦军主力构筑的袋形埋伏圈;然后从侧翼派出两支奇兵,一支为轻兵两万五千人,长途跋涉,绕到赵军背后,奇袭了赵军的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
百里石长城所在的山脉突兀横亘于平原之上,一边通往长平前线,另一边通往赵国大后方。赵军由于一味进攻,重兵集结前线,导致后方兵力空虚,秦军趁赵军没有防备,将其夺占,使得长平的赵军与后方断绝,这是赵军陷入危机的开端。秦军出其不意的穿插到赵军背后,袭占百里石长城防线,反应出白起一贯的战术风格,深藏不露,避实击虚。
在秦军奇袭百里石长城的同时,长平的正面战场秦军却一副节节败退的样子。八月,一心寻求决战的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楔入赵军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括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他前面,有一个巨大的口袋型的秦军预设阵地,此时白起派出另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赵军背后,利用地形将整个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赵军陷入包围。
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赵括连杀八名都尉以稳定军心,命令数十万赵军从各个方向冲击秦军壁垒,却始终不得突围。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构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下达全国动员令,征调秦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加封应征者爵位一级,他亲赴河内督战,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心动摇,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
白起与部下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使诈,把赵降卒40万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后因赵国的平原君写信给其妻子的弟弟魏国的信陵君,委托他向魏王发兵救赵,于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发兵救赵,魏王派晋鄙率十万大军救赵。但由于秦昭襄王的威胁,魏王只好让军队在邺城待命。信陵君为了救赵,只好用侯嬴计,窃得虎符,杀晋鄙,率兵救赵,在邯郸大败秦军,才避免赵国过早灭亡。
秦昭襄王改派王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另有一说白起抗命不遵原因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赵,换来的将是赵国全国的抵抗。因为长平之后赵国深恨白起,所以昭王再次攻赵时,白起应该是最不适合当统帅的人选。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都建祠祭祀。
历史地位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
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将白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秦武安君白起”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吴起、乐毅。
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白起。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白起亦位列其中。
主要成就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四大作战特点:
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也是中国战争史上很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
二、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
三、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四、精确进行战前料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精确料算,无一不中,能未战即可知胜败(《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故而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历史评价 蔡泽:“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l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余城,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于杜邮。”
苏代:“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苏厉:“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
寒泉子:“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
秦昭襄王:“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赵胜:“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下,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锐下者,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
陈馀:“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l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张唐:“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司马迁:“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应侯。”“南拔鄢郢,北摧长平,遂围邯郸,武安为率。”
谷永:“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介之过,赐死杜邮,秦民怜之,莫不陨涕。”
扬雄:“秦将白起不仁,奚用为也。长平之战,四十万人死,蚩尤之乱,不过于此矣。”
班固:“若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以并天下。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Y起云合,果共轧之、急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
诸葛亮:“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
何晏:“白起之降赵卒,诈而坑其四十万,岂徒酷暴之谓乎?”
邓艾:“忠臣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
孙楚:“烈烈桓桓,时维武安,神机电断,气济师然,南折劲楚,走魏禽韩,北摧马服,凌川成丹,应侯无良,苏子入关,谗口,火燎于原,遂焚杜邮,与萧俱燔,惟其没矣,古今所叹!”
李世民:“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赵蕤:“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司马贞:“白起、王翦,俱善用兵。递为秦将,拔齐破荆。赵任马服,长平遂l。楚陷李信,霸上卒行。贲、离继出,三代无名。 ”
杜甫:“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
赵匡胤:“此人杀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
黄道周:“秦将白起,战功济济,拔城如山,杀人如水,至于长平,残犹莫比,四十万人,一夕坑尽,应侯受知,武安失意,及败请之,坚卧不起,士卒先迁,杜邮受死,虽君寡恩,实天报理。”
唐甄:“白起、赵奢、乐毅之属,神于用兵,所向无敌。”
*** :“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敕修武安君白公庙记》:“窃以武安君威灵振古,术略超时,播千载之英风,当六雄之敌。”
后世纪念
秦武安君白起墓 1970年,中国人民 *** 三五三0工厂在施工时,曾发现公之墓道,出土兵器、佩剑等文物数件,现存咸阳博物馆。白起墓呈园形,底部直径19米,墓高8米。
1982年,白起墓被陕西省人民 *** 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4月,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360名白起后裔为先祖白起立起纪念碑,筹集资金在白起祠原址上修建了新白起祠。白起祠匾已有800余年历史,一直由后人代代保管。2011年3月,白家村白姓村民再次集资对祠堂进行了修缮。
祠内的白起画像,系文革后白家老人回忆所绘。
武安市东山文化博艺园中有与白起相关的纪念馆。
轶闻故事 《异迹略》中,记载陕西宝鸡一带,只要疫病一起,就会立“克长平四十万士卒秦太尉武安君白”、“武安副将司马靳”旗号祭祀,希望白起与其副手司马靳能保佑当地居民免于瘟疫。
文献记载 《战国策·卷六·秦策四》
《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其少年清贫,贞元元年进士,历任左赞善大夫、刑部尚书、太子少傅,故后人称之为白香山、白傅或白太傅。白居易的青年时代过着“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的生活。29岁时,他一举中进士,在仕途上可谓一帆风顺,诗人自称“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贵”。后因触怒权贵,白居易被贬到江州。最后他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在洛阳过了十几年“似出复似处”的生活。会昌六年八月,他病死在洛阳,葬在洛阳龙门山。一代杰出的诗人辞世后,人们无限惋惜。历史上对白居易世系家族进行考证的人很多,但对于白居易到底是汉人还是胡人还没有定论。⑴汉人说白居易出生于官宦世家。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太原白氏家状二道》载“白氏华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白居易集》中也对白居易世系家族作为详细的记述。白居易的先祖是中原姓氏,其祖是战国时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楚国没落后,楚国太子建投奔郑国,建的儿子子胜则住在吴、楚两国之间,号白公。白公死后他的儿子白乙丙投奔秦国,成为一代名将,白乙丙的嫡孙叫白起战功卓著,被秦王封为武安君。白起的第二个儿子后被封为太原,白氏子孙由于这个缘故成了太原人。白居易二十七代祖白建官至北齐王兵尚书,赠司空,曾祖白土通,官至唐朝利州都督,祖父白志善官至朝散大夫,尚衣奉御,父亲白温官拜朝请大夫、检校都官郎中。从白居易自述的《白氏谱系序》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虽然自己没有子嗣,但是他的哥哥有景回、景受、景衍3个儿子,因此将景受过继给他。所以洛阳的白氏一族实际上都是白景受的后代,而白居易则是这一族的先祖。从正史记载,一些学者主张,白居易毫无疑问是汉人。据《旧唐书》载“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从自身下数至第八世称“仍孙”)。建生士通,皇朝利州都督。士通生志善,尚衣奉御。志善生温,检校都官郎中。温生镗,历酸枣、巩二县令。镗生季庚,建中初为彭城令。季庚生居易。初,建立功于高齐,赐田于韩城,子孙象焉,遂移籍同州。至温徙于下邦,今为下邦焉。”《古今中外名人索引》中也持有这种看法,认为白居易是汉人,即唐代太原人。(2)胡人说这种观点是从白居易的直系亲属的族系来判断的。唐末宰相白敏中是白居易的从弟。在宋代孙光宪所著的《北梦琐言》卷五《中书蕃人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白敏中的记载。“唐自大中至咸通,白中令(白敏中)人拜相;次毕相诚,曹相确、罗相邵权,使相也,继升岩廊,崔相慎猷曰‘可以归矣,近日中书尽是蕃人。’盖以毕、白、曹、罗为蕃姓也。”白敏中官拜宰相后的宰相依次是毕诚、曹确、罗邵权,都是胡人,难怪后来的宰相崔慎猷心生感慨。白敏中曾自称为“十姓胡”,按十姓胡即西突厥十姓中之鼠尼施部,白居易的从弟白敏中是胡人,那么白居易当然也是胡人了。符白居易为他的从侄僧人白寂然写的《沃州山禅院记》在文中反复'提到天竺僧人白道猷,白道猷曾住在沃州山禅院,白居易自认是他本家,以此推论白居易当然也是“胡人”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7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