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有不腐败的官员,却没有不腐败的衙门。如果说有官方机构而不腐败的话,那大概只有一个——晚清的中国海关。
晚清的中国海关因廉洁而著称,甚至被认为是“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这个“奇迹”,是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缔造的。所谓“总税务司”,意即“总司海关税务之事”,也就是全权负责管理海关事务。从1861年到1908年,赫德掌握中国海关实际管理权达半个世纪之久。海关的工作人员是全世界招聘的,其中的洋人称为“洋员”,中国人则称“华员”。在海关之内,无论是“洋员”还是“华员”,都能廉洁自守。
赫德主要是借鉴英国经验。当时的英国,高效廉洁的文官制度已经建立,而海关管理方面,英国更有完善的经验可资借鉴。制定一套廉洁高效的制度对英国人赫德来说并不是难事,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驻伦敦办事处的负责人金登干可以帮助他完成。
赫德在选择海关雇员时全球招考,公开选拔。当时在国内的招考点,即有上海、九龙、广州、大连、青岛等处,此后伦敦也设置考点。招考是公开的,但要做到公正,关键的问题是赫德本人及海关高层管理人员不能任用私人。
赫德在广州有位牧师朋友,他希望赫德能够为其儿子乔治·俾士安排一个职位。赫德虽然碍于朋友的面子不好推辞,但他要求乔治·俾士到伦敦的办事处报名参加考试。赫德也的确把乔治·俾士的名字列在寄给金登干的推荐报考名单之中了,但同时他也附上了自己的态度:“谁不符合我们的条件,就不录用”。结果,这位伦敦大学的毕业生,因条件不符而被淘汰。
赫德本人坚持原则不任用私人固然有利于海关用人的公正,但要使这种公正真正得到贯彻,还必须有杜绝干扰的能力,这必须享有不受任何掣肘的独立用人权才能实现,而赫德恰好争取到了这个权力。1864年8月总理衙门颁布的《通商各口募用外国人帮办税务章程》规定:“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募请调派,其薪水如何增减,其调往各口以及应行撤退,均由总税务司作主”,“各口税务司系总税务司所派委之员。各口税务司、总办、扦子手、头目四项,若有不妥,由总税务司一人作主撤退”。赫德在用人上是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权的,这是他能够打造廉洁的海关的重要基础。
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借鉴英国海关内部防范贪污腐败的管理制度,比如监督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巡视制度等等,再加上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和严明的奖惩制度,就使得海关职员不仅不能贪,也不需要贪,廉洁就有了保证。
而就赫德本人来说,他必须面对来自多方面的监督,他在主观上不会贪,在客观上更不能贪。
赫德是清朝的国际雇员(时称“洋客卿”),其地位非常微妙,他必须面对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清政府的压力。如果赫德的工作不能让清政府满意,那么他的职位马上会丢掉。二是来自许多窥视这一职位的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的压力。因为许多国家都想通过控制这个职位来操控中国,巩固在华利益。三是来自英国政府的压力。赫德在中国的行为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英国政府的利益,所以他不能因自己的失误而损害英国政府的利益,更不能使自己丑闻缠身,给英国政府丢脸。
在这三个方面的压力之外,还有来自全社会的监督,包括世界的媒体——不僅有中国的民间媒体,还有英国和其他国家的。特别是那些想争夺这个职位的那些国家的媒体,他们想必都巴不得赫德出点儿事情,好让他们把事情放大,将赫德赶下台。
赫德作为清政府的国际雇员,必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监督,但他不像清朝的其他官员,压力和监督来自自己的上级。
赫德的措施确实收到了成效,从1865年到1875年的十年间,清朝的海关税收从830万两增加到1200万两,在1885年时,总额增加到1400多万两,这一税收收入不仅远高于赫德接手前的清朝海关,也高于同时期的诸多列强海关。而赫德就任海关总税务司,其实并没有改变清廷对于海关税收的控制,相反他让清廷的这个重要机构运转更为高效、廉洁,为清廷皇室和他的朝廷提供了大量的富裕资金。这些资金既保障了清廷在数十年大动乱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元气,进入中兴,为清朝继续延续了近半个世纪提供了财力保障,也保证了皇室成员生活质量的节节高升。
赫德控制下的晚清中国海关的廉洁在两千余年帝制中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唯一没有贪腐的衙门。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6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