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三大自然灾害,对三大自然灾害对国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严重的还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让社会处于崩溃的边沿。在古代三大灾害中,就包括蝗灾。就算是在现代都还在发威,例如正在肆虐印度和巴勒斯坦的蝗灾。
“国家不务畜积,不备凶饥人事之失也。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除蝗疏》蝗灾示意图“(46年)春三月,蝗螟大起,被害者九十郡国;二十八年(52年),大蝗,被害者八十郡国。”——《后汉书·五行志》“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旧唐书·五行志》“嘉靖三十九年蝗食禾苗殆尽;万历十四年飞蝗蔽空;清朝康熙三十四年蝗起宝武界,饥民相食。”——天津市《宝坻县志》蝗灾在我国的《诗经》中就最先有提到,日本的《日本后纪》一书中也有提到蝗灾,可见蝗灾在古代也是频繁发生过。中国在历史上发生蝗灾的次数是比较多的,主要发生地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和山东这三省,其他省份也有分布。根据资料记载,蝗灾严重时,遍及整个黄土高原。蝗虫根据《中国救荒史》里的统计,在秦汉时期蝗灾在将近9年发生一次;到了宋代的时候则缩短为3.5年就发生一次;到了元代蝗灾就更频繁了,平均1.6年发生一次;到了明清两朝稍微比元朝好点,平均2.8年发生一次。蝗虫《新唐书》记载道:“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贝州蝗,有白鸟数千万,群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蝗灾预防主要是有三种方式:飞机喷洒药剂?我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蝗灾就被基本上控制住了,主要是当时药剂预防各类害虫的意识得到了加强。当有大规模蝗虫聚集时,就会使用飞机喷洒药剂及时杀死蝗群,把蝗灾扼杀在萌芽状态中。1986年我国还从美国引进了蝗虫微孢子,这是一种能够大量削减蝗虫繁衍、聚集能力的微生物,让蝗虫不能形成大规模产卵,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蝗灾。当然,我们不能说蝗虫就被彻底消灭了,例如在2014年湖南张家界的寨峪村,当时这里就发生了一场蝗灾。村民及时上报,最后通过人工喷药以及飞机喷洒药剂等手段,将蝗宰扼杀在爆发前。油炸蝗虫有很多人认为,蝗虫就是餐桌上的一美味,来多少我们就抓多少,但是光靠人工去抓蝗虫,就能消灭大面积爆发蝗灾,这是不现实的。想要彻底的消灭蝗灾,我们一定要从自我做起,保护好生态环境,让蝗虫无机可乘。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旧时蝗灾在我国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天灾,而且灾害往往祸不单行,旱灾过后,大面积的蝗灾就会接踵而至,几乎每隔三年就发生一次蝗灾,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灾民只好背井离乡乞讨为生,去年,巴基斯坦曾经因为蝗灾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由此可见蝗虫多么厉害,蝗虫的个头一般都比较小,严重时候,每平方米的农田大概存有1.5亿只蝗虫,数量十分惊人,而且蝗虫群还会向各个方向移动,移动速度每天约100~150公里,凡是有蝗虫经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给农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从而发生饥荒。
蝗虫具有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一只雌蝗虫的排卵数量是80个,如果不人为加以影响,让其全部孵化成功,那么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将会产生40万只小蝗虫,数量呈千万倍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所到之处遮天蔽日,所有植物叶子全被啃光,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表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灭,将造成大面积粮食绝收,各国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爆发蝗灾后,如果仅凭喷洒药方式进行灭蝗,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一般农药都有毒性,喷洒药对生态的破坏较大,有可能会伤害到其它野生动物,我国在与蝗虫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除了农药外,对抗蝗灾有三招:一是珍珠"战斗鸡",此鸡不是非凡鸡,珍珠鸡体质强壮,肌肉发达,战斗力强悍,经过短暂训练之后,消灭蝗虫的能力将大幅提高。
训练战斗鸡的方法是:让其挨饿,然后将食物吊在高处,让它跳跃啄食,这样能很好锻炼它的肌肉,增强其扑捉蝗虫的能力,一只战斗鸡每天可以消灭数百只蝗虫,将其群养然后派遣团队作战,群鸡起舞士气大增,数天内可将农田里面的蝗虫清除干净。
二是“扫蝗鸭”,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鸭子是蝗虫的天敌,与战斗鸡相比,扫蝗鸭体形稍大,食量也大,在灭蝗战斗中,鸭子与鸡相互策应形成互补,鸭子有自己的绝招,在草丛较高的战场,它可以灵活地伸缩脖颈来完成战斗动作,在2000年的新疆灭蝗战斗中,10万只鸭子成功将新疆100万亩优质草原上的蝗虫全部歼灭,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充分显示了扫蝗鸭的战斗力。
三是改造土地,从源头遏制蝗灾,把土地改造成不适合蝗虫生存繁殖的状态,做法是保护好植被,一般蝗虫在植被较少的裸露土地上容易繁殖,植被覆盖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为蝗虫繁殖的条件,如果没有裸露的土地它也就不能繁殖了,还可以筑高堤坝,让水淹没蝗虫生存的土地,还可以开垦耕种进行荒地,这样蝗虫也没办法生存。
有网友开玩笑说,蝗虫来了将它炸吃,从前物资匮乏,在农村的确吃过蝗虫,在南方,在竹竿顶端开一个口,将其当作拐杖在田间一边薅秧一边捉蝗虫,把捉到的蝗虫放进竹拐杖顶端的筒里,用树叶把口塞住,回家后将蝗虫倒出来放进水里面煮,完了捞起来去掉水后用油炸直至发黄放盐,黄橙橙的味道不错,至于是否有营养、对人体有害没有就不得而知了。
我国治蝗的奠基人是生态学专家马士俊院士,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成归国,研究东亚飞蝗生理生态学,他在经济生态学方面成果丰硕,提出了"改治结合、根除蝗虫"等理论,为我国防治蝗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所以我们现在对蝗灾没有感觉,是因为有前人的努力,将蝗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大面积的灾害。
由于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基本上差不多,所以我国的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发展而消失,反之,只要是条件合适,蝗灾便会卷土重来。
如2002年入夏以来,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等13个省区市100多个县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虫。
截至6月底,农牧区发生蝗虫面积达9000万亩。
蝗灾的历史回顾
先秦古籍如《诗经》等多称蝗为螽(螽是蝗类的总名,还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虫(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称若虫)。
战国后多称蝗。
蝗和蝝都为害庄稼。
古籍上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
"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
"及同书《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
"《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载,不俱引。
约在宋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沿用至今。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蝗疏》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指出春秋294年 *** 发生蝝灾111次,按月分布如下:
月份(农历)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生次数 2 3 19 20 31 20 12 1 0 0 3
以上的数字分布,非常合乎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规律。
表明蝗虫是在4至9月(农历)间最猖獗,徐光启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
"
徐光启的这个统计与1920年江苏省及浙江省昆虫局研究全国各地蝗虫的发生季节非常吻合,就飞蝗而言,各地以5~8月(阳历)为蝗患最紧要时期。
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为最盛。
6、7两月是夏秋蝗灾并发的时期。
笔者对周尧《中国昆虫学史》附录历代蝗虫灾害登记表的重新统计结果,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该书印刷有误,统计为2618年,538次)。
《除蝗疏》对于蝗虫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有很科学的见解: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
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
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
所止之处,喙不停啮……又数日,孕子于地矣。
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祸之所以广也……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必也骤涸之处……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唐宋以后,纸张及印刷条件改善,蝗灾的记载便较详细,下面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
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
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
是夕大雨,蝗尽死。
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
""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
""(蝗)食禾稼草木俱尽。
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
填坑堑皆盈。
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
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
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
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
三月,平阳蝗。
四月,河南蝗。
七月顺天蝗。
"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
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
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
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蝗灾的地理分布
上引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按其发生次数的地理分布,为:
黄河流域:436次,占85.82%;长江流域:69次,占13.57%;华南西南:3次,占0.58%。
这个分布情况与陈正祥研究的"蝗神庙之分布"基本一致。
地理学者陈正祥查阅国内外收藏的中国方志3000余种,找出其中记载有蝗神庙地点的,即在地图上标明,最后制成中国"蝗神庙之分布"的历史地理图(蝗神是总称,包括叭蜡、虫王、刘猛将军等)。
利用蝗神庙分布绘成的蝗灾分布地图,有一种超过文字记载的优点,因为凡是有蝗神庙的地方,反映当地的蝗灾必有反复发作的历史,故农民不得不立庙祭祀。
陈正祥归纳蝗神庙分布图的特点有四:(1)蝗灾的分布以黄河下游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
(2)华中以南,蝗灾渐少,到了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3)蝗神庙分布的南限,大致同春季及年平均80%的相对湿度等值线符合。
(4)云南高原中部和太湖流域相似,故蝗灾也较普遍。
这图的不足之处是未能反映蝗灾偶然发作的地点,因为蝗灾偶发地区,往往没有建立蝗神庙,便无法在地图上反映出来。
历史上的蝗虫是没有分类的,郭郛等研究现代中国蝗虫的生物学分类,指出有三大类,即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 *** 飞蝗。
郭郛等也将中国蝗灾的分布绘制成"中国飞蝗三亚种的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蝗虫主要都是东亚飞蝗,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内蒙古一带, *** 飞蝗主要分布在 *** 青海一带。
其中东亚飞蝗的分布情况,同陈正祥的"蝗神庙之分布"图非常一致,并且弥补了"蝗神庙之分布"中因不是多发性地区故没有蝗神庙的缺点,以及西北内蒙古和 *** 地区因缺乏方志记载故蝗神庙极为稀少的缺点。
将两图合起来看,可以对中国蝗灾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布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和理解。
天人感应面临蝗灾的尴尬
子思、孟子等倡言"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天道与人道合一,自然与人为合一。
汉代董仲舒更进一步发展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万神之君,天子是受天命而有天下。
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神化了皇权,但另一方面,天人感应也有限制皇权的一面,使得人君不能为所欲为。
所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责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度,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
在天人感应说的倡导下,产生了"变复"论,所谓变复乃指一切的灾祸都是天意,只有通过祭祀祈祷,才可以转"变"灾异而恢"复"正常。
在蝗灾猖獗,眼看禾稼被蝗虫啮食无收,百姓饥饿死亡,人君这时再深自谴责,下诏罪己,又何补于抗灾?所以东汉的王充便坚决反对,在《论衡》中反诘说:天地广大,用一点点祭祀的食品,"天地安能饱?"但天人感应的思想仍深入人心,当政者和老百姓面临蝗灾猖獗时,都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如《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628年)六月,京畿旱蝗时,唐太宗在皇苑中掇蝗祝之曰:"人以谷为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白居易在其《新乐府》之"捕蝗"中,一方面对蝗灾及捕蝗有客观生动的描述,但最终仍陷于天人感应的困惑中:"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
一虫治死百虫来,岂将人力竞天灾。
"他还是认为"吾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万民赖,是岁虽蝗不为伤。
"他相信唐太宗吞蝗后,蝗灾就消灭了。
但是,也有部分官员不相信天人感应,主张蝗来即要捕蝗灭蝗,不能听其猖獗。
如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山东大蝗,官民只知道祭拜,坐视蝗虫食苗,不敢捕杀。
玄宗则自责修德不够,致遭天谴。
他询问臣下们的意见,宰相姚崇力主利用蝗虫的趋光习性,于"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
"他派遣御史,分道杀蝗。
汴州刺史倪若水却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拒绝御史执行任务,姚崇大怒,牒报若水,如若听任蝗虫食苗,导致百姓饥饿,要对后果负责。
若水这才被动投入捕蝗,"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
"
天人感应说到宋代,被程朱理学所张扬,仍然很有威力。
宋代的朱熹奉旨去浙东一带视察旱灾和蝗灾的情况,随时报奏皇上,其中提到他在会稽县广孝乡亲自主持捕蝗、收买、焚埋蝗虫,大蝗一斗,给钱一百文,小蝗每升给钱五十文。
但同时朱熹又举行祈祷,专门写了一本《乞修德政以弭天灾状》,开头报告沿途所见灾情之严重,接着说"臣窃不胜大惧,以为此实安危治乱之机,非寻常小小灾伤之比也。
为今之计,独有断自圣心,沛然发号,深以侧身悔过之诚……然后君臣相戒,痛自省改……庶几精神感通,转祸为福……"
在蝗灾猖獗面前,民间对蝗灾的态度也处于非常矛盾尴尬的境地。
周代腊月祭祀称"八蜡"(蜡音zhà),指八种要祭祀的神,即"先啬"(神农)、"司啬"(后稷)、"农"(作物神)、"邮表□(田神)、"猫虎"(益虫神)、"坊"(河堤神)、"水庸"及"昆虫"。
先啬和司啬是丰收之神。
祭猫可除田鼠,祭虎可除野猪,故猫虎成为祭神。
昆虫专指为害庄稼的害虫。
"坊"、"水庸"和"邮表□"都是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护神。
到后世,八蜡的内容起了变化,先啬和司啬转为神农和后稷以后,从八蜡中分离出去,单独祭祀;猫虎因其捕食对象减少也慢慢淡出了。
八蜡神在民间浓缩演变为驱除害虫之神,特别是为害最厉害的蝗虫,被提到了首位,称之为"虫王"。
所以八蜡庙或虫王庙,在华北农村实际上都是祭祀蝗神的庙。
刘猛将军庙(简称猛将庙)发生于南宋的太湖地区,当地民间认为刘猛将军的驱蝗威力远超过八蜡庙和虫王庙。
清初的袁枚竟然把八蜡神降级为受刘猛将军的支使:"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需向刘猛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
"
刘猛将军即南宋抗金名将刘锜(1098~1162年),他和岳飞(1103~1142年)同是南宋抗金名将。
因受张俊、秦桧排挤,被剥夺军权,改任地方官,受到人民爱戴。
刘锜曾于宋高宗绍光六年至三十一年间(1136~1161年)先后驻军或转战于镇江、扬州、金陵、平江、巢湖、合肥一带,其战功显赫,深得这一带民间人心。
而这一带正是蝗虫的滋生多发区,所以刘猛将军庙独起源于太湖地区,为纪念刘猛将军举行的庙会(猛将会)也特别多。
刘锜更被封为灭蝗之神:"宋景定四年封刘錡为扬威侯天曹猛将,有敕书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余。
‘"
刘猛将军庙的威名还逐渐传入黄河流域,与北方的八蜡庙或虫王庙并存,河北徐水、武安县还有八蜡庙、虫王庙、刘猛将军三庙并存的现象。
《山东·威海卫志》说:"八蜡庙,俗名虫王庙,在东北门外,康熙末年建。
后改为刘猛将军庙,刘能驱蝗,有求必应,江、浙多祀之,雍正六年奉文捐建之。
"
蝗神庙的历史演变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对蔽天遮日而来的蝗虫,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先是祭祀八蜡神,以后发觉不灵验了,直接改祀虫王庙,虫王庙也不见得灵验了,听说江浙一带的刘猛将军"有求必应",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乃又转而建立刘猛将军庙。
八蜡庙和虫王庙的祭祀是贿赂性的,乞求虫王手下留情;刘猛将军庙则是打击性的,不吃软的就请刘将军把你消灭掉。
软硬兼施,蝗灾依然如故。
三庙林立,是历史上农业生产和农民饱受蝗灾苦难的印证。
历史上治蝗的生态观萌芽
尽管天人感应的思想深入人心,但在治蝗问题上陷于困境时,实际上不论 *** 官员和老百姓在祭祀虫神的同时,也投入积极的捕蝗灭蝗中去,并且摸索创造出许多灭蝗的经验。
徐光启在《除蝗疏》中归纳历代的除蝗方法,无非是治标和治本两大方面。
治标包括北宋淳熙年间敕令,命官民及时上报蝗虫情报,违者受杖责处分;对因穿掘、扑打捕蝗损伤苗稼的,给予免税和赔偿;实行以蝗易粟,鼓励民众捕捉蝗虫;提倡食蝗等。
治本方面,在低洼积水和有水草生长的地方,发动农民割草,晒干后既可作燃料,又清除了蝗虫产卵的场所;春夏间发动捕捉蝗卵,捕卵一石,可减少蝗虫百石;干卵一石,等于减蝗千石(笔者按:一斤卵块约有蝗卵4至8万粒,故一石卵绝不止百石蝗)。
对捕卵后残存的初生蝻子,预掘长沟,每隔一定距离掘沟一条,发动农民敲锣,驱赶,蝗蝻受惊,跳入沟内,即以泥土填入掩埋。
对漏网的成虫飞蝗,用绳兜兜取,布袋盛贮,拿去换粟。
最后,在蝗灾过后,还要检查冬月有蝗虫产卵处。
再得除子,冬闲除子一石,可敌治虫千石。
又鉴于蝗虫不食芋、桑、菱芡、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可以多种这类作物,有利于减轻蝗灾危害。
以上的方法可以说已经相当周详,只因蝗灾之来,非常迅猛猖獗,所以收效也受到限制。
受到明朝徐光启《除蝗疏》和董?《救荒活民书》等的影响,进入清朝以后,有关治蝗的专书也多了起来,如湖广布政使俞森的《捕蝗集要》、山东蒲松龄的《捕蝗虫要法》、浙江陈方生的《捕蝗考》、陈仅的《捕虫汇编》、江苏顾彦的《治蝗全法》、陕西芷龄的《除蝻八要》、陈崇砥《治蝗书》等,反映了有知识、有科学头脑的士人,紧跟徐光启、董?之后,提倡人力治蝗。
当然,明清治蝗书的增多,也不是好事,它反映蝗虫问题到明清时期不见减轻,更见严重。
在祈祷神力驱蝗和主张人力捕蝗的历史过程中,明末浙北嘉兴、湖州地区,农民发明了以蝗虫饲鸭、山区贫民以蝗虫饲猪等措施。
对于大量捕集、数以千百石计的蝗虫,如只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概焚埋,不加利用,也确实是能量(蛋白质)的很大损失。
唐太宗带头吞蝗的传说影响很大,据说唐代民间因而形成了食蝗的风俗,甚至于以蝗虫为珍贵的食品,互相馈赠。
据分析,蝗蝻的粗蛋白质含量为71.21%,粗脂肪为9.1%,碳水化合物为5.13%,灰分为5.24%。
其食味近似虾干,营养价值和鱼肉类相当。
民国时期的北平、天津一带餐馆里,还有以蝗虫为佳肴,供顾客点菜之需。
苏北蝗区常年有蝗虫产卵的地方,遇蝗虫大发之年,居民打了蝗虫,晒干后贮藏起来,做干粮或肥料用,荒年时还要预防晒场上的蝗干被人偷去。
历史上自南京浦口至徐州一带,处于洪泽湖和微山湖蝗虫滋生地带,蝗灾频繁,形成了以蝗蝻饲鸭的传统,有专业的鸭户领导放鸭,犹如蒙古草原的放牧牛羊一样。
据调查,一只大鸭一天中能吃掉蝗蝻两斤,则一千只鸭每天的食蝗量达两千斤之多,当地的蝗虫虽然年年滋生,也就难以成灾了。
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天人感应仍然有其科学的积极的意义。
生态学并不认为人可以向自然无限制地索取。
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受自然界生物链规律的约束。
蝗虫之所以猖獗,是因制约蝗虫繁殖的客观条件失控,如干旱缺水、天敌减少、植被单一化、越冬残虫量大等,给蝗虫提供了快速繁殖、短期内爆发成灾的可能。
气候干旱化是亚洲大陆腹地的大趋势,非人力短期内所能扭转,但其他人为的因素如河滩 *** ,湖库脱水,退耕还湖、还草、还滩过程中没有注意综合措施,残留虫量太多等,都是导致蝗虫爆发的条件。
蝗虫的天敌包括菌类、螨类、昆虫类、蜘蛛类,两栖动物类、鸟类等,据统计,达68种之多,尤以鸟类的食蝗量为大,其次是捕食蝗虫的昆虫;天然的益鸟因人们捕捉不断减少,只能依靠鸡鸭等家禽实行突击捕蝗。
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种种因素,蝗虫问题虽然不可能彻底解决,却完全可以科学地给予控制。
继承历史经验,在蝗虫多发区和附近地区,有计划地组织一定规模的养鸭养鸡场,扩大推行生物治蝗、食蝗和制作蝗虫饲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一项措施。
我国古代也是有发生过蝗灾的,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时期,但当时对蝗灾的记录比较简略,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到我国1949年建国一共记录了大概有800余次,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蝗灾年就有800多个,这个概率真的是不小了,大概就是平均5-7年的时间里就要发生一次蝗灾,尤其是到了清朝时期蝗灾变得更加频繁,尤其是在咸丰年间的时候,几乎年年都有蝗灾,清朝总共经历了268年,据相关记载只有14年没有发生过蝗灾,所以说我国古代不仅发生过蝗灾,还深受蝗灾的困扰。
即使到了民国时期我国也是有发生过3次蝗灾的,并且规模不小,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困扰,不过要说是最重大的蝗灾还得是发生于咸丰时期的,因此也被称为了?我国近代十大灾荒之一?,提起蝗灾大部分人都不是很了解,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蝗灾发生了,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忽略蝗灾的严重性,首先蝗灾破坏庄稼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使农业生产变得颗粒无收。
我国古代对蝗灾的记载,记录得越早就越简单,但到了后期就有了非常详细的记载了,刚开始发生蝗灾的时候人们不敢消灭它们,因为古代人们都是比较迷信的,他们认为蝗虫是上天派来惩罚他们的,是属于神的代表,所以不敢侵犯,到唐代的时候就把蝗虫列为了害虫,那时候人们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治理蝗虫了。
到了后期的时候政府也开始监管对蝗虫的治理,所以说蝗灾在当时引起了高度重视,虽然现在蝗灾已经很少发生了,但我们依然没有放松警惕,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才避免蝗灾一次又一次地侵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5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