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的欧洲,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并首先被用于拍摄人像。清代官员中最早拍摄照片的,是1844年与西方人打交道较多的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在王公贵族中,最早接受摄影技术的当属1860年的恭亲王奕?。在后宫中,光绪帝的珍妃最喜欢摄影,1894年曾偷偷从宫外购进一架相机,平日不仅自己照相,还教皇帝和太监拍照。
慈禧照相则相对较晚,一般认为这是她过于保守的缘故,实际上主要还是出于礼制的制约。她很难接受摄影师、特别是西方摄影师对她随意拍照。不过慈禧的个人生活极富情趣,晚年也被来自西方的摄影技术所吸引。
后来,有人成为慈禧照相的御用摄影师,此人名勋龄,汉军正白旗人。
史料记载,1903年美国女画家卡尔欲进宫为慈禧画像。慈禧心血来潮打算让卡尔对着自己照片画,看她画得到底像不像。于是安排勋龄入宫照相。照相前,慈禧提出她的第一张照片要拍坐在轿子里去受朝的场面,并询问要坐多久才能照好、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照片?听到只要几秒钟就够了,早晨拍照、傍晚就可以看到,她表现得十分兴奋,并要亲自看看勋龄怎样操作。
第二天早晨,勋龄带着照相机来到颐和园。慈禧看着相机,十分好奇地问道:“这真奇怪,怎么这东西就能把人的相貌照下来?”勋龄简单介绍了照相的方法后,她就让一个太监站到前面,自己从镜头后面观望。忽然,她惊奇地喊道:“为什么你的头在下面?”勋龄又解释了一番呈像原理,说照好以后就不会颠倒了。慈禧很高兴,说这东西实在是巧得很。然后她走进轿子,命轿夫抬着前行,勋龄随即按下快门。轿子从照相机前走过,慈禧问道:“有没有照一张?”勋龄回答已经照了。她又说:“为什么不先关照我一声?我刚才的样子太板了。下次要照的时候先关照我一声。我要照个和气些的相。”然后便在院内摆座布景,更换服饰,拍了几张坐在宝座上的单人照。
拍照完毕,慈禧又迫不及待地亲至暗室观看洗印相片。底片冲好后,勋龄拿到红光下请太后过目。慈禧不解地说:“不很清楚,我可以看得出这是我自己,不过为什么我的脸和手都是黑的?”摄影师就告诉她,印到纸上后黑点就变白点了。第一张图像被奇妙地印了出来,慈禧异常兴奋,拿在手中不肯放下。哪知时间一久,画面变成漆黑一片。见此情形,她立刻吓得惊叫起来:“怎么变黑了,是不是坏预兆?”摄影师又解释说,照片印出来后还必须要洗,否则露光多了图像就会消失。慈禧这才松了一口气:“倒是有趣得很,原来要费这样多手脚。”
等到照片全部洗好,慈禧更加惊奇:“多么奇怪!每样东西完全和真的一样。”把它们拿到自己的寝宫后,她更是坐在椅子上久久凝视,甚至照着镜子仔细比较。然后吩咐摄影师每种再洗印十张,并要求把照相机留在宫中,以备随时拍照……
慈禧的照片,形象大同小异,但不同场面、不同背景、不同姿势,服饰、头饰、陈设等也不尽相同。这里将其大致分为四类:
一是单人全身照。
均在颐和园乐寿堂前布景拍摄,中间为宽大的御座,两旁竖孔雀翎掌扇,陈设香几,上面放置盛满水果的大瓷盘……上方特意挂着题名横额,或悬挂“大清国当今圣母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横额,或悬挂“大清国当今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的长串徽号横额。所谓徽号,就是帝后尊号之上再加的褒美之词。清代帝后徽号,每次大多加两个字,凡遇庆典,都可以增加。
二是多人合影。
包括乘坐轿舆,与隆裕皇后、瑾妃、德龄、容龄诸人合影和会见外国女宾等。这类照片,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三是化妆与娱乐照。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期,在宫中被尊称为“老佛爷”,这直接源于她的佛教信仰。现存四幅慈禧扮观音照片,内容恰似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境。
四是上色照片。
慈禧特下旨意,将部分自己满意的照片放大,再命如意馆画师着上协调的色彩。这些“彩照”或悬挂于寝宫,或作为礼物赠送外国首脑。
在晚清宫廷,慈禧照相的排场最大、耗费最巨,保存至今的形形色色的照片也数她最多。慈禧的照片究竟有多少?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宫特立《圣容帐》,对这些照片的形象、件数和用场,都一一作了登记。据此帐目记载,慈禧的照片共有三十种、七百八十六张。从目前故宫的收藏情况看,照片种类仍与当时基本相符,但整体数量则远远少于七百八十六张。
搜索
立即关注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3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