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三位白袍将军,千兵万马避白袍出自此人的身上

众妙之门 2023-06-18 11:24:46

历史上三位白袍将军,千兵万马避白袍出自此人的身上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白袍将军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千军万马避白袍,白袍将军知多少?

"突然间杀出一白袍小将,白盔白甲白战袍,胯下白龙马,掌中亮银枪",听书的时候总会听到这么一句,用来夸奖英勇小将。但是为什么是白袍小将呢?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三位白袍将军,忠勇无双,为人们称道。

第一位,七进七出长坂坡,浑身是胆赵子龙。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赵子龙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白袍将军,每个人都能说出七进七出的故事,很多人也以赵云作为偶像。

赵云最初投奔公孙瓒,但是不被重视,恰巧同时刘备也因为没有地方去而投靠公孙瓒,二人由此相识。后来赵云因故离开公孙瓒,流浪江湖,后又与刘备相遇,投入刘备帐下。

赵云最著名的两个故事,单骑救主、赵云截江都是与阿斗有关。

长坂坡之战,刘备在逃亡过程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两个女儿都被曹操部将统领的掳走,刘禅及甘夫人赖于赵云的保护才幸免于难,赵云怀揣后主,杀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有诗曰: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东吴孙权趁刘备入川时派遣船队迎接孙夫人回吴,孙夫人趁机带走了刘禅。当时刘备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驻守荆州的治所,刘备的家眷及孙夫人等都是在公安。因为孙夫人骄横跋扈,刘备又特命赵云掌管内事,获知孙夫人携带刘禅逃走后,赵云及时追赶,与张飞一同在江面上将刘禅截回。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进攻汉中,汉中守将被黄忠所斩。三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黄忠出营劫粮未归,赵云带着数十骑出营寨查看,恰巧遇到曹操大军,赵云多次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退入汉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被围,赵云又驰马突击救出张著。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赵云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这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

次日刘备到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第二位,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南朝名将陈庆之。

陈庆之是南朝梁的将领。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等职,带兵有方,善抚军士。提起陈庆之,大家更喜欢用"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来赞其用兵的神勇。

陈庆之最有名的属于7000战70000。大通二年,北魏内乱,萧宝寅、尔朱荣等人自立为王。北魏皇室元颢以投降梁为条件,请梁发兵助其称帝。而陈庆之以"飙勇将军"身份,带着7000人护送元颢前去洛阳称帝。北魏丘大千领着7万人分筑九城,抵抗梁军。陈庆之日下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还全歼了前来救援的魏军2万人,俘虏魏济阴王元晖业。

除此之外,大通元年陈庆之征战涡阳,率麾下轻骑200人突袭元昭军,破其前军。

陈庆之用兵灵活。最大特色是重视士气,善于把握战机,善于打运动战。陈庆之不但在战场上注重士气的作用,在平时也注意士气的积累。在荥阳之战中,陈庆之的演讲让梁军将士没有了任何顾虑,于是梁军在陈庆之指挥下"相率攻城",创造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战例。

陈庆之的战绩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因平时爱穿白色袍子,因此所以当时有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第三位,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初唐名将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于世。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李世民亲征辽东时,薛仁贵投入将军麾下,自此步入军旅。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在辽东安地战场上,刘君邛被高句丽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高句丽军观之胆寒,于是撤军,刘君邛也获救。此役过后,薛仁贵名扬军中。

唐军至,高句丽莫离支派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大军二十五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李世民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此战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高句丽军望之。唐军大举跟进,高句丽军大败,被斩首两万余级。

后,高句丽举国震惊,后黄城、银城等地军民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战后,李世民特意召见当时只是普通士卒的薛仁贵。李世民赐他马二匹、绢四十匹及俘虏十人为奴,并升其为、云泉府。这其中有一个敬德月下访白袍的故事,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

薛仁贵最有名的故事应该是三箭定天山。

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死,继位的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李治以右屯卫大将军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

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擒其首领兄弟三人。

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这三位白袍将军的故事讲完了,大家有其他的白袍将军,也可以一起讨论。

南朝第一名将:孤军破敌数千里 千军万马避白袍

420年东晋北府军将领刘裕废晋自立,改国号为宋,占据南方地区。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从此形成南北各自为政,相互对峙的局面。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南朝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文人辈出,但军事实力却日益衰弱,领土逐渐缩小,最终在589年被来自北方的隋朝所统一。

南朝大多数是农耕民族,不善骑射,因此在与北方尚武的游牧民族的对抗中经常落于下风。除了刘宋王朝初年,依靠北府军的老班底,曾短暂压制北方外,之后的一段时间,南朝基本处于守势,几次北伐也都草草了事,未能对北朝政权构成真正的威胁。但有个一人是例外,他“射 *** 札,马非所便”,却提孤军以少胜多,威震北朝。此人便是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484年出生,义兴国山人。陈庆之自幼就跟随萧衍,算是他的跟班吧。当时萧衍酷爱下棋,一玩起来就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其他人都感觉筋疲力竭,唯独陈庆之不睡觉。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因此深得萧衍的信任。之后萧衍起兵谋取帝位,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他散尽钱财,招集将士,帮助萧衍。

525年1月,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表示要归降梁朝,萧衍便派遣陈庆之任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应。完成任务后,陈庆之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奉命率两千人护送萧衍第二子、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5月陈庆之会合其他几路军队,击破前来阻拦的北魏军2万。此后形势急转直下,6月豫章王萧综怀疑自己不是萧衍的儿子,叛梁归魏,引发梁军溃逃,魏军乘胜追击,梁军损失惨重。只有陈庆之斩关夜退,所属的部队无一损失。

527年10月,陈庆之跟随领军将军曹仲宗进攻北魏的涡阳。此时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步骑15万来援,前锋已经抵达距离涡阳40里的驼涧。陈庆之认为“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率麾下二百骑击破援军先锋部队,魏军震恐。之后陈庆之与诸将,进逼涡阳城,与魏军对峙,双方“自春至冬,数十百战”。

梁军主将曹仲宗害怕被腹背受敌,想班师回朝。陈庆之慷慨陈词,“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同时利用萧衍给他的密诏,树立自己在军中的权威。最终涡阳一战,梁军大获全胜,北魏军死伤无数,涡水因为俘斩过多而断流,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捷报传到京城,萧衍非常高兴,下诏褒奖陈庆之“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528年北魏发生内乱,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杀死北魏王公宗室、朝廷大臣2000余人,北海王元颢南投梁朝,并请求萧衍出兵,帮助自己回国称帝。萧衍对此事并不热衷,但也感觉是个机会,于是派遣陈庆之率领7千人送其北还。

陈庆之率军从县出兵,进拔荥城,抵达睢阳城下。此地的守将是魏将丘大千,他手下有众七万,分筑九城。陈庆之二话不说便发起了攻击,“自旦至申,陷其三垒,大千乃降”。此时北魏派遣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禁军二万人来援,占据考城。而考城四面临水,守备严固。对此陈庆之命浮水筑垒,最终攻陷其城,生擒元晖业,继续进军。

北魏也着了慌,北魏的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率7万禁军,占据荥阳抵抗陈庆之。北魏兵精城固,陈庆之一时未能攻克。而此时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北魏的援军前后继至,旗鼓相望,梁军军心动乱。陈庆之对全军发表演说“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

梁军士气高涨,一鼓登城,攻破荥阳城。北魏援军赶到,陈庆之又率3千骑兵,大破北魏军。陈庆之乘胜进军,魏主元子攸逃奔并州,北魏的临淮王元、安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库,备法驾,迎接元颢入洛阳宫。陈庆之所部“自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当时陈庆之所部皆穿白袍,所向披靡,因此当时洛阳有首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古代都说“千军万马避白袍”,白袍将军究竟有多强?

古代都说“千军万马避白袍”,白袍将军究竟有多强?非名将不敢穿!

看电视剧的时候,总能被烽火狼烟的战场所吸引,更为那些骁勇善战的大将军着迷,他们身手矫健聪明过人,总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实在是太英勇了。实际上历史上也确实有很多有名的大将军,他们有的平定叛乱打天下,有的收复河山安定民心,直到如今都流传着他们的故事,其中哪些白袍将军则更是威武,只要提到白袍将军无不称赞佩服。





古代白袍将军有多强?

首先出场的是“以少胜多”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也是历史上首位敢穿白袍的将军。




陈庆之,字子云,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的将领。史料记载陈庆之曾以七千兵力对抗百万军师(不晓得是不是开了挂),并大胜而归,将洛阳等32座城池悉数收复,由此可见其是何等的骁勇了。也正是因为此战,陈庆之所带领的七千人军团也被称之为“白袍军”,民间还流传着“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这一说法。




薛仁贵他穿着白衣,骑着白马,十分的威风,这个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一生经历了许多的奇功,打败突厥。更是打败高丽军,镇守西凉,留下了非常多经典的典故,他这着一身白袍的身影早已烙在人们的心中。而他穿白衣,就是想要引起人们的注视,因为在当时有许多勾心斗角的大官,所以他一路走来不太顺利。而他穿着一身白衣,就是想要得到皇帝的关注,在危难的时候出手相助,让皇上看到了他的才能。

说的到这里,估计好多人都该奇怪了,为啥呢?在战场,一般都是越不显眼越好啊。这是因为,这位名将早期因官场上那些勾心斗角的大官,使得他不是特别顺遂,而他穿白铠甲就是为了得到当今圣上得关注,他在危难之时,出手相助,得到皇帝赏识,使皇上看到他才能,他建功立业的决心。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里面的赵云,他是刘备手下的一名大将。在平日生活里,赵云是一个非常慈善的人,但是一到了战场上,他就变的非常狠,杀人如麻。但是赵云这个人可以说是一直都在为百姓而战。所以赵云他穿上了白色的战袍那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我们都知道有一句古语是千军万马避白袍。这些战士勇于穿白袍,那可以证明他们真的是非常的强了。对于古代白袍将军到底有多强你怎么看?

古人常说“千军万马避白袍”,白袍将军到底是何方神圣?

白色在战场上最显眼的颜色,敢穿白袍上战场的将军无惧敌人的那都是一世名将,白袍传说中比较古老的当然要数常山赵子龙!

三国中,赵云的战术素养和才能自不必多说,他也是三国将领里唯一一个身着银铠白袍的,加上他骑的白色战马和银色尖枪,战场上的赵云宛如一道白色的闪电,一骑绝尘。

此外还有誉为战神之名的陈庆之,这位南北朝时期的超级名将生生杀出了“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威名来。

公元528年,陈庆之率命护送对梁国投降的魏北海王元灏北上称帝。陈庆之当时带了7000人马,北上的路途遭到了魏国士兵一路的绞杀。最终,他拿下32城,剿灭百万魏国大军,未尝一败。当时洛阳城的百姓几乎都是谈陈色变。

最后一位白袍将军,要说的是民间传说中勇猛无比的唐朝名将薛仁贵,薛仁贵一生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薛仁贵打仗一直打到了70岁,可以说是一生戎马。他同样也是一位白袍将军,几十年战斗生涯只吃过一次败仗。

但实际上,薛仁贵一生并未做过主将,都是任副职,虽然也是战功赫赫,但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做到“一字并肩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2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