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权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在曹操去世后,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一年后,也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丕和刘备称帝,是一前一后,中间间隔的时间最多只有一年。但是,就东吴的孙权来说,却等到公元229年才称帝。
众所周知,在三国之中,东吴并不是实力最弱小的一方。特别是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东吴的整体实力是要超过蜀汉的。但是,孙权却成为三国中最后称帝的一方诸侯。对此,实际上,在夷陵之战后的公元223年,陆逊等东吴大臣已经劝孙权登基称帝了。彼时,东吴不仅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蜀汉,还成功防御了曹丕的伐吴之战,可以说是一个称帝的最佳时机了。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后,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为何被孙权拒绝呢?换而言之,孙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一
首先,《建康实录》中记载:夏四月,丞相孙劭、大将军陆逊率群臣上表,称天命符瑞,劝王即帝位,王再让未许,谓群臣曰:“汉家堙替,不能存救,亦何竞焉?”
黄武二年(223)四月,陆逊和丞相孙邵率领群臣上表,劝吴王即帝位,孙权谦让没有答应。对此,在笔者看来,陆逊等人劝孙权在公元223年称帝,其实是有充分理由的。
一方面,这是因为曹丕、刘备已经先后称帝了,对于孙权来说,如果还继续使用吴王这一称号的话,显然就是屈居人下了。另一方面,在公元223年四月,东吴不仅打赢了夷陵之战,还成功抵挡了曹丕三路伐吴之战。就夷陵之战来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至于曹丕三路伐吴之战,则是在夷陵之战后进行的,虽然这场战役给东吴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不过,从结果上来看,曹丕还是最终撤军了。
二
但是,对于陆逊等人的称帝建议,孙权还是拒绝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孙权之所以选择拒绝,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公元223年四月,刘备还没有去世,而蜀吴联盟,更没有成功修复。因此,孙权如果在公元223四月称帝的话,很可能遭到蜀汉一方的反对乃至于进攻。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对于志在匡扶汉室的刘备,自然是不能接受孙权登基称帝的结果,特别是孙权选择在夷陵之战刚结束后称帝,这就更容易激怒刘备了。
虽然蜀汉一方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不过,刘备一直停留在永安白帝城,没有选择回到成都,已经暗示了他可能卷土重来的态度了。如果刘备再次兴兵的话,孙权自然是比较紧张的,因为孙权一旦称帝,还会激怒魏文帝曹丕,这会让孙权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中。在三国鼎立的格局彻底形成后,东吴和蜀汉因为实力相对弱小,从客观上来看,这两个国家必须联合抗衡曹魏。换而言之,在笔者看来,不管是蜀汉还是东吴,都不具备两线作战的实力。
三
在刘备去世后,后主刘禅即位。对于蜀汉丞相诸葛亮,选择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关系,也即重新恢复了蜀吴联盟。对此,在笔者看来,蜀吴联盟的恢复,无疑为孙权称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蜀吴联盟的恢复,是在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之后的事情了。另一方面,陆逊等人劝孙权称帝时,后者之所以拒绝,也是担心魏文帝曹丕的报复。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孙权选择向曹操称臣,以此联合攻打关羽。
在此基础上,曹操上表汉献帝刘协,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国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督荆、扬、交三州。因此,在夷陵之战后,孙权的吴王,名义上还是曹魏的附庸。
四
最后,因此,对于孙权来说,一旦正式称帝的话,这意味着东吴不再名义上臣服于曹魏了。这对于魏文帝曹丕来说,自然是不能忍受的行为了。虽然上一次征讨东吴没有成功,但是,曹魏实力强大,完全有能力再一次调集数十万大军征讨东吴。对此,在笔者看来,尽管吴国有长江之险,不过,曹魏的强大兵力,还是让孙权颇为忌惮,从而拒绝了陆逊等人的称帝建议。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同月十七日(6月29日),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
黄武七年(228年)五月,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扬州牧曹休,谎称受到吴王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曹休未辨真伪,即率步、骑兵十万人,去皖城(今安徽潜山)接应。不久之后,东吴和曹魏爆发了石亭之战。此战,魏军败走,陆逊等督军追击,直抵夹石(今安徽桐城北),斩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物资器械无数。曹休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但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
由此,魏文帝曹丕的去世,石亭之战的胜利,乃至于曹魏大司马曹休的病逝,给了孙权称帝的勇气。一年后,也即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在孙权称帝时,曹魏刚刚受到重创,蜀吴联盟也非常稳固,这显然是一个称帝的最佳时机,也即孙权的耐心,最终没有被辜负。对此,你怎么看呢?
首先所谓三国,很明显魏蜀吴是三国制衡的局面,蜀汉和东吴互咬很可能便宜了一旁虎视眈眈又无比强大的曹魏。这点道理不光孙权知道,刘备也知道,但是刘备是被逼红了眼了,荆州对于蜀国来说太重要了。
虽然双方都知道求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刘备和孙权当时根本就没有谈拢,孙权根本就不可能把刚刚拿回来的荆州,再原原本本地送回去,因为当时蜀吴边界已经到了巫山附近了,早就超了荆州一大块了,我估计孙权顶多也就是把多出来的这块还回去。
刘备不可能答应,这点蝇头小利填不饱他的肚子,刘备起势晚,早年过着被曹操、吕布追杀的日子,犹如丧家之犬,狼狈不堪,好不容易自己坐拥荆、益二州,汉中之战又打败实力强大的曹操,蜀国之力空前强盛,说白了刘备已经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了。
如今,关羽被吕蒙所斩,张飞被叛军所害,荆州三郡尽失,所有的衰事全和孙吴有关系,上一秒还在天上的刘备,这一秒瞬间如坠冰窟,适逢曹魏政权交替,曹丕篡汉,内部反叛不止,其实趁此机会蜀吴两国采取行动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必能形成里应外合之势,但是刘备选择利用魏国自乱的机会,讨伐东吴,刘备也自知此策为下下签,可这口气刘备咽不下去,即便再多人反对,也动摇不了刘备的复仇之心。
要说事情演变成这个局面,的确是孙权集团目光短浅造成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而孙权差点没把刘备给掐死,把蜀国中流砥柱关羽给宰了,又把蜀国两臂之一荆州给断了,打破了三国对峙的政治局面,刘备如果不挽回损失,基本上就可以退出角逐天下的舞台了。
话说到这咱们不如再往下分析分析,其实孙权拿下荆州大部分地区以后,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奈何孙权真的是只会守不会打,处在建业的孙权为了看住荆州着实有点拙膝见肘,因为武昌北面是魏军控制的襄樊,那个时候部队支援和运输的线路比较单一,长江沿线经常被魏军截断,荆州的将领士兵只能守城抵御和建业大本营取不到联系,孙权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也曾尝试把都城迁过去,但是一来此地处于风口浪尖,兵家必争之地太危险,二来孙权内部对此争论的很厉害,反对的声音很大,导致孙权也徘徊不定,再加上合肥之争孙权三番五次吃瘪,慢慢的孙权自己主动进攻的想法就被消磨没了。
其实孙权的版图往北扩展比往西扩展要好很多,虽说长江天险其实只能被动防守,所谓天险也是和曹魏一人一半,也没占到多大的便宜,刘曹两家争夺荆州是为了进攻,而孙权争夺荆州是为了防守,可惜孙权一辈子都没打下合肥,要是从武昌逆流而上进攻更白扯,所以荆州在孙权手里远远没有在刘备手里对曹魏的威胁大。
最后咱们回到问题,孙权求和就是怕两国消耗过甚,酿成亡国的大错。刘备不答应,就是因为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不打还好,一打还打输了。夷陵之战后蜀国国力再难和曹魏匹敌,而孙权作为三家里的最大受益者,守着如今的疆域等到死也没有再前进一步。
当然,对于刘备来讲,这一仗又不得不打,丢了荆州,注定会灭亡,等于慢死,而举全国之力争一下,还有胜的希望。
而曹丕也被孙权给迷惑了,本来这是他一举统一天下的机会,结果孙权扑通一下跪下称臣了。俗话说不打笑脸人,曹丕也就放弃了进攻东吴,可是联合东吴进攻刘备也不行,毕竟此时刘备风头正盛,与其消耗自己的兵力,不如坐山观虎斗,留着体力收拾残局。
只可惜,夷陵之战刚刚结束,吴国和蜀国就和好啦,曹丕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而更惨的是刘备,战争之前没有答应孙权的求和,战争之后,实力大减,再求和也就已经处于下风,毫无议价能力了。
夷陵之战后,刘备折损数十员大将,更是失去了数万精锐部队,蜀汉的立国之本,刘备赖以争霸天下的实力也经此一战损失殆尽。
从此之后,刘备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愿望彻底没戏,摸爬滚打数十年的刘备一夜回到解放前,不要说曹魏了,就连东吴他都不再有与之抗衡的资本。
但即便如此,东吴也没有趁火打劫,乘胜追击。那么究竟是因为哪些原因,让东吴最终放弃这个灭掉刘备,扩张自己势力的大好机会呢?
首先在双方的实力对比上,刘备和孙权已经不是一个量级上的了。夷陵之战后的蜀汉,魏延需要镇守汉中防备曹魏,马超又一直不受刘备重用,因此在顶级战力上,刘备只有赵云一人可用。
在军队方面,有的说陆逊一把火烧掉刘备5万人,也有的人说是8万人。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些人当中大多是跟随刘备夺取益州、攻占汉中的精锐老兵。
毋庸置疑,有没有上过战场的军队,战斗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东吴趁这个时候水陆并进,如果曹魏在趁机出兵汉中,那就会给蜀汉造成绝对的实力碾压。
但是在重重原因的考虑下,孙权还是选择撤兵,给了刘备和蜀汉修生养息的机会。至于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曹魏的虎视眈眈。
东吴如果灭掉蜀汉,那他接下来就得单独面对曹魏。在当时,北方的人口、经济、生产力都要强于南方,只要曹魏多花些时间,在1V1的情况下,迟早是能灭掉东吴。
再加上东吴军队擅长水战,而益州大都是山地,这会让东吴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另外如果东吴占领益州,那他就得在益州囤积大量军队,不仅得稳定益州,还得防范曹魏从汉中发动战争,因此占领益州对东吴来说,不是胜利果实,反而是个沉重负担。
如果灭掉蜀汉,东吴就得独自对抗曹魏。而且东吴山场水战,如果他占领益州,益州那边就都是陆地山地,水军根本派不上用场。而如果是步兵,那有肯定不会是曹魏的对手。
第二,留着蜀汉帮忙对付曹魏
蜀汉虽说元气大伤,但只要给他一定的时间,还是可以牵制住曹魏大量兵力,从而减轻东吴的压力。
第三,防止曹魏趁机攻打东吴。
想要灭掉蜀汉,东吴是需要抽调大量兵力的。而且这也需要一定时间,在加上西川地势险要,万一在东吴军队被蜀汉牵制住的情况下,曹魏出兵去偷东吴的老家,那东吴就会陷入两面作战,甚至是被灭国的风险。这种错误,孙权和陆逊才不会犯。
也因此,在这3个原因的影响下,孙权最终撤兵,这才有后来的刘禅即位。
这个还是有关系。分别有以下几点原因
1,首先确立王国政权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220年-221年荆州之战引发了夷陵之战,作为防守的一方甚至向曹丕寻求帮助,因此这个时候面临面子和战争问题,即使曹丕代汉这也不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一直到第二年曹丕伐吴和6/7年后的石亭之战(曹丕差不多这个时候下线了),这才完全使外部环境稳定下来。
2,名声问题,这个可以横向对比袁术和刘备,姓刘那至少在当皇帝上就有了最好的借口,刘备称帝很自然的可以自诩正统,曹丕虽说心思都摆在桌面上,但人家毕竟走的正规手续,对待刘协也不错,孙权满打满算是个诸侯,说难听点地方军阀,家族,集团,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支撑他去做这件事。
3,孙吴的政治环境非常复杂,我认为是三国政权里最复杂的政权。曹魏的士族大家尽管也十分庞大,但已经是正统班子,政府拥有最高的集权,有与之匹配的号召力和威慑力,刘备的通过外交和战争兼并的手段和诸葛亮出色的内政能力能够完美的制衡西川和荆州士族,毕竟也结构也不复杂。
但是孙吴不一样了,与其说是一个统一的政权,不如说是联邦,我甚至认为和近代北洋政府有的一拼,毫不夸张的说,这几乎是由家族支撑起来的政权,孙权与其说是领导者不如说是家族代表,族长,以顾,戮陆,朱,张为代表,豪族有自己的土地和势力,政权的很多决策意见都放在他们的手里,这也是孙权必须去斡旋,制衡的地方,这需要大把的时间。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非正统,政治环境复杂的政权,如果要成立王国必须解决诸多问题,除了上面说的几点,还有经济,民生,文化,外交等等基础设施需要齐备,否则这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过程,必将迎来惨痛的收场。也正是因为如此,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东吴才会成为三国当中存续最久的势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2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