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崇祯皇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引言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国,朝代的更替已经是历史上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每个朝代的最后一任皇帝,都被称为亡国之君,也永远地被历史铭记了下来。
明朝作为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历经了276年,16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是明朝16位皇帝中的最后一位,虽然崇祯皇帝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却不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反而胸怀壮志,还勤勉政事,在《明史·本纪第二十四》中是这样评价崇祯皇帝的,“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也就是说崇祯在位10年,其中7年不近声色,勤劳执政,可以说是非常用功了,那么为什么最后还是没能挽救明朝呢?
生不逢时的明君
要知道,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做过的最出名的事,就是铲除了以魏忠贤为党首的“阉党”。魏忠贤在明熹宗在位期间,深受明熹宗的宠信,还在朝堂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几乎垄断了所有权力。
崇祯皇帝一即位,给予了阉党最为致命的打击,魏忠贤顿时就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从崇祯皇帝处理阉党的手法来看,他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且果断的明君。不仅如此,他还为曾经被冤枉的官员平反,重新任用他们,也用自己的手法整顿了整个明朝。与前两朝比起来,崇祯皇帝在位时的朝堂明显要更加有了改观。
但是,仅靠崇祯皇帝一个人的努力,根本无法挽救已经腐烂到根的明朝,他只是一个生不逢时的明君。明朝出现亡国迹象的时候,从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就已经出现了,从万历皇帝以后,之后的几乎每一任皇帝几乎都没有做出什么挽回明朝势头的实事,反而是不断地怠政。因此,明朝的颓势是无法靠崇祯皇帝一个人倾覆的。
内忧外患的局面
除此以外,明朝当时正处于着内忧外患的状态,崇祯皇帝在处理内政的时候,还得要与关外的清朝和民间的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周旋,当时关外的清朝正处于不断上升、发展的状态,积弊非常深重的明朝根本无法与之匹敌,再加上李自成作为起义军的首领,领导的起义军凭借着对于明朝的失望的心情,势头更是越来越盛,因此明朝灭国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崇祯皇帝在位期间,不仅有着内忧外患,还发生了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自然灾害。从1628年起,当时明朝的北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旱灾,据《汉南续郡》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之后又发生饥荒、蝗灾这样的天然灾害。
1640年,明朝更是爆发了烈性的传染病,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这场传染病的死亡率非常的高,“瘟疫传染,人死八九”,说的就是这场传染病的传染率有多高。这些自然灾害和瘟疫也是导致明朝灭国,李自成等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
结语
推翻明朝的李自成《登极诏》也说“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孤立于上,而受到奸臣的蒙蔽);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另外,崇祯帝的性格相当复杂,在去除魏忠贤时,崇祯表现得极为机智,但在处理袁崇焕一事,却又表现得相当愚蠢,《明史》说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措。”也就是说崇祯帝用人不彰、疑心过重、驭下太严,史称“崇祯五十相”(在位十七年,更换五十位内阁大学士、首辅),因此也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参考资料:《明史》、《汉南续郡》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是出了名的勤政,但即使他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明朝的灭亡。其实原因有很多,对内来说,明后期的官场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当官的不为百姓请命反而压榨百姓。对外来说当时的满清日益强大,明朝内有能力的武官老的老死的死,在军事方面不堪一击。
首先分析一下崇祯时期明朝内部的形式。崇祯皇帝之前的几位皇帝昏庸无道,他们在位期间不是想着怎么强大明朝而是整日的荒废度日。有的皇帝沉迷女色,有的皇帝修炼道教还有的皇帝执着于想要当一名木匠。在这些愚拙皇帝的统治下明朝国力快速下降。面对这破败不堪的场面,即使崇祯皇帝再怎么补救也是无能为力。
明朝后期官场腐败,宦官专权。即便崇祯皇帝上任之后除去了最大的宦官魏忠贤,官场上也没能得到稳定。崇祯皇帝最大的缺点就是为人多疑且刚愎自用。在用人上面他不相信忠臣的进谏,根据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从而导致官场上频繁更换官员,使得有才之士得不到重用。军事方面也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除了朝廷内部的混乱,天灾和外部的满清势力也是导致明朝灭国的根本原因之一。崇祯时期西北部的陕西地区几乎年年旱灾,南方又经常发生洪涝。对于这些灾难,崇祯皇帝没能及时处理,导致民怨四起,各地农民起义军势力逐渐强大。而外部强大的满清也开始逼近中原地区。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崇祯皇帝每天忙于政务,睡觉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他还勤俭节约,衣服上有补丁都不愿意做新的。但即使是这样的勤政下,他的努力也犹如杯水车薪,根本浇不灭这亡国之火。
在崇祯皇帝勤理政务的统治下,明朝仍然萎靡不振走向灭亡是因为以崇祯皇帝的一己之力扭转不了大明朝的命运。因为当时明朝已经到了腐败无能的地步,从上到下的政治已经腐败透了,即使崇祯皇帝颁布任何有利的措施,朝廷都没有人认真执行了。他们只知道大肆敛财,让国库空了又空,而且当时的老百姓承受着非常繁重的徭役和赋税,根本没有繁荣的生机。
崇祯皇帝在大明朝算是非常节俭的一位皇帝了,他在宫中拼命的给国家省钱,而在朝廷的大臣却大肆挥霍,还随意克扣朝廷拨给老百姓的救济粮食和救济银子。而且崇祯皇帝对大明朝与能力还与崇祯皇帝之前的那些皇帝们有关,在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大明朝就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
而且朝中的权势都被宦官把持在手中,崇祯皇帝不能有效的整治朝政。而且在崇祯末年的时候经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许多地方都有人民暴动的事情发生,社会的矛盾越演越烈。朝廷派兵镇压都起不到作用。所以才有了后来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的事情。大明朝内忧外患,朝政腐败严重,国库又没有钱,所以整个朝廷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而且崇祯皇帝后期还听信小人的谗言,杀死了许多忠臣,闹的失去了民心,所以最后导致李自成到了京城的时候,城中的百姓都给他们放行。这就是因为百姓对大明朝太失望了。而崇祯皇帝在无奈之下,在煤山被逼上吊自杀了。
俗话说得好: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我们承认崇祯是个明君,但他最终未能挽大明于既倒,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明的吏治在万历时就已经败坏,虽有张居正的改革,也只不过是使之获得了一时喘气时机,何况最终改革的一些政策终被推翻。二、崇祯前的几任皇帝都是昏庸之辈,到崇祯时已是积重难返了。三、明后期多次对西南用兵,镇压反叛,浪费了巨大的国力。四、中国历朝历代改朝换代无外乎天灾人祸,导致百姓吃不上饭,从而造反。很不幸的是崇祯年间亦是先涝后旱,而且是连年大旱,国库又无钱救济,致使起义此起彼伏。五、先后遇上了满族名主努儿哈赤,皇太极。对手的实力强劲也和最终的失败有一定的关系。六、局势危急,心情急迫。直接导致不断地撤换大臣,已求速定,结果确是欲速而不达。七、崇祯为人刻薄寡恩,对臣下猜忌心重。许多大臣要么下狱,要么被杀,要么投降(无论是投降于农民起义军亦或是异族。八、没给袁崇焕与后金谋和,以积攒实力,先平内患,再除外虏策略实行的机会;反而中了后金的反间计,自断一臂。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崇祯是一个一心想励精图治,对政事殚精竭虑的有为明君。只不过接位太晩,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了。再加上天时不利,异族崛起。现在想来只能是掩卷叹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60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曹操送荀彧一个空碗,他为什么就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