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张良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受到刘邦猜忌过的人,在这方面韩信和萧何都没有张良做到好,韩信是被灭族的,萧何被刘邦猜疑,最后还被刘邦关到了监狱,差点被刘邦杀了头。
但是,唯独张良功高不盖主,他从头到尾都是刘邦最为信任的人。
那么张良到底有什么人格魅力?刘邦为何始终不会怀疑他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从张良的身上,是可以找出来的,我们看看张良是如何为人做事的。
张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他的一生至少三次救过刘邦的命。
第一次是鸿门宴前夕,刘邦因为先到了关中,并且把守着函谷关不让项羽进来。
项羽那时候刚打了巨鹿之战,士气正锐。当他看到刘邦的部下拦阻不让他进关中的时候,他十分的恼火,扬言休息一晚,明天派大军直接把刘邦给灭了。
可是,这个军事机密被项伯得知后,项伯星夜赶到刘邦那里,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张良,他对张良说,你赶紧逃命去吧。要不等明天项羽来灭刘邦的时候,也会把你杀死在乱军之中的。
张良听说后,感到很惊讶,怎么这么突然呢?
但是,他没有跟着项伯走,而是告诉项伯,这件事我既然知道了,我就要告诉刘邦,要不我对哥们就太无情无义了。
项伯只能眼睁睁着看着张良把这件事告诉刘邦,刘邦得知后赶紧请范增喝酒,两个人还拜了把子,范增答应给刘邦说情,不让项羽来灭他了。经过这件事,才有了第二天的鸿门宴。这是张良第一次救张良。
张良第二次救刘邦,是在鸿门宴上。
当时,范增令项庄舞剑,想趁着舞剑的机会把刘邦给杀了。张良看到气氛不对,刘邦有生命危险,他赶紧出去把樊哙叫了进来。
樊哙进来后,才给刘邦解了围。最后刘邦才得以在鸿门宴上逃走的。
张良第三次救刘邦,是刘邦和韩信一起杀出汉中来,占领关中的时候。那时候为了让刘邦和韩信遇到最小的阻拦,尽快占据关中。张良给项羽写了一封信,他说刘邦之所以攻占关中,是因为他想当关中王,这个关中王本来就是该刘邦当,你非把他赶到汉中去,他不甘心,所以杀出来了。
不过你放心,刘邦占领了关中,就会止步了,他绝不会踏入中原半步,所以,你也别对他大动干戈了。
项羽信以为真,再加上那时候他正在齐国和田荣田横兄弟二人打仗。也就没理会刘邦。没想到刘邦拿下关中之后,立刻来到中原和项羽争霸天下了。
张良的功劳大,且都是战略层面的,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些战略让刘邦赢得了天下。
张良跟着刘邦的时候,他立的功真的是太多了。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的时候,本来是没有把汉中之地封给刘邦的。但是,张良觉的这块地对于刘邦来说,太重要了。
所以,他就把刘邦分赏给他的两斗黄金珠玉等财宝,全部给了项伯,就是想让项伯给项羽说说情,把汉中给刘邦。
项伯把这件事给办成了,刘邦才得了汉中这块地,才当上名副其实的汉中王的。
正是刘邦得了这块地,他在得到韩信后,才有机会杀出汉中,和项羽争霸天下的。
彭城大战的时候,刘邦被项羽打的一兵一卒都不剩了,他和司机夏侯婴逃到了唯一有几千人马的小舅子那里。
可以说这是刘邦一生中最低谷时期,刘邦向大家征求意见,如何才能打败项羽呢?
张良告诉刘邦,打败项羽不是不可能,但是,要征求三个人帮助,这三个人就是韩信、彭岳和英布,
结果,最终刘邦就是靠着这三个人把他们给打败的。
韩信和项羽垓下之战的时候,瓦解楚军军心的还是张良,他在项羽夜间休息的时候,让汉军去项羽军营的四周大唱楚歌,楚军人以为整个天下的人包括楚国都投靠刘邦了呢?
他们顿时散了军心,张良的这个四面楚歌,对于项羽瓦解项羽的军心来说,绝对是釜底抽薪之计。
张良懂得进退、功成名就退隐江湖、只为保住身家性命
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大汉帝国之后,他被刘邦封分了留侯。
留县明明是个很穷的县,刘邦为何会把这个地方封给功劳如此大的张良呢?
原来这块地是张良自己要求的,本来刘邦是想让张良在最富裕的齐国,自己选择三万户人家,作为自己的食邑。但是,张良拒绝了刘邦。
他说自己和刘邦是在留县相遇的,在留县选择一万户,作为自己的封地就可以了,比较有纪念意义。
刘邦对张良的这种选择当然很高兴了。
其实张良选择留县,就等于是在自保,他明白刘邦是什么样的人,若是他真的选了三万户的齐地,那他才是真正的大难临头了。
刘邦还想让张良去朝中当官,张良还是拒绝了,他说自己的身体有病,必须要在家调养,所以也就没去上班。
说实话张良懂得自己是该退的时候了,因为那时候的刘邦,已经没有敌人了,在整就是整功臣了。
张良正是信不过刘邦的为人,所以才远离他的,后来果然如张良所料,功臣韩信被杀,彭岳被杀,英布被杀、萧何被关进监狱.......。
这大致就是张良的保身之道。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能够成为刘邦的谋士和老师,是因为张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计谋数次拯救刘邦于水火之中,刘邦对张良基本上是言听计从,正是因为此,张良才能顺利将刘邦带入争夺天下的行列,所以说张良相比于萧何来说,张良才是刘邦的一个好老师。
张良懂得时势:
汉初三杰,最后死两个,只活了一个淮阴侯,其中原因正是张良懂得知难而退,不贪权利,而且深得刘邦的信任,刘邦能够胜过项羽,很大原因在于汉初三杰,韩信用兵如神,是一代顶级名帅,而萧何打理政事,将当时还是诸侯之一的汉国管理的井井有条,而张良看似是个谋士,更多时候他担任的是刘邦的老师,刘邦是个无文化的粗鄙之人,作为曾经韩国的顶级名门贵族,张良教会了刘邦礼仪仁义等等,让他具备了一个皇帝应该有的素质,而且张良不贪图权利,他主动向刘邦请命,封赏他一个偏僻的小地区,所以韩信因为有军队死了,萧何因为掌管政事死了,张良因为什么都不管还活着。
张良数次拯救刘邦:
当初是张良敢于主动留下,面对项羽的鸿门宴,让刘邦以上茅房的理由先走,因此逃的一命,也是张良主张连续追击项羽的楚军,让他无路可逃,以四面楚歌之法瓦解楚军最后反叛的意志,张良神机妙算,在陈胜吴广拉起反叛的大旗之时,就与当时还是一个小喽啰的刘邦认识,在那个乱世,是张良帮助刘邦组建了自己的军队,让他成为诸侯之一,最后也是他的计谋,帮助刘邦率先进入函谷关,获得先手权,不仅如此,刘邦这个人视钱如命,看到函谷关那么多的钱财美人,刘邦瞬间就失去了自我,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如果没有张良张良敢于当面直言劝谏,刘邦或许已经被愤怒的项羽给灭掉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刘邦无比的相信张良,这也是刘邦最后放过了张良的原因,一个数次拯救自己的人,但凡有良心的,都不会恩将仇报。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他对刘邦的帮助跟韩信一样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张良的作用还大于韩信,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策更难求。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在这里刘邦将张良的作用放在第一位,可见运筹策的作用是大于治国领军的;张良的作用就是制定才策大谋,萧何与韩信则是根据张良的大纲去执行与实现才策大谋。张良是刘邦的脑袋,萧何是刘邦的双腿,韩信是刘邦的双手,这样看张良的功劳确实最大。
一支农民起义军能否成事,最主要的不在于他兵多将广,而在于他的长策与大谋是否符合当时的潮流。比如说陈胜起义军有百万之众,因为没有良好的大纲,很快灰飞湮灭;李自成的起义军最多时也有百万之众,但是没有提出好的治国理民政策,最终被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剿灭。刘备多次寄人篱下,兵微将寡,奔波大半生也一事无成;遇到诸葛亮后,提出三分天下,联孙拒曹的战略后,刘备方得三分之一的天下;朱元璋最开始在红巾军中势力最弱,他的军队比不过陈友谅,也比不过张士诚,但是在刘基的“广积粮、缓称王”长策下笑到了最后。由此可见一个政权的长策大谋十分重要,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方向找对了,再努力就会事半功倍。
张良除了给刘邦制订纲领外,还有以下作用:其一、壮大刘邦的实力;其二、拯救刘邦的性命;其三、指导刘邦驾驶群臣。刘邦起事时只有数百农民军,实力十分的弱;后来张良率领数百人加入刘邦,才奠定了汉军的基础。张良的那几百人可都是百战之师,另外张良还将自己的家财送给出刘邦做军资。当时天下群雄并起,除了与秦军作战外还相互兼并,张良及时将刘邦所部放到项羽账下,这才避免了刘邦被别人兼并。项羽在跟秦军主力相搏时,刘邦则到处招降秦军,增加了自己的势力,到鸿门宴之时刘邦已经有了十万精兵!
鸿门宴之时张良依靠自己的关系与智力成功将刘邦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否则刘邦早就成了项羽的刀下亡魂。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后,仅仅有巴蜀之地,张良又四处活动关系,让项羽又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这为刘邦攻占三秦大地创造了条件。
荣阳之战时,汉王刘邦被楚军围困,齐王韩信派使者来求封假齐王,刘邦原本不充,张良在旁边踢了刘邦一脚,刘邦立时省悟,封韩信为真齐王,于是齐军出动击退了楚军。楚汉战争时,也是张良让刘邦给彭越、英布许多好处,才让这两位名将与刘邦同心击灭项羽。因此在刘邦看来张良的作用大于萧何与韩信,张良是帝王之师,而萧何与韩信仅仅是帝王的爪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9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