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结果儿子和儿媳在卧室中放了好多的

以史为鉴 2023-06-18 09:33:52

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结果儿子和儿媳在卧室中放了好多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治卧室放镜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李世民曾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但让李世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李治和“儿媳”武则天,却记得真牢,一下子在卧室里放了好多镜子……

卧室是啥地方?放镜子干啥?不用说,谁都知道。虽这事属于李治和武则天的“私生活”,但问题是能如此“激情”也堪称没谁了。

两人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就是李世民临死前,让武则天出家当了尼姑,结果李世民死后,李治就不顾一切的,把武则天接出尼姑庵。如此得来不易,自然干柴烈火。

但问题就在于,两人在我卧室中放镜子这事,却还不避讳。因为李治竟然把大臣刘仁轨,宣入卧室里,谈国家大事。

刘仁轨一进去后,就惊呆了,咋这么多皇上?惊得说出了一句话,堪称神预言: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臣独见四壁有数天子,不祥莫大焉。即,皇上本应就一个,可我却在你卧室里,看到了好多皇上,这不是好事!

当时李治说啥了,史书上没说。但却记载了,很快李治就得了头痛病,一旦发作就只能躺床上修养,看上去跟个将死的老人一样了。

且这一病就是多年,李治病得越来越重,而武则天却越来越有皇上威仪了。当然这些镜子,是否在李治病重的这些年,还不时如实“反馈”武则天和李治的“真性情”,没人知道,只知道李治的身体却越来越差,终于撒手走了!留下满卧室的镜子,让武则天空回味。

公元685年,武则天“垂拱”而来,大唐让位给大周。皇上武则天虽年过花甲,但依然精力充沛,什么和尚冯小宝,什么张氏兄弟,分别走入武则天的卧室…...

此刻是否还有镜子?不得而知。但刘仁轨那句话,则变成了“预言”,真不知李治到了那一边,见到老爸李世民后,会是啥情景。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李治却改成了“以铜为镜可以无衣冠……”

唐太宗为何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用铜镜子(古代都用铜镜)可以找出人的衣服和帽子,指的是可以看到人的外部形象;用人的事情做借鉴可以知道凡事应该怎么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借鉴历史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兴亡。

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

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

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扩展资料:

唐太宗与魏征的一些先关故事: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铜为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9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