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王安石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法无新陈,便民者良,论无己彼,能久者确。”这句古代版的“黑猫白猫论”,正是出于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王安石变法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以来直到明朝,都算得上是最大的一场全面变法运动,然而自王安石熙宁变法后,北宋三代而亡(神宗之后,又经哲宗,徽宗,钦宗),为此后世常有政治人物将北宋的灭亡归结到推行变法的王安石身上,却对全面反对新法的司马光赞誉有加,事实果真如此吗?
积贫积弱的宋朝和变法历史
后人对宋朝的看法褒贬不一,有觉得宋朝是个人民富足、安居乐业朝代的,有觉得宋朝是积弱积贫、老挨打的,其实这两方面问题宋朝都有,但是也都不全面。应该说,宋朝人民相对富足,但国家财政贫弱,宋朝看起来战力弱但外战胜率又高,虽然高又多是不能输的小胜利。这是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黄袍加身的赵宋皇室,对手握重权的将军天然保持着极度敏感和不信任,再加上唐朝藩镇割据的旧例,因此对官职、军队进行了大量精心设计,捣鼓出来了一套复杂而效率低下的制度,首先,拔高文臣的地位,使其压制武将,其二,对官职进行分权、分离,比如将宰相权力分割成了中书省、枢密院和主财的三司,这就必然造成大量冗员。
在军事上,自‘杯酒释兵权’以来,赵宋将精兵收归中央,禁军直接受皇帝指挥,地方上,所有涉及兵权的官员,轮换频繁,如以文官制约武官,使训练松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低下。更惨的是,当时周边夏辽等国崛起,并且相当强大,为解决外患问题,宋采取大量增兵的政策,但实际战斗力却没什么提高,然后再战败,再增兵,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于是这些问题共同造成了宋代虽然富裕,但是国家财政却严重紧缺,给人积弱积贫的印象。
这些问题在宋仁宗时期变得尖锐和凸显,受到了一批朝廷有识之士的注意,仁宗自己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王朝曾在宋仁宗期间,以名相范仲淹为首推行了一次史称“庆历新政”的短暂变法,这场变法仅仅持续了一年多,就走向了终结,没能影响国家走向,唯有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做到了对帝国的深刻影响。
熙宁变法和其成果
范仲淹的庆历变法主要从吏治入手,推行改革以改变体制臃肿、冗员,以达到缓解财政问题的目的。而王安石变法比范仲淹要全面得多,同时从社会、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五方面入手,其政策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两方面。
首先是对于社会和国家财政,为了“理天下之财以奉天下”,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就是最理想的状态,再而对社会资源再分配,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经过这次改革,北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呈现出百年不遇的繁荣景象,国家财政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神宗年间国库储蓄几乎可用于朝廷20年的财政支出,这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文献通考》中有载,元丰年间,天下垦田数比前朝多了20余万顷。“所收财税,如一归地官(指户部)以为经费,可支二十年用。
其次是对外方面,为了提升国家军事力量,王安石的“强兵之法”除了改善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战力被制度削弱的问题,还大力发展了宋朝军备,成果就是在北宋熙宁六年,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在王安石支持下,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洮、岷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这可以说是北宋建立以来,军事上的一次空前大捷,也彻底扭转了西北方北宋与西夏边境的被动局面,建立起了对西夏地区进攻的有利战线。史书中对于此次胜利评价是:“在结束了十国割据后,北宋王朝八十年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军事胜利。”
当然,王安石的变法也不是说非常完美,由于党争延伸到了改革,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对于变法运动有些急于求成了,采取的一部分激进政策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的利益,但是在大局上让北宋这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有所起色,起码病情好多了,然而,徒呼奈何,王公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
北宋之亡,错在谁?
熙宁变法之后三代,北宋被金兵所灭。
有些人把锅甩到了王安石身上,这部分人多是一些所谓的“传统儒士清流”,比如南宋的朱熹,明代大学生杨慎,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是“流毒”,当然这些人受时代和认知所限,就不加以评价了。
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延续下来,可以说注定了北宋灭亡,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而有一个人,在覆灭王安石变法成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那就是一辈子只干了两件事——编纂《资治通鉴》和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神童”司马光。
司马光对熙宁变法可以说是从头反对到脚,王安石被贬后,司马光上台,开始全方位“除四害”,史称“元佑更化”。只要是王安石推行的,不管好坏一并打入“四害”之内,在他的努力下,免役法、青苗法这些善政也被废除了。熙宁之役取得的领土扩张成果,几乎大半被他送回了西夏,让北宋失去了对西夏有利战线,可谓实实在在的“卖国贼”。
除此外还大肆排挤迫害改革派,连同样反对变法,但对其中善政提出采纳意见的苏东坡,都被司马光大肆打压,诛除异己可谓到了极端的地步,当时为了打击势力范围大的改革派,司马光大力拉拢党羽,并且不拘人品,只要是反对新法的都被他大肆提携,宋徽宗时期的大奸臣蔡京,就是这样被司马光提携上来的。
很显然,北宋之亡,司马光是负有责任的。至少绝对比王安石更配背这个黑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8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民间故事之-三连坟
下一篇: 民间故事之-一碗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