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标在为何朱棣不敢造反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8 08:57:07

朱标在为何朱棣不敢造反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因风寒病逝,英年早逝。朱标一死,朱元璋性情大变......

对于朱元璋而言,朱标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心头血,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给予了最高的期望,而朱标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过。朱元璋南征北战,朱标在后边监国,干的还井井有条,所以在朱元璋称帝的之际,立即就册封了朱标为太子。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爱不是君臣之间的宠爱,而是父与子之间亲情爱意。可以说朱元璋的父爱在朱标身上体现的淋淋尽致,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朱标他是第一个享受到父爱大于皇权的太子。为了让朱标能够安安稳稳的接了自己的班,朱元璋可是费尽心机,只要有中了状元的人,都往朱标府里面送,成为了太子门生,武将得胜而归,朱元璋也不亲自去犒赏三军,把这个恩情留给了朱标,让朱标成为了军中的威望,对于这样的铺路,难道这算不上是亲情之中的父爱吗?

或许朱标不像太子,更像儿子!

只不过这个儿子却事事“忤逆”了父亲,经常与父亲在政治上发生口角争执,甚至直接触怒了父亲的怒眉,不过这位父亲最终还是心平气和的对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明史》记载:“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讲的就是朱标的弟弟谋反,而谋反直接触及了朱元璋底线,明显的这位弟弟眼见就要被杀,朱标却在这个生死大局上挡在了弟弟面前。不顾一切帮助弟弟(涉及到谋反,以及偏袒谋反,在朱元璋眼中那都得死),最后的结果朱元璋却当做什么事情没发生过一样,还表示能够理解,同时对朱标的行为感觉得无比的欣慰,觉得朱标将来会是一位仁慈宽厚的好皇帝!

还有朱元璋最宠爱的爱妃孙贵妃病逝时,要满朝文武都得穿丧,朱标作为太子监国也得服齐衰杖期,然而这并符合祖规传统礼制,朱标直接不给朱元璋任何面子,当即在朝堂上就反对,并且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前,说了朱元璋的不适,结果朱元璋气的不行,甚至提剑追着朱标打,而这一幕简直像级了亲情。不过最后朱元璋想通了,在这件事情上面朱标没有错,反而朱元璋还觉得是自己太过执拗了。

最可怕的是朱元璋在杀功臣上面,满朝文武犹如待宰羔羊一般,全都不敢多说一字,而朱标敢啊!还以古论史,说朱元璋乱杀功臣,不像尧舜那样的明君,这一回朱元璋又气到了,但是即使如此,朱元璋依旧没有怪罪朱标,反而每次顶撞过后,朱元璋还会暗自窃喜,觉得这是一个好儿子!

也就这样的父爱,朱标成为了历史上太子位置坐的最稳的一个,没有之一!

不过令人可惜的就是上天都嫉妒这样的人,一场疾病带走了朱标,也带走了朱元璋的爱!

可以说朱标不死,十个朱棣捆绑在一起,也不敢与这个哥哥争夺皇位,因为除了朱元璋的父爱以外,常遇春是朱标老丈人,蓝玉是朱标的死忠,李文忠是朱标表哥,徐达与李善长一个太子少师一个太子少傅,试问这样的条件,朱棣拿什么来争?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先说李世民和李渊父子,两人差距不大,所以李世民敢冒险一搏

历史上,李渊被塑造成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皇帝,李世民则是唐朝第一明君,以至于有些不太懂历史的会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这很可能当时史官为了吹捧李世民造的假。

李世民出生于598年,少年时就跟着李渊南征北战,李渊晋阳起兵时,李世民20岁,心智体力完全成熟,和李建成、李元吉哥几个一起辅佐父亲,并肩奋战,立下不少战功。

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在李渊的几个儿子中当属第一,这是毫无悬念的。

破薛举薛仁杲,败宋金刚、刘武周,巩固唐朝后方,虎牢关一战,歼灭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这两个最大的敌人,后又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这些都是李世民实打实的功绩,为唐朝统一华北立下社稷第一功,因此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其时已经是仅次于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的第三号人物。


626年,李世民29岁,秦王府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明着看是长安城内仅次于皇帝、太子府的第三大权力中心,实际上李世民的实力已在皇帝和太子之上。

由于长期带兵打仗,李世民在军中威望极高,心腹众多,而李渊、李建成因为亲自带兵打仗少,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而军队是政变成功能与否的最关键因素。

李渊、李建成还有一处败着,他们已经觉察到李世民势力的膨胀,李建成甚至已经想要除掉李世民,却迟迟没有动手,也没有迅速把他赶出京城,就让他呆在身边,才给了李世民冒险的机会,使得李世民可以在短时间内除掉对手,掌控局面。

李渊、李建成、李世民能力都不差,但李世民更占据优势,他的威望、能力、权谋比父亲和长兄都要强,又掌握着主力部队,住在京城,所以他敢冒险一搏,成功性很大。

再看朱棣和朱元璋,爷俩差距太大,朱棣不敢造次

当了皇帝以后的朱棣确实不比朱元璋差很多,永乐大帝的名号也不比洪武大帝差多少,但朱元璋在世时,朱棣的能力水平还是差的太远,差到不敢有任何想法。

朱棣出生在1360年,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正在带兵打天下,等朱棣长到17岁,可以帮助父亲的时候,明朝已经建立好几年,没有他发挥空间了,所以朱棣没能在明朝开国过程中做出贡献。

朱元璋是个明白人,他吸取其他朝代混乱或灭亡(包括玄武门之变)的经验教训,早早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并把其他儿子全都分封为王,干出京城就藩,目的就是让他们彻底死心。

朱棣到北京就藩后,经常和蒙古打仗锻炼身体,成绩不错,在军队中积累了人望,跟其他兄弟相比军事才能是最强的,但相比李世民在唐朝开国过程中的贡献,朱棣就太逊了。

李渊在世时,李世民在唐朝堪称开国功臣之首,名义上的三号人物,实力上的一号人物;朱元璋在世时,朱棣对明朝开国屁毛贡献都没有,不用说朱元璋,那些开国将帅个个都能秒杀他,他哪里来的胆子造反?

李世民敢发动玄武门事变,逼父禅位,为何朱棣不敢造朱元璋的反?

历朝历代的皇室中,都不乏能够成为优秀帝王的皇子,可是那坐拥天下的宝座只有一个,为了享受至高无上的皇权,为了能够主宰天下生杀大权,皇家父子兄弟相争、骨肉相残的悲剧时常发生。

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算是皇家子嗣夺位的经典案例,因为两人都是青史留名的明君,一个开创了贞观盛世,一个成就了永乐传奇,又都是发动政变,踩着亲人的尸骨登上了皇位,故而经常被后人拿来比较。

至于为何李世民敢在李渊生前起事,朱棣在朱元璋去世后才造反呢,就要说李渊不是朱元璋,李世民也不是朱棣,他们两对父子间的关系也很微妙。

先说李家父子的情况,李家从两晋南北朝乃至更早就是门阀贵族,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大柱国,官至太尉,李渊的生母独孤氏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又是亲姐妹,所以李家在隋朝是颇受照拂的。

隋朝末年,李渊依旧深受皇家信任,命其驻守国之重镇太原,起初李渊并未起兵造反之意,不过眼见天下群雄并起,隋朝命数将尽,李渊与皇帝之间也渐有矛盾,李世民又招贤纳士,帐下实力日强,经不住李世民等人的劝说,决定起兵反隋。

在征讨隋朝,兼并天下反隋势力,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帐下猛将云集,尉迟恭、秦叔宝等瓦岗猛将尽归其麾下,李世民更是能亲自冲锋陷阵,攻城掠地;同时又广纳治国贤才,例如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都是后来唐朝重臣,世世代代为官,为唐朝的根基大业奠定基础。可以说李渊能当皇帝,很大程度上是沾了李世民的光。

可是李家儿子不止李世民一个,李渊还有嫡长子李建成,尽管知道李世民的功勋,李渊还是按照传统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想出了一个凌驾于亲王之上的天策上将加封给李世民,意思是天下我老大,太子老二,你老三加,允许他开府纳士,相当于养个小朝廷。

李渊是想平衡儿子的势力,却反倒埋下祸根,太子李建成忌惮李世民的势力,李世民不甘居于人下,两人明争暗斗,最终酿成了玄武门之变。

最后,李渊禅位给了李世民,毕竟李世民是他仅存的儿子,事情到了这份上,只能传位给他,就算李渊生气李世民迫害手足,其实也无可奈何,因为他根本不是李世民的对手。

再说说朱家父子的境遇,同样是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没有李渊那么好命,他贫苦大众出身,父母双亡,因为想吃饱饭才走上了造反这条路,没钱没势没背景,他能成功完全是靠着自己一路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自己打下来的皇位才坐得稳,朱元璋的皇权绝对是无可撼动的。

朱棣自小随父亲征战,两人的父子感情还是很好的,朱元璋也很器重朱棣,命他戍边,保卫大明安全,朱元璋在位时,朱棣不敢造反,也不会想着造反。

朱元璋登基后,立了嫡长子朱标为太子,相对于朱元璋的严苛,朱标为人宽容,主张仁政,受到了朝野上下的认可,若朱标没有早逝,明朝历史将要改写,朱棣绝对不会造反。

为什么这么说呢?朱标得位正,朱棣等藩王信服、开国众将领臣服,朱标不会像朱允炆般着急削藩,引得藩王造反。

即使是朱棣造反,朱标也能镇压,可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大杀开国功臣,以致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没有贤臣强将,丢了皇位。

其实就是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执意传位朱允炆,朱棣才心有不服,最主要的是朱允炆削藩太过着急,手段强势,朱棣为前途担忧,才选择了造反。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李渊不及朱元璋的强势,李世民手里的王牌也比朱棣多太多。

李唐的能人多以李世民马首是瞻,李世民起了二心,李渊就被架空了;而明朝的大将都是朱元璋的亲信,老朱想要清算的时候,屠杀开国功臣,也没人敢造反,更别提当时未成气候的燕王朱棣。

为何当年李世民敢造反,而明朝燕王朱棣却不敢?

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兵变,而朱棣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原因何在?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之位,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但是李世民身为李渊的儿子,李建成的弟弟,在公元626年,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杀了太子李建成,同时逼迫唐高祖李渊,三天后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退位,将皇帝之位传给李世民,李世民终成一代明君。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以布衣身份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明朝的开国之君,在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就把自己长子朱标封为世子,也就是继承人,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明朝后,长子朱标被封为皇太子,成为朱元璋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唐高祖李渊



但是,在朱元璋65岁的时候,长子朱标就因病去世了,年仅38岁,朱标一死,朱元璋就面临另选继承人的问题,朱元璋没有从自己的儿子中选择继承人,而是从朱标的儿子中选择了次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朱元璋的这一行为让他的几个儿子心生不平,尤其是33岁的朱棣,正值壮年,又是朱元璋儿子最有作为的人。

但是朱棣虽然不满,在朱元璋活着的每一天中,他都不敢有任何违逆的动作,更不敢向当年的李世民一样发动兵变,只能选择默默接受这一切,直到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成明朝第二任皇帝,实行削藩时,朱棣才敢起兵反抗朱允炆,最终朱棣依靠杰出的能力打败了朱允炆,成为明朝的第三任皇帝,同样是一代明君。

李世民敢在自己的父亲在位时期,就悍然发动兵变,杀了自己的兄弟,又逼迫自己的父亲让位,而且这次的兵变异常顺利,为什么李世民敢在自己父亲李渊在世时发动兵变,而朱棣不敢在自己父亲朱元璋在世时造反呢?难道是朱棣不如李世民吗?

明太祖朱元璋



其实,朱棣的个人能力与李世民是不相上下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们的能力有差别,也不在于李渊和朱元璋的能力有差距,而在于李世民和朱棣的地位及成长环境有差异。

一、李世民参与了唐朝起兵反隋以及统一天下的所有主要战争,而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明朝时,朱棣才8岁。

李渊原来是隋朝的贵族,之所以起兵反隋,据说是李世民的蛊惑,当时李世民才20岁,李渊起兵的第二年就称帝了,随后李世民被封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的权力从李渊称帝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很大,涉及到军政大权。

随后,李世民参与了几乎所有主要战争,比如浅水原之战破薛举之子薛仁杲,攻灭宋金刚与刘武周、虎牢之战歼灭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的势力、击败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部,为唐朝打下了大半个中国,因为李世民巨大的功劳,而被皇帝李渊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唐太宗李世民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要兵权有兵权,要政权有政权,要人才有人才,而且李世民的秦王府还可以开府治事,俨然另一个独立的小朝廷,和李渊以及太子李建成的唐朝朝廷可以分庭抗礼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李世民的坐大除了李世民杰出的能力之外,还与李渊的默许有关。

李世民势力坐大后,再加上有开府治事的权力,李世民手下网罗了一批人才,已经形成一个利益集团,李世民集团如果不发动兵变除掉太子李建成的话,那就只能被太子李建成所铲除,在政治利益之下,已经没有亲情了,只有政治利益,李世民面临生死考验,不发动兵变,自己灭,发动兵变,兄弟死父亲让位,最终李世民选择了后者,关键原因就是他有发动兵变的能力和实力。

再说朱棣,他父亲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朱棣只有8岁,所以朱元璋打天下的整个过程,朱棣是没有参与的,换句话说,朱棣其实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因为他父亲朱元璋已经打点好了一切,朱元璋为了拱卫明朝,把自己的儿子分封为藩王,朱棣就被封为燕王。

明成祖朱棣


虽然朱棣在成后之后参与了数次对北元的战争,两次率领北伐,并且招降蒙古部落首领乃儿不花,还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但这个时候天下已经大定,北元也已经元气大伤,朱棣经历的战争场面远不如朱元璋打天下时的艰苦,也不如李世民征伐时的名声大,只能说让朱棣有一个经历战争的锻炼机会而已。

朱棣虽然是明朝的藩王,实际上权力是很小的,一是没有政治权力,朱棣终身生活在他的封国,在中央没有任何职务与关系,二是兵权很小,只有隶属于燕王的卫队,只有几千人,朱棣连朝朝边防军也调不动,朱棣更没有李世民开府治事的权力,虽然燕王府有个小班子,但完全不能比。

这样的朱棣,别说反朱元璋,要不是朱允炆削藩,朱棣连造反都未必敢,朱棣有能力,但是实力与李世民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明朝的兵权全部在朱元璋手上,而唐朝的兵权一部分在李世民手中,李世民有实力兵变,而朱棣没有实力造反。

朱棣


二、李世民虽为秦王,但住在长安,朱棣虽为燕王,却在远离都城的北京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所有的兵变背后都有政治原因,而想要兵变成功,就得在政治中心待着,李世民虽然是秦王,但常年在都城长年居住,这里也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因为近所以方便发动兵变,同时也了解政治中心的人员构成,所以李世民可以很轻易进入玄武门设伏,这是兵变成功的关键之一。

而朱棣就不同了,要知道朱棣常年生活在北方,而当时的朝廷,包括朱元璋时期和朱允炆时期的都城在南京,北京与南京相隔了几千公里,即使朱棣想要造反就得一路打到南京,这其中变数大得多,况且朱棣对朝中的人员构成并不清楚,也不敢发动兵变。

李世民与李建成


三、李渊与朱元璋的处事能力不同

李世民能坐大,基本上就是李渊的纵容,李渊根本就没有想到李世民会造反,敢发动兵变,在李渊造反的第二年,就称帝建立唐朝了,基本上很少有战争是李渊御驾亲征的,李渊都是依靠自己的儿子和亲信在外征战,李渊在一定程度上的能力其实还不如李世民,这是李世民敢兵变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就完全不同了,整个朝朝天下完全是朱元璋指挥打下来的,没有朱棣什么事,况且明朝成立后,朱元璋就把朱棣等儿子分封到外地去了,让他们远离政治中心,就打消了朱棣造反的条件,朱棣也就不敢造反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8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