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裳马靠鞍,行走在官场或者职场,一个响亮的官位或者名号是必不可少的,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名字,但只需知道你是某某省长,某某集团董事长,光是看到名号不需提名,别人就会对你肃然起敬,另眼相待。所以说,在官场和职场时常存在一些潜规则,就是职位越高的,往往都是称职位来代替其名,这样不仅好记还倍有面子。在形色各异的各类称呼中,会有一些看似如雷贯耳,级别特别高的官场职称,但却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的变迁,可能早已经徒有虚表,变得一文不值。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细数一下,古代官场那些看似很强悍却徒有虚名的官场职位!
古代官员
高官低配
前两年热播的影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饰演的角色深入人心,广受好评。
其中有个桥段就是没能从省委副书记转正的高育良,一直担心自己以后会被调往政协。
虽然行政级别一样,但是和手握大权的省委书记相比,看似同级对调,实则是在降级;同样情况的还有赵立春,虽然从正部级升级为副国级,看似升了官进入了中央,其实也是明升暗降,从一线退居二线,是典型的高官低配,只有高官衔却没有实权。
高育良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假如有一个人身兼“大司徒、太傅、柱国将军、广陵王、某某尚书、史持节”等职,你会不会觉得这人一定是个身份地位显赫和权力滔天式的人物。
如果你怎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在西魏历史上还真出现过同时拥有上述头衔的人——西魏宗室元欣,然而他当时的身份地位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一样。
我们看看当时的他,在拥有如此多的官衔以后,都做了什么?
翻开南北朝的相关史书,我们会发现在记录元欣的相关史料中,对于他的政治成就与官场活动鲜有记载。所记载的无非就是他喜欢侍弄花草、嬉戏荒唐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同样的在《周史》中有关元欣的记载也是几乎相差不大:“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锢而已。”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简单介绍了元欣就是个皇室宗亲,没有什么大的政治作为,平日里也就是侍弄下花草,在民间的口碑还挺差,就是个皇家的纨绔子弟罢了。
按理来说,身兼如此多的职位,即使没有伟大的政治成就,荒唐的官场事迹应该会有很多记载才对。其实,要想揭开答案的谜底,我们还需要一一剖析元欣所任的这些官职实际都是干嘛的,你就会明白了。
柱国大将军:看官衔吓死个人,这“柱国”二字可是国家顶梁柱的意思,绝对是个手握重兵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然而,从北魏太武帝时代起,这就是个虚职了,虽然其身份地位在丞相之上,却毫无实权,基本就是个摆设。一般来讲,因为职位很虚,所以往往拥有此称号的人会同时兼任其他很多职位;
录事尚书:其它不看,单是“尚书”二字,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尚书可是国家级干部,六部之首,平时都是在中央上班,妥妥的正二品,所掌管的实际权力比现如今的部长还要大。
在南北朝它确实是不小的官,一度是高官的标配。但是这个职位没有具体的委任状,没有统一的品级,算是编外人员。在南北朝后期,他们的地位早已经是江河日下,平时的工作偶尔也就是给皇帝提个小建议。到后来,皇帝更是直接罢黜了这个职位;
使持节: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这个职位主要是替皇帝在地方行使军政大权的官职,和我们熟知的钦差大臣相似,可以通过暂时不请旨皇帝,直接斩杀该杀的官员。在南北朝时期,此官位一般与刺史,都督同授,而元欣所授予的官场显然就是个虚授,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力。隋唐之后,持节也彻底沦为虚授;
广陵王:献文六王爵,宗室,名号里虽带有“王”,却既不领兵打仗也不过问政事。
南北朝官员
至于大司徒、太傅等职,随着隋唐时期逐步实行三省六部支制度以后,它们的权力也逐步被弱化,也逐渐成为有名无实的虚职。所以在我们单看元欣的众多职位以后,会觉得他完全可以和当时朝中最大的权臣宇文泰分庭抗礼。然而,在我们真正理解这些官职的实际权力以后,就会发现元欣这个朝廷重臣只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吉祥物”。
像西魏这种为了表示皇帝对臣下的独特恩宠,尊而无实权的虚衔制度一直被后世沿袭至今。不仅身前皇帝怎么玩,很多臣子或者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在去世之后,为了表示恩宠,皇帝都会给予追封,什么“生进太傅,死谥文襄”。甚至连皇帝尊号都可以追封,比如多尔衮死后,顺治就追封过他为“皇帝”。
在隋唐以后,对于威望极高的老臣皇帝多会授予太傅、太师、太子太保等虚职。
到了明代,这种虚授制度形成了更为完整的体系,光是“特进光禄大夫”“特进荣禄大夫”等正一品散官头衔为首,下领文、武官员的散官头衔统分别数十种。像太傅、太师等正式被拟定为虚职,明中兴之臣张居正就被授予太师太傅官衔,当然这些都是徒有虚名的官职,真正让他能有实权改革的官职当属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三省六部制度逐渐成熟以后,虽然太师还是位居百官之首的崇高地位,但如果没有实权加身,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和八十万无关的禁军教头
……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着两个承局来。在水浒传中,林冲“误闯白虎堂”是知名度非常高的故事章节,太尉高俅故意设计陷害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说他挟刀进入白虎堂意欲行刺自己。最后,林冲被打入死牢,后来好在开封府尹的盘旋下才留了一命,林冲随即被发往沧州,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不说其他,但看这80万禁军教头这个称号就能把人吓死,字面意思理解这个官职,这可是80万军队的总教官,这实力是如今各大战区司令员都比拟不了的。
尤其是原著中将“80万禁军教头”和“太尉”一词联系到一起,我们也会不由自主的觉得林冲绝对是个牛轰轰的人物。
然而,虽然在原著小说中,林冲是威风凛凛,顶天立地的汉子,在真实的历史上林冲这个职位连个正式的官衔都没有。和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不同的是,林冲只不过是个军队教员,就是个高级点的“武术老师”。和掌管天下军队的“太尉”高俅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
在名著中,作者都会在官员的称谓都会以姓氏加上官位职称来称呼,比如称宋江为“宋押司”,杨志为“杨制使”等等。而林冲在里面多是被称作“教头”,或者“武师"。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冲在官场确实没有多高的职位,顶多算是帝都里一位武艺不错的名师罢了。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其实,不单单是在水浒名著里林冲的地位不高。就是在当时真正的北宋历史上,“教头”也算不上什么吃香的职位。在宋神宗当皇帝以前,教头只是个“编外人员”,连体制内都不算。再加之宋朝的国本向来就是“重文轻武”,自然教头的地位就更低了。
不仅地位低,和“教头”抢饭碗的人还不少。
在《却扫编》中有明确的记载:“每指挥选少壮勇健者二十五人,先教之以弓弩、短兵,俟其技精,则补为教头,每人却俾分教十人,以次相授。”
按照当时朝廷的编制,一般每10个士兵中就有一个人为教头,然后通过系统的培训,再分派到各禁军当教官,有的还会被分派到民兵部门进行教学。
按照当时的编制,一个教头大致可以培训25~200人的新兵。我们就按照训练规模最大的人额来算,光是80万禁军就至少需要4000名教头。因此,教头不仅不身份高贵,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教头遍地走”!
大汉“将军”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等侍从扈行。——《明史.职官志》
大汉将军,单看“将军”这个称号,你可能觉得一定是武将中的高级将领,其实他只是个宫廷卫士,顺便兼任仪仗,平时主要负责皇帝巡游,宿卫时的安全职责。虽然“大汉将军”和统帅三军的“将军”不同,但“大汉”这一前缀却是相当匹配。
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生活在元末明初陶宗仪对“大汉将军”此名由何而来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国朝镇殿将军,募选身躯长大异常者充,凡有所请给,名曰'大汉衣粮'。”
除了称谓很响亮之外,“大汉将军”的行头也是相当出彩。因为常伴皇帝左右,“大汉将军”的行头打扮也都是最好的。他们通常身穿金甲白盔或者白甲金盔,衣服做工考究。
《明太祖实录》记载:“凡早晚朝及宿卫扈驾,俱执金瓜,披铁甲,佩弓矢,冠红缨铁盔帽,列侍左右。”披挂全套带护臂,戴凤翅盔簪缨高耸,异常奢华。《出警入寇图》中手持金瓜锤的大汉将军们
陪都六部:明朝官员“调养院”
“院在太平门外,惟操江、全院间来同堂。四五御史,雍容礼貌,体统森严,殊无事事。”
这段话出自明朝南京工部任职的张瀚,在其所写的《松窗梦语》中,因为工作实在太过于无聊而发出的感慨。
其实,这不单单是张瀚一人的苦恼,按当时的历史情况,整个南京大部分的官员都很清闲。甚至被人们戏称为“养老院”。
我们知道大明王朝一开始的国都并不是在北京,朱元璋在剿灭张士诚,陈友谅以后,借助南京城离老家凤阳比较近,且江南自古繁华,所以就把都城建立在了南京。
后来明成祖朱棣推翻侄儿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因为是篡得侄儿的帝位,帝位来之不,再加之他之前的封地就是在北京,且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南下入侵掠夺边境,在多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朱棣将都城由南京迁往了北京。
但是这里是祖业兴起之地,老爷子朱元璋也埋葬在这里。且南京作为都城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各项基础建设已经完善,白白放弃岂不可惜。再加之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华夏文明最大的威胁,谁也不敢保证“靖康之耻”再来一遍(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所以为了将来有退路,在将来遭遇强敌,北方不幸沦陷时,朝廷可以退守南京继续对抗。
所以朱棣在迁都北京以后,并没有废除南京帝都,而是将他作为“陪都”的形式与北京同级别存在,于是形成了南北两都制。
既然同是国都,政府官员配置也就几乎没有差异了,六部九卿一应俱全。
如南北六部各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南京六部无左侍郎),都察院设有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南京无左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全都御史(正四品),下辖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
明朝官制简表
虽然官衔都一样,但是南北两朝的官员所做的工作却完全不同。和同是省部级的省长和省政协主席一样,一个是有实权的,天天忙于政务;一个是整天只能开开座谈会,嗑嗑瓜子,看看大字报,没事下下棋的二线领导一样清闲。
行政机构设置虽如此,但却因为国家政治中心已经北迁,南京六部的有些部门,诸如工部、礼部也就开始不怎么管事,而其他部门则要受制于北部官员,凡事都不能自我做主。
明朝官员像
当然,因为明朝的特殊南北两都制,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确实不奇怪。虽然不少南京在职官员觉得内心憋屈,官衔不小,却屁权都没有。说出来职位可能让人膜拜,但是官衔前面加上“南京二字”,含金量就会顿时大减。
因此,才会有人戏称在南京做官的官员,其实是在那养老。渐渐地,这里也成为官途不顺或者官员作为职业生涯缓冲点的暂闲之地。
名不符实的背后
在过往的历史中,各种名不副实的官职一直存在,它们或因朝代的更替、制度的变迁,或是出于统治者安抚人心的一种手段而采取的非常手段(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拥有实权的官衔实在有限)。这段过往的历史,也代表着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用人制度的变迁。
正如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所说的:“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
在古代宰相这一职位一直被后人认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然而唐朝宰相确实是个三品官,人们都好奇高居宰相却只为三品,那么一品二品又是什么官职呢?让人十分觉得茫然。其实唐朝的衣品官员一般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等官职。而二品官员一般是指什么大都督等武将。
在唐朝的官职十分繁多。官员被分成了九品三十级,做到了极大程度上的分权,避免了因为某个人权力过大而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地位。作为唐朝时期最著名的宰相狄仁杰,狄仁杰便是一个三品官。一品官员的官职虽多,但其中也有很多虚职。比如太史,太傅等官员完全没有实权。也仅仅只有个官职荣誉而已。
而唐朝比的程咬金就是作为大都督在去世后得到了一个二品官员的荣耀。像这样去世后被评为二品官员的那对皇帝就更没有什么威胁了。从中便可以看出一品二品的官员官职虽高,但是不是虚职,就是人已经去世。实际上的三品官员依旧能够独当一面,权倾朝野。
唐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如此多的官职。从这个官职制度上就能够看出唐朝之所以出现过如此繁荣的局面的原因了。官员的细分下去,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全面具体化,权力的分散让官员不敢一枝独大,只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少了很多造反与腐败。
1、上古的“爵”
《通典.职官.封爵》上载有: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但以上这种“爵”只是一种名号,与后世的封爵有很大的区别。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个最近有不少著作论述,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2、春秋战国时的封爵
战国以前,各诸侯国内部的爵实际上有卿、大夫、士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各国按国大小待遇不同,如《左传》中载“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同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大,下当其下大夫。”有不同的食封标准,如《国语》中载“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左传》中也载赵简子曾有“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之语。
战国时,各国的爵大致有卿、大夫等。如各国都曾有“上卿”、“亚卿”、“客卿”等,均为将相所得的高爵。大夫一级如有上大夫、中大夫、国大夫、五大夫等。战国各大国出现了侯爵,如秦有彻侯、关内侯,楚有通侯,其他各国均有侯。除侯外还有封君,侯、君封地或以县计,或以户计,但仅能食其封地的租税,无军政司法独立权,不世袭。除此以外,各国还有一些特别的爵称,如楚国的封爵还有执珪、执帛。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定二十等军功爵: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以上相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以上相当于“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以上相当于“诸侯”)。 彻侯得食县(设令、长),关内侯食租税于关内,余大庶长以下十八等,则如吏职。凡斩获敌首级一颗,即赐爵一级,还要有赐田宅和服役人员一名的优待。有爵级则可为官,斩敌甲首一颗,赐爵一级,愿做官的,可以作“五十石之官”,即斗食小吏。
二、秦汉时期的封爵
秦灭六国,实行纯粹的郡县制,赏爵仍为二十等爵。
西汉初分封了八个异性诸侯王,不久大多扫除,又分封了一批同性诸侯王于关东,镇土抚民。初期诸侯王国一般较大,常有几郡,国内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平七国乱后削减,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光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到后来的王国不过相当一郡,且王死后诸子皆可分其地,越来越小。东汉略如西汉制,以皇子封王,其郡为国,置傅、相、中尉等。
侯(即二十等爵中的列侯)以户数为差,大者不过万户,少者五六百户,汉初因功封列侯者有一百四十三人。侯国建制相当于县,有国相,相当县令,受所在郡守节制。列侯另有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数官。朝廷京师设主爵中尉管理列侯,景帝时改由大鸿胪管理。东汉时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设国相,有家丞、庶子等家臣。
汉仍承秦二十等爵(武帝时改彻侯称列侯),其中七大夫以上为吏爵,可令食邑;七大夫以下为民爵,只及其身与户。后其爵渐轻,武帝时在此之外,又特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规定立功受爵的将士可以补吏,可以赎罪,功劳超等者,大者封侯,小者补郎,使受爵者得到实际利益。但是,由于规定了武功爵可以买卖,所以也就无法避免爵位朝轻、滥方向发展。东汉时期,由于征辟、察举和任子等制度基本上垄断了官吏选拔权,虽二十等爵仍在,其作用已式微而益轻,除列侯、关内侯两级外,其余的后来几乎名存实亡。东汉末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又设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皆为不食租的虚封。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封爵
1、曹魏的封爵
自曹魏起正式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二十等爵,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制度,以后为历朝所沿行。
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最初在乡侯之下还有亭侯,后省)、关内侯。王为皇室宗亲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宗室、功臣都有,均有封地;县侯、乡侯、关内侯为功臣及子弟起家封爵,无封国,食租税。王至男视官一品,县侯视三品,乡侯视四品,亭侯视五品,关内侯视六品。
黄初三年始封皇子为王,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乡侯,公之庶子为亭伯;黄初五年改封诸王皆为县王,以县为国;明帝太和六年再调整,改封诸侯王,以郡为国。王国置相、都尉(以上五品)、傅、保、友(以上六品)、郎中令、中尉、大农、司马(以上七品)、家令(八品)各一人;公国职员如王国;侯国置相(八品,相当县令)一人以及家令、家丞、傅等家臣。
除以上九等爵外,也有对庶民、士兵的赐爵,即曹操时在关内侯以下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皆为不食租的虚封。
2、两晋的封爵
晋武帝咸宁三年(275年)定制,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亭侯、关内侯。非皇子不得封王,宗室封爵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又有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之别);功臣有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子、开国男、乡亭侯(乡侯和亭侯)、关内侯、关外侯等。五等爵上加“开国”二字西晋时较少,东晋多以此酬异性功臣,其建制不久,常与原五等爵混称,沿用至后世。从官品上看,开国郡公、县公为一品,开国县侯、伯、子、男为二品,县侯三品,乡侯四品,亭侯五品,关内名号侯六品,关外侯七品。
晋武帝时对王国制度有具体规定: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公之制同王之下国。侯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递降。王、公、侯国均以中尉领兵。王国置相(后改称内史),王官除傅、保、友、郎中令、中尉、大农、常侍、侍郎外,职官略同郡,以上均由朝廷任命。租调由王“三分食一”(东晋改为“九分食一”)
3、南朝的封爵
南朝宋制因两晋,唯大小国皆三军(至孝建中,国官属不得对其主称臣,改称下官)。王子为后,例封千户。齐因之。
梁封爵大体因前代,定制:诸王言称令,境内称之为殿下;公侯言称教,境内称之为第下;皆自称为寡人。梁的五等爵制为:“五等诸公(即开国诸公),位视三公,班次之;开国诸侯,位视孤亲、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之;开国诸子,位视二千石,班次之;开国诸男.位视二干石,班次之”。
陈有郡王、嗣王、藩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侯、伯、子、男、沐食侯、乡亭侯、关中关外侯,凡十二等。因国小,王国封户一般大国不过两千(个别曾到五千户),小国仅千户。郡王、嗣王、藩王为一品,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二品,开国县侯三品,开国县伯四品,开国县子五品,开国县男六品,沐食侯七品,乡、亭侯八品,关中、关外侯九品。一品视万石,二、三、四品并视中二千石,五、六品视二千石,七、八品视千石,九品视六百石。
4、北朝的封爵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减五等爵为四等:王、公、侯、子,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县,子封小县。后又复添伯、男二等。皇子和异性元功上勋皆可封王。孝文帝行“亲疏世减挡”:亲王2000户、始蕃1000户、二蕃500户、三蕃300户。王国官有师、友、文学及中尉、大农、上中下将军、常侍、侍郎等。景明元年定制有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各爵品级为:除王外,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
北齐爵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王,位在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封内之调,尽以入台,三分食一。公以下,四分食—。王国,师一人,其余官略与晋、魏制同。官品略有调整:除王外,开国郡公从一品,散郡公、开国县公正二品,散县公、开国县侯从二品,散县侯、开国县伯正三品,散县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散县子从四品,开国县男正五品,开国乡男、散县男,从五品。较北魏各降—阶。又公国有郎中令,正七品;大农,从七品;中尉,正八品;常侍,从八品;侍郎,正九品;上中下将军及上中大夫,从九品。侯、伯国亦置大农,从八品;中郎、谒者,正九品。子、男国之大农,从九品。
北周郡县亦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皆加“开国”。 后改《周礼》九命之制“诸侯为外命,公九命,侯八命,伯七命,子六命,男五命”。共计有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凡十一等。
四、隋唐时期的封爵
1、隋朝的封爵
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爵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郡王第一品,秩万石。嗣王、藩王、开国郡县公,第二品;开国郡、县侯,第三品;开国县伯,第四品;并视中二千石。开国子,第五品;开国男,第六品。并视二千石。汤沐食侯,第七品;乡、亭侯,第八品。并视千石。关中、关外侯,第九品。视六百石。另有记载与其稍有出入:王正一品,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从一品,开国侯正二品,开国子正四品下阶,开国男正五品上阶。炀帝时只保留王、公、侯三等,余皆废。
2、唐朝的封爵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定爵制九等:一等为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等为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等为国公,食邑三干户,从一品;四等为开国郡公,食邑二干户,正二品;五等为开国县公,食邑—干五百户,从二品;六等为开国县侯,食邑一千户,从二品;七等为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等为开国县子,食巳五百户,正五品上;九等为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各封爵还授给世袭的永业田,亲王10000亩,郡王5000,国公4000亩,郡公3500亩,县公2500亩,侯1400亩,伯1000亩,子800亩,男500亩。
五、宋辽金元时期的封爵
1、宋朝的封爵
宋初的封爵增加到十二级,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公、侯、伯、子、男都带本郡县开国,到封国公时,则称某国公。初次只封小国、然后改移大国。皇子、兄弟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袭,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后承袭及特旨者封国公。馀宗室近亲并封郡公。其开国公、侯、伯、子、男皆随食邑: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现任、前任宰相食邑、实封共万户。相应品级为: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国公从一品,郡公、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侯从三品,开国伯正四品,开国子正五品,开国男从五品。后嗣王、郡公、开国公不封,保留九等。
有封爵者必有食邑。食邑从—万户到二百户,共分十四等。不过,食邑只是虚数,只有食实封才有一点实际利益。食实封从千户到百户,共分七等。实封约为虚封数的4/10,食实封者,按实封一户,每月给钱25文计算,随月俸向官府领取。宋代官员的这些封爵和食邑、食实封等,都没有子孙可以世袭的规定。
2、辽金的封爵
辽的封爵很多继承唐制,也有王和五等爵,以及食邑、食实封等制度。
金朝封爵分九等: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伯、县子、县男。官品为:正从一品为郡王、国公,正从二品为郡公,正从三品为郡侯,正从四品为郡伯、县伯,承安二年更。正五品曰县子,从五品曰县男。食邑定制为:封王者万户,实封一千户;郡王五千户,实封五百户;国公三千户,实封三百户;郡公二千户,实封二百户;郡侯一千户,实封一百户;郡伯七百户,县子五百户,县男三百户,皆无实封。
3、元朝的封爵
元爵分为: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正三品,郡侯从三品,郡伯正四品,郡伯从四品,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
六、明清时期的封爵
1、明朝的封爵
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
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二品;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二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将军三百石,奉国将军二百石。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竟至数千上万顷。
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井无封邑。
2、清朝的封爵
清初(后金时),尚处于爵职不分的状态,至最后的完善也有一个过程。天命五年(1620年),“论功序爵,列总兵之品三等,副(将)参(将)游击亦如之,其牛录额真俱为备御,每牛录下设千总四员”。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五备御之总兵官为一等公,一二三等总兵它为一二三等昂邦章京,一二二等副将为—二三等梅勒章京,一二等参将为一二等甲喇章京,游击为三等甲喇章京,备御为牛录章京。顺治元年,加封公、侯、伯世爵,不久更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哈尼哈番,甲喇章京为阿达哈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以及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午(1736午),又比照汉称,定精奇尼哈番为于爵,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哈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乾隆十六年(1751年),定世袭七品官为恩骑尉从而确立了二十七等世爵制: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爵位的承袭有两种,一种叫世袭罔替,所得爵位可世代承袭,由朝廷受予诰命,属于特典之列。通常的世爵均定有承袭次数,—般是每—代减一等,袭次既尽,世爵也就取消。世爵俸禄为: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云骑尉85两,恩骑尉45两。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以上世爵主要用于封功臣及外戚。宗室皇亲另有制度,分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多罗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若除去世子、长子外共十二级。一般爵位均为降级世袭,即子嗣承袭父爵要降一级。如果承袭者本人无甚功勋,不能晋级。少数特许可世袭罔替,如清初的八家“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八家以及后世的乾隆时封的怡贤亲王、同治时封的恭亲王、光绪时封醇亲王、庆亲王四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