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北魏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子贵母死”的意思就是儿子被立为太子,就要把其母亲杀死,以防止母亲干政。
“子贵母死”制度的由来
北魏时期,由君位传承引发的动乱十分频繁,当时北魏尚未确立一套父子传承的嫡庶长幼之序,储君的策立和登基往往有赖于母后和母族的强大,可谓“母强子立”。
道武帝拓跋珪的即位,也是依赖于母后及舅族的干预和支持,既然道武帝是“母强子立”的受益者,他就应该支持才是,为何最后却改成了“子贵母死”呢?
北魏建国前,拓跋鲜卑还处在氏族公社解体时期,《魏书 序记》把妇人比作“天女”,妇女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北魏妇女没有礼教的束缚,也没有对其用权的制约制度,所以导致她们经常通过皇帝,来控制部落内部大事。道武帝在巩固自己权利的过程中,明显感到母亲和妻子对自己权利造成的威胁。为了防止后辈子孙有这样的困惑,在经过考虑之后,道武帝就决定先杀死太子的母亲,以防太子的母亲干政。道武帝还制定了“父死子继”的制度。也只有实行“子贵母死”,“父死子继”制度才能得以顺利实行。看来道武帝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杀戮,而是想维持子承父业,男人掌权。
“子贵母死”制度最后被谁废除,又是如何被废除的呢?
到了宣武帝这一代,“子贵母死”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宣武帝的众多妃子,怕生下儿子,给自己带来祸患,堕胎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下去,宣武帝真成了孤家寡人。当时的妃子胡灵儿看到宣武帝身边一个孩子都没有,替他着急,于是打算替宣武帝生个儿子,别人都劝说她别要孩子,否则会丧命,胡灵儿却说:只要为皇帝生个男孩,她死也愿意,胡灵儿还是比较勇敢的,。后来,宣武帝终于迎来了他和胡灵儿的儿子元诩。
宣武帝时,后宫妃子多为汉女,妇女专权干政的情况大为减少,“子贵母死”制度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再加上宣武帝笃信佛教,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出生后就没了母亲。于是,宣武帝就废除了“子贵母死”制度,这样胡灵儿也得以幸免。
道武帝想摆脱女权干扰制定的“子贵母死”制度,当然有它存在的意义,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妇女干政的现象,这一现象最根深蒂固的根源还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因为“子贵母死”制度的实行,道武帝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害,他也成了这一制度间接的受害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民间故事之-丁石匠“下蛊”明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