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允炆削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朱允炆,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至今下落成谜的皇帝。
因为一条错误的削藩举措,让他在刚刚登基没多久就遭遇到了一次政变,虽然坚持了四年,但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对朱允炆的重视程度来看,明显还是对朱允炆抱有极高期望的。
如果建文帝朱允炆自身没什么本事的话,显然也不可能如此被朱元璋重视。
那么也就带来一个问题,假如朱允炆顺利削藩成功了,他能像明成祖朱棣那样,将明朝带向繁荣吗?
虽说只是假设,但我个人认为还是可行的。
朱允炆要推行建文新政
因为从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朱允炆登基那年六月,他就已经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大改革。
“省并州县,革冗员”,也就是下定决心要一改此前的冗官冗员之势。
之后到了同年七月,更是下诏“行宽政,赦有罪,赋”,以“善法利民”为基础原则,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围绕着一个“仁”字在转。
光是从这两点,其实就很轻松的能够看出来,建文帝的改革其实就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而且也跟他登基前,朱元璋亲自对他所说的“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也就意味着朱允炆所做的这一切,其实早在明太祖执政时期就很有可能已经想到了,只不过朱元璋大限将到,根本拖不了那么久。
所以这才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朱允炆身上。
以朱元璋的雄韬伟略来看,朱允炆既然是按照其给安排好的路走的,那最后的结果能差吗?
更别提在《国榷》中,还明明白白地记载着建文执政时期那些没有被战争波及到的地区所呈现的“道化融洽,路不拾遗,可谓盛矣”之景。
显然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只不过由于执政时间太短,改革幅度又大,所以效果都还来不及完全展现就已经可以说是结束了。
朱棣治国方案与朱允炆的共同点
当然,光这么说有点单薄,毕竟都是推测,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朱棣执政时期是怎么治国的。
虽然朱棣自一登基,就把朱允炆改过的那些政策一一恢复成了原样。
但事实上,在后续的统治过程中,朱棣的治国方略却并没有战场上那般明显的杀伐之气。
否则朱棣也就不会选择仁爱的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并让其长期监国了。而他自己,则是把所有的杀伐果断都用在了战场上。
那么一个是仁爱的建文帝朱允炆,一个是仁爱的皇太子朱高炽,这两者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吗?
并没有。毕竟都是以“民”为本。
至于明成祖朱棣,则是亲自披挂上阵,长期在外御驾亲征,反而更像是一个替儿子征战沙场的将领。
当然,也不是说朱棣就什么作用都没起到。
不过从宏观方向来看,朱棣在永乐年间的定位,反而更像一个给朱高炽写好大纲的角色,具体操作则是由朱高炽来完成的。
而这个大框架,便是“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
换句话来说,朱棣的执政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跟朱允炆都是有着一定的共同点的。
虽然具体方法不一样,但是殊途同归,始终都还是把“民”放在第一位,那么又如何不能带动明朝繁荣昌盛呢?
至于很多人还说的朱允炆要恢复“井田制”一事,先不说历史就已经足以证明井田制弊端重重,明朝史上关于朱允炆推行井田制的记载也压根就找不到。
只能说是有这么一个提案,但终究也只能是一个如“废纸”一样的空文,并不能作为评判朱允炆成绩的条件之一。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建文帝即位后,实行削藩政策,朱棣感觉到了压力,随即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历经四年时间,攻破南京,建文帝自焚而死,朱棣即位,当了皇帝,年号“永乐”。
试想,如果当时建文帝朱允炆不自焚,就在皇宫里坐着,朱棣会怎么对待他?朱棣敢杀朱允炆吗?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是太子朱标的儿子,本来朱元璋想把皇位交给朱标,可惜朱标死得早,朱元璋还没死,儿子朱标就先死了。因此,朱元璋把爱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加上朱允炆从小很聪明,朱元璋非常喜欢朱允炆,于是,便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来,朱允炆继位,当了皇帝。
朱棣一看老爹太偏心了,大哥朱标死了,还有他们其他兄弟几个呢,怎么不从他们兄弟之间选一个继位,而是直接选了孙子?因此,朱棣的心中就不服,这也为朱棣以后起兵造反埋下了隐患。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选孙子继位当皇帝,不选儿子,导致了一场大祸。估计,朱元璋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以计擒杀张昺、谢贵,并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遂据北平。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起兵出征,也就是说,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
《明史 本纪第五》记载:秋七月癸酉,匿壮士端礼门,绐贵,昺入,杀之,遂夺九门。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奸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书既发,遂举兵。自署官属,称其师曰“靖难”。
经过四年征战,朱棣带兵攻下南京。
关于朱允炆的死因,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朱允炆走投无路,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自焚而死。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还有一种说法,朱允炆当时从地道逃走,假扮成僧人,隐居了。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怎么样,如果朱允炆不走或不死,就在皇宫里,朱棣敢把他怎么样?
我个人猜测,如果按照朱棣的人品和为人,他不会当场杀死朱允炆,那样,会被天下认定为反贼,朱棣会恭恭敬敬地把朱允炆先“保护”起来,实际上是软禁,找机会在朱允炆的饮食里下毒,毒死朱允炆,再对外宣称皇帝“因病驾崩”。然后,朱棣会以皇帝的孩子太小为借口,再“名正言顺”地继位当皇帝。
之所以有此猜测,依据是,朱棣心狠手辣,从他大肆杀戮建文帝的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并灭族,就能看出来朱允炆的结局,好不到哪里去。
朱棣不造反,朱允文的明朝不会是短短的四年,但肯定不会超过我们熟知的276年。因为一个家族的行事作风肯定会一脉相承。
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旗号发动?靖难之役?,攻进明朝都城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时,皇宫内却发生一场大火,朱允文不知所踪,在这样的结局下,宣告着朱棣成功篡位,开启了明朝276年的历史进程。
然而众所周知,明朝自朱元璋建国后,在永乐帝朱棣手上达到巅峰,随后的洪熙、宣德时期还是算是勉强维持强盛的局面。但到了明英宗开始衰退,这也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昏君,到了后期昏君就比较多了,如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熹宗朱由校。因此明朝至少出现了5位昏君,而这些昏君也正是导致国家衰败的根本因素。
因此很多人都在想,如果是朱允炆执掌的明朝会不会更久,甚至避开清朝呢?
这里只想说,朱允炆执政后的明朝,或许昏君没这么多,但是肯定坚持不到276年!
朱棣不造反,或许就有其他藩王造反。朱允炆从爷爷朱元璋接过明朝的执政权,一上台第一件事就是重用文人才子:方孝儒,齐泰,黄子澄。这些人不能说没有才干,但存在一个通病纸上谈兵,他们不清楚藩王的实力,就建议削藩。诚然这样对于皇权集中有着非常大的好处,但估错了形势,最终导致朱棣造反。就算朱棣不造反,藩王之中肯定有其他人也会造反。毕竟朱允炆半路摘桃子继承皇位就让这些叔叔十分不爽,而且削藩那就是严重侵犯到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许一个两个藩王不是朝廷的对手,如果联合起来呢?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哪怕朱棣不反,朱允炆这个皇位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朱允炆的秉性也是葬送明朝的一个致命弱点。朱允炆没有继承到爷爷朱元璋的心狠手辣,也没有继承到父亲朱标的外柔内刚,朱允炆的性格就是柔弱。这种性格会受到百姓的爱戴,但是作为皇帝这样的性格是万万不可取的。生在帝王家的悲哀并不是无情而是利用感情,没有亲情,只有争斗,残杀。
朱允炆有几次可以杀掉朱棣的机会,都因为内心的善良而错失,最终反而被朱棣篡位。退一万步讲,朱棣没有造反,朱允炆这一脉也会因为性格柔弱,迟早过几代还是被其他皇室血脉所代替。古云有云?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帝王家柔弱的性格就是一种不良的性格,这种秉性代代相传,迟早也是会害了这一脉。因此朱允炆的王朝也不会能走得太远!
朱元璋给朱允炆挖得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悲痛欲绝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而此时,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都对皇帝表示非常大的兴趣,甚至都在暗中较劲。之后朱元璋接受了学士刘三吾的建议,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以杜绝诸王对皇位的觊觎。
但纵观古代历史,除了朱元璋皇位传孙外,历史上也有相同的案例,结论也是十分类似。一是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不怎么行,但孙子司马遹十分聪明,所以司马炎就没有选择更换太子(这点跟野史上说康熙选雍正做继承人很相似,因为康熙很喜欢乾隆)。之后全国就爆发了主要由他的另外一些儿子参与的?八王之乱?,最终他聪明的孙子司马遹被杀。
因此一个皇帝想绕过他剩余的儿子们,直接把皇位传到孙子那里,结局都是比较悲惨的。因为儿子们不服啊!如果是传给其中任何一个儿子,可能其它儿子心里有意见,但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传孙子就不一样了,儿子们还年富力强呢,为什么就要传到孙子的头上呢?更何况这个孙子还是一点军功都没有,无法服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6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民间故事之-杏花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