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小皇帝赵昺必须要死吗,陆秀夫为什么带小皇帝跳海自杀

以史为鉴 2023-06-18 06:55:44

小皇帝赵昺必须要死吗,陆秀夫为什么带小皇帝跳海自杀

对陆秀夫和小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大战,史称“崖山海战”,在这一战中,宋军奋力一搏,但是,仍然被元军击败,随后,元军包围了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纵身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万军民,听说小皇帝殉国,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灭亡。

那么,崖山之战惨败,南宋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必须要死吗?陆秀夫为何忍心带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呢?

陆秀夫(1236年—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陆秀夫是南宋左丞相,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时年四十四岁。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他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小皇帝只有七岁,还是一个小孩子,七岁的孩子,虽然他是皇帝,但是,他什么都不懂,就这么死了,这不能不说非常悲壮、残忍和无奈。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将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大军直逼崖山。崖山背对着山面对着大海,地势非常险要,张世杰下令焚烧岛上的房屋,人马全部登上船只,然后,将一千多条战船排成长蛇阵,用绳子紧紧连接在一起,船的四周筑起城楼,船上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缚上一根根长木。将小皇帝赵昺乘坐的船安置在中间,表示将士与舰船共存亡。

张弘范见宋军战船集结,行动不便,想用赤壁之战,周瑜火烧曹操连环战船的那一招,先用小船装满柴草,再浇上油,点火后乘风攻击南宋水军。南宋军船上的湿泥挡住了火势,大火烧不过来,长木又顶住了火船,使元军的火攻失败了。张弘范又阻断了宋军的水源,封锁了海口。宋兵饥渴交加,处境危险。张弘范见此机会,派人劝降,被张世杰断然拒绝。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南宋和蒙元军队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张弘范分兵四路,发动猛攻。南宋军正在拼命抵抗时,忽然听到张弘范所在的指挥船上奏起了音乐。南宋军以为这是元军将领在举行宴会,战斗就松懈了。谁知此乐声是元军总攻的讯号,张弘范的指挥船直扑而来,箭如雨下。元军在乱箭掩护下,夺走了宋军七艘战船。各路元军一齐猛扑过来,从中午到傍晚,海战进行得异常激烈。最终,在激烈的交战中,南宋军遭到惨败。

陆秀夫先逼自己的妻子儿女跳海自尽,然后换上朝服,到赵昺的船上拜见皇帝,陆秀夫哭着对小皇帝说,现在到了这个时候,陛下应该以身殉国,说完,背着哭泣的小皇帝,跳海殉国。张世杰得知皇帝殉国,也跳海殉国了。

《宋史》记载: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陆秀夫为什么要带着小皇帝自杀呢?

这是因为陆秀夫觉得如果突围不成,一旦皇帝落入蒙古人手中,会受到侮辱。德祐皇帝(宋恭帝)当年被掳北上,已经使国家遭受了极大的耻辱,不能再重蹈覆辙。

一个七岁的孩子,正是花一样的年龄,却被带着一起死,非常残忍和悲壮。小皇帝无法选择他的家庭,无法选择他的生活,也无法选择他的生命,不能不说是一种残忍。

而陆秀夫宁死殉国,也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国家危亡时,为什么明朝士大夫投清自保,而南宋士大夫却投海自杀?

宋朝和明朝在历史上有一些类似之处:

第一,它们都是被少数民族政权推翻。

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灭亡,南宋被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灭亡;明朝被满人建立的清朝灭亡。

第二,它们在国家主体灭亡后,皇族逃到南方,都建立了短期政权。

北宋灭亡后,赵构建立南宋;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恭宗投降后,陆秀夫,张世杰在福州拥立端宗为帝,在福州的南宋小朝廷,后来不断南迁,途中小皇帝端宗去世,陆秀夫又立九岁的赵昺为帝,而南宋小朝廷一直坚持在广东沿海抗元,直到崖山海战,南宋彻底灭亡。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随后清兵入关,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此时淮河以南名义上仍属明朝。 明朝京师北京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多个流亡政权南明。直到1662年,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吴三桂处决,明朝统治才结束。

最后,南宋和南明的有志之士都以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为己任。

如南宋的岳飞、辛弃疾、陆游等人,南明的史可法、夏完淳、顾炎武等人,都以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为毕生的奋斗目标。

历史上明朝有些士大夫选择投清自保,相反宋朝有些士大夫选择投海自杀,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分别回答。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很多士大夫选择投清自保,如辽阳将领刘良臣、孙定辽于1631年,大凌河之战兵败未守臣节,叛明降清;东江总兵毛文龙帐下官至广鹿岛副将 尚可喜,于1633年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降。 户部左侍郎王正志,1644年降清;祖可法,祖大寿的养子 祖可法,崇祯四年在大凌河之战中,作为人质被扣留在清军大营,后投降清朝;洪承畴,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后投降成为清朝汉人大学士。

明朝士大夫选择投清,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明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官场腐败,宦官专权,致使江河日下、民不聊生。很多士大夫对明朝已经绝望。

明朝后期,皇帝多是荒淫无能之徒,皇帝的昏庸无能,导致朝纲败坏,国本不固。加上贪官横行,宦官专权,暴吏无数,他们媚上欺下,贪得无厌,残暴至极,搞得民不聊生,最后激起农民起义。明到后期,内忧外患,重疾缠身,灭亡是必然的,明朝就像一个烂苹果,从内部开始腐烂,很多士大夫对明朝已经绝望。

2、农民起义军力量强大,明朝岌岌可危。

各地起义风起云涌,特别是闯王一支,人数众多,战略得当,抚民安民,深得人心,一路势如破竹,打进北京城。明朝大势已去,活着或死去,降清还是降农民起义军,这是摆在明朝士大夫们面前的选择,当时的农民起义军自身素质不高,成不了大气,投降新兴的清朝不失为一个选择。

3、满清强大,统治者英明神武,爱惜人才,各种手段的拉拢劝降,士大夫们屈服了。例如,洪承畴的投降就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洪承畴在明朝官场二十多年,对明朝廷内部的腐败情况非常清楚,他也同李自成的农民军作战过,对农民军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他又同清军作战,对清朝又有着新的认识。经过对明朝、清朝和?大顺?这三种政治势力的对比,洪承畴从中看出,最有希望最后完成江山一统的是清朝。皇太极亲自出马劝降,洪承畴投降。

1279年,南宋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南宋军民跳海的原因有:

第一,山穷水尽,失去了战斗力。二十万多军民,除张世杰带着少数突围之外,剩下的十万人基本上都是家属和文官,这些家属中有大量女子,手无缚鸡之力,精锐的将士们都战死了,剩下他们这些人还怎么抵抗,他们一路南逃,现已无处可逃,皇帝都死了,他们活着有什么用,于是纷纷跳海自杀。

第二,民族气节。南宋宰相文天祥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都城被攻破后,这十万人能跟着小皇帝一路跟随到崖山,而中途没有选择逃亡,投降,他们都是最忠于南宋的臣民。与其屈辱地被杀,不如有尊严地自杀。

最后,?靖康之耻?的阴影。北宋灭亡后,皇帝嫔妃、王公大臣们被金兵俘虏,遭到残酷迫害、侮辱,生不如死。元朝的暴行更胜过金国,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杀人如麻,更有甚者屠城,西夏就是个例子。所以,南宋军民选择了投海自杀。

南宋的最后一刻,带着后主小皇帝一起跳崖就义,的典故是什么来着?在广东省的哪个地方?

作为一个“神话”,或叫“崖山神话”,由于它太过惨烈,由于策划者太过疯狂,因此,连对抵抗者保持敬意的元朝历史学家都不愿详细叙述。在《宋史·瀛国公(二王附)纪》中,关于陆秀夫背小皇帝赵昺跳海的事情只写为:“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万人。”这句简短的记载也是“崖山之后无中国”论调的历史引证源头。崖山在广东江门新会

南宋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宋少帝赵昺是怎么死的

丞相陆秀夫 背着赵昺在广东崖山跳海而死。


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眼看“靖康之耻”又要重演,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在广东崖山(今新会崖门)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宋王朝覆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3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