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会放过吴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打天下的时候,刘邦团结身边人的能力非常的强大,在还没有称帝的时候,就已经分封了八个王爷,并且计划好了他们的领地,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邦的手下在打仗的时候非常的拼命,最后帮刘邦打下了江山。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就对这几个王爷下手了,在他看来,他对于自己的国家要掌握绝对的控制权,不允许任何的威胁存在。显然那八个王爷就是他的威胁,他除掉了其中的七个,最后仅有一人幸存,也就是长沙王吴芮,这是为何?
刘邦当时之所以放过吴芮,还是因为吴芮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实质的威胁,而且还有一定的作用。具体来说,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吴芮的属地非常的偏远,而且面积也是不大的。当时大汉最为肥沃的土地是在北方平原的,南方的山地是比较贫瘠的,种植的庄稼产量也是很一般的,受此影响,那里的人口和经济也是不怎么发达的。因此吴芮在那里做长沙王,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其实算不上很好的待遇。
在这样的情况下,吴芮对于刘邦的江山威胁其实是没有的,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把守南方的疆土。在汉朝的时候,在长沙以南的地方,其实是有很多的民族,这些民族仗着在山地上的优势,长期都在和朝廷做斗争,丝毫不怕大汉的政权,并且偶尔还要来骚扰一下。如果朝廷从长安派兵去镇压,因为路途非常的遥远,成本会显得非常的高,而且因为不熟悉当地的地形和气候,长安军队的战斗力还要受到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沙国在设立的时候,本来就带有防卫南方的使命,吴芮自然承担起了防守南方的重任,刘邦自然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选择不对他动手。事实证明确实有很好的效果,南方的少数民族,即使作乱,基本上都是在长沙国以南的地界。长安和大部分的北方汉朝领土,都没有得到任何的侵犯,长沙国的设立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吴芮还是一个非常明白的人,他主动地交出了自己手里的部分兵权。当时刘邦在分封领土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匹配了一定的兵力,这些兵力虽然不能和朝廷的军队相比,但是数量也是不少,一个领地再怎么也有几万的人。而当时长沙国的军队,就在5万左右。吴芮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看透了刘邦这个人,知道将来他可能因为军队的原因对自己发难,于是当时便主动地交出了三万军队,仅仅留下一万余人把守长沙国。而且在到了长沙国之后,他都非常克制的不去扩大部队的规模。这点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打消了刘邦对他的猜疑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吴芮最后安然落地。就是在当时大汉刚刚建立的时候,有一些诸侯就想去攻占长安,谋反作乱,并且邀请吴芮参与。但是吴芮言辞拒绝了,并且将这个消息及时的派人送去了长安,让刘邦早做准备,才避免被奸人谋害。
因此,从以上的几个角度来说,刘邦都是不能杀吴芮的。如果杀了他,不仅会让朝廷的一些忠臣寒心,而且会影响朝廷的稳定。当时在长沙国的时候,吴芮的威望是很高的,当地的百姓都很信服他的,而更为南方的少数民族,也因为他的存在,一直不敢对长沙国有什么 大的动作。加上他自己识时务的交出兵权,这才保证了他的余生,都过得比较安稳。
白马之盟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与群臣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此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其要杀牲取血,并用手指蘸血来涂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约。对于刘邦制定的“白马之盟”,内容就是要确保汉朝只有刘姓者可为王,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
对此,在笔者看来,汉高祖刘邦之所以留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规定,无疑是和西汉初期的异姓王存在直接的关系。对于西汉初期的八大异姓王,可以说让汉高祖刘邦非常头疼。就这些手握兵权的一方诸侯,显然会对西汉王朝造成直接的维系。基于此,针对西汉初期的八大异姓王,刘邦先后铲除了六个,也即只有两人善终。
首先,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天下大乱的背景下,汉高祖刘邦也举兵起义。在秦朝灭亡后,刘邦又和项羽展开了激烈地较量。在这一过程中,不少诸侯投靠了刘邦,成为刘邦击败项羽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等到建立西汉王朝后,汉高祖刘邦自然需要论功行赏,也即功劳大的封王,功劳小的封王,这是西汉初期异姓王得以诞生的历史背景。
在西汉初期,刘邦分封了八位异姓王,这八人分别是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对于西汉初期的八大异姓王,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亲兵讨平。后燕王卢绾也被逼而叛变,最后老死在匈奴。
至于千古名将——楚王韩信,则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处死。梁王彭越被贬,之后也被吕后处死。淮南王英布谋反,被刘邦抱病征讨,后被外甥吴回所杀。韩王信起兵反叛,投靠匈奴,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由此,对于西汉初期的八大异姓王,只有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一方面,就赵王张耳来说,是赵国的后人,因此,在秦朝末年的起义中,张耳支持武臣为赵王,封为右丞相。武臣死后,拥立赵歇为赵王,扶赵抗秦。等到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诸侯,将张耳分为常山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之后,张耳归顺汉王刘邦,参加楚汉之争。随从韩信平定赵国,受封为赵王。那么,问题来了,刘邦在剪除异姓王的时候,为何放过了赵王张耳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张耳去世的比较早。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张耳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为景,史称赵景王。在张耳去世后,其子张敖即位为赵王。后刘邦在剪除异姓王时,被废掉王位。而这,无疑体现出汉高祖刘邦消灭异姓王的决心。
八个异姓王里只有长沙王得到善终。分封这些异姓王的原因很简单,是为了联合各方势力共同对付项羽,而在项羽被解决之后,这些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刘邦为巩固权势,才决定铲除这些手握兵权的异姓王,这些人并没有造反。
这个问题所指的八大异姓王乃是齐王(后改封楚王)韩信、韩王信、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刘邦并非杀了七个异姓王,只杀了六个,赵王张耳早逝,其子也只是被降为列侯,没有被处死。
其实刘邦一开始是想全部除掉的,毕竟帝王心海底针。但是这些人之前都帮助过他,他也不好意思直接杀,总得找个理由。他想除掉长沙王吴芮,可是又一直找不到什么理由,因为长沙王没有给他带来危机感。
长沙王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有被杀的可能,所以整日忧心。不过他幸运就幸运在他与张良关系颇好,得到了张良的帮助。张良辞官后曾到他府上小住,得知了他的苦恼之后,就建议他平日里做事低调一些,然后再把自己手中的兵权和封地以给刘邦儿女为由交出去一些,这样才打消了刘邦的疑虑。
吴芮听从了这个建议,并约束自己家人,行事低调,把自己的兵分了一些给刘邦的儿子刘贾,又把大部分封地分了出去。在这一系列举动之下,让刘邦信了他没有野心。所以八大异姓王中只有长沙王可以善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3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民间故事之-三品龙肠
下一篇: 民间故事之-焚香驱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