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真宗年间的一天中午,宰相王旦下朝后走在回府的路上,正为国事深深地担忧着。最近一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皇上突然迷上了神灵,并自认为真龙天子会得到天神的庇佑。因此,一些投机钻营的官员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说皇上是神仙化身,能保佑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就在皇上飘飘然时,富饶的江淮大地上却出现了百年不遇的蝗灾。当地官员怕搅扰了皇上神灵相助的美梦,竟迟迟不肯上报。丞相王旦秉公直言,但遭到当朝太师刘堂冷嘲热讽,皇上当然也不高兴,说他道听途说危言耸听。朝堂不下令救灾,地方官员更是得过且过,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王旦正想着如何救灾,前面突然传来一声大喊:“救命啊!青天大老爷!”凄惨的叫声把他吓了一跳。他急忙命令家丁停轿,然后掀开轿帘往外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扑倒在地,一动不动,几个家丁围着他,不知如何是好。
王丞相下轿走上前去观看,一个家丁把来人翻过身来,那人双目紧闭,不省人事。看情形,很像一个饿昏了的叫花子。堂堂一朝宰相,岂能见死不救?他急令家丁去附近饭馆讨碗面汤。家丁前脚刚走,两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后脚就闯了进来,其中一个黑脸汉子一边施礼一边解释说,昏过去的人是他弟弟,脑子有问题,神志不清时,常常用石头或棍棒打人,一直被关在屋里。昨天趁机跑了出来,他们紧追慢赶,现在总算追上了他。
既然汉子的亲人来了,王丞相也就放了心,他叮嘱两人要好好照顾此人,两个人连声道谢。黑脸汉子背起昏迷的弟弟转身要走,恰巧家丁回来,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汤。救人要紧,王丞相要黑脸汉子把人放下来,黑脸汉子迟疑了一下,转身时不小心把家丁手中的汤碗撞落在地。
黑脸汉子不停地自责,然后央求带弟弟回家看病,王丞相点头应允。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对,于是叫来两个家丁,在其中一个耳语一番后,便坐轿回府了。
果不其然,一个时辰后,两个家丁背着人回来了。原来,认亲的两个人把人背出城,在一个偏僻树林里竟对此人痛下杀手,要不是家丁尾随而至出手相救,此人早已慘遭毒手。人是救下来了,可惜的是让两个杀手逃掉了。
昏迷之人是谁?他为什么喊“救命”,杀人者又是谁?这一连串的谜团在王旦脑海中不停闪现。郎中来了,一碗热汤下肚不久,衣衫褴褛的汉子终于醒了过来。
汉子名叫朱朝武,家住河南芒砀府朱家庄,因家乡蝗虫肆虐,村里的庄稼眼看就要被吃完了,他带领村民到县衙寻求帮助,县太爷不仅不闻不问,还把他们乱棍轰出。朱朝武气不过,去府衙告状,知府把他拘禁,并让县太爷处理此事。县太爷怕朱朝武惹事,就把他囚禁了起来。
一天晚上,朱朝武趁看守的人不注意逃了出来,跑到京城想面见皇上,求皇上救救百姓。县太爷发现了,急令手下捉拿,为了掩人耳目,官差们都身着便衣。朱朝武为了躲避抓捕,一路上专拣小路走,受了不少苦,以至于昏倒在王丞相的轿前。
看来蝗灾问题很严重,王丞相一边叹息一边暗下决心,明天一定冒死进谏,力劝皇上派人捕杀蝗虫,救百姓于灾苦之中。
第二天一早,王丞相带着朱朝武上了朝。朝堂之上,他把昨天朱朝武所说的情况一五一十向皇上汇报,然后忧心忡忡地劝道:“皇上,江淮平原,良田土沃,实乃我大宋京城粮仓。一旦毁于蝗祸,粮食、饥民就会成为皇城大患。一些地方官员不作为,任由蝗虫祸害百姓,不得不防啊!”
他话音刚落,太师刘堂一晃三摇地走上前来,冷笑两声说道:“王丞相真是杞人忧天!皇上贵为天子,洪福齐天,福泽万民,区区几只蝗虫还能对付不了?故意夸大灾害,唯恐天下不乱,你是何居心?”
不少官员跟着附和,纷纷指责王旦危言耸听。
王丞相正思考应对之策,朱朝武早已不耐烦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声喊道:“皇上,王丞相所说句句是实,庄稼地里到处都是蝗虫,它们几乎啃光了所有的庄稼,再不想办法消灭蝗虫,庄稼将颗粒无收!如有半句谎言,草民愿以死谢罪!”
皇上听后,眉头一皱说:“王爱卿,这位就是来自芒砀府的那个农夫吧?他离家多日,根本不了解现在的情况。朕这里有芒砀府官员的奏折,那里蝗害早已消除了,不信你可以看一看。朕虽不才,可自有神灵庇佑,上天有好生之德,岂能任由蝗虫横行?你不能仅听这农夫的一面之词,这么多官员,不会个个都说假话吧?既然蝗害已经消除,爱卿就不必担心了。”
原本几个支持王丞相的官员,看到皇上的态度,也就不再坚持。眼看灭蝗救灾的愿望就要落空,为了找到官员谎言的破绽,王丞相提出要看奏折,皇上点头应允。
王丞相粗略浏览这些奏折后,他不禁哑然失笑,并很快想到应对之策。
“皇上,奏折上有的官员说蝗虫飞着飞着突然死去,有的官员说蝗虫投河而死,还有的官员说蝗虫自杀而亡,看来真是皇恩浩荡,赢得天神的帮助。皇上吉人天相,仙人相助应在情理之中,可蝗虫自杀,千古未闻,是真是假,何不派人去验证一下?”王丞相胸有成竹,蝗虫自杀的谎言很容易被揭穿。
皇上虽相信自己的神威,可对蝗虫自杀之事也心存疑虑,于是就派了几个太监去芒砀府查看。
几天之后,太监们带来的消息让王丞相大吃一惊,蝗虫自杀千真万确。为了让大家信服,他们特意带来几只蝗虫,要在朝堂之上演示一番。
王丞相对此嗤之以鼻,皇上却兴致勃勃。张太监拎出一个笼子,里面几只蝗虫活蹦乱跳。张太监把蝗虫放了出来,因为怕人,出了笼子的蝗虫四下逃窜。张太监不闻不问,口中念念有词:“尔等害虫,见了皇上,还不快快伏法!”说来也怪,那些仓皇出逃的蝗虫,忽然之间东倒西歪,转了几个圈后,真就一动不动了。一些大臣凑近蝗虫,细细观察过后,纷纷兴奋地嚷道:“死了!死了!真死了!皇上神威!”尔后,整个朝堂成了臣子们欢呼赞扬的场所,皇上的脸上乐开了花。
散朝之后,王丞相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朱朝武问他怎么回事?他把朝堂上的事叙述一遍。当朱朝武听到蝗虫自杀的说法后,气愤难耐地嚷道:“肯定是他们在蝗虫身上做了手脚!给蝗虫喂了慢性毒药,难道文武百官都相信蝗虫会自杀?”
王丞相满怀忧郁道:“不少官员心知肚明,因为皇上相信,他们怕皇上不高兴,所以不敢揭穿真相,可他们这样做,却成全了刘太师、张太监、芒砀府地方官员这帮小人。当务之急是如何才能让皇上相信世上没有神灵、蝗虫不会自杀。”
片刻之后,朱朝武说道:“王丞相,既然皇上相信神灵,草民倒有一个办法。既然他们能让蝗虫自杀,草民也能让人变蝗虫。”王丞相听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朱朝武神秘一笑,附在他耳边嘀嘀咕咕一阵,王丞相听后,不由得捻须颔首,面露喜色。
当天下午,收拾停当后,王丞相进宫面见皇上,他对皇威让蝗虫自杀之事赞不绝口,并提议要搞一次隆重的庆典活动,以示神灵庇佑大宋王朝。皇上听后,笑逐颜开。
说着说着,王丞相突然话锋一转:“皇上,你还记得那被微臣救下的农夫吗?回去微臣审问他,发现他不是人,而是一只蝗虫精!”一听此话,皇上立马来了兴致:“此话当真!朕还从没见过蝗虫精,快带朕去瞧瞧!”
很快,皇上跟王丞相一起移驾丞相府。丞相府会客厅内,朱朝武被五花大绑,站立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有带刀家丁分站在两边。
皇上落座之后,一边喝茶一边问道:“你真是蝗虫精?来京城干什么?”朱朝武哈哈一笑:“我当然是蝗虫精了,听说皇上仪表堂堂,人神共仰,特来瞧瞧。没想到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愚蠢至极,竟然相信蝗虫会自杀。现在我的同类正在芒砀府庄稼地里快活,真是大快人心啊!”
王丞相急忙怒喝:“大胆蝗虫精,竟然口无遮拦!赶紧喷洒烟雾,让他现出原形。”旁边的家丁急忙释放烟雾,一阵浓烟过后,台上的朱朝武不见了,捆绑的绳子丢在一旁,一只体格健硕的蝗虫正在绳子上爬行着。
那蝗虫精依然不服气,转着圈说:“不是说皇威能让蝗虫自杀吗?我倒要看看皇上能不能请得动神灵相助,让我莫名其妙地死去!”说完示威似的在台上不停地爬行。
一袋煙的工夫,蝗虫安然无恙。突然,它振翅高飞,嘴里还不停地嚷着:“我不跟你们玩了,要去芒砀府找同伴了,再见!”
望着蝗虫飞去的背影,皇上愣了半天,他什么也没说,便起驾回宫了。
皇上走后,朱朝武从舞台下钻了出来,小声祷告着:“希望皇上能幡然醒悟,救助芒砀府的老百姓!”
第二天,皇上下了一道圣旨,让王丞相带领灭蝗队,去芒砀府救灾。几天后,刘太师和芒砀府的官员都被罢了官,几个太监也被赶出了宫。
从那之后,皇上不再痴迷神灵,他实事求是,励精图治,开创了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好时代。
搜索
立即关注328662397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数据来自论文《民国时期的蝗灾与社会应对》 下同
蝗灾,尽管它看起来已经离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很遥远,但就在不到100年前的中国,这种灾害曾经是仅次于水旱灾的第三大自然灾害。在民国三十八年的历史当中,共计有2100县次的蝗灾,一次蝗灾超过50县的就有15年次,而最高的1928年就有253县次的蝗灾记录。
在这其中尤以山东、河北为最。山东共发生蝗灾374县次,32年次(共38年),平均1.2年1次。放眼望去,全山东又有多少,不是灾民?
这并非冷冰冰的数据,而是血淋淋的灾难以及个体承受的,切实的悲剧。
我们这次从1927~1928年,那场席卷华北的蝗灾中,来看民国时期的蝗灾以及人们的自救。
通常民间有旱蝗相接的说法,这是因为蝗虫可保持繁育的温度最适宜的在28-34℃。加之山东大部分属于黄泛区,存在大量的江湖河滩、海滨,旱涝交织的山东地区又给了蝗虫近乎完美的气候、地理条件,致使整个民国山东人民遭蝗荼毒最深。而这其中又尤以1927~1929山东特大蝗灾为最。
1927年入夏之后,山东遇到了难遇的大旱。9月后秋蝗大作,鲁西南发生了70年未曾有过的蝗灾。《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中写道:?大批的蝗虫源源不断地飞来,天空中滚动着一团毛茸茸的蝗虫云,无数只蝗翅煽动,发出令人胆战心惊的巨响它们疯狂地噬咬着,庄稼地里响着急雨般的声音,满目的丰收在望的稼禾在转眼便消失广了。?
蝗灾过后,寸草不生,给了当地的农民灭顶之灾。旱蝗两灾过后第二年,山东3万余村庄收成绝大多数只有往年的一成。1928年4月,华洋义赈会的报告称?山东最困苦之灾民,总计有千万以上,约占全省人数的四分之一?,而这仅仅是灾难刚刚开始的第一年。此后灾情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据记载,山东1928年发生68县次蝗灾、1929年发生11县次蝗灾。在这般情形下,把整个山东划为重灾区也不为过。
让我们来把视野向下,看看那时候的民国百姓遇到的,真实困境。
这段时间的东非蝗灾后,广大网民和一些自媒体将?中国吃货?这个话题又炒了上去,什么?三个蚂蚱一盘菜?之类的,感叹中华民族的吃货属性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把李隆基吃蝗虫的民间传说拿出来说事儿,说中国人吃蝗虫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
可问题是以前的中国人,真的会将蝗虫视为一种美食,然后烹饪之吗?民国时期会吗?
其实,这只是现代人一种相当浪漫而且幼稚的想法而已。
真实的情况是,在民国时期相当大的一部分百姓将蝗灾视为天罚,如果对蝗虫进行捕杀,则会惹怒神佛。尽管有一些捕杀的行为(多发生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但这并不普遍。
刘猛将军形象
徐光启在《除蝗疏》中指出:?虽然水旱二灾有重有轻惟蝗不然,先事修备,既事修救,人力苟尽固可殄灭之无遗育。?充分指出,治理蝗灾中人事的重要性,并且在该篇下文还提到治理蝗灾的多种办法。在明清易代以及清前期,蝗虫捕杀的各种方法已经有之,但后来由于人事的腐败,这套措施逐渐的在民间衰落下去,使得老百姓不得不向巫术求助,甚至在民间形成了蝗灾来临人为不可干预的思想。
蝗灾来临后,普通老百姓的本能反应,是赶紧祭祀驱蝗神刘猛将军(原先以八蜡庙为主)。刘猛将军的民间信仰在清朝被官方承认后,成为一个普遍的民俗文化现象。1927年山东高密东北乡(莫言老家)发生蝗灾后,村民在自家堂屋拜起了神案,刘猛将军庙、土地庵、城隍庙等等,但凡是个神庙都被农民踏破了门槛,错过了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机。等到蝗潮过后,留下的也是赤地一片。
民间小吃 炸蝗虫
这样的情况在抗日战争期间仍然存在。如在1942年大饥荒中,洛阳栾川县甚至出现了蝗虫吃人的悲剧,其下潭头镇的百姓对蝗虫手足无措,甚至敬畏有加,叫它们?蝗虫爷?。河南大学农学院的师生在潭头镇进行宣传,称?蝗虫是一种富含高蛋白的小昆虫,对人体很有好处?。训导长赵新吾和他的夫人到田地里抓蝗虫,当街油炸食用,并且拿出一部分经费鼓励大家捕杀蝗虫,百姓捕一斤蝗虫可以换五分钱,五分钱可以换一个半鸡蛋,一些中小学生一天就能挣个7角钱,着实是一笔巨款。
由此才打破了潭头镇百姓认为?蝗虫是神虫?的封建观念,但这样的普及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慢慢在全国铺开。
一些科学团体和地方官员进行宣传和治理的时候,往往会受到百姓的阻拦。《湖口彭泽治蝗纪实》中就写道,治虫指导员陈家祥到江西湖口的农村,劝导农民不要求仙问佛,而是要用科学的办法治理。不料数十名农民拿着镰刀铁锹冲进指导员的休息地破口大骂,称科学的办法是?系骗人的?。
胡适也以他一贯的悲观态度,讥讽中国的农民,他嘲笑道:?天旱了,只会求雨;河决了,只会拜金龙大王;风浪大了,只会祷告观音菩萨或天后娘娘;荒年了,只好逃荒去;瘟疫来了,只好闭门等死;病上身了,只好求神许愿。?
蝗灾过后往往会导致一个地方饥荒的蔓延,由此产生卖儿鬻女、易子而食的悲剧。1927年这场发生在山东的蝗灾就是如此,山东百姓将家中所有牲畜、财产卖光,甚至连土地都典当,但由于农民大量的在市场上抛售,这些财产的价格往往又比平时低了不少,有些只有原价的十分之一。
1928年大公报登载了一篇名为《鲁灾目击谈》的报道,反映了山东临清、冠县人口买卖的情况:?十五六岁之女子,不过售洋二三十元,十龄上下者,仅值五六元而已?。另一篇《北省灾民之惨状》记载,因为农民没有能力养孩子,一些农民把孩子扔在井里,?竟至湮塞?。当地灾民又旋聚为盗,祸乱一方,基层秩序几乎崩塌。
而这样的悲剧,只不过是近代灾荒史的一角而已,这样的情形不断的上演,以至于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灾荒史专家李文海这样说:?一旦接触到大量有关灾荒的历史资料,我们就不能不为近代中国灾荒之频繁,灾区之广大及灾情之严重所震惊。在中国近代社会,?十年倒有九年荒?这句话,丝毫不是文学上的夸张,而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国近代史中,最值得歌颂的第一是历经苦难的劳动人民,第二是为生民立命的知识分子。在治理蝗灾这个盘旋我们民族头上数千年的恶魔的路上,有一代又一代的能人志士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民国时期,对蝗虫灾害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有张巨伯、戴芳澜、张景欧、杨惟义、邹钟琳、吴福祯、尤其伟、李凤荪、蔡邦华、傅胜发、邱式邦、任明道、钱声浩、马骏超、陈家祥等人。他们绝大多数出身在东南各省的富裕家庭,却毅然决然的进行农学方面的研究,深入穷困的农村一线进行调查、实验,不怕苦不怕累,为我国昆虫学、农业害虫防治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也给新中国成立之后基本上除却大规模的蝗灾有奠基之功。
1941年,吴福桢的弟子钱浩声研制了第一架国产手动喷雾器?七七?喷雾器 非上图
这一批知识分子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治蝗办法,并根据本土特点加以改进。当时比较流行的治理蝗卵的办法有耕锄法、掘卵法;治理成虫的办法有掘沟法、火烧法、火光诱杀法、油杀法、毒饵法、器械除蝗法等,在实际的应用中以人工扑打为主,至于其他办法只有在经济情况略微良好的地方才使用。
他们还对蝗灾进行了科学普及工作,如到地方进行科普宣传、设立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等,并在1935年召开了七省治蝗会议,推动官方进行立法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制定了《农作物病虫害防除规则》、《治蝗冬令除卵办法》,地方政府则陆续成立的昆虫局,而基础政府则依托地方保甲组织治蝗队等等。
除此之外,老百姓自身也对蝗灾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比如最近互联网上突然被人熟知的用鸡鸭治理蝗灾的办法,实际上在明清时期以及后来的民国时期已经有实践。
如在江苏南京八卦洲就极度推崇养鸭治蝗的办法,百姓自发组织了?八卦洲治蝗养鸭会?进行办法的推广和农户的补助,提升农民农副收入的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蝗灾发生的风险。还比如,江西的民众自创了?三角灯诱杀法?和?悬灯张幕扫集法?,利用灯火吸引蝗虫,然后用火油闷杀,一晚上能捕捉五六十斤蝗虫。
而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奖励措施,比如安省在1937年就有政策,标准为?一斤飞蝗换面粉1-2斤,一斤跳蝻换面粉半斤,蝗卵一斤换面粉1-3斤?,包括征募捕蝗人员也有报酬。
但于全国而言,这些治理措施都如杯水车薪一般,在民国内忧外患的时局和腐败的官僚体制之下,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都无法彻底的根治这一个灾害。
明朝郭敦飞曾写诗《飞蝗》,全诗如下:
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
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
去年拖欠鬻男女,今岁科征向谁说。
官曹醉卧闻不闻,叹息回头望京阙。
此诗反应的是在蝗灾过后,百姓遇到的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即便是在民国时期,这首诗反映的现实依然没有改变。
尽管我们能看到知识分子和一部分人民群众在全力的推动治蝗事业,但这些条款和制度往往成为一纸具文,在实践中难以推行,相关的经费也被地方政府上下其手,贪了个干干净净。民国长期割据分裂的情形,也加剧了蝗灾的蔓延。要知道蝗虫过境,可是不分你是河北人还是山东人的,但基层地方政府往往各行其是,全国范围内也没有有效的统一措施,致使蝗灾愈演愈烈,百姓苦不堪言。
《流民图》部分
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一面是纸醉金迷的城市浮华,一面是饿殍遍野乡村惨状。
若是仅看一面,我们都无法正确的了解那个支离破碎的年代。
有的人,心中只有大师,却没有百姓。
我希望人们能了解那些粉墨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鸡毛蒜皮之外,还能了解这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小老百姓之间的生离死别、患难真情。
那一个个看似冷冰冰的受灾数字、死亡数字背后,代表的是一个又一个肉体凡胎的人类所遇到的真真切切的苦难。
研究灾荒史不算是一个讨喜的活,也有人说你在盛世说灾,总有不好的导向,也有吃人血馒头的嫌疑。但我总觉得,过去的苦难中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的?错误答案?,他是我们人类历史的?错题集?,若不时常翻阅,又怎么能面对,未来一场又一场的?大考?呢?
很久很久以前,一只蝗虫和一只蚂蚁生活在一个地方。整个夏天,蝗虫都在嬉戏和玩耍,而蚂蚁为了储备过冬食物,一直在骄阳下努力工作。
入冬以后,蝗虫饥肠辘辘。一个寒冷的雨天,他去找蚂蚁要一些食物。
“你疯了吗?”蚂蚁说。“我整个夏天累折了腰地工作,而你在旁边看热闹,嘲笑我不懂得享受人生乐趣。”
“我那样做了吗?”蝗虫和气地问。
“是呀!你说我是一个老脑筋,不懂现代实现自我哲学的意义。“
“哎呀,我感到很抱歉,”蝗虫说。“我不知道你是如此敏感。但在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会见死不救吧?”
“嗯,我不记仇,但我的记性可不差。”
就在这时,另一只蚂蚁走了过来。
“嗨,小左,”第一只蚂蚁说。
“嗨,乔治。”
“小左,你知道这只蝗虫要我做什么吗?他希望我给他一些我辛苦一夏在骄阳下取得的食物。“
“我还以为你已经主动与他分享了呢,”小左说。
“什么!!”
“当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不同时,我们至少可以设法纠正不公平。”
“大自然的恩惠,天,”乔治说。“我提着这些东西翻山越岭,跨过河上的滚木,时刻提防食蚁兽。为什么这个懒惰的流浪汉不自己收集和储备食物?”
“现在,现在,乔治,”小左安慰道。“没有人使用‘懒汉’这个词了。我们说:‘无家可归者’。”
“我就叫他‘懒汉’。那些懒得找个东西遮住他的头,喜欢站立在冷雨中而一点活也不干的人。”
蝗虫爆发了:“我不知道要下这么大的雨了。气象预报说,‘晴天且很温暖’。”
“晴天且很温暖?”乔治反问。“预报员也是那么告诉诺亚的!”
小左表情痛苦。“我很惊讶于你的冷漠,乔治,你的自私,贪婪。”
“你疯了,小左?”
“没有。恰恰相反,我已经受过教育了。”
“有时那更糟糕,现在来说。”
“去年夏天,我沿着一串一些学生留下的饼干屑,到了一间常春藤大学的课堂。”
“你已经上过大学了吗?难怪你回来在这里,讲这些大话和和愚蠢的想法。”
“我不屑回答这个问题,”小左说。“无论如何,那是Murky教授关于社会正义的课。他解释说,世界上的福利分配不均。”
“世界的福利?”乔治重复到。“世界没有携带食物爬上山。世界没有穿过河面上的滚木。世界是不会被任何食蚁兽吃掉的。”
“这么看就目光狭隘了”小左说。
“如果你这么大方,为什么你不给蝗虫吃的呢?”
“我会的,”小左回答。然后,面对蝗虫,他说:“跟我来。我会带你到政府的庇护所,那里有食品和干燥的地方睡觉。“
乔治气得直说:“你现在为政府工作吗?”
“我从事公共服务,”小左高雅地说“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
“看来你真的已经上过大学了,”乔治说。“但如果你是蝗虫这么好的朋友,为什么你不教他如何在夏季工作,储存些东西以备冬天来临?”
“我们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并让他像我们一样的权利。那是文化帝国主义。”
乔治对回答大为吃惊。
小左,不仅赢得了这场争论,他继续扩大自己的蝗虫庇护所方案。消息传开,数公里内的蝗虫都来了。最终,一些年轻的蚂蚁也决定过蝗虫式的生活。
随着老一辈的蚂蚁从此经过,越来越多的蚂蚁加入蝗虫的队伍,在田里嬉戏和玩耍。最后,全部蚂蚁和蝗虫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和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样度过了整个夏天。
然后,冬天降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2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