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临镇除了怡香院楼上的那一点光亮外,已是一片漆黑。
这仅有的光亮来自芝兰的房间,此刻,这位怡香院的头牌姐儿娇白的脸蛋满是泪痕,不住地抽泣,纤细的身体在烛光中晃动着。
芝兰之所以伤心,是因为明天早上,她就要随文三爷走了。两天前,文三爷用高价从容妈妈手中买下了她。
芝兰从小就被卖到怡香院,容妈妈请人教她读书写字,琴棋书画,再加上芝兰容貌美丽,还是处子之身,慕名而来的客人甚多,容妈妈把芝兰视为“摇钱树”。
文三爷很喜欢芝兰,后来提出要买芝兰。容妈妈皮笑肉不笑地打量着文三爷,牙齿一咬,竖出五个指头,意指五万银元。文三爷听了后,想都没想,只是淡淡地说:“好,我去钱庄取一下款。”不出一个月就把钱凑给了容妈妈,据说这笔巨款是文三爷身上所有的积蓄了。
芝兰其实不讨厌文三爷,文三爷虽然年龄大了些,但一点也不显老,他眼睛细长,面容白净,说话声音很轻,看上去文绉绉的。他对芝兰从不动手动脚,每次不是一起对弈,就是听她抚琴,或者一起画画写字,品茗清谈,和文三爷一起的时候,芝兰从不觉得时间漫长。
可文三爷再好,芝兰始终不喜欢他,芝兰早已心有所属,那是街头花粉店的伙计阿茂,每个月他都会过来送花粉胭脂,芝兰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阿茂时的情形,她感到脸上火烧般的烫人,羞涩地低下头来的她,直觉得那一双水亮的眼睛也分明在痴痴地看着自己。
姐妹们每次和阿茂开玩笑,他都会红着脸不说话,过节的时候,只要容妈妈或其他姐妹请阿茂在灯笼上写几个讨喜的文字,阿茂也不多说,拿起毛笔就写,事后容妈妈给他赏钱也不要。芝兰有时看到所挂红灯笼上俊朗的楷书,就会想到阿茂,想到他沉静少语的样子。
对于芝兰,阿茂暗地里并不憨实,有一次,他竟偷偷地给芝兰塞了个纸条,纸条上说要和芝兰做朋友。芝兰看了很开心,两颗年轻的心就这样在传书间慢慢靠拢。时间长了,芝兰对阿茂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得知阿茂是附近镇上的人,十二岁时,他做秀才的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也随即离他而去,家中除了留下了一橱柜书籍外,别无它物,为了生计,他只好来花粉店学徒。
一个多月前,当文三爷上门告诉芝兰迎娶她的时间,并让她放宽心些,芝兰心不在焉地听着,当她听到楼下姐妹们熟悉的打趣嬉笑声时,她知道是阿茂送花粉胭脂来了,她的心扑扑直跳,她灵机一动,和文三爷说:“三爷先坐着,我给您沏壶热茶去。”文三爷微笑着点头应允。她拿着茶壶转身来到边侧的账房,看账房没人,她放下茶壶,见桌上有笺纸和毛笔,砚台里还有残墨,她随手拿起毛笔在一张笺纸上简略地写下了文三爷为她赎身之事,在信尾她郑重地写道:“若不再见,此生无缘。”写完,她等不及墨色干,另拿了一张笺纸重合在上面,叠成条状,拿着茶壶跑到楼下,趁着姐妹们散了的时候,把纸条塞到阿茂手中,匆匆离去。只是她不知道的是,楼上的一个人正注视着她……
想到天亮就会和文三爷走了,一直不见阿茂动静的芝兰心急如焚,她决定再写一封信给阿茂。写完后,她突然却又觉得这都是徒劳的,她叹了口气,把纸放在蜡烛上点燃,无助地看着自己的墨字在跳跃的火苗中化为灰烬。
天很快亮了,文三爷骑着小毛驴来了,随他而来的还有一顶花轿,他满脸笑意地看着一夜未眠的芝兰。在容妈妈故作殷勤的道喜声中,在姐妹们带有羡慕色彩的说笑声中,头脑一片空白的芝兰任人指引坐进花轿,她茫然地随着花轿摇晃晃地前行着,她不知道前方的路又该如何。
也不知过了多久,芝兰来到了一处门前,当文三爷搀扶着她来到屋内后,抬头一看,她看见了阿茂,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握紧拳头,用指尖用力按了按自己的掌心,生疼生疼的。阿茂看着她,并没有多少言語,不顾文三爷在场,上前紧紧抱住了她……
文三爷和阿茂、芝兰交代一番后,就骑着他的小毛驴,随轿夫们走了。阿茂和芝兰在门口相互依偎着,看着文三爷远去的背影,他们耳边回响着文三爷那清晰且清细的话语,“知道你们的事情后,我决定成全你们这对有情人。我很小在宫里伺候老佛爷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失去很多,但能够去营造一段爱,也算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弥补吧……”
搜索
立即关注328662397
你若喜欢,请点“在看”
1. “生犀不可烧,燃之有异香”原文是什么 “生犀不可烧 燃之有异香”是出自《异苑》中的一句话,包括这句话的原文是: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生犀不敢烧,燃之有异香,沾衣袋 ,人能与鬼通。忘川之畔,与君常相憩。烂泥之中,与君发相缠。存心无可表,唯有魂一缕。燃起灵犀一炉,枯骨生出曼陀罗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的犀牛角不可以燃烧,燃烧的话会有奇怪的香味传出来,沾染到衣服上,并且能够看见幽灵鬼怪,在忘川河畔,与你一起生活相伴,在烂泥之中,也与你发丝相缠,我的心思无法表达,只有一缕魂魄。在香炉里燃烧灵犀,我的枯骨会胜出曼陀罗花。
扩展资料
《异苑》之名系仿自刘向的《说苑》,共计382条,基本上都是各种奇闻异事。诸如山川灵异,古今名人、动植物、器物的神奇变化、吉凶征兆,民间祭祀神祗、鬼神故事、冢墓灵异和梦兆,妖精变化、死而复生等等。
文字简短,只有几十字或百来字,情节简单,叙事概略,缺乏描写性语言,所以形象不够生动,难与《幽明录》等同类著作相比,这也是它几乎一度失传,对后世影响不大原因。
《津逮秘书》、《学津讨源》、《古今说部丛书》、《说库》等古丛书中收有此书。今有:《异苑·谈薮》,其中《异苑》为范宁点校,《谈薮》为程毅中、程有庆辑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异苑
2. 辽太祖古文介绍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阿保机,
小字啜里只,契丹叠刺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人。德祖皇帝长
子,母曰宣简皇后萧氏。唐咸通十三年生。初,母梦日堕怀中,
有娠。及生,室有神光异香,体如三岁儿,即能匍匐。祖母简
献皇后异之,鞠为己子。常匿于别幕,涂其面,不令他人见。
三月能行;啐而能言,知未然事。自谓左右若有神人翼卫。虽
龆龀,言必及世务。时伯父当国,疑辄咨焉。既长,身长九尺,
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为挞马狘沙里。时小黄室
韦不附,太祖以计降之。
3. 芙蕖文言文翻译 芙蕖文言文翻译 我来答有奖励313倾国倾城 LV.20 2018-02-15聊聊 【原文】:《芙蕖》(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注释】:1.荷钱:初生的小荷叶。2.逸致:情趣。
3.迨(dài):等到,到,及。4.目:看,这里有观赏的意思。
5.数:几6.逸致:情趣7.迨:及,等到8.菡萏(hàndàn):未开的荷花9.异馥(fù):异香10.袅娜:轻盈柔美11.零落难堪:七零八落很不好看12.娇姿欲滴: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13.日上日:一天又一天 ;日,一天,一昼夜 【译文】: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没有木质的树干,是一年生的植物,这些性质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谱书中说:'在水中生长的叫草芙蓉,在陆地生长的叫旱莲。
'那么这就不能说芙蕖不是草本了。我爱芙蕖,在夏季靠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重复前人早已说过的话,而是因为芙蕖适合人的心意,它的长处不是一两点就可以讲尽的,请容我一一说说它的好处。
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
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
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
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人们耳朵和眼睛观赏的,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
种植的利益难道还有比它还大的吗?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
只是挖了个凿斗大的小水池,栽几株来安慰自己,又时常为小池漏水而忧虑,祈求上天降雨来拯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培养生灵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作者简介】:李渔( 1611 ~ 1680 ),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著名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
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 “ 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 ,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
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 “ 人间大隐 ” 之道。康熙五年( 1666 )和康熙六年( 1667 )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 *** 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
1672 、1673 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
4. 文言文 水仙,关于水仙的古文言文 水仙花的其他名称和由来
【水仙】:王朝《拾遗记·洞庭山》:“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湖,披蓁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叶以合桂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
【洛神】: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其名叫“宓妃”、“雒嫔”。五代蜀杜光庭《墉城集仙记》卷五称:“洛川宓妃,宓牺氏之女也,得道为水仙,……震蒙氏女者,亦曰奇相氏,得黄帝玄珠之要而为水仙”。后人以曹植《洛神赋》述其形体姿态之美为典故比喻水仙花。
【玉清】:南朝梁陶弘景《水仙赋》:“迎九玄于金阙,谒三素于玉清”。明袁宏道《瓶史·九使命》:“水仙神骨清绝,纤女之梁玉清也”。
【凌波仙子】:荷花、水仙花的别称。凌波:①行于水波之上;②形容女子步履轻盈。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明唐寅《咏莲花》:“凌波仙子门新装,七窍虚心吐异香”。宋黄庭坚《水仙花》:“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
【雅蒜】:明嘉靖文震亨《长物志》引宋宝庆《太平清话》:“冯夷服花八石,得为水仙,其名最雅,六朝人乃呼为雅蒜,大可轩渠”。
【天葱】:宋淳化赵湘《南阳诗注》:“此花外白中黄、香美如仙,茎干虚通如葱,本生武当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
【金盏银台】: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四:“杨诚齐(万里)云:世以水仙为金盏银台。盖单叶者,其中真有一酒盏,深黄而金色”。宋周师厚《洛阳花木记》:“水仙 生下湿地,根似蒜头,外有薄赤皮,冬生叶如萱草,色绿如厚,春初于叶中抽一茎,茎头开花数朵,大如簪头,色白圆如酒杯,上有五尖,中承黄心,宛如盏样,故有金盏银台之名”。亦作“金杯银台”。宋辛弃疾稼轩词《贺新郎·赋水仙》:“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白乐银台润”。
【玉玲珑】:宋司马光《其日雨中闻姚黄开》诗:“ 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此指牡丹,元刘秉忠《江边梅树》诗:“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此指梅花,亦指水仙。宋吴文英《燕归梁·书水仙扇》词:“白玉搔头坠髻松,和春带出芳 。为分弱水洗尘红,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此指“千叶水仙”。
【姚女花】:宋《内观日疏》:“姚姥住长离桥,十一月半大寒,梦观星坠于地,化为水仙花一 ,甚香美,摘食之,觉而产一女,长而令淑有文,因以名焉,观星即女史,在天柱下。故迄今水仙花名女史花,又名姚女花。
【玉霄】:传说中天帝、神仙的居处。语出唐常建《古意》诗之二:“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宋许仲企《水仙花》诗:“芳苞茁水仙,阙名为玉霄”。此指“千叶水仙”尚未命名,以称玉霄。
【玉芽】:《群英类选·渔樵记·翦彩为花》:“香腻水仙花,翠带凝妆露玉芽”。此指水仙花苞。
【俪兰】:明都 《三馀帖》:“和气旁薄,阴阳得理,则配玄即今水仙花也。一名俪兰,一曰女星,散为配玄”。
【雅客】:元程 《三柳轩杂识》:“以水仙在花史上列是风雅之客,而推崇为雅客”。
5. 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是什么意思 粗茶淡饭是生活的真正滋味,芝兰的芳香是心灵的境界
书田菽粟皆真味 心地芝兰有异香
上联“书田菽粟皆真味”,(就是)书籍和粮食都有美好的味道:
下联“心地芝兰有异香”,美好的心地和美好的香草的气味都是一样地值得人崇拜,值得人效仿的。
作品由李洪海创作,万顺斋收藏。
李洪海 男,1946年1月生,天津市武清人。中国书协理事,中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七十年代初就从学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门下,经先生把胞,反复临习王羲之《兰亭序》、智永《千字文》等名帖
【篇一】精彩民间故事阅读
金朝时,莱州境内的武官村,有一大户人家,户主姓刘,名百万。这刘百万娶亲已经过了整整八个春秋,而终没添上儿女。俗话说,三十无儿半辈孤。这对已过三十的夫妻,就是因为无儿无女怕绝后,所以整天怨东怨西,就连自己的鼻子眼,也觉得似乎是多余的。夫妻俩在饭桌上不思茶食,在炕头上大眼对小眼,夫啼一长气,妻应一短喘,真是盼儿盼干了眼。
有一天,门外来了一化缘的道士,正巧和刘百万在大门前机遇。道士手持一铜钵,口中念道:施主莫忧愁,刘家会有后。听了道士的话,刘百万感到愕然,觉得道士颇有来头,于是走到跟前问:请道长指明得儿之路,在下首付厚禄。道士口念:善哉!善哉!出家人不贪财,以度化还朴为本,观施主之印堂,有儿缘。今黄河泛滥,灾民成队,施主若能开仓施舍米粥三年,普救灾民,儿子即可得,否则,儿子惚兮,恍兮。道士说完扬长而去。
刘百万求子心切,当天就命家下人等在大门前搭了席棚,埋锅熬粥施舍灾民。道士的话确乎灵验,刘百万舍粥三年,灾民们也都相继返回了自己的家园。一天夜里,刘妻梦见太基山射来一股紫气,紫气中有一只闪光的金蝉,飞入她的口中,她顿觉腹内一阵剧痛。她被痛醒了,觉得这梦来的蹊跷,于是叫醒丈夫,说了刚才做梦的经过。百万听了后,也觉得奇巧,马上穿好衣服,点上灯,仔细察看起妻子的肚子来。他用手摸,又把脑袋贴在上面听了又听,觉得妻子的肚子就是和以往不同了,象是有了异物在里面活动。这对夫妻再也睡不着了,二人就着梦,一直议论到天亮。
十月怀胎后,刘家真的生了儿子。乐得刘家夫妻召集亲朋好友们,庆贺了三天三夜。刘百万给儿子起名长生,号处玄。这长生,自小聪明过人,书法、诗词无不通晓。而刘百万忧虑的是,长生不喜孔孟之学,偏爱老庄之说,整天以道为家。到了娶妻之年,他拒绝了一切媒妁之言、父亲之命的提亲扯弦,每天东游西走,访道之志坚于钢铁。
大定已丑年的春天,长生寻真师不得迂,心情十分恍惚。于是在自家的花园里闲逛,以消胸中郁闷。他路过假山时,见假山的太湖石上题有一道诗,墨迹犹新,他走上前看个仔细,心想:好奇怪呀!诗竟没有上阙,而只有末两句:"武官养性真仙地,内有长生不死人。"长生反复读着诗句,内心更感迷惑不解。心想,诗的墨迹未干,题写人却无踪影,果真是神仙的身法?!他正沉在思考中,忽然从太湖石后面走出四道士。走在前面龄高者,口中念道:善哉,善哉!施主在意石上诗乎?长生朝道长深施一礼,答道:弟子寻师游遍中原,不见真师不识道,实感茫然苍凉。道长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凭心静朴。今日在松之月下,你听我歌来:
钓罢归来又见鳌,也知有分列仙曹。
鸣榔相笑知余意,跃出红波万丈高。
长生听罢歌,惊悟片刻,忙跪倒尘埃,叩头拜师。道长扶起长生道:我乃全真派主王重阳,知你和全真有缘,今特和你的几位道兄来度化你。继之又把马丹阳、谭长真、邱处机等给刘长生一一做了介绍。长生也和几位道兄进了见面之礼。王重阳今个特别高兴,因为他遵吕祖之旨,来昆嵛山布道,现在建成全真大教,长生是他应收的最后一个弟子,今天夙愿已了。他手持拂尘,仰天大笑,带着四个弟子向西秦云游云了。刘长生连父母也未辞别,自此出家修道去也。
刘长生随师王重阳云游到西秦终南山,恩师归位后,他和三位师兄守墓三年。三年满,他又从西秦回到莱州太基山灵虚宫修炼真身。
长生回灵虚宫的第二年,他开凿云溪洞时,当工匠们掘凿到数丈处,发现一古井,井内寒气凛凛。长生闻讯赶来,围古井走了一圈,然后对工匠说,你们接着凿吧,无须大惊小怪,等再凿数步,还会有二井出现,那就是我修真返朴的宿地。果然凿了数步,真的出现了二井。长生来到二井边,等井内寒气过后,他俯身观二井,井底并无水迹,只是每一口井底的石硼上,各有一只金蝉在闪闪发光。在恍惚、闪忽之中,长生似乎见到了生养自己的母亲。他犯了疑心,怕是眼睛在撒谎。他揉了揉眼睛再看,这时井底什么也没有了,金蝉无了踪影。长生悟到:肉眼见到生母,就意味着自己还有樊笼里的形体。师父圆寂前,也曾交待过,我身上还存有一点凡尘债,必须励修苦行,方可灭云,否则前功尽弃。于是即投身井底居之,洗凡灭俗,修真返朴。
数年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太基山灵虚宫的上空,盘旋着一只特大的仙鹤,鹤背上端坐着一个人。众道徒见是自己的师父刘长生坐在上面,一齐向他挥手高呼:师父,带我们上去游一游!
仙鹤载着他向太空飞去,刹时就不见了。多么自在的逍遥游啊!好潇洒的一个刘长生,明德真人呀!
【篇二】精彩民间故事阅读
康熙年间,河间府豆庄村出了个叫田畯的武状元。
田畯小的时候,教书先生就发现他不是个一般人。
那是田畯七岁上学的时候,学堂设在孙庄,村里孩子们上学都得趟过一条河。田畯十二岁这年,学堂上夜课,这天正好下大雨,先生认为学生们不会来了。
正等着,见孩子们陆续来了,一个个衣服都湿透了,唯独小田畯身上连个水点都没有。
先生问:“田畯,你没打伞,怎么身上连个雨点儿都没有?”
田畯说:“我也不知道,我过河走路觉得象有人背我,一边一盏灯笼陪着。”
先生半信半疑地嗯了一声,就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讲完课,雨停了,天也不早了。放学后别的学生都走了,先生故意把田畯多留了一会儿。
等田畯走时,先生悄悄跟在后边,看着虚实。出校门没多远,就见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两盏灯跑到了田畯的左右,接着就象飞似地上了路,过了河。先生觉得挺纳闷。
接连几天,先生总偷偷看到有两盏灯伴着田畯过河,而且这两盏灯一天比一天亮。
这天,先生把田畯叫到屋里说:“田畯,你过河身上没沾过水点,还有两盏灯送你,你跟我说一说,背你过河的那个人什么样?”
田畯说:“背我的是个黑大汉,不说一句话,也看不清脸面。”
先生说:“这样吧,今晚他背你过河时,你摸摸他,问问他。”田畯记住了先生的话。
放了学,来到河边,那个黑大汉背起田畯就走,走到河中间,田畯说:“这水大,我害怕。”边说也用手摸大汉的头和脸,一边摸一边又说:“小鬼,小鬼,你好大个头哇!”
黑大汉说,“状元老爷你好大个胆。”
后来传出来,学生们跟田畯叫田大胆。这以后先生对田畯更另眼相看了。
这天,田畯跟先生说,送他的灯笼只剩一个了。先生忙问:“这几天你干过坏事不?”
田畯说:“没有啊。”
先生叫田畯好好想想,田畯想了一会儿说:“噢,我想起来了,那天我帮我叔写过一份休书,休我婶子。”
先生若有所悟地说:“那一定是休错了,明天你跟你叔把休书要回来,就说改个字,要过来你烧了它。”
田畯回到家把休书骗过来,团了团吞到了肚里。打这以后,两盏灯笼又亮起来了,一直陪伴到田畯考上状元。
【篇三】精彩民间故事阅读
古时候,有位县官,最喜欢喝酒,每天都要喝得烂醉,迷迷糊糊升堂,稀里糊涂地审案,百姓们敢怒不敢言,都暗叫他糊涂县官。
糊涂县官听了百姓给他起的尊号,不但不怒还挺美,说什么?做人嘛!难得糊涂,这美名可效仿昔日的郑板桥,哈哈!好。县官说完哈哈大笑,拎着酒壶醉生梦醒去了。
不久有差人来报,说是朝廷来了钦差大臣,要途径此处,中午在这里休息。
意思很明白,是让糊涂县令招待中午饭。
糊涂县令一听酒气吓醒了七分,心想这钦差可不好伺候,招待不好丢官是小,丢了脑袋可就糟了。
糊涂县令是提着酒壶,满地转,急得没了主意。
师爷上去献言道:“老爷这有何愁?我们只要弄些钦差大人平常没吃过的小菜,作以招待,在奉上黄金白银,不就圆满了吗?”
经师爷这么一说,糊涂县令恍然大悟,拍着师爷的肩膀赞许道:“好!等我得到了钦差大人是欣赏,平步青云的时候,绝不会亏待你的。”
师爷连忙谢恩,主仆俩一阵*笑。然后各自忙去了,县官让师爷出城相迎,他去厨房监督做菜,夫人准备金银。全府上下统统忙碌起来。
中午刚到,钦差的轿子就到了门口,一下车,就被县官跪迎进了内堂,早有人摆上了饭菜,满满地一大桌。
钦差大人也饿了,几步走过去,看了一眼满桌子的菜,脸突然绿了,狠瞪了县官一眼,拂袖而去。
师爷不知道怎么个情况,忙跑进来问县官说:“老爷不好了,钦差大人走了。”
糊涂县令正瘫坐在饭桌前,喃喃地说:“我这也没出什么错呀,你看着一桌子的猪肉炒菜,都是钦差大人没吃过的菜式。”
师爷忙问:“老爷怎么知道,钦差大人没吃过这些菜式?”
糊涂县令吼道:“你当我真糊涂呀?你没听说钦差大人是回民嘛?”
师爷听完汗流浃背。
【篇四】精彩民间故事阅读
从前有个渔夫叫海郎,一天,他跟着大伙们一起去打鱼,天有不测风云,突然阴天阵阵,大海咆哮,风吹日打,大伙被大浪翻打在大海的深处,只有幸运的海郎没死,他躺在一块烂木板上,晕过去了,大海当木板是球,推来推去,最终漂到的一个叫上川岛的地方,海郎孤独一人生活在这片孤岛上。
一天,他出来散步,在岸边救了一条小石斑鱼,并放生了,原来那条小石斑是海龙的女儿,小石斑决定变成人类到海郎哥身边生活,随着风吹日打的一日,小石斑变成了以为聪明美丽的姑娘。
小石斑来到海郎哥的房门,海郎出来,看了看,说:“这位姑娘你是谁,你又是怎样漂到这片孤岛来的?”
小石斑:“你还记不记得,你在海边救过一条小石斑?”
“记得啊”海浪说。
“那是我,我是海龙王的女儿,被你救了我,我想感谢你。”
"海龙王的女儿。”海郎惊讶的说。
然后,他们俩慢慢和好,最后沉了夫妻,俩人过着幸福的生活,还生了一位胖娃娃,叫凡龙,非常可爱。
但是幸福的生活过不了多久,海龙王出门回来了到处找不到女儿,打听到他和一位叫海浪的人生活在一起,大发雷霆,然后变成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头,来到海郎家大骂,还说:“女儿,你要是不跟我走,我就叫海郎生不如死,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
三天过去了,海龙王呆着虾兵蟹将来到海郎家,海郎和小石斑都不肯分离,海龙王命令虾兵蟹将把海郎带走。
小石斑抱着凡龙走出门外,爬上一座高山,望着海郎远走,流下了眼泪,最后小石斑和凡龙变成了石头,大家都叫它为“望夫石”。
【篇五】精彩民间故事阅读
唐代大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写诗1000余首,他的诗雄奇豪放,把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推向了高潮,对后世和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被后人尊为“诗仙”。
李白5岁那年,跟着父亲从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莲地区定居。到10岁的时候,他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mín)山山脚下有个客人前来拜访李白的父亲,恰巧他外出未归。客人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转身就要离去。李白见了,连忙拉住客人说:“伯伯,您远道而来找我父亲,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这样会伤身体和精神的啊。”
客人见李白礼貌热情,能言会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来。
李白开始忙起来,他又是送茶,又是递毛巾,对客人非常尊敬。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读的书,到客厅陪着客人说话,他大大方方地说:“请问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转告父亲。”
客人有心要试试李白的才学,便咳了一声,用手指轻捻(niǎn)了一下胡须,大声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
李白认真思考了一会,便拱手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亲回来,我一定告诉他。”
客人疑惑地问:“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
李白马上回答说:“‘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单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鸟落山头不见脚’,就是‘岛’字。您姓俞,名字叫岛!”
客人听后,十分佩服,连连拍着他的脑袋说:“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贺!”
李白不到10岁时,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家乡。14岁时,李白来到南浦(今四川万州市),当地有个姓胡的乡绅(shēn)自以为有学问,看不起别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当着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邻)水。”这个上联含有当地三个地名,因此是一个很难对的上联。谁知李白随口答道:“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这个下联前后也是三个地名,对仗非常工整。
胡乡绅很不服气,他又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大家看。那画上有个老神仙,怀抱一个大酒坛,睡在崖边,坛口朝外面流着酒。胡乡绅以画为题又出了副上联:“酉(yǒu)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长是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胡乡绅本想借联讥笑李白,谁知反被李白针锋相对嘲讽了一番,大家一看胡乡绅肥胖如猪的模样,都哈哈大笑起来。胡乡绅羞得满脸通红,还想找个机会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只见荷花池里有几只小鹅浮在水上,游来游去,便灵动一动,对李白说:“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当然明白胡乡绅的用意,回头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一只乌龟伸出头来,便应声答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巨猾!”
兰即兰草,古人常以它与芷草并称为芷兰,比喻才质之美。史载,东晋名将谢玄早在少年时,就称聪明颖悟,与堂兄谢朗俱为叔父谢安所器重。
有一日,谢安和子侄们谈话,先谆谆告诫他们要努力学习,修身自爱,而后又提问:“按说你们都还未成人,品学如何,也不会影响父辈,何以我这般望你们有出息呢?”众兄弟大眼瞪小眼,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谢玄道:“这就好比芝(为“芷”的借字)兰玉树,是人人喜见的瑞草佳木,但谁都更希望看见它们生在自家的庭前阶下”。后人遂以“芝兰玉树”比喻子弟有出息。
扩展资料: 桂即桂花。史载西晋时,晋武帝要百官推荐贤良直言之士。济阴太守文保举本州才子却诜应选。考选的方式是,皇帝在诏书中提出问题,选人写一篇解答的对策。
却诜出任雍州刺史,武帝亲自为他送行,问他:卿自以为如何?若用现在的通行语言来讲,就是您的自我感觉怎麼样?却诜直言回答:“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正好比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而桂花也兼备了类似的象徵意义。
用桂花和兰草合成吉祥图画,特指对家中子弟个个成才的祝愿,图称《兰桂腾芳》。此外,民间亦有专以却诜之言为本的《蟾宫折桂》图,画小儿嬉戏桂树之下,预祝子弟绵绣前程。
--兰桂腾芳
问题一:芝兰当道,不得不锄什么意思出自(明)张居正,他在当首辅的时候有一个手下(好像叫汪伯昆)去巡边,第一站是蓟辽。当时的蓟辽总兵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这个人首先不是听汇报、探讨军事问题,而是和当地的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张居正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点不满。汪伯昆回到北京,给皇上写了一份奏章,回报他视察边境军事的情况,字斟句酌,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张居正看了奏章以后,批了八字:“芝兰当道,不得不除。”兰花芝草,都是最好的花草,但他长得不是地方。既然长错了地方,就得铲掉。你汪伯昆是优秀的诗人,就到诗歌协会去,国防部是搞军事的地方,不是你吟诗的地方。就这样,他免了汪伯昆的官。------------------满意我的回答请采纳+小红花,如果有个赞会更好,谢谢。
问题二:“芝兰”是什么意思?①芷和兰,两种香草:芳若芝兰;芝兰生深林。
②比喻优秀子弟:芝兰有秀;芝兰重茂。参见“芝兰玉树”。
《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福。”按《荀子?宥坐》作“芷兰”。芷亦芳草,作“芝”者借字。也比喻才质之美。
问题三:芝兰当道,不得不除。关张居正鸟事!玄德公在前!张相引刘备成语。
问题四:1)如何评价张居正"芝兰当道,不得不涂”的用人观?意思就是人才本身的才能、德行再好,如果阻碍了国家大计,也不得不罢免其官职。用人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目的,而不是收集最优秀的人才。
问题五:如何评价张居正"芝兰当道,不得不涂”的用人观?这是张居正用人,打破了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总结他用人的经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循吏,就是脑子一根筋,只想把事情做好,把结果放在第一位,而不会有道德上的约束;清流则不同,总是把道德放在第一位,说得多,办成的事却少。
问题六:”芳兰当户,不得不锄“的出处及原文《蜀志》记载,有一天刘备要杀张裕,诸葛亮前去劝阻,刘备不应,而以“芳兰当户,不得不锄”来解释杀张裕的原因。
刘备之意,张裕虽然贤德,但却长在了大门口,不利于进出,妨碍了做事,故不得不锄。
我想,刘备者,一代枭雄,自以任贤达能自诩,在此事上却犯了糊涂。
第一,既然是芳兰,则有过人之处,有德有才之人被杀,首先失心于贤德,于君道不利。
即便不用,也不应除之啊,他又没有反叛。有贤德而除之,难道不是嫉贤妒能么?这难道是所谓得“人心”者刘皇叔之所应反者?
芳兰即使当户,难道必须要锄么?芳兰为何能在“户”旁边,皆因此“户”可避风雨,是当归之所锄之,则失信于其他芳草。于君者,要有容人之量。
第二,芳兰之所以能当户,皆因户主没有充分考虑好养芳兰之所,非芳兰之错。药有千种,治病者几味足矣;马有百种,西凉马健, *** 马高俊,蒙古马耐骑,各有优异,善战者蒙古马也;汉高祖得天下,拜韩信为大将军,打匈奴,统军权,打天下;任萧何稳守汉中,屯田蓄兵,奠定基础,请张良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乃开辟大汉几百年帝业。二人各有所长,岂可乱用?故人才之长得用方能创建不过之功,用错人,放错位,任错职,非人之错,乃君失察之错也。故芳兰者。未置于窗台,伴读书香,实户主之错也。锄之,何置其能乎?
第三,论“锄之”,为何必须锄之?是因为芳兰挡住了出入的路。既然是挡住了,把它“移走”不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锄之呢?还好,这还只是一棵柔弱的小花,锄之比较容易,若是一块大石头,你说锄就锄得了?那只能想办法,找圆棍、撬棒等工具把它移到不碍事的地方去吧。既然如此,芳兰必定是带“芳气”的,仍是美好的东西,把它移置窗台,伴读左右,岂不美哉?这只能说明刘备政治手腕还不到家,虽得孔明,却难察人、用人,蜀后继少推贤举能之事,盖因此事吧。刘备这急躁的心情是经常的,不能冷静地处理一些特殊事件,以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盖因当户锄兰的急躁脾气、目中无人所致。
第四,刘备不听劝阻,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照着曹操的表现差多了。曹操虽奸诈,但他能听进人言,知错就改,故依附者众。而刘备是根深蒂固地只信任几个亲信,而不能真正让人心服其胸志,故后蜀忠信者益少。这次更过分,诸葛亮已力劝,就说明他本身已有犯错或者不合适的做法,不及时反思,不冷静思考,不选择聪明的方法手段,却还找借口,掩饰自己的过失,说出什么“芳兰当户,不得不锄”之类的话语,实虚伪之至矣。难道诸葛亮力劝刘备不要兴兵东吴替关羽报仇时,亦属“芬兰当户”,为何不锄之?对人不公正、不公平,任人唯亲,难得大公、大义,不能冷静处理军国大事是其痼疾,纵然三顾茅庐,礼得凤雏,却难恢复中原。
现代生活中,此类事又何尝少?当有“芬兰”当户时,不好移之,或许会有意外收获,领导者,必备此种手腕才可自得。
问题七:明朝宰相张居正不任用海瑞的原因是什么用不用人,怎么用,从政治角度分析无非就两个原因,治政思想和适应官场环境的方式。
张居正不用海瑞。
治政思想不同,治国方略实在是不相同不融洽,张居正占据大明首辅之时,大明王朝虽算不上病入膏肓,也是积弊难返,所以张居正只能出其不意下猛药,有时还需要适当妥协博取一些权贵阶层的支持,而海瑞是一个刚直之人,眼睛里不揉沙子。重用海瑞会坏了张居正的格局。
适应官场环境的方式,海瑞靠大名鼎鼎的《治安疏》上位,扳倒高拱,他看不惯的是权倾朝野,而张居正想要推行改革,想要力挽狂澜,需要的就是强势的权倾朝野,海瑞本人作为政治上的不安定分子,容易被人当枪使的性格正是张居正不想看到的。
问题八:西门豹是为民做主的好官,我国历史上像这样的好官多着呢?写一个与他们有关的故事1、海瑞海笔架,此人有沽名钓誉之嫌,本人不喜此类以清廉自居,近乎自虐以及虐家人的方式来标榜自身文化道德之人,虽道德可嘉,然百无一用,于民于国无一益处,不谈也罢。
2、张居正张江陵一代权相,一条鞭法本意为民减负,结果实施不当,反为民害,虽为人有瑕疵,喜好讲排场,但能为实事,有虽芝兰当道,亦必除之的大无畏思想,明朝在张相当政期间虽国君长达20年不理朝政,但国家总体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可惜死后被清算,人亡政息,可悲可叹。
3、范仲淹范希文公为官清廉,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千古流传之绝唱,亦是主张革新变法之人,虽未成功,但开北宋鼎变革新之先河,为官正直,性格坚毅,直言上谏,虽被贬谪,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生中正,戍边西北,为国消弭边患直至庆历和议,为文人之楷模典范,死后被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
4、王安石王介甫亦是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及改革家,为改北宋民生疾苦等现状,实施青苗法之变法,本意为一改县中贫困户中等户与上等户之间的财富差距,在农耕之时由 *** 出面借租于贫困户,待收获粮食后上交一点利息即可,但由于实行人员中饱私囊、恶意摊派等,导致原本不需借贷的中等户亦需借贷,且还贷之时又提升租户利息,导致富者逾富,贫者逾贫,但不可否认,青苗法的实施,开创了国家 *** 出面借贷的先河,使北宋改变了积弱的现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免役法的推行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但由于变法和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不合,最终遭遇贬斥,所变新法亦全部被推翻。死后追赠太傅,获谥号文。
所以如果想写的话就写写范仲淹吧,此公无论是文学亦或是主政都对国家乃至社稷有大贡献。
问题九:“芝兰挡道,应除。”原话的出处是哪里啊出自(明)张居正,他在当首辅的时候有一个手下(好像叫汪伯昆)去巡边,第一站是蓟辽。当时的蓟辽总兵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这个人首先不是听汇报、探讨军事问题,而是和当地的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张居正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点不满。汪伯昆回到北京,给皇上写了一份奏章,回报他视察边境军事的情况,字斟句酌,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张居正看了奏章以后,批了八字:“芝兰当道,不得不除。”兰花芝草,都是最好的花草,但他长得不户地方。既然长错了地方,就得铲掉。你汪伯昆是优秀的诗人,就到诗歌协会去,国防部是搞军事的地方,不是你吟诗的地方。就这样,他免了汪伯昆的官。
问题十:张居正为何不用海瑞?重用循吏、慎用清流是张居正的用人经验。循吏,就是为官务实而不尚空谈,只想把事情做好,把结果放在第一位,而不会有过多规则上的约束,往往能造福一方,但也有明显缺点和毛病;清流则不同,喜欢评议时政,缺乏革故鼎新、勇创开拓的手段,说的多,办的少,办成的事更少。
好人不一定是好官
中国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海瑞抬着棺材给嘉靖皇帝上书的事。当世之时,海瑞已名满天下、誉满士林。嘉靖皇帝死了以后,首辅徐阶把海瑞从监狱里放了出来,徐阶重用海瑞到江南,当了应天府的巡抚,管南京周围最富的几个州府。海瑞在那儿搞了两年,把大户人家都吓跑了,结果当地的赋税减了三分之二。海瑞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人物,而他对行政管理的确缺乏经验。穷人和富人打官司,不管谁有理,肯定是富人输。工作搞不上去,海瑞气得骂“满天下都是妇人”,愤而辞职。
张居正当了首辅之后,就是不用海瑞。为什么呢?他觉得海瑞是一个很好的人,做人没有话说,道德、自律都很好。但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的标准是上让朝廷放心,下让苍生有福。海瑞做官有原则,但没器量;有操守,但缺乏灵活;有政德,但无政绩。这一点,张居正看得很清楚。张居正不用他,还有一层原因:海瑞清名很高,如果起用,就得给他很高的职位,比他过去的职位还高,这才叫重用;如果比过去的职位低,那就证明张居正不尊重人才。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给他更高的职位,他依然坚持他的那一套搞法,岂不又要贻误一方?张居正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不用海瑞。
芝兰当道,不得不涂
张居正有一同年叫汪伯昆,安徽人,和另一位同年王士祯一起成为当时诗坛两大领袖。汪伯昆在湖北当了几年巡抚,张居正当了首辅后,被调到北京当兵部左侍郎,也就是国防部副部长。汪伯昆履任之后,张居正给他一个任务,巡视军事设施,第一站就是蓟辽。当时的蓟辽总兵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汪伯昆到了之后,首先不是听汇报,而是和当地的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戚继光把这个情况上报了张居正。汪伯昆回到北京,给皇上写了一份奏章,汇报他视察边境军事的情况。字斟句酌,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张居正看了奏章以后,批了八个字:“芝兰当道,不得不涂。”兰花芝草,都是最好的花草,但它长得不是地方,长在了路上,就得铲掉。你汪伯昆是优秀的诗人,但国防部是搞军事的地方,不是你吟诗的地方。这样就把汪伯昆免了官。
伪造银票的人也可位列封疆。从九品户部观政提拔起来的官员金学曾则是张居正重用的典型。在“胡椒苏木折俸(以实物代替货币俸禄)”时期,张居正压力极大,尤其是当一位穷困的京官上吊自杀之后,更是背上了“穷死京官、虐待王公”的骂名。这时金学曾以一张伪造的银票,在京城促织街赌博,赢回一万两银票,呈送张居正,请他用这笔钱先解决下层京官的生活,于是张居正的压力骤轻。接着,他被派往礼部查账,锱铢必较,使反对派彻底瓦解。在被派荆州任巡税御史期间,他意识到张居正需要树立一个典型为“丈量土地”敲山震虎,秉公执法解决张老太爷收受官田一案,顺带着查办了惹出事端、却是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贪官,使改革取信于天下。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期间,他研究倭寇的活动规律,不惜以“诈降、诈败、诈和”的三诈手段,剿灭倭寇余党;在饥荒之年大力引进和推广番薯种植,帮助百姓度过灾荒。可以说,金学曾是一位精明干练、处事周密、政治过硬,同时又缺点明显、道德上有瑕疵的循吏典范。
除金学曾外,张居正提拔起来的、或是在扳倒了高拱之后依然沿用的多位地方大员、军队将领、部府主官,都是这样一批既有污点又有闪光点的循吏,以下是几个实例:两广总督殷正茂,此人冷酷、贪污、杀降,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1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