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城计疑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孙子兵法》十三篇,道尽了兵法奥妙,但是其中最核心的一句却是:“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反之亦然。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无论是三十六计当中的“围魏救赵”,还是“瞒天过海”,又或者“以逸待劳”,还是“无中生有”,它们的核心规律只有一个,那就是“诡道”。
让敌人发现不了自己,让敌人弄不清楚自己,给敌人制造假象,让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我方再找机会寻求敌人的破绽,最终达到打败敌人的目的,这就是诡道。若论诡道当中最惊险刺激而又为人所传颂的,那一定是“空城计”。
顾名思义,空城计就是用故意放一座空城在敌人面前的办法,示敌以虚而使得性格多疑的敌人对我方的真实实力产生误判,并且最终以此来吓唬敌人,让敌人产生畏惧而退兵的办法。空城计可谓是不费一兵一卒把敌人打得望风而逃的典例。
不过空城计风险特别大,一旦你没有吓走敌人,那很可能会兵败身死,乃至于被敌人生擒活捉,历史上敢于使用空城计的人并不多,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人用过,等到后面,最著名的空城计就是《三国演义》当中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其实算是使用了两次空城计,一次是马谡打了败仗那次,而后面“死诸葛吓跑活司马”当中的军事原理,与空城计也是一样的,可以算作空城计的一种。不过最为人们所传唱的还是马谡失败之后的那次空城计 。
马谡是诸葛亮的好朋友,而且聪明博学,往往对军事问题有着不同寻常的看法,他在诸葛亮征南蛮的时候,向诸葛亮提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与诸葛亮的想法不谋而合,诸葛亮后面在南蛮就是采用了这个战略,彻底的降服了孟获。
然而先主刘备却在生前叮嘱过诸葛亮和其他人,说马谡不可重用。诸葛亮觉得还是要冒险提拔一下人才,然后让马谡去守街亭,自负的马谡被打得大败,使得司马懿数十万大军一直进发到了诸葛亮驻守的西城。
西城不是什么雄关要塞,而诸葛亮身边的兵马却已经全部派到了别处,只剩得几千老弱病残在城楼上,这时候该怎么办?是打?是降?还是跑?群臣们乱作一团,有的说直接把西城和附近的土地拱手让给司马懿,有的则说与司马懿决一死战,还有的人仓皇地想要投降,但这些意见诸葛亮都不满意,他喝止了群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等到司马懿带着数十万大军跑过来想要活捉诸葛亮的时候,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幅场景:西城城门大开,街道上有几个士兵在那里有限地打扫卫生,一幅完全没看到司马懿的样子,城楼上面,诸葛亮穿着一身特别儒雅的衣服端坐琴台,身边两个琴童微笑着看诸葛亮弹琴。悠扬的琴声远远地从城楼上传来,里面却听不到任何慌乱的节奏。
司马懿和他手下人大惊,诸葛亮又在搞什么?是想把我们骗进去一锅端了嘛?于是都向司马懿请示。司马懿骑着马围着城头转来转去,盯着诸葛亮死死地不放,却看到诸葛亮对他点头示意,身边的两个琴童也微笑着朝他看过来,司马懿再看了看诸葛亮身边的两个琴童,他们清澈的眸子里面却看不到任何杂质。
平日里老奸巨猾、阴险狡诈的司马懿看到这幅祥和的场景顿时心中大为警惕:这个诸葛亮以诡计多端著称,如今却城门四开,在城楼上弹琴,谈笑自若,莫非是在城内埋伏了数十万大军准备将我诱去捉拿?一想到这里他心中就很慌。常言道“狡兔死,走狗亨”,即使是城里没诈,我把诸葛亮捉住,蜀国亡国,我这个权倾朝野的司马家怕是也走到头了。
这般一琢磨,司马懿不顾底下主战派的阻挠,坚决撤军,留下一段笑话,时人诗曰: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这里面为什么司马懿在城楼下面转了几圈就被吓跑了呢?其中最大的疑点就在于那两个童子清澈的眼眸,像诸葛亮这种“老油条”自然是能够把自己装饰得一点儿破绽都没有的,毕竟周瑜死的时候他哭得比小乔都伤心——演技那是相当高!
但是小孩子的眼睛是不会骗人的,他们那清澈眼睛让司马懿觉得,诸葛亮他们真的是胜券在握,所以果断地撤军。而这一点其他武将都比较粗心,没有看出来,只有司马懿眼尖看懂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0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民间故事之-无情的栅栏
下一篇: 民间故事之-海盗王的藏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