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真曾击败诸葛亮两次北伐,他的能力有多强

以史为鉴 2023-06-18 05:23:31

曹真曾击败诸葛亮两次北伐,他的能力有多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尊刘贬曹”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亲族将领的能力,大都被罗贯中弱化,曹真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正史上这位曾经两次击退诸葛亮北伐,打败东吴,扫荡河西,再次打通西域的能将。在小说中成为衬托诸葛亮和司马懿本领的战五渣,在影视剧中(尤其是《虎啸龙吟》)成功洗白司马懿,将曹真曹爽父子刻画成嫉贤妒能的权臣小人。

曹真字子丹,他的父亲,在《三国志》中记载名为曹邵,因为帮助曹操募兵,而死于豫州刺史黄琬之手;而《魏略》中,则称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在掩护曹操时,被袁术的部将所害。曹操为了报恩,于是将曹真收为养子,因为曹真、曹休等养子的年龄跟次子曹丕相仿,便让安排他们在一起生活。

曹真身大力不亏,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外出打猎。一次,曹真等人在打猎时,遭遇猛虎的袭击,老虎在后面追赶曹真,曹真不慌不忙,搭弓射箭,将猛虎射死。曹操听闻此事,认为曹真骁勇,便将其和“千里驹”曹休一同派往堂弟曹纯新创建的“虎豹骑”中服役,担任统兵头目。曹真的军旅生涯就此开始,曹真和曹休深得曹操信赖,经常担任曹操的宿卫。曹真曾经带领虎豹骑,讨伐灵丘地区的黄巾军残余势力,并因此功被封爵为灵寿亭侯。

曹真和曹休,作为曹操的晚生后辈,受到了其重点培养,每有大战,曹操便让二人前往前线历练一下。217年,刘备听从黄权、法正的意见,北伐汉中。曹操听闻此事,特命曹洪为主将,率领偏将军曹真、骑都尉曹休、雍州刺史张既等人前去抵御。在下辨之战中,这支曹军的实际总指挥曹休,率军击破了刘备的部将吴兰所部,斩杀了吴兰和雷铜,迫使张飞和马超退兵。论功行赏,曹真被升任为中坚将军,后被曹操任命为统领中军的中领军一职。

219年,定军山之战,曹魏的西部防线的负责人,征西将军夏侯渊临阵战殁。曹真、徐晃等人作为援军,前去解围,虽然没救下夏侯渊,但在阳平关之战,击败蜀将高翔。曹操从汉中退兵后,曹真所部接应曹洪部撤退,并驻军陈仓,防止刘备军北上。

东汉末年,因为外戚、宦官、权臣和黄巾起义、军阀混战等原因,中原朝廷失去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权。曹丕承袭魏王爵位后,任命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并根据以前的功绩,将曹真的爵位晋升为东乡侯。曹真成为曹魏势力西北地区的司令官,此公也不负众望。

公元221年,曹真大军平定了盘踞在河西地区的诸胡势力,重新打通了西域地区跟中原王朝的通道,曹真也成为跟张骞、班超一样开辟西域地区的能臣良将。222年,趁着吴蜀两国在夷陵鏖兵,魏文帝曹丕发动了南下征吴战争。曹真隶属于中路军,兵锋直指南郡,曹真在此役表现突出,被曹丕升任为统领中军(曹魏军制:中军、外军、州郡兵)的中军大将军。

曹丕驾崩时,曹真跟曹休、陈群、司马懿等人成为辅佐幼主曹睿的顾命大臣。按照惯例,曹真在新主即位后,被加官进爵,升迁为大将军,在朝廷的军职中仅低于大司马曹休,进爵为邵陵侯。曹休病逝后,曹真担任大司马,成为曹魏军中的最高统帅。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真被塑造成嫉贤妒能,能力和才干远不如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草包。而且《三国演义》中的曹真心胸狭隘,被北伐的诸葛亮杀得大败亏输,被司马懿的援军解救后,又自惭形秽,曹真扶病卧床不起的时候,被诸葛亮写的信气死,成为曹魏亲族将领中的无能角色。而曹真领兵击败诸葛亮两次北伐,推荐名将郝昭这些功劳,都被算在司马懿的头上。

实际上,曹真曾经多次阻击诸葛亮北伐,对蜀汉军造成不小的麻烦。街亭之战中,他麾下的张郃击败马谡。曹真所部在箕谷击败赵云的偏师,但因为赵云亲自断后,曹魏军没有多少斩获,而赵云部损失很少,但此役诸葛亮因兵败,自贬三级。

天水和安定、南安三郡曾倒戈向诸葛亮投降,曹真大军到来后,三郡都被其收复。正史上的曹真,多次妨碍诸葛亮北伐,他提拔的将领郝昭在陈仓攻防战中,阻击诸葛亮大军二十天,最后迫使诸葛亮撤军,第二次北伐也宣告失败。而曹真因此战,食邑被增加到二千九百户。

蜀将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率领精兵五千,在十天内通过子午谷,奇袭并占领长安潼关。但实际上,在230年,曹真向魏明帝曹睿上表,要主动出击,率军攻取汉中。恰逢雨季,曹真大军在子午谷走了一个多月,才走了一半路程,从侧面认证了魏延的奇袭行动难以成功。

曹真在行军途中罹患疾病,曹睿下诏班师,曹真回到洛阳府中养病,魏明帝曹睿亲自前往探望。231年,曹真病逝,追谥元侯。其长子曹爽承袭爵位,成为曹魏军中的高级指挥官,曹真其他五个儿子也被封为列侯,在朝中军中任职。但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除掉曹爽,将曹爽三族夷灭,曹真的子孙都牵连其中,曹真家嫡亲血脉因此断绝。

之后,司马懿将曹真的远房族孙曹熙作为曹真的后裔,封爵为新昌亭侯。

历史上曾经击败过诸葛亮,赵云,司马懿的人是谁?

诸葛亮的三路大军,被曹真找到了薄弱环节一击即中,把马谡防守的街亭劈手夺去,诸葛亮侧翼受到威胁,匆匆撤军而去,一无所获。

诸葛亮二出祁山,选择了走陈仓道,想出其不意偷袭魏国的陈仓重镇。

不料曹真远见卓识,目光如炬,料定了诸葛亮的心思,事先派遣防御战专家郝昭,在陈仓城中严阵以待。

诸葛亮日夜兼程赶到陈仓城下,才知道魏军早有防备,无奈只得把奇袭改为强攻。

郝昭凭坚固守二十多天未被攻破,魏国援军星夜赶来,诸葛亮粮草耗尽,万般无奈再度撤军,铩羽而归。

司马懿狡诈多谋,到了曹真面前也施展不开。

曹操生前已经注意到,司马懿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但却没有杀掉他,一是怜惜人才,二是认为有曹真在朝中,谅他也翻不了天。

曹真被视作曹操养子,身份贵重非他人可比,更兼才干卓异,理政用兵样样拿手,两败诸葛名震一时,身份、声望、和战功,都能甩司马懿两条街。

曹真生前,受到曹操、曹丕、曹睿三朝皇帝器重,被视为魏国的头号股肱心腹之臣,历任大将军、大司马,是魏国头号权臣。

曹丕对司马懿甚为看重,他临终时把曹真、司马懿等4人列为托孤重臣,也是曹真名列第一,司马懿排名第四。

因此可以说,只要曹真在,司马懿没有出头之日,司马家想大权独揽谋朝篡位,门儿都没有。

可惜曹真享年不永英年早逝,才给了司马懿可乘之机。

三国第一虎将赵子龙,居然也曾败在曹真手下。

在随诸葛亮一出祁山时,赵子龙带领一路人马,出箕谷奔袭魏国关中,作为佯攻部队。

曹真出于谨慎,生怕赵子龙攻取魏国长安,竟然亲自率领大军与赵子龙对峙。

魏兵在街亭获胜后,曹真果断率兵出击赵子龙,赵子龙因兵力悬殊,不是曹真对手,最终被击败,匆匆撤军退走。

可惜的是,流传天下的《三国演义》中,英雄一世的曹真,却被塑造成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文不成武不就,窝囊到家,结果千百年以讹传讹,人人都把名将曹真视为窝囊废,实在可叹。

历史上真实的曹真两次击败诸葛亮的名将



新版三国,曹真被刻画成一个喜出望外,心胸狭隘,屡战屡败的将军!不如三国演义!其实真正的曹真也是一代名将。魏略记载:曹真姓秦,不姓曹,其父与曹操关系很好!被袁术为了保护曹操而杀,曹操可怜曹真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父亲。他把曹真当成自己的儿子,让他和曹丕生活在一起。有一次曹真打猎,被一只老虎追赶,曹真转身向老虎开枪,老虎倒下了。曹操称赞曹真勇猛,要他带领虎豹骑,攻克灵丘,取得胜利,封他为灵寿亭侯。


他的主要事迹:


【215】刘备调度将进军下一场辩论,曹真作为偏将出征,击破刘备送别将领,晋升为骨干将领。后来,曹真跟随大军回到长安,担任领军。


当守汉中的夏被杀时,曹操非常担心,任命曹真为蜀军,总督在阳平打败了刘备在的部。后来曹操亲自到汉中,退出诸军,让曹真到武都见曹洪。


曹丕继位,任命曹真为镇西将军,请假在雍、凉州服兵役,记载前后功绩,为东乡官。张进等人在酒泉造反,曹真派大将费耀攻克,获胜,斩杀张进等人。


【222】曹真回到洛阳,被任命为陆军上将,掌管国内外一切军务。后来曹真和夏侯尚攻克孙权,攻打牛竹屯,取得胜利,当上了钟君将军,更是功不可没。


【226】曹丕病重,曹真、陈群、司马懿等。得到了一份遗诏。魏明帝继位后,曹真被提升为少陵侯和大将军。


【228】蜀诸葛亮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反叛诸葛亮。魏明帝派曹真监军到郐城,在顾颉打败蜀将赵云、邓骘。安定阳条之类的人胁迫地方官占领月之城,曹真进军围城。杨雯将军曹真亲自来了,把自己绑了起来。造反的三郡被平定,曹真预料诸葛亮下次会从陈仓进攻,于是派大将赵昊、王生寿到陈仓筑城。


【229】诸葛亮真的包围了陈仓,是因为魏有备而来,无法攻克。曹真因功增城,前有二千九百户。


【230】曹真去洛阳朝见皇帝,被提升为傅府,赐剑上殿。曹真建议伐蜀,曹睿赞成。于是同年八月,曹真从长安发兵,从子午道南下入关。司马懿溯汉水而上,在南郑会师。各路部队有的走了顾颉路,有的进了武威,有的被大雨淋了30多天。一些栈道被切断,于是命令他们撤兵返回。曹真带病回到洛阳,不久就去世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曹真并不是言情片和电影里描述的那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懦弱将军!反思中,关于曹真的一件事就足以说明他的气度和品德!曹尊和朱赞死得早,曹真同情他们,“乞一枝食城以顺赞子”。另一方面,狄威“一个绅士和一个成年人的美”,同意了他的请求。曹真出征,将士赏赐不够的时候,就用家财作为赏赐。应该说真正的曹真武将的才华不在司马懿和诸葛亮之下,曹真能当上巡抚也不是因为他是曹石家的,因为他不姓曹!主要是因为孙权在南征中的战功。在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和司马懿,把曹真写成了诸葛亮北伐时的傻子。其实早期的战争主要是曹真领导的。直到曹真死后,诸葛亮的“终身之敌”司马懿才在曹真之后与诸葛亮拖了四年。与曹真诸葛亮之战,并不是处于劣势,而是司马懿与诸葛亮第一次交锋,杀了张合。不过司马懿也知道真相,很有耐心。知道自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坚持到诸葛亮病逝。诸葛亮伐中原的时候。司马懿根本没有参战。诸葛亮发兵,魏准备不周,南安、天水、安定三县投降。魏帝派曹真率军守城,张合攻街亭。在吉谷,曹真击败了赵云和邓芝的游击队,张合占领了街亭。诸葛亮哲君。杨条守城不降,曹真被兵围。杨条等曰:“将军至此,我已垂耳。”如果把自己绑起来,三郡皆降。


诸葛亮两次伐中原。曹真准确预测到诸葛亮伐中原时会进攻陈仓,于是推荐赵昊守城。诸葛亮后来在攻不下陈仓的情况下撤兵了。新版三国演义居然说赵昊是司马懿的嫡系部队,有点不靠谱。赵昊也是我最喜欢的三国将军。赵昊在电视上的浮躁表现以自杀结束了他的生命,这真让人吃惊!三国时期诸葛亮时期,不仅仅是蜀国北伐,曹真也主动率军西征。只是因为连续大雨,道路断了,曹真动了兵。曹真每次出征,都要和部下同甘共苦。如果在军中没有足够的赏赐,他往往会将家财与部下分享,所以士卒都愿意帮助他。曹真生病回洛阳时,明帝亲自到他的府邸吊唁。曹真死后,谥号成了侯元。他的儿子曹爽是继承人。为了纪念曹真的功绩,明帝下令说:“曹福是一个忠诚正直的人,他协助吴伟和魏文帝处理政治事务。对内,他从不依赖皇室亲属的宠爱,对外,他从不表现出对普通人的高傲态度。他可以说是一个能把自己的位置守得满满当当、稳稳当当的君子,具有谦虚、努力的美德。所以曹真的五个儿子,曹西、曹勋、曹泽、曹炎、曹爱都被封为列侯。”


从上面三国中的描述来看,曹真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武将。可惜他的儿子们太愤怒了,最后,司马家失势!

诸葛亮军事能力真的不入流?三次北伐对决曹真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诸葛亮三次北伐的目的以及他使用的计策来看,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从他三次北伐的目的来看,第一次他是想要逐步的吞掉雍凉。第二次是想要吸引魏国的兵力从而帮吴国解围。第三次是想要拿下武都和阴平,尽管战况有变,但是以上的目的大多达到了。

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写信打算策反孟达,但又把这消息泄漏给司马懿,于是吸引了司马懿带军前去讨伐孟达,而此时赵云所带领的部队从斜谷出发。此时,赵云和曹军两军在斜谷对峙,而诸葛亮又从祁山进行突袭。这个方法使得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就拿下了陇西。只不过,没想到,张郃把马谡打败。此时,原先被攻下的三个郡才又丢了出去,但是北伐降服了姜维。

第二次北伐,其实是为了吸引魏国进攻东吴的军队。所以诸葛亮进攻陈仓,此时曹真不得不派兵回去支援成仓,而诸葛亮又在此时撤兵,曹真又派王双前去追击诸葛亮反而被杀。所以第二次北伐主要目的只是帮助东吴吸引一部分的火力,主要目的还是达到的。

第3三次北伐过程中陈式带领的军队拿下了为魏国的武都和阴平,此时诸葛亮不仅仅是要拿下这两个地方,还想要通过此来吸引郭淮。只不过他看穿了诸葛亮的打算,因此撤退了。在这三次的北伐,诸葛亮想要达到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0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