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蜀国,大概是大多数人心目当中最喜欢的国家了吧。毕竟《三国演义》这本书几乎是以蜀国为主场来写的,对于蜀国人物的事迹也都有些赞美和夸大。我们比较熟悉的,五虎上将,卧龙凤雏。以笔者来说,最喜欢的是自然是诸葛亮。
当然,就事论事,就算没有《三国演义》当中的夸大和美化,光是在历史当中,诸葛亮也算是谋略家和军事家当中的佼佼者了。他几乎多次差一步就北伐成功,兴复汉室,不过最终都差那一哆嗦。而有一次险招,从后世来看,诸葛亮当时用了,没准就成功了,那就是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谋是魏延提出来的。当时的魏延是这个意思,魏延引兵五千,用十天时间,杀奔长安,吓走夏侯楙,拿下长安城,然后与诸葛亮会合,进而攻取咸阳以西的地盘,从而一举奠定北伐胜势。当然,魏延说的是有点大胆和夸张了,直接就把诸葛亮给吓到了。之后,诸葛亮并未采用这个计谋。
那么,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原因有三。
首先,诸葛亮是一个从来都谨小慎微的人。别说他唱的空城计,那是罗贯中杜撰的,真实的空城计不是诸葛亮使出来的。可以说,诸葛亮从来都是一个把算盘打满的人,没有把握的仗,他不打。而这子午谷奇谋,只有不足两成的希望,诸葛亮不愿冒险。
其二,蜀国缺兵少将。蜀国本来就是三国当中兵力最少的那个,而除了兵力之外,将帅的稀缺也让诸葛亮捉襟见肘。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当时的蜀国,毫不客气地说,拿出去一个魏延之后,就什么都不是了。你当是有五虎上将加魏延严颜那个时候的蜀国么?
最后,还是因为此计偶然性太大,难以预见。子午谷地势难走,而且十天六百六十里,必定大量消耗魏延军的体力。就算魏延真的完成,最后也要建立在夏侯楙被吓走的情况下。可以说,这里面环环相扣,风险太大,而少了任何一环,或许魏延和这五千军士就都交待了。
其实,自刘备死了之后,我们也能够预见到结果了,蜀国败给魏国,最终被灭,之于历史进程,也算是好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汉中大会诸将,准备出兵北伐曹魏,期间大将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大意是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向关中进军,而魏延率精兵1万,从山势险峻,但路程较近的子午谷出发,从而偷袭长安,与主力一道夺取关中。但被诸葛亮所拒绝,后人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因过于谨慎,才拒绝魏延的提议。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那么诸葛亮为何不采纳子午谷奇谋?他北伐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提出北伐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其实这仅仅是政治口号而已。自从丢掉荆州之后,三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非常明显,曹魏的人口总数在682.4万人左右,而且占据整个北方,蜀汉仅有人口100万左右,仅有占有益州。诸葛亮已经很明显的看清了这一点,他在《后出师表》中写到“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那么如何才能”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呢?此时曹魏虽然潜力巨大,但其的实力尚未完全恢复,经济依然凋敝,因此摆在诸葛亮面前的只有北伐一条路!所以他的北伐,实际上是以战求生!通过不断的对曹魏发起战争,来削弱、蚕食其实力,扰乱其经济的恢复,为蜀汉政权求得生存的空间与时间!
既然诸葛亮想通过北伐来扩展生存空间,那么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不正是夺取关中的良策么?诸葛亮非常清楚双方的实力,他北伐的兵力最多只有10万人,而曹魏在关中地区设有重兵,曹魏以曹真为雍、凉都督,总辖该地区的兵力,另外又设置关中都督,以夏侯楙率军坐镇长安,据估计曹魏在关中一带的总兵力多达20万。
诸葛亮如果采纳”子午谷奇谋“,无异于与曹魏在关中平原展开决战。以10万攻击20万,以步兵攻打骑兵,长途奔袭、补给不足的蜀军能有多少胜算?如果输了,蜀汉无疑提前选择了灭亡,纵然赢了,曹魏依然拥有几十万大军,而蜀汉还有多少后备兵源可用呢?所以不是诸葛亮谨慎,而是他不能与曹魏决战,因为他不能输,也输不起。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一个疑问!!!
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时候,魏延只不过要几千兵马,外加上几千后勤队伍,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北伐大军至少有十万左右,只是分出几千人马,完全影响不了大局啊!况且一旦魏延打赢了这一仗,正面大军就可以平取关中;即便失败,至少也可以给正面大军分减足够的压力嘛!以小赌大,诸葛亮为什么不敢一试呢?
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
甚至还写过很多类似的文章,认为诸葛亮当初应该考虑一下魏延的计谋,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说不一定。
直到后来,我渐渐才发现。这哪跟哪啊!诸葛亮拒绝魏延的原因,压根就不是出在魏延的计谋可行与否的问题上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肯一试?为什么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申明一点,对《魏略》所说的?子午谷奇谋?,笔者是不怎么赞同的。毕竟此事件发生在蜀国,严格的说甚至都未发生过,只是一个单纯的想法。鱼豢身为魏国的私家撰史人,他得到的,大概只是一种遥传以及注入了他的个人猜想。
所以!大将魏延进献奇计一节,单以《蜀书》为准
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计谋,并非意在否定魏延制定的战术奇谋,而是在大战略方向上,两人出现了绝对的分歧。
先来了解一下魏延的?奇计?
且看原文: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参考,《三国志?魏延传》
与诸葛亮异道会于潼关
既然是会师于潼关,也就是说,魏延的奇兵与诸葛亮的正面大军,两军的战略目标,都锁定在了潼关隘口。
魏延的行军路线:
想要袭取潼关,唯一的行军路线,就是走子午谷道。从子午谷道,绕过长安往蓝田方向,利用华山隐蔽行军进取潼关。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将其拿下。魏延拿下潼关的战略目的,非常清晰,据潼关之险,阻断曹魏中央大军援助关中地区。给诸葛亮拔取关中争取足够的时间。
诸葛亮的行军路线:
既然魏延给他指定的战略目标是会师潼关,那么!诸葛亮的进军路线,就不可能是之前的平取陇右地区了。如果从陇右出发,时间上根本就不允许。从陇右打到潼关,在每战必胜的情况下,至少都要上百日。等他到的时候,魏延都被打穿了。所以诸葛亮的行军路线,只能走斜谷道,攻击右扶风郿县地区,进取长安,才能在短时间内与魏延会合。
魏延的总战略蓝图:
魏延子午谷潼关
诸葛亮斜谷右扶风长安潼关
战略目的:会师潼关,拿下关中地区。
这么一看,诸葛亮不同意?子午谷奇谋?的主要原因就不言而喻了,两人制定的大战略方向出现了分歧。毫无疑问,诸葛亮肯定会选择他自己的战略方向啊!
诸葛亮的战略方向是什么?
且看原文: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军攻祁山。
参考,《三国志?诸葛亮传》
同样选择的是两条进军路线,不过主力方面是从坦道平取陇右地区。而出箕谷的,是赵云、邓芝的一支疑军。
显然!柿子要捡软的捏,诸葛亮现在最感兴趣的,不是关中地区,而是平吞陇右五郡。对于诸葛亮来说,如今去动曹魏的关中地区,时机还不够成熟。毕竟关中对曹魏来说,相当于心脏外面的表皮,拿了关中,就等于说威胁到了曹魏的心脏。
如果你威胁到了曹魏的心脏,那么!孙资制定的据城而守,以国力拖垮蜀、吴两国的策略就不存在了。
曹魏的心脏都被你捅了一刀,那他还闭门发育个鬼,直接就得干你。
魏国将会大兴王师,与诸葛亮一决高下,即便让东吴坐收渔利,都会在所不惜。
所以诸葛亮不敢先动关中地区
按照他的战略路线来看,即便拿下陇右之后的第二个目标,明显也不会是关中地区,而是比较偏远的凉州地区。
总论: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战略方向不同。
帮助刘备建立蜀汉之后,诸葛亮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北伐恢复汉室。在北伐之前,魏延就提出奇袭子午谷的办法。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同意这个办法,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奇袭子午谷太激进了,风险系数过大,稍不留心可能会毁掉整个蜀汉。诸葛亮作为一个小心谨慎的人,拒绝魏延提出的计划也是情理之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奇袭子午谷这个计策,有哪些风险。
一、一旦失败,蜀汉可能全军覆没
魏延认为他只需要几千人,悄悄从小路经过子午谷,偷袭子午谷,然后趁机占领长安。而诸葛亮带着大部队从大路走去长安和魏延会合,然后两支部队会合,驻扎在长安。魏延的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当时守卫长安的将领,能力很差,不是魏延的对手。但是这个计划的风险性也很高,驻守长安将领的能力差,但是长安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曹魏一定会想到为突发情况做准备。一旦长安出事,魏军肯定会火速救援长安。假如曹魏捉住了魏延,而诸葛亮这边不知道实情,又去长安与魏延会合。那么诸葛亮带领的主力部队就有可能被在长安的魏军伏击。一旦诸葛亮失败,魏军很可能直接南下,一举杀到成都。
二:可操作性不高
魏延提出的计划对行军速度有很高的要求。魏延的小部队要从秦岭向东走,进入到子午谷。子午谷的环境非常的险要,士兵必须走在栈道上,万一栈道坏了,大军们还需要停下来修复栈道,才能继续走。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以保证行军速度的,速度不够快的话,他们很容易被魏军发现。
这2点就是为什么诸葛亮会反对魏延提出的计划,诸葛亮不可能拿蜀汉的未来进行豪赌,他必须小心谨慎,稳比什么的重要。
这条计谋也成为后来的专家和学者们一直研究的一个话题,就是这条计谋到底它能否成功,它的可行度又到底有多少呢?我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关此类事件的一些看法。
关于对魏延这条子午谷奇谋是否可行,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可行,姑且称其为正方。另一种认为不可行,姑且称其为反方。正反两方都列举出了他们的理由。正方的论据有两条:
一,魏延的谋略是出奇制胜,按照兵家的法则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因为当时魏国朝中,对诸葛亮知道的人甚多,都认为诸葛亮用兵谨慎,不敢弄险,绝对想不到他会分兵走子午谷,因此分兵偷袭,先取长安,截断敌人后方退路是完全有可能的。谋敌人之所谋,算敌人之所算,而敌人又算我不出的情况下,偷袭完全可以达成突然性。
反方认为不可行,论据也两条:
一,道路险,易中埋伏。反方认为,就算夏侯懋再无能,魏国国内也必然有人建议在各条山谷中设伏。包括子午谷。如果真在那里埋伏的话,那魏延一去,必然中了埋伏,必然失败,损兵折将。而一旦魏延有失,会动摇蜀军的士气,挫伤蜀军的锐气.
二,认为魏延兵少,不能成事。魏延就一万人,其中还有五千人运粮,如此少的兵力,就算过了子午谷,以如此少的兵力也未必能拿下长安,就算拿下长安,也未必固守的住。
那么我们把正方双方的论据进行一下对比,看看谁的论据更成立。我经过对比发现,正方的两条论据均成立,而反方的第二条论据不成立。为什么不成立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古偷袭,尤其是走山险道路,第一是抢时间,第二是抢速度。要抢在敌人不知道,没有做任何防备之前到达指定目的地。以形成进攻的突然性,给敌人以从天而降的感觉。而且这个行军的保密性,非常重要,不能让敌人的游骑哨探发现我方的行军路程。一旦发现,敌人有所准备,那偷袭就彻底失败了。那怎么才能做到保密性强,在时间和速度上都能抢过对方,达成突然性呢?那就是命令只有下一级军官知道,士兵们不知道。他们是负责走路,不管我们到底去哪,干什么。只需要服从命令就行了。二是轻装上阵,带少量的部队,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那就是大部队人数众多,辎重繁琐。行军路程相当缓慢。如果带大部队,一个是山谷险要,地形狭窄,大部队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难以展开部队。二是耽误行军路程。走的慢,拖的时间长,敌人就会发现我方的企图。从而失去了突然性。因此说,魏延选择带少量的部队,是正确的。
那么,魏延的这条计谋到底可行度有多少呢?我个人认为是可行的。理由也简单。我们要想知道是否可行,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魏延的计谋是否符合军事理论?第二,长安守将和魏国大臣,是否算的出魏延的行军方向?第三,魏延提出的分兵计谋,是否符合当时蜀军的实际情况?我们来逐一解释。先看第一点,是否符合军事理论。
我认为完全符合兵家的出奇制胜理论,道理跟正方的第一条论据完全相同。出奇制胜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不按套路出牌,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基础上。敌人越是认为我军不敢走,我军越要走,越是认为我军不敢这么做,我军偏要做。达到使敌人算不出我军的意图。从而达到战略目的。当时很多人是想不到诸葛亮会走子午谷的,因为他们还是比较了解诸葛亮的,按照诸葛亮的用兵规律,是不走险要之地,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而魏延则反其道行之,打破常规惯例,打破以往规律,使敌人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那么敌人料不到魏延会这么做,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准备。偷袭就容易得手了。
再看第二点,夏侯懋是算不出来的,前面说过,他一个纨绔子弟,是个“四不懂”,不懂兵法,不懂谋略,不懂地理,不曾经战。用这么一个人,根本就是把魏军往火坑里推。他当时以为诸葛亮按照常规出兵,必然把大军都派到正面去阻挡诸葛亮大军,长安的守备兵力不可能太多。就算兵力比魏延多,他没打过仗,临阵应变能力差,再加上情报功能也低,根本就不知道魏延到底有多少人,一定吓的弃城而逃。纨绔子弟带兵,大多如此。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夏侯懋是个怂人,熊将,他所带的兵,战斗力能强到哪去?怎么能和魏延的军队相比?再说,决断权在他手里,就算有人进言,说魏延会如此如此,他也未必听的进去,听了也不会太在意。也不会做什么大的准备。那哪里有不失败的?
第三,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有符合之处,也有不符合之处。
哪些符合实际呢?就是从诸葛亮北伐的全局,从总体战略来看,诸葛亮的北伐,千里而来,耗费无数资源,利在速战。如果逐一争夺城池,争夺险要地理,正中了魏国的下怀。他们就想利用有利地形来牵制蜀国,消耗蜀国。魏延的偷袭策略,意在直接捣毁敌人的大本营,擒贼先擒王。如果捉了魏军主帅,敌人自然不战自乱,有利于诸葛亮长驱直入。可不必在争夺地理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有,魏军是夏侯懋带兵啊,就是因为他带兵,所以这条计谋才能有成功的把握,如果换了司马懿或者是张合,郭淮这些老将,未必能成功。魏延这属于是欺负弱智,欺负公子哥。因此在这方面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那么魏延假如夺取长安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首先,前线的军队听到长安被偷袭,必然惊慌失措,无心恋战,军心动摇。防线崩溃。长安既是魏国前线军队的后方保障,又是他们粮食的供应基地。如果丢了长安,就等于丢了后方基地。那样粮食不继,后无依托。军心散乱,哪还有心思再打下去了,必然全面撤退。其次,诸葛亮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直接夺占渭河以西的全部险要地理,夺到了这些地理位置,就有利于继续进军,减少攻坚的时间和消耗。减轻了蜀军的压力。也可以逼近魏国的腹地。利于蜀国下一步的进入中原作战。
一,诸葛亮确实害怕有埋伏。因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兵法虚虚实实,虚实难辨,为了保险起见。在虚实难辨的情况下,在没有确切把握的情况下,不去冒险,正所谓不打无把握之仗。一旦冒险失败,后果相当严重,不仅这一万士兵全军覆没,很有可能连魏延也搭了性命,这对蜀国来讲,不太划算.本身蜀军人数就少,大将难求,魏延这等名将,不能轻易冒险.
二,尽量减少伤亡。因为蜀国地少人稀,兵员匮乏。诸葛亮每次作战,都本着尽量减少伤亡,保存有生力量为主,保存战斗力为主。因为每一位士兵,都是有着良好基础,训练有素。一旦伤亡严重,势必要从国内大幅度抽调壮丁。势必会影响到国内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壮丁抽调多了,谁来种地?谁来搞生产,搞建设?另外,原来在军中的士兵,都是有着实战经验,有着丰富战斗经历的。他们都是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精英,一旦伤亡过重。即使从国内再抽调壮丁,加以训练,其战斗力,战斗经验也会大打折扣,远不如前。因此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诸葛亮最终没能采纳魏延的计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50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民间历史故事之-发怒的草芥小民
下一篇: 民间历史故事之-600吨黄金失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