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傅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在关羽被杀后,他在荆州的手下,基本上都归降了东吴,成为孙权的部下。不过,对于这些文臣武将,大多没能在东吴获得重用和信任。当然,其中就有一个例外。
对此,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表示:“郝普、麋芳、傅士仁之在吴,未有所闻也,而潘濬所以自见者,与陆逊、诸葛瑾班,识者当于此而观人。”对于本文所要说的潘濬来说,原本是关羽麾下的一个普通小官,在归降孙权后平步青云,甚至一度还和陆逊平起平坐。
一
首先,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汉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领荆州牧,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益州,将潘濬留下,继续担任荆州治中从事,以此辅佐关羽管理荆州事务。不过,潘濬在荆州时,与荆州守将关羽不和。对此,在笔者看来,潘濬和关羽之间不和,很可能主要还是关羽的原因。因为就关羽这位武将,性格高傲,一向轻视士大夫,这和尊敬士大夫的张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趁着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孙权派遣吕蒙等人袭杀关羽,从而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郡县,在关羽的手下基本上归降孙权的背景下,潘濬却称疾不见,也即其一开始不愿意背叛关羽和刘备。对此,孙权亲自登门拜访,潘濬仍涕泪交横,伏床不起。最终,在孙权多次诚恳的劝降之下,潘濬才选择归降东吴,被拜为辅军中郎将,并领兵。自此之后,潘濬在东吴可谓平步青云。
二
夷陵之战期间,武陵从事樊胄企图煽动五溪蛮夷将武陵献给刘备。对此,孙权派遣潘濬统领五千人前往,果然斩杀平定樊胄。后升迁为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任命潘濬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后迁任太常。其中,就太常来说,是中国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在三公九卿之下,太常距离地位最高的三公,无疑只有一步之遥了。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归降孙权,潘濬的官职可谓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籍籍无名的辅军中郎将,最终成为九卿之首的太常,这说明潘濬的才能获得了孙权的认可。对此,东吴重臣步骘表示:“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三
由此,在东吴大臣心目中,潘濬可以和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相提并论,都被称之为“社稷之臣”。一定程度上,这说明在关羽手下时,潘濬显然没能获得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在来到东吴后,他如同诸葛亮遇到刘备一样,也获得了赏识自己的主公。黄龙三年(231年)二月,孙权授予潘濬符节,命其与吕岱督军五万讨伐五溪蛮夷。
黄龙六年(234年)十一月,潘濬回到武昌。在此期间,他长期与陆逊屯驻武昌,管理荆州事务。也即此时的潘濬,已经和东吴名将陆逊平起平坐,共同执掌荆州这一重镇。嘉禾四年(235年),潘濬的表哥蒋琬升任蜀汉大将军,有东吴官吏传言潘濬派遣密使联络蒋琬,打算投奔蜀汉。对此,孙权不仅完全不相信这一传言,还把上奏的官吏给免职了。而这,无疑凸显出孙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态度。
四
最后,公元236年(嘉禾五年),获得孙权宠信的吕壹诬陷丞相顾雍和左将军朱据,二人下狱。在此背景下,虽然明知吕壹获得了孙权的宠信,但是,潘濬却坚持趁着每次近见孙权的时候,大力陈述吕壹的奸险,因此吕壹受到的宠幸逐渐衰微,最后被诛杀。在此基础上,孙权引咎责怪自己,因而向大臣致歉。值得注意的是,孙权在诏书中一方面责备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人之前推脱责任,另一方面则称赞了陆逊和潘濬直言劝谏,忧心为国,可谓东吴的社稷之臣。
公元239年(赤乌二年),潘濬去世,其子潘翥袭爵。总的来说,潘濬作为关羽手下的一个普通小官,在归降东吴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大舞台,并因为孙权的器重和信任,逐渐成为可以和陆逊相提并论的社稷之臣。对此,宋末元初著名大儒郝经表示:“潘濬方严疾恶,义形于色,梗梗有大节,有吴之栋石也。”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潘濬归降东吴,自然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如果这位人才可以一直留在蜀汉,显然很有可能成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陈寿评价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他年轻时候就很出名,号为八俊。俊,《说文解字》,意为相貌清秀,才智出众。这两个优点,让他能够单马入城,收降荆州豪族蔡氏、蒯氏,但却不足以让他立足乱世。除了优点,陈寿说他外宽内忌、好谋无决。这些缺点如果放在治世,或许不会祸国殃民,但在乱世就是不行,他后来的有才而不能用,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都是性格不够坚定的表现。
刘景升之性格,坐住荆襄尚可,但当武皇帝南下时,他就没了主意。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兵马未到,刘表就去世了。刘表去世前,麾下曾有三大名将,后来曹操、刘备和孙权各自得到一人。曹操和孙权所得名将自然厉害,但剩下那位被刘备所得,才是三人里面最厉害的。
蒯越如果对于三国正史不熟,蒯越名气不大。但若熟稔三国,则知蒯越是何等人物。大概说来,蒯越应该是陈登和郭嘉的合体。一方面,他具备郭嘉那种临机决断能力,可以在情况危急时稳住心态,理性思考,脑袋不乱,最后给出最优解的存在。同时,他又不似郭嘉般命运多舛、体弱多病,当然,他也不是那种非常勇猛之人,因此,他大概与陈登有些相像。能文能武。该他用脑子时,他能给出方案。该他上阵时,他也能打。
蒯越如此全能,和现代人没有两样:家境非常富足。家境富足,则家人性格良好,家教优良,经济宽裕,能够有足够的爱和能力,给予子女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蒯越是荆州豪族,这些方面当时能出其右者寥寥。《傅子》载:蒯越,蒯通之后也,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他的先祖蒯通,先后做过韩信与萧何的宾客和谋士,足智多谋。蒯越继承了这一特点,严肃地讲,这方面他与曹操不相上下(所以曹操后期才格外敌视他)。东汉末年宦官酿祸时,蒯越是最早看透大将军何进深处险境之人,这一点他比曹操、袁绍反应都快。他劝何进说,十常侍草菅人命,与外戚勾结,自古未有如此而不败露者,望将军早决。不过大家知道,何进缺乏能力和勇气,始终不能决断,但蒯越却十分勇敢,他果断抛弃何进,南下荆州。
由于蒯越在荆州根基很深,刘表空降荆州后,蒯越帮助刘表稳住荆州主位。《后汉书》载,刘表到荆州前,就听闻蒯良和蒯越之名,入主第二日就拜访蒯氏兄弟。蒯越一言惊醒刘表:治世尚仁义,乱世重权谋。当时正值乱世,蒯越之意是让刘表尽快放弃他那种用仁义道德礼教收服荆州的想法,而要用些手段。刘表听从了他的建议,果然:
斩首宗贼五十五人,震动荆州,许多地方望风来投,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
曹操南下后,刘表病死,蒯越最终投降了曹操,为曹操出谋划策。前期,曹操十分器重蒯越,很快让他官至光禄勋。但因为蒯越非常聪明,而又总是想掩藏他的聪明,所以后来曹操有些缺乏信心,越来越反感蒯越。
潘濬被孙权收降的,则是刘表手下另一位大将,潘濬。与蒯越类似,潘濬知名度也不高,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潘濬是荆州土著,《潘濬传》记载,他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不到三十岁,刘表就发现了他,起用他为江夏从事。这方面的升迁速度,他深知超过了蒯越。不过,潘濬和蒯越不同,他更类似于周瑜、吕蒙这类都督式的人物,当然,他的综合能力应该不如周瑜。赤壁之战后,刘备拿下荆州,潘濬先是投降了刘备。后来刘备入川,潘濬又在关羽手下效命。但他心中一直不服关羽和刘备,时刻想着策反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失败,孙权起初就是联络了潘濬,才偷袭成功。
潘濬为孙权赚得荆州,因此功勋很高。孙权让他继续留在荆州治理,另一面,又在江东不断给他升官。《潘濬传》载:权拜潘濬中郎将,授兵。后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权称尊号,拜潘濬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孙权进帝位,是在潘濬投降江东十三年后,仅仅十三年时间,潘濬就从中郎将升至太常,位极三公,与江东四大家族(张家、顾家、陆家、庞家)之人平起平坐。几乎可以肯定,潘濬在荆州也是豪族。否则,十几年没有战功,仅仅依靠治理能力,很难到达这种位置。
黄忠蒯越和潘濬都是刘表手下的名将,但刘备得到的这最后一位,才是他们三人中最厉害的。黄忠不但在武勇上远远超过蒯越和潘濬,在仕途上也非常顺遂。与前二位一样,黄忠也是荆州土著,但他不是豪族出身,因此他的奋斗更加不易。《黄忠传》载,黄忠自汉升,南阳人也。刘表起用黄忠后,册封他为中郎将,与孙权最初策封潘濬一样。投降刘备之前,黄忠曾经效命过一段时间曹操:
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
归降刘备后,黄忠虽然已经老迈,但走上了人生巅峰。陈寿评价他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这种评价,虽然不及关羽张飞万人敌,但也相差不少。实际上,黄忠一把年纪,能在列传中与关羽张飞并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8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三国杀里那些有典故的战功(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