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救主
众所周知,《赵云救主》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典故,该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
在新野一战中,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于是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就被突然赶到的曹兵截住,一直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此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十分焦急。于是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和刘禅。
糜夫人说:"见到将军阿斗总算有救了,……我死而无恨!"说完,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于是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单骑救主
在影视剧《三国演义》中,赵云怀抱刘禅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
但刘备从赵云手中接过来阿斗后,却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这一孺子,险些损我一员大将!”
赵云急忙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便是刘备怒摔阿斗的场景。
刘备
赵云千辛万苦将阿斗救回,但是刘备却毫不留情的将阿斗摔在地下。刘备摔阿斗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
笔者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以下三种看法:
一.收买人心我国有句著名的歇后语叫:“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这也是人们对于刘备怒摔阿斗最主要的看法。
赵子龙在曹营中历经百般艰险,险些丧命,才将阿斗救出。而刘备接过阿斗不仅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高兴,反而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掷之于地。并斥其差点害死赵云。
赵云一见此情景,立时被感动得涕泪涟涟了,连忙抱起被刘备抛掷于地的阿斗,一边跪到地下。说道:“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许多人认为,刘备这摔孩子的举动是一个十分高明的手段,在赵云和所有将士的面前,树立了他爱才如命的明主形象。使他们更加忠心的为自己卖命。
但笔者认为这一看法把刘备看得过于阴险了。
刘备与夫人
二.刘禅脑部受伤等到子龙来到刘备面前时,身上的战袍已经沾满了鲜血,足可看出战斗的激烈,但阿斗居然在他的怀里睡着了,这明显就不符合常理,刀枪碰撞声加上马上的颠簸,一个正常的孩子怎么可能安静的睡着呢。
那么就有了一种可能,那就是由于战斗过于激烈,阿斗年幼,脑部受伤,被震的昏过去了。
虽然保住了小命,但脑部却受到了损伤。恰好后人又认为阿斗天生愚笨、孱弱。于是有许多人认为这是刘禅幼年脑部受伤所留下的后遗症。
刘禅
三.刘禅非亲生这种说法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想,真实性尚且值得商榷:
话说在甘糜二位夫人被俘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投降的关羽在自己府内安歇的时候,忽然有下人禀报说刘备的两位妻子在内院里正哀嚎痛哭。关羽一听赶紧去问何事,甘夫人就说,自己做了噩梦,梦见刘备陷在坑中不能自拔,所以她和糜夫人两人琢磨着,刘备应该是身已入土了。等到关羽再次过来问安的时候,甘糜二夫人又对刘备的下落问个不停,关羽说了没有凶信后仍旧不相信,反而接着哭个不停。
按说这二人都是有见识的大家闺秀。何至于失态至此呢?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她们二人遭遇了侮辱,但又不好跟关羽开口,怕关羽发怒要杀曹操给所有人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遮遮掩掩地发泄出来。而曹操的好色也是出了名的,从宛城之战的失败上可见一斑。
而根据记载,阿斗出生在公元207年的春天,据此算来,甘夫人应该是在公元206年怀的孩子。那一时期刘备正与曹操互相抗衡,而此时甘夫人正在曹操手上,似乎也能说的通。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张灵甫要吃饺子,妻子连忙下地割韭菜,张灵甫却在她脑后开了一枪历史上著名的“接吻”照:因姿势优雅传遍世界,后来二人终身未见张作霖死后,最受宠的五姨太天天浓妆艳抹,却将东北沦陷推迟三年
刘备摔阿斗的故事背后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避免与曹操的十万大军正面交锋,便放弃了樊城,带领百姓向江陵进发。在当阳长坂坡遭到曹操追兵的堵截,双方展开了血战。为救刘备妻儿,赵云单枪匹马突出重围,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刘备面前。
当时,刘备正和众人在长坂桥二十余里外的地方休息,赵云看到刘备,立即下马“伏地而泣”。赵云虽说已疲惫不堪,可依然坚持完成了任务,他气喘吁吁地对刘备说:“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脱险。”说着想起了怀中的公子。刚刚公子还在哭泣,可是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动静,赵云心里犯起了嘀咕,他仔细一看,原来阿斗正在安然地睡着,还没有醒来。见此状况,赵云松了一口气,欣喜地说:“幸得公子无恙!”说罢双手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刘备接过孩子后,顺手便扔到了地上,说:“为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见刘备这一举动,连忙从地上抱起阿斗,泣不成声地对刘备说:“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敬人者,人皆敬之,爱人者,人皆爱之。只要用―颗真诚的心去面对他人,就能够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办起事来才得心应手。自古以来,大凡做成大事、成大业的人,也都是将心比心,才得到了无数朋友情深意切的帮助,最终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刘备阿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刘备摔阿斗的言论,故事情节都只是小说《三国演义》一家之言,历史上根本没有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一事,更无刘备摔阿斗一事。
刘备这么智谋却有这么扶不起的阿斗,从基因遗传角度来看,也不应该啊。所以,很有可能就是被刘备摔傻的。
赵云救阿斗
那么,刘备为何还下的了手摔自己的孩子呢?
刘备摔阿斗面临两个选择:
1. 摔了阿斗,阿斗就很可能成为 *** ;
2. 摔了阿斗可能就会赢得赵云的誓死效忠。
而这两个选择似乎在刘备一念之间就决定了。就有网友猜测说,其实这么阿斗根本不是真的阿斗,是假阿斗。刘备一眼就认出这儿子不是自己的,但是其他人包括赵云在内都不知道啊。刘备就想,何不将计就计,把这孩子扔了,反正不是自己的儿子,换取赵云的忠心。
由此,刘备摔孩子似乎也说得过去了。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血战长坂坡,杀死曹操手下名将五十余人后从乱军中救出小阿斗刘禅。赵云见到刘备“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余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后人评论说刘备摔阿斗是假摔,为拢络人心而已。
刘备的这一举措,本来应该是爱惜赵云之材的真情流露。当然,这样一来,无形中更令各位兄弟“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的效果就更佳了。这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刘备对阿斗有多深的感情,直到刘备白帝托孤的时候还告诉诸葛亮阿斗能扶则扶,不能扶则取而代之。虽然刘备这话有些试探诸葛亮的真真假假,听来却是全无一代枭雄的舔犊之情。
他在流浪不已的征战中,反而是有过多次为保命而抛妻弃子的例子,以致妻儿多次被敌人所俘虏,换句话来说,他的家人若不是遇到了那个仁义的英雄时代,早已就死过多少回了。反正,家人的命都是一再再而三的捡来的。由此也可见刘备实际上是为了事业而不顾家人,只要他自己的生命存在,左膀右臂的生命存在,才有屡败屡战的机会。
赵云投奔刘备的时候,刘备也不过是只有“桃园三结义”资本在公孙瓒手下混饭吃,刘备手下最缺的就是人才,而赵云始终如一的一跟刘备就是十多年,对于缺兵少将刘备来说,简直是太难得了。在众人怀疑赵云投降曹操的时候,刘备的话就很能说明问题,刘备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又“……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这样的大将哪里去找哦?就连手下猛将如云的曹操一向都还求贤若渴,赵云对刘备的重要性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当被曹操追杀得遑遑如丧家之犬的时候,刘备身边仅余几十人,想来他是最明白“孤家寡人”的滋味,若非这几个老兄弟的拼死杀出重围,自身尚且难保,哪里还顾得了那个襁褓之中“扶不起来的阿斗”了。
刘备起兵以来,到五十岁左右仍无所大为,事业无成,还得靠这帮忠心耿耿的兄弟们去打天下。何况退一步来想,就算儿子失去了,还可以再生一个。只是,“千军易得”,却是“良将难求”。所以,在得与失的天平上,孰重孰轻是显而易见的。
东汉末年,当年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
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
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了你这个孺子,差点损失了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主公之恩。”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1、赵云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罕见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汉先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
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死后被后主追封大将军,谥顺平侯。
2、阿斗
大名刘禅(shàn)(207年-271年) 荆州江陵人,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
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改元建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其北伐,后又支持姜维北伐,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
——刘禅
——赵云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6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曹操为何不趁刘备立足未稳之际将其击溃
下一篇: 西汉名将陈汤,揭秘他一生中的三大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