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晔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13岁时一鸣惊人
他叫刘晔,跟刘备一样都是汉室宗亲。但他的家庭条件可比刘备强多了,不但不用织履贩席,而且还有一位非常“狠”的母亲。
那年刘晔刚七岁,母亲便得了重病,临死前对刘晔道:“你老爸身边的一侍从,必会陷害咱家,等你和哥哥长大后,一定要杀了他,这样的话我死也就瞑目了。”
刘晔的母亲为何有此判断?没人知道。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就是这位侍从必被刘晔父亲宠信,不然不会引起刘晔母亲的注意。同样从这件事可知,刘晔长大后之所以谋略惊人,恐怕多遗传自母亲这里。
当刘晔13岁这年时,他对哥哥说:“现在是完成母亲的嘱托的时候了。”哪料他的哥哥却说:“好啊,那你就去吧。”
显然他哥哥不但打了退堂鼓,还有轻视刘晔的意思。哪料刘晔真就从容杀掉了那位侍从,立时全府震惊!刘晔的老爸大怒,刘晔却淡定告知:“我是完成娘临死前的嘱托而已。”
自然这事很快就又轰动了全城,恰好当时的大评论家许劭在这里避难,听闻这事后,亲自跑来看刘晔,当场放下一句话:这小子是王佐之才!
许劭的评论是非常牛逼的,曹操年轻时就曾逼着他评论自己,结果许劭却根本不搭理他。引得曹操大怒,拿刀逼着许劭,你必须给我说道说道,这才换来了一句名言: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如今年仅13岁的刘晔得到许劭的推崇,自然名声鹊起。但通过“刘晔杀侍从”这事来看,刘晔的“狠”已暴露无遗,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从这点上来言,他跟曹操是属同一路人。所以刘晔最终辅佐了曹操父子,背叛“刘汉”,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献一计,若被曹操采纳,诸葛亮束手无策
如今已经是公元215年了,曹操率领大军功伐汉中的张鲁。而这时的益州,刚刚被刘备拿下。自古道:汉中是益州的门户。
曹操对张鲁的功伐,立刻引起了益州震动,被称为“蜀内一日十惊”。也许夸张了点,但足见当时曹操对刘备完全是处于压倒优势。
刘备只能一面祷告:曹哥我可不想念你,你也千万别想念我。一面拼命安抚内部,因为他是靠武力夺了刘璋的益州,内部是暗流涌动,而且又大战刚过,兵士都疲惫,需要休整。
随着张鲁投降,曹操于拿下了汉中,一脚踹开了刘备的家门。刘晔也跟随曹操前来了,并在汉中之战中多次献计,为曹操拿下汉中立下大功,于是刘晔便立刻献出一计:趁刘备在益州立足不稳,立刻攻击益州,如今蜀中是惊慌一片,只要大军猛扑而来,必会纷纷丢弃刘备依附咱。
刘晔还指出:若是放弃了眼前这个良机,等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那以后再想干掉刘备就太难了。所谓趁刘备病,要他命,就在此举!
啥叫最狠谋士?瞅瞅刘晔!倘若曹操听从了,别说刘备会哭,就是诸葛亮也束手无策,因为曹操大军士气正旺,反观自己却“一日十惊”,这怎么打?诸葛亮只能劝说刘备,退回荆州汇合关羽,另图它策了。
可哪料曹操却未能采纳,无论当时曹操是何种理由,显然都是臭棋,因为很快便尝到恶果了。刘备在益州刚站稳脚跟,就迫不及待地出兵汉中,引发了曹刘的汉中大战。
曹操不但丢了汉中,夏侯渊也被黄忠斩杀。且更要命的是,拥有了汉中的刘备,羽翼彻底丰满,而关羽又趁机发动了襄樊之战,来了个水淹七军,于禁被擒,庞德战死……追其根由,就是因为曹操不听刘晔所言,放弃了攻击刘备的最佳时间所致。
三、再献一计,若被曹丕采纳,诸葛亮无力回天
公元220年,曹操死了!曹丕很快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当了皇上,对刘晔是异常器重和信赖。随着刘备发动夷陵大战,形势顿时紧张起来。孙权为了自保,向曹丕称臣,满朝文武纷纷向曹丕祝贺。曹丕也很得意,老爸曹操没做到的事,我做到了。
刘晔却面露担忧,对曹丕道:“孙权向您称臣,只不过是害怕你趁机出兵攻击东吴,他处于夹击之下必败。而我看这次孙刘大战,刘备必败,等到了那时孙权就立刻会翻脸,如今孙权最怕啥,咱就做啥,应趁机出兵夹击孙权。”
这条计谋的关键是,若孙权处于曹、刘夹击中,他焉能不败,那么他会向谁投降?只能是向曹丕投降,绝不会向刘备投降。理由很简单,一则是孙权杀了关羽,刘备能善待他? 二则更重要的是,曹魏实力最强,自然是向最强者投降,这点上以后刘禅投降时,就得到了印证。
所以刘晔这条计,出兵是虚的,真正的意图就是逼迫孙权彻底投降罢了。若真发展到这种地步,诸葛亮只能是一摊手:没的玩了,以弱小的蜀国,对抗没有牵制和后顾之忧的曹魏,还有啥胜算?
须知诸葛亮后期敢那么嚣张的攻击曹魏,就是因为有孙权的配合和牵制曹魏,诸葛亮不用担心,曹魏举国之力反扑他。
但曹丕却再次犯了跟曹操一样的错,未采纳!果真孙权取得夷陵大战的胜利后就翻脸了。搞得曹丕这个没面子,又不顾刘晔劝告,御驾亲征孙权,结果闹了个兴师动众,徒劳无功。
而孙权和刘备在曹丕的优势碾压下,摒弃恩仇又抱团在了一起。等于曹丕眼睁睁地放弃了,最佳一统三国的机会。
刘晔这位汉室宗亲,三国时期的谋士,也许没有郭嘉、诸葛亮、庞统、荀彧等出名,但从他13岁从容杀侍从,两次献计,差点提起结束三国历史来看,这三国最狠谋士,只能是非他莫属!
说起刘晔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他,其实刘晔是刘秀的后代,当时著名的战略家而且多次给曹操献上妙计。不过作为三朝元老的刘晔并不出名,可能名气还没有戏份不多的郭嘉大,当然这其中就是罗贯中的责任了,毕竟大多数人看的还是《三国演义》,所以会漏掉很多重点事件和人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刘晔,他的谋略可是不输郭嘉的。
大家都知道曹操能够建立偌大的曹魏江山,自然和手下的谋士有很大的关系,而荀彧、郭嘉、贾诩以及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郭嘉更是和诸葛亮齐名的谋士,而在曹操账下还有一位谋士叫做刘晔,其才能可以和郭嘉媲美,而且每次有重要事情,曹操都要和刘晔商量,有时夜里曹操有事,竟然给刘晔写了十几封信找其商量,也可见曹操对其信任和欣赏。
刘晔和刘备一样本是汉室宗亲,从小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东汉末年著名的评论家许劭称赞年少的刘晔有佐世之才,此后刘晔也验证了许劭的此言,当时刘晔身处扬州之地,当地豪强郑宝知道刘晔有才,于是想让刘晔帮助自己成就大业,但是刘晔却不为所动,后来刘晔在一次设宴中斩了郑宝,而郑宝的属下也都愿意归顺到刘晔麾下,但是刘晔不愿拥兵自重,只是将这些人交给了好友刘勋。
而此时的刘勋则成为了一股非常有势力的豪强,也因为如此江东孙策对其非常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人给刘勋钱财等物让其攻打上缭,刘勋还以为攀上了孙策这个高枝,但是刘晔则认为这只不过是孙策的计谋,孙策肯定会趁机攻打我们,但是刘勋还是没有听取刘晔的建议,随即孙策趁刘晔攻打上缭,自己则率军攻其后部,结果孙策大胜刘勋,最后刘勋和刘晔只好投奔了曹操。
而在三国演义中刘晔则是郭嘉向曹操推荐的,当时曹操得知刘晔前来投奔非常的高兴,曹操知道刘晔的才能,于是很多的事情都要找刘晔来商量,尤其是曹操在寿春之时,山贼陈策在当地聚众有上万人,曹操让偏将前去讨伐,但是陈策久居艰险要地且易守难攻,曹军偏将没有攻打,曹操还想派众将讨伐,但是很多将领陈策成不了其后,且不愿意攻打,于是刘晔献曹操献计,曹操用了刘晔的计谋之后,立即平定了陈策。
曹操攻打张鲁之时,刘晔做为主簿随军出征,当时张鲁派张卫和曹军展开大战,因为张卫坚守之地非常的难攻,曹操便命夏侯惇撤军,可是刘晔认为此举不妥,刘晔认为此战可胜,在他的建议之下,曹操下令夏侯惇继续攻打张卫,就这样曹军大胜张卫,不久之后曹操更是攻下了汉中,刘晔再此战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在曹操取得汉中之后,本有机会攻占蜀地战胜刘备,但是曹操没有听取刘晔的建议,则失去了大好时机,原来曹操攻下汉中之后,久居蜀地的百姓非常的紧张,刘晔认为曹操此时攻打蜀地,肯定会大部分蜀人会依附于曹操,可是曹操没有听取刘晔的建议,可是不久之后刘备派人稳定了蜀中的百姓,曹操此时再问刘晔这时候是否能攻打刘备,刘晔对曹操言道此时晚已,这也让曹操失去了大好的战机。
一直到曹丕继位之后,刘晔还数次向曹丕提出绝佳的建议,期间刘晔曾断言刘备肯定会因为关羽而举兵讨伐孙权,但是众将均认为不会如此,此后刘备和东吴在夷陵展开了一场激战,也验证了刘晔的观点,而在刘备伐吴之时,刘晔还曾建议让曹丕趁机攻打东吴孙权,这样必定能战胜孙权,但是曹丕未听刘晔的建议,这也让曹丕错失了战胜孙权的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6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