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郭德成曾两次得罪朱元璋,他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以史为鉴 2023-06-18 03:06:49

郭德成曾两次得罪朱元璋,他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郭德成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此人名叫郭德成,元末明初人,是郭兴、郭英的弟弟,郭宁妃的哥哥。郭德成早年跟哥哥郭兴一起,跟随朱元璋征战沙场,立下不少战功,深受朱元璋赏识。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而郭德成仅仅只做了骁骑舍人。

他的妹妹宁妃深受朱元璋宠爱,马皇后、李淑妃相继去世后,朱元璋就让宁妃掌管六宫,可见对其的信任。宁妃见哥哥只是个小官,便劝说朱元璋提拔一下郭德成。

一天,朱元璋召见郭德成,并表示要升他的官,谁知郭德成连连拒绝。人家要升官高兴还来不及,都要对我磕头谢恩,你倒好,这么不给我老朱面子,这让朱元璋很不高兴。这是郭德成第一次得罪朱元璋。

郭德成见朱元璋有些不高兴,立马顿首道:“臣性耽曲糵,庸暗不能事事。位高禄重,必任职司,事不治,上殆杀我。人生贵适意,但多得钱、饮醇酒足矣,余非所望。”

大意就是说自己脑袋不怎么灵光,如果做了大官,害怕反而会连累国家。自己一生没什么奢望,只希望有钱花、有酒喝就行了。朱元璋听后,怒气才渐渐消下去,随后赏赐了他很多钱财和好酒。

又有一次,朱元璋请郭德成喝酒,郭德成本人嗜酒,当场就喝个不停,渐渐地,他脸色开始发红,说话也含糊不清。眼看天色已晚,郭德成准备告退,站起来踉踉跄跄走到朱元璋面前行了个礼,准备回去。

朱元璋见他喝成这样,忍不住开玩笑说:“醉风汉,发如此,非酒过耶?”没想到郭德成回答说:“臣犹厌之,尽剃始快。”朱元璋一听马上变了脸色,而郭德成还在迷迷糊糊说着醉话,这是他第二次得罪朱元璋。

原来,朱元璋早年曾当过和尚,最忌讳的就是听到别人说“僧”、“剃”、“光”之类的字眼。郭德成说想剃掉自己的头发,正好戳中朱元璋的痛处,于是就想惩治一下郭德成。

结果郭德成做了一件事,就顺利让朱元璋消了气。

郭德成酒醒以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一时间惊恐万分。如果向朱元璋解释的话,说不定会越描越黑,如果不解释的话,就等于不尊重皇帝,不管怎么做,都容易激怒朱元璋。在万般焦急的情况下,郭德成终于想到一个救命的办法。

他接连几天不出门,就在家里喝酒,每天都喝得烂醉如泥。几天过后,郭德成直接去寺庙剃了光头,然后做了和尚,每天都披着袈裟,念着佛经。

朱元璋见郭德成真的做了和尚,忍不住向宁妃嘲笑道:“始以汝兄戏言,今实为之,真风汉也。”后来胡惟庸党事起,受到连坐的多达上万人,而郭德成则顺利逃过一劫。洪武末年,朱元璋开始清算功臣,而郭德成也顺利逃过,并且得以善终。

之所以郭德成能够善终,主要因为他让朱元璋消除了疑心。刚开始他说要剃头,朱元璋还认为他在暗讽自己。谁知后来他真的做了和尚,证明此人的确疯疯癫癫,毫无野心。

既然郭德成没有野心,对自己也没有威胁,朱元璋自然就不会清算他。加上他真的做了和尚,每天都在诵经念佛,朝政大事自然就与他无关了。郭德成虽然嗜酒如命,但他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朱元璋提拔小舅子郭德成,郭德成连忙磕头告罪:我有毛病不能当官

加官进爵、论功行赏是每个皇帝在建国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成功建立新的政权之后,开始逐步大封有功之臣。

皇帝的封赏就像领导要分发绩效奖金一样令人开心,然而,却还是有人出言拒绝了这份奖赏。 郭德成,在面对朱元璋的赏赐时,以自己有病推拒了 ,且朱元璋也没有因此大为光火,实在稀奇。

以朱元璋的经历来说,从草根百姓到一国之帝,他的晋升实在不是普通人能够比拟的。从而,只要是在他身边的,且还活着的人,都或多或少能够算得上是从龙之功。

而郭德成这个人,算是这些从龙之功中, 比较靠近权力中心的了 。因为他的亲妹妹是朱元璋创业成功之前就已经纳了的小妾,所以郭德成也算是朱元璋的小舅子了。

在朱元璋尚于微时, 郭德成的妹妹郭氏就对朱元璋尽心服侍, 丝毫没有因为他以前是草根而轻视他的意思。而郭氏的三位兄长,大哥郭兴、二哥郭英、三哥郭德成也紧随身侧,尽心辅佐,早年更是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十分给郭氏争脸面。

也正是因为这份尽心尽力,在朱元璋登基后,郭氏晋为宁妃,郭氏父亲被追封为营国公,封郭兴为巩昌侯、郭英为武定侯, 只有郭德成,还委委屈屈地做一个骁骑舍人。

后来,马皇后病逝, 宁妃得宠掌管后宫 。为了表示对宁妃的看重,明太祖决定提拔一下还在骁骑舍人位置上盘桓的郭家小舅子。

一日,明太祖召郭德成上殿觐见,说是考虑到他之前的功劳,现在的官职位不配德,决定给他升升官,做个都督。在明朝,都督属于中央军事长官,属正一品,是个很高的官职,这对于郭德成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哪知郭德成听了,连忙磕头告罪说:"我有毛病,不能当大官!我既懒又馋,还爱喝酒,我 不想当高官,只求喝够酒。 "郭德成那一番"当官耽误我喝酒"的憨憨模样让皇帝朱元璋听完大笑,也成功地令朱元璋将高官厚禄的封赏,改为美酒金银这些实在东西。

郭德成的愚态,不能说是他真实的样子。如果真是个憨憨,那么在面对高官厚禄时,想必也该是欢天喜地地扑上前去,而不是做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来婉拒。

然而,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时期的疑神疑鬼是出了名的 ,其晚年在功臣群体中的大杀四方也许多人胆寒。伴君如伴虎,饶是蓝玉、胡惟庸这样的人,也难逃一死。可郭德成这样一个"傻乎乎"的人, 却没能在朱元璋的死亡名单上出现 ,是他过于痴傻了吗?相反,是郭德成的聪明救了他一命。

在郭德成推拒朱元璋的封赏之后,他的官职虽然没能晋升, 但是他与明太祖的关系却亲近了许多。 不可否认,明太祖是个十分优秀的皇帝,但他同时也拥有着许多皇帝同样拥有的毛病——疑心病。

疑心病几乎能算是封建王朝时期所有皇帝的职业病了,在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上坐得越久,就越容易产生疑心,整日整日地觉得有刁民想害朕。这时候, 越是聪明、有智慧的人,对皇帝的威胁就越大 ,皇帝不需要近侍之人有多么聪明,只需要他们听话。

像郭德成这样憨憨的,甘心用美酒换官爵的傻子正是明太祖所需要的身边人,且郭德成那一番当官耽误喝酒的胡话,也正好像皇帝展示自己的亲近之意,我没把皇帝陛下你当外人所以我才这么说。

也正是因为郭德成的对症下药,让他与明太祖的关系更进一步,在之后的闲暇时间,明太祖常与郭德成在御花园把酒言欢。然而,就算是郭德成这样谨慎小心的人, 在酒精的怂恿下也难免胡言乱语

当时郭德成酒过三巡,整个人都醉醺醺的,在皇帝面前展示出了一个醉汉该有的样子。朱元璋又被他这种略显亲近的丑态给逗笑了,调侃他道:"你这模样,头发散乱,简直如同疯子。"

郭德成听了,摸了摸自己乱糟糟的长发,打着酒呃回道,"皇上有所不知,臣早就嫌这头发碍事,多余的很,早想哪天剃个光头才叫干净利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更不用说是明太祖这样疑心深种的人了。明太祖朱元璋在尚未起事时, 在皇觉寺出家做和尚,上位后就十分忌讳别人提到"光头"、"僧"这样的字眼 ,总觉得在讽刺他。

而郭德成醉醺醺的在自己面前这样说,"酒后吐真言",难道说郭德成这是恃宠而骄,连皇帝都敢编排了?醉酒也是最好的掩饰借口,就连皇帝也对醉汉无可奈何、难以发作,当场放郭德成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郭德成的酒气渐渐退去,或者说是被吓醒的。他不住地回想自己说的那句话,惊出一身冷汗, 这是中了皇帝的忌讳 ,以后别说喝酒了,能不能活着还不一定呢。

且这种酒话不好解释,一解释就说明当时并非无心酒语,而不解释的话,皇帝心里肯定会留下一根刺,可能哪天就会变成悬在郭德成顶上的利剑。

思来想去, 郭德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次日就跑到寺庙落发为僧 ,履行了自己的"酒后真言"。明太祖朱元璋见郭德成真的跑去出家,不仅没有追究,反而与宁妃调笑起郭德成的真性情来。

急流勇退是极少人能够做出的取舍,而郭德成在面对生命与其他物欲的选择是,十分正确且果断地选择了对的方向,也是实属难得。

从郭德成如此果断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权势确实没有那么多的眷恋,心里也不敢有丝毫怨恨,因为他在这其中抓住了最重要的一个点,"小命要紧"。他既能够果决地婉拒皇帝的封赏,又能够当机立断剃发出家,实在是个聪明人。

要知道,朱元璋一开始要赏赐的不是田地,也不是美人,而是高官厚禄,有了这个,什么田地、美人、金银都会自己跑进他的口袋。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折损在这几个字上面,而 郭德成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拒绝, 那他的聪明机智就不只是他所展现出来的那些而已。

而郭德成这样的机警并非个例,而是其郭家的传统。 郭德成的大哥郭兴 ,在明朝建国后被封为巩昌侯,跻身明朝开国六公二十八侯之中。这样的权势,且刚结束征战沙场的日子,按理说郭兴该得意地快活几年,再想起来隐蔽锋芒。

然而郭兴十分聪明, 也明白卸磨杀驴、功高震主的道理 ,自建国后就开始了十分低调的公务员生活。大隐隐于市,郭兴将自己很好地藏在了一群大臣中间,既不出挑、也不出错,恪守本份地当个普通人。

再说郭德成的二哥郭英。 郭英其人如其名,英气十足,是上战场打仗的好手 ,且在当初随朱元璋四处征战的时候救过朱元璋一命,朱元璋因此赐给了他一件锦丝战袍。可以说,他与明太祖朱元璋是有着过命的交情。

雍正时期, 年羹尧穿着皇帝早年赏赐的黄马褂守城门 ,而后被赐自尽。年羹尧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因为他与雍正的情谊自雍正继位前就存在,他以黄马褂暗喻雍正不念旧情、不记旧恩,挟恩以报。

而郭英这一件相识于微时的锦衣战袍可比黄马褂来得珍贵多了,然而郭英也不敢以此挟恩,也同他的兄长一般,泯然众人矣。

郭兴、郭英、郭德成三兄弟的识时务 ,也的确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留下了生计。他们能够审时度势,不以自己对皇帝的恩德为筹码,反而救了自己的性命。或许他们得到的荣华富贵比不上他人,但郭家人的路走得比他人更宽、更远。

朱元璋晚年时期,大杀功臣 。《明史》记载,"后党事起,坐死者相属,德成竟得免。"先前与郭德成有往来的同事,均因党争等原因走进死路,而郭德成这样的小官难得竟能幸免。不止是郭德成,郭家三兄弟在朱元璋晚期的杀辱中,均安然无恙。

这不是因为郭家人与明太祖有着便宜关系的姻亲,要真触怒了龙颜,皇帝的亲娘也难以幸免。郭家人的幸免,更深的原因是他们聪明、审时度势, 也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处理与皇帝的关系 ,也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在我们如今的 社会 中,上司已经不能掌握下属的生杀大权了,但还是需要依仗一二。郭家人在面对皇帝时的亲疏有致, 不因自己的特殊关系而卖弄 ,也不因自己曾经的功绩而放肆,值得所有打工人的学习。

说到底 ,就是看清自己的位置, 不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 ,一个公司最离不开的人是老总,而不是随招随到的打工人。深谙职场之道,才能长久地保住饭碗。

朱元璋的功臣,为了保命做了和尚,究竟是谁这么卑微?

郭德成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功劳也是非常大的,加上他的妹妹还是朱元璋的妃子,可以说要地位有地位,要权势有权势了,可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生怕给朱元璋抓到错处,或者给朱元璋忌惮从而性命不保。




一、郭德成太了解朱元璋

有一次朱元璋召见郭德成,让郭德成离开的时候就赏赐他黄金,还要他藏好不要告诉其他人知道,郭德成谢恩之后就离开,走到宫门口的时候,故意掉出黄金,给侍卫扣押下来,侍卫怎么问郭德成他都不敢说,还是朱元璋解释之后,郭德成才顺利回家。

回到家里之后,郭德成的妻子就非常不理解问他:“陛下给你的黄金,为什么你不解释呢?搞那么多事......”郭德成说:“这是陛下故意考验我的,他叫我不要告诉其他人,我要是说就是欺君了,加上妹妹是贵妃,就更加说不清楚了,陛下年纪越大疑心越重了,我无非就是为了保命......”

二、郭德成剃发做和尚

之后朱元璋请郭德成喝酒,郭德成喝醉了就开始乱讲话,朱元璋问他:“郭德成你头发乱糟糟的,像一个糟老头子......”郭德成一听马上说:“陛下,微臣头发乱糟糟的,那就剃发,就不会了。”这话一出来,朱元璋就不乐意了,郭德成这是在讽刺我以前做过和尚吗?又想到郭德成现在喝醉了,就没有发作,叫人送郭德成回家。




郭德成第二天酒醒了之后,他知道自己讲错话,朱元璋肯定记在心里,现在去跟他解释,就摆明说是故意的。郭德成心生一计,连续几天喝醉酒,然后就去出家做和尚,从而让朱元璋放下戒心,郭德成成功救回一命,也真是太不容易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5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