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战,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县;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中原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因为诸葛亮出其不意,曹魏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震惊曹魏,魏明帝更亲身到长安督战,并派张郃抗击进攻祁山的诸葛亮。彼时,诸葛亮需要派人镇守街亭这座城池,以此阻挡张郃率领的援军。
结果,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违反诸葛亮之前的安排,更加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禆将军王平曾多番规劝,但马谡都不接纳。张郃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这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最终功亏一篑。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如果守住街亭的话,结局会怎样?
一
首先,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此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调度,行动混乱无章,放弃水源上山驻扎,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蜀军溃散。因为没能挡住张郃率领的援军,所以诸葛亮只能无奈退军。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可以挡住张郃的话,那么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
就第一个结局来说,无疑是诸葛亮顺利拿下陇右五郡。在夺取这五个郡的基础上,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实力差距,将被明显缩小。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因为曹魏方面缺乏防备,所以诸葛亮取得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面对突然到来的蜀汉大军,曹魏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从而被蜀军攻占。
二
在这一过程中,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雝等投降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则退往上邽固守待援。虽然曹魏的陇右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和安定)中,还有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可是,一旦曹魏的大军长期被堵在街亭之外的话,那么诸葛亮一定会拿下广魏郡和陇西郡。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只要马谡可以在街亭挡住张郃的话,那么蜀汉就完全有可能拿下曹魏的陇右五郡,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州的地盘。
要知道,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只剩下益州这一州之地。如果可以增加一个州的地盘,纸面上意味着蜀汉的疆域扩大了一倍左右。这在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后,几乎是一个奇迹了。而因为夺取了陇右五郡之地,蜀汉的整体兵力将实现明显的增加,反之,曹魏在西线的兵马,也将显著减少,这一来一回之后,蜀汉和曹魏在雍凉地带的兵力数量,很可能就相差无几了,这将对诸葛亮接下来的北伐中原形成明显的帮助。
三
当然,即便失去陇右五郡,曹魏依然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方。不过,因为曹魏需要在东线防御东吴的进攻,再加上北方的游牧民族也需要防御,这就限制了曹魏在西线的兵马。在此之前,曹魏可以在西线动员最多20万大军。不过,一旦诸葛亮攻占陇右五郡的话,曹魏能够在西线动员的兵力,很可能就只有10多万了。而原先只有10万兵马的蜀汉,因为增加的人口和兵马,自然能够继续冲击曹魏在西线的防御了。
至于第二个结局,则是诸葛亮还是没能占据陇右五郡,不过,因为马谡在街亭拖住了张郃,所以诸葛亮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得以将陇右五郡的人口迁移到蜀汉汉中一带。在诸葛亮攻略陇右五郡时,远在洛阳的魏明帝曹睿急率大军救援,亲自到长安坐镇,派大将军曹真督军至郿县防御赵云,张郃率军前往抵抗诸葛亮,曹魏凉州刺史徐邈也遣参军与金城太守率军反攻南安郡。
四
最后,在笔者看来,魏明帝曹叡的到来,意味着曹魏的援军将持续到来。在此基础上,即便马谡挡住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但是,马谡手上的兵力是相对有限的,这让其无法长期守住街亭。也即因为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实力差距,除非东吴在东线施加足够的压力,不然诸葛亮完全无法在陇右站住脚跟。当然,只要马谡可以拖住张郃一段时间,诸葛亮就可以从曹魏迁移更多的人口到汉中。在公元217年到公元219年的汉中之战中,虽然曹操败给了刘备,不过,在撤出汉中之前,曹操几乎将汉中一带的人口全部迁移走了。
换而言之,刘备历经两年所攻占的汉中之地,几乎是一座空城了,这也是蜀汉人口和兵力相对较少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只要马谡可以守住街亭,拖住张郃率领的援军,那么,诸葛亮完全有时间将陇右五郡的人口迁移到汉中。如果汉中的人口得到充实,不管是屯田还是征收赋税,都有了坚实的基础,这同样会有利于诸葛亮后续的北伐曹魏。总的来说,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街亭失守,导致蜀汉大军丧失了全部有利形势。因此,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后引兵退回汉中。也即因为马谡失败的太快了,诸葛亮只能仓促迁移千余家百姓到汉中,如果马谡可以坚守更久的时间,诸葛亮这一边就能迁移更多的人口。
街亭之战,对马谡来讲,其实是个难度很低的战争,可惜马谡没能领会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也不清楚街亭的优势和劣势,导致目标偏离,优势丧失。我们再做个?事后马谡?,复盘一下街亭之战,看究竟应该如何对付张郃,打赢街亭之战。
街亭的战略意义,及街亭之战的目的
街亭是陇山西侧的一处要塞,是扼守陇西通往关中的咽喉。关中三辅之地,南边有秦岭阻隔,西边有陇山阻隔。自古兵出关中,可选择的路径不多,一条是当年韩信选择的陈仓道,一条是斜谷道。这两条道在长安西南面。
魏延建议的子午道,在长安正南面,道路狭窄不利于大军行走,只要长安方面稍有防范,就不难对付,这就是诸葛亮拒绝魏延的理由。
还有一条路就是长安西面的陇山,出陇山至少有四条路可选。只是从陇山出兵,除了路途遥远,不利于行动保密外,还需要控制陇西关隘。对诸葛亮来说,最大利好是,陇山周边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背叛了曹魏投靠了诸葛亮,关隘尽在手中。
也就是说,从陇山出兵,虽然路途远了一些,但是如果守住了街亭,就等于打通了陇西通往关中的要道。相对于另两条道,需要攻打关隘来说,陇道无疑难度是最低的。
那我们就很清楚街亭的战略意义了,只要街亭在手,就等于让关中门户大开,进出自由。即便这一次拿不下长安,以后随时还可以来,也可以配合其它两路,虚虚实实,打配合战。
街亭之战的目的也就很清楚了防守!守住了街亭就行。
街亭的地理形势,及可行的战术选择
那么,街亭能守得住吗?我们看一下街亭的地理位置。从图中可见,街亭其实并不靠着陇道,而是要通过狭窄的山道,才能到达陇道。同时街亭这地方很狭窄,容不下大军,周边全是高山,要塞周围有几条羊肠小道。
不难看出,街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适合大军屯驻,如果作为蜀汉进攻关中的据点,显然不适合。但是弱点也是优点,因为狭小,大军进不来,正适合防守。又因为街亭与陇道有距离,张郃想要进攻街亭更困难。
这个地形条件,与马谡的使命正好匹配!正常情况下,只需要将人马收缩进街亭,分兵扼守住通往街亭的几条小路,即便张郃人马再多,也无法施展兵力优势,除非他能翻山越岭,从天而降。
马谡有多少人马呢?不大清楚,应该不会超过一万,多了就是负担,不起作用。山口外张郃人马是五万,一比五,但是全部挤在山口外排队进入。
所以诸葛亮交给马谡的任务,其实难度一点也不大。
二百年前,在这个地方就发生过一次战争,那是东汉时期,刘秀帐下太中大夫来歙奇袭略阳(那时候街亭叫略阳),他仅带来两千人,出其不意攻入敌人心脏地带,占据略阳。就靠两千人,来歙顶住了对方十几万大军,半年多的进攻。
可见街亭这地方,就是防守战的绝佳地点。敌人想要攻破它,只有一个办法困死!让外面人无法给它提供粮草供应。显然,诸葛亮不会给张郃那么长的时间。
张郃的优劣势,及他可能采取的对策
张郃的任务就是跟马谡抢街亭,夺回战略咽喉。
不过张郃距离远,得到消息晚,被马谡占了先机,他只能采取进攻的手段,这就是张郃的第一个劣势。
除此而外,留给张郃的时间不多,因为马谡只是先头部队,诸葛亮的大军很快就到,如果他不能抢在诸葛亮之前拔掉街亭,就面临着前后夹击的危险。
张郃的第三个劣势是,天水郡已经叛变,他是深入敌境作战,难以持久。
张郃的优势就是人马数量多,不过这似乎也不是优势。如果拿不下街亭,张郃想要守住陇道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拔掉街亭,二是在陇山东面,每条陇道出口修建关隘,堵死出口。
修关隘根本来不及,只能硬着头皮攻打街亭,而且要速战速决。本来就难进攻,还要速战,难上加难!
马谡失败的原因探析
看起来很简单的任务,马谡怎么就失败了呢?原因就是马谡放弃了街亭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把军队带上了南山驻扎。这样一来,等于放张郃大军轻松通过小路,直接进了街亭,与山上的马谡面对面交火。
但是张郃根本不急于进攻,而是围住下山的路,断了山上取水的水道。这样一来,马谡大军还没交战,就因为断水出现内部惶恐。不得已的情况下,试图向山下突围,又因为山路被封死,出不去。
待在山上没活路,下山又下不去,马谡就这么败了!
那么,马谡为何放弃天险,自寻死路地上山呢?后人有几个分析:
一种可能性是街亭年久失修,防御工事不可靠,又来不及修,被迫放弃街亭。
这种说法不大可靠,原因很简单,通往街亭的路很窄,周边全是山,即便一万大军来不及修筑街亭城,修几个路口的防御工事总是可以的吧?这个难度不大,哪怕用石头堵死山路也是可行的办法。
第二种可能是,马谡贪功,想把张郃放进来,利用山行优势,居高临下冲锋,直接把张郃消灭在街亭。
这种说法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张郃进入街亭后,不是围山断水,而是仰攻马谡,相信会输得很惨。可是人家张郃是老江湖,比马谡这个小马驹经验丰富多了,他根本不上当,不进攻,让马谡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当我们看到结尾,王平仅仅领着一千人驻扎山下,张郃五万大军都对他无可奈何时,真的为马谡扼腕叹息!
街亭之战到底该怎么打
其实,分析到这儿,结果已经很明了。最粗暴的办法就是连街亭周边的路口都不用守,直接全军收缩进街亭,短时间内张郃不可能攻得破街亭,静等诸葛亮大军到来就好了。
策略一点做法就是,在通往街亭的路口修筑工事,分兵把守,堵死张郃进入街亭的道路。因为地理优势,这个工事的修筑难度不大,张郃要想攻破这些隘口,不崩掉几颗牙不行。
第二道防线就是街亭城,人家来歙二千人守了半年多,马谡万把人总不至于短时间内就失守吧?
如果玩得再花样一点,可以在沿途的山上,布置几处袭击点,等张郃人马通过,往下扔石头就好了。
所有的布防围绕两个目标服务:一是保证人员少伤亡,不发生面对面交火,靠地形优势吃饭;二是不逞强,不贪功,缩在工事后面慢慢玩,怎么拖延时间怎么玩。
街亭之战,规模虽小,意义却非凡,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令蜀国失去了北伐魏国最好的机会,之后的诸葛亮及姜维十几次的北伐,再没有一次能够有第一次北伐的成果。可以说马谡背上后世“言过其实”的骂名倒也是一点不冤。
街亭,时为汉中从大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一千七百多年来,山河更易,历史变迁,街亭的具体位置颇有争议,一时间出现大约有数十种说法:方位说法,有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北、庄浪县东南、秦安县东北和甘肃清水县、陕西陇县之间等说法;地名说法,有陇关道西口一带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恭门镇、龙门镇,庄浪县的朱店镇、万泉镇、韩店镇,秦安县的陇城镇等说法。
街亭具体位置的说法虽多,但主要集中在五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入典籍早,论述者多,响应者众——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镇的街泉亭。《秦安县志》、《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历史典籍、范文澜、王仲荦、张传玺等著名史家,《中国古令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中国历史大词典?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等工具书都有倾向于陇城说之文,但未成定谳。此街亭位于天水东北的陇山与关山交汇处,是关中地区沿中线到达天水的必经之地,也是历史上陇右防御关中进攻的咽喉要地和著名战场。《中国历史地名词典》第4册记载:陇城镇既古略阳。
第二种说法,是史籍记录、地图记载、学者采纳——甘肃天水市东南40里处的街亭镇。《巩昌府志》、《秦州志》、《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广州教育出版社)》和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均有记载街亭位于秦州(今甘肃天水)的东南70里。此街亭地处陇山西侧,扼古丝绸之路(小路)出陇山的要道,是现今陇右防御来自关中进攻(特别是直接的进攻)的战略要点。
第三种说法,是战地遗址、物证出土、书证记录——今甘肃庄浪东40里。《读史方舆纪要》、《中国通史》(2001年青少年版)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中认为街亭位于今甘肃庄浪东40里。此街亭位于六盘山与陇山交汇处的关山(又称小陇山)的西侧,是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和关中走北中线出陇右的要道,也是著名的古战场,历史上各朝代争夺陇右北部(主要是泾原、固原等地)的战争经常在这一带进行。在该地曾挖掘出一些古代的兵器如弓、箭、弩等,这也是目前将此地认为是古街亭的主要原因。
第四种说法,是史籍推断、地形推测、战役推理——今陕西的陇县北一带。《唐书?地理志》中认为,街亭具体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县北,陇山东侧一带。此街亭位于陇山东侧,主要是关中地区用于防御陇右方面进攻的,并不适合于陇右地区对关中的防御。而且此地距关中较近,而距离诸葛亮驻军的西县过于遥远了。
第五种说法,是北伐驻军、蜀曹交战、民间流传——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的西县故城。《五代史》中记载,街亭在甘肃的西县。此地是马谡是与诸葛亮在一起进行作战,这与所有的历史记载都相矛盾。以上就是历史上对街亭的五种主要说法。
定位街亭的具体位置,就是探究街亭之失是马谡言过其实,全面推翻诸葛亮部署;还是诸葛亮任人唯亲,战略未实事求是。总而言之,马谡失街亭,千百年来,一切皆无定论。
确切,指准确;恰当。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街亭,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地方,却因街亭之战而成为名满天下的大地方。然而,一千七百多年来,岁月变迁,沧海桑田,街亭之战的发生地——街亭的具体位置已颇具争议。因此,确定街亭的位置对马谡兵败街亭的原因确认至关重要。正所谓,智者见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4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