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袁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不得不承认,三国是一个真正的乱世,当时先有宦官把持朝政,后有董卓祸乱朝纲,皇权早已形同虚设,于是有大志者纷纷趁势而起,力图争霸天下。彼时立意自守者,只用心经营自己的地盘,如刘表;善谋画者,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曹操;就算强如袁绍,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且独据四州,也不敢做出头鸟,率先称帝。可是他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却有人敢,就在大家都将自己的野心深藏之时,袁术率先称帝了。
《三国志》记载:“(袁术)用河内张朇之符命,遂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意思是说,公元197年,袁术不顾属下的反对,令河内人张朇为他编造祥瑞,自立为帝,设立三公九卿,并在荒野祭祀天地,完成了登基仪式。虽然同样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袁术却是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势力也不及袁绍,为何在袁绍还不敢出头的时候,他敢率先称帝呢?小编认为,袁术敢于如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论出身他优于袁绍,初时比袁绍更受拥戴
虽然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同样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而且袁绍居长,袁术居幼。但袁术是正室所出,是袁氏的嫡子,袁绍的母亲却出身卑微。因此在袁术看来,袁绍根本不配与自己相提并论,他更不会真心将袁绍,当做自己的兄长。时人也与袁术抱有同样的想法,只将袁术将作袁氏的继承人,基于这种原因,当时袁氏的故吏门生,大都愿意追随袁术,所以虽然袁绍“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但袁术比他的人脉更广,更受推崇。
二、在朝为官时,袁术比袁绍更有实权
在董卓祸乱朝纲,二袁被迫逃亡之前,他们同在朝廷为官,袁绍担任的是,属于八校尉之一司隶校尉,虽然位置不低,但是没有兵权,袁术担任的则是虎贲中郎将一职,虽然论品级不如袁绍,但是有权统领部分禁军。因此在搜捕十常侍的行动中,袁术发挥的作用,比袁术更大。董卓进京后,两人分别逃亡,袁绍被封为渤海太守,袁术则被封为后将军,这个时候,袁术混得也不比袁绍差。
三、袁绍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袁术也不差
众所周知,袁绍手下文有逢纪、郭图、审配、许攸等人,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等,可谓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其实袁术混得也不差,论武将,他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将孙坚表为破虏将军,使其成为了自己的属下。孙坚曾两度被朝廷征召,在讨伐董卓时,又屡建战功,其能力比起袁绍手下的河北四庭柱,有过之而无不及。孙坚去世之后,其子孙策前来投奔,小霸王也是名不虚传。除此之外,文韬武略的大都督周瑜,也曾在袁术手下任职。再加上,袁术还有袁氏诸多故吏门生支持,所以拼人才,袁术也不弱于袁绍。
四、袁术早有野心
虽然袁术在大多数方面,都强于袁绍,但是他敢率先称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有野心,《三国志》注引《吴书》曰:“幽州牧刘虞宿有德望,绍等欲立之以安当时,使人报术。术观汉室衰陵,阴怀异志,故外托公义以拒绍。”意思是说,袁绍等人想废少帝,另立幽州牧刘虞,本想联合袁术一起行动,但是袁术见汉室衰微,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拒绝了袁绍的提议。在此之后,他也曾几曾提出,想要自立为帝。由此可见,袁术一直怀有称帝的野心,别说当时他除了地盘之外,各方面都不弱于袁绍,就算他混得再差一些,只要有立足之本,他依旧会称帝。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不管是论个人能力,还是在后世的知名度,袁术都不及袁绍,但是在当时,他混得并不多袁绍差多少,再加上他早就萌生了称帝的野心,所以在当时,不管袁绍会不会直接叛出朝廷,他都会率先称帝。
在东汉末年所有的军阀都想称帝,可是最终能脱颖而出的只有孙权、曹操、刘备。袁术之所以能率先称帝,正是因为他认为占尽了有利因素,殊不知这些有人因素只是他单方面想法罢了!
第一、地理位置极佳。
俗话说逐鹿中原,当时袁术的地盘就是中原地区。这不仅是文明之地,也是一片富庶之地。这个地区不仅有密集的人口,还有丰富的资源。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储备足够丰富。古代讲究的就是农业,袁术的地盘正好利于农业发展。在粮食和人口方面袁术是有一定优势的。不过这只是他的个人想法而已,如果按照当时分裂情况,袁术夹在中间迟早都会被灭。要么就是袁术灭他人,要么就是袁术被灭。事实证明袁术是被灭的料。
第二、身份家世显赫。
袁术的家世不仅是好,是一个超级存在。在东汉末间袁家是一个超级大家族。不说祖上,袁术父亲袁缝官居大司空,这种起步就高出别人不止一个档次。讨伐董卓的时候,自己身份就是后将军。当时的曹操不过是一个杂牌合伙军,刘备还不被世人所知呢。袁绍还只是他们老袁家庶出,这也是袁术一直看不起袁绍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袁术称帝自然而然就说的通了。也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袁术已经很膨胀了,都知道汉室不可兴,可谁也不敢做出头鸟。偏偏袁术冒天下大不为称帝,也许就是因为自己的私心杂念作祟吧!
袁术敢这样做无非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罢了,虽然他的智商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但是玩一些政治手腕和权谋当中远远不及曹操等人,所以在这些人面前袁术就属于地主家的傻儿子。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三国 ID:shuosanguo 仅仅坐拥江淮十一郡的袁术,凭什么敢在豪强环伺的汉末风云中率先称帝?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汉末乱世,每个诸侯都野蛮生长,他们互相征伐、吞并,心中都有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称帝。这个野心曹操有,孙权有,刘备也有……而在局势尚未明朗之时,众人都将这颗野心默默地藏在心底深处,这事咱不能想,更不能提。 这是为何?因为大家的头上都套着一个帽子:汉臣。 未称帝,大家各有立场,诸侯们远交近攻,各有攻守。而一旦称帝,那就会被戴上乱臣贼子的高帽子,诸侯们往往会以平叛的名义联合起来围攻,毕竟与日常的互相吞并来说,平叛可谓师出有名。因此,即使曹操已将皇帝困于许县,但也只敢「 ”挟天子令诸侯”,始终不敢迈出称帝那一步。即使孙权上书请曹操进位,他仍然严辞拒绝。真的是,压力太大了! 不过,万事总无绝对。在汉末乱世之时,有一人却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勇敢称帝,他就是袁术。消息一出,华夏震动!几乎所有的诸侯头上都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凭什么?手握北方四州的袁绍,还是他哥,没有称帝;运营中原的曹操,皇帝就在手上,没有称帝;西川刘璋,荆州刘表,本就是皇亲,还坐拥大州,也没有称帝……你这个仅仅坐拥江淮十一郡的袁术,怎么会有勇气自立? 当然,袁术的称帝绝不是一时兴起,敢揽瓷器活,必有金钢钻!(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袁术当时手握的优势。当然,我顺便揭开优势的背后,看一看这优势的真相。 四世三公的出身 「 ”四世三公”有多牛?说的直白些,就是袁家四代人,出了五位正国级干部!而在非常看重出身的汉末三国时代,这个身份代表了士族阶层的集体认可。作为袁氏嫡子,袁术是袁家所有资源的整合点,说他是含着金汤勺出生一点不为过,他的起跑线就是别人终生努力都未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底气! 不过在我看来,「 ”四世三公”的出身也直接促使了袁术称帝后的快速灭亡。之前因为袁氏在朝廷经营多年,树大根深,人脉极其广泛。使得袁术身边有大量的精英人才,他们目的就是获得朝廷的认可,期待日后的飞黄腾达。而袁术的称帝,直接摧毁了这些士族人才的报效之路,从而纷纷离场。直接导致了袁术的仲家帝国未曾经营数年就人才寥寥,之前许多下属都公开表示划清界限。 也就是说,「 ”四世三公”只有在汉朝廷的体系下,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而袁术则过于看重了这个身份。 看似强横的盟友 光是自己兵精粮足不够,袁术在汉末时期也发展了不少的合作伙伴。而这些伙伴的选择条件只有一个,谁和袁绍打架,就是袁术的盟友!于是公孙瓒,成了袁术第一个名义上的盟友。 除此之外,吕布在占据徐州期间,也是袁术的一个重要盟友。而江东孙坚名义上是袁术的帐下先锋,实际上只能算是客居。双方虽有主从关系,但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孙坚管打仗,袁术出钱粮,孙坚实际上成了袁术的前锋部队。而在孙坚被黄祖射死之后,其子孙策打下江东依然还是打着袁术的旗号。北有飞将吕奉先,南有小霸王孙伯符!袁术的两翼看似强横异常。 只不过,这只是称帝前的袁术集团。197年,袁术刚称帝。吕布和袁术就断绝了联盟关系,而孙权更绝,直接宣布脱离袁术并开始收割袁术在江东的城池,表态与其势不两立! 兵精粮广的底气 袁术原先是南阳太守,地盘在荆北南阳和豫州地区,本就属于富庶地区。后来在伐董失利之后,他来到扬州,占据了九江郡,开始以淮河两岸为根基捭阖纵横,疆域迅速扩张。最为关键的,这片区域并没有遭受像北方那样大面积的战火波及,物产丰富,大量北方人士还逃至此处暂居,这使得总人口保持在八百余万。 在袁术全盛时期,他占据了半个徐州,扬州,部分豫州,坐拥十一郡,麾下带甲17万。要知道官渡之战,袁曹双方投入兵力的总和是否有17万仍是未知之数啊……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都只有5万兵力。可见,袁术在那个时间点正可谓「 ”兵多粮广”! 兵精粮广不假,但我们看看这支部队的组成,就可以知道袁术对这支军队的掌控力并不强。打下江东的孙策名义上是袁术部将,但实际在江东处于半独立的状态,袁术称帝之后就立即划清界限;部将雷薄,陈兰,在袁术称帝之后就占据嵩山为山贼,正是宁作山贼不为汉贼!杨奉投降吕布,助其大破袁术…… 所谓的兵精粮广,都只是称帝之前的印象。袁术一称帝,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只可惜「 ”四世三公”的袁术,刚一称帝。就遭到了所有诸侯的围攻!原来的部将孙策在江东脱离袁术自立,让袁术损失了半壁江山;原先的盟友吕布趁虚而入,打败了袁术军队,在淮北大肆劫掠;然后是曹操亲自征讨袁术,斩杀了袁术数员大将,迫使袁术不得不逃回淮南老巢。 祸不单行的古话确有道理,袁术回到淮南,恰遇江淮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饥荒,灾民遍地惨不忍睹。仲家帝国的最后一丝生机也没了。袁术在想念着蜜水的甘甜中愤然离世。或许直到这一刻他还没想通,为何他会落到如此地步…… 各位说三国的读者们,应该知道了吧。
东汉末年,想要称帝的人很多,比如曹操、刘备等人,而袁术却是他们中第一个称帝的人,其实与袁术本人的家族有很大关系,袁术出身大家族袁家,在东汉末期也算是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当时任职大司空,可谓是有钱又有权的代表人物,相比同时期的曹操和刘备,他可谓是兵强马壮,占尽了天时体力人和。
有这样一个资产雄厚的家族做后盾,袁术肯定是不差钱的,在东汉末期那样一个金钱至上的时期,有了钱,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再有,他当时因缘际会的得到了玉玺,玉玺是皇帝才能拥有的东西,袁术有了玉玺,还有强兵,他肯定是要称帝的。
不过话说回来,东汉末期时候,天下不稳,虽然他有钱有玉玺,但是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行,那时候袁术可是有名将忠心辅佐,像是纪灵、桥蕤、张勋等,那都是能征善战而且对他忠心不二的能人。当时袁术称帝后,曹操等人可是心中不平,要不是有能人异士,袁术也不敢如此张扬的称帝。
最后,就要来说说袁术手里的地盘了,他手握的城池,那都是土地肥沃,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地方,虽说有钱,有强兵,有能人异士,但是这些人也是需要吃饭的,没有充足的后方供给,是支撑不了多久的,所以袁术管辖的地方,正好满足了这些要求,让在前方征战的将士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袁术能够最先称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2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