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康熙最优秀的儿子之一,胤禩是怎么失宠的

众妙之门 2023-06-18 01:37:55

康熙最优秀的儿子之一,胤禩是怎么失宠的

你们知道胤禩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皇室最爱讲出身,理论上分析,康熙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的出身并不算好。胤禩的母亲,是清史里著名的美人,即良妃卫氏。野史中说,这卫氏不仅长相貌美,身材婀娜,还体带异香(她的香味要比香妃早上许多年)。读传奇故事多了,我们可以摸清一个规律:对历史女子美貌、奇特极力描述,事实上是在表达人们的费解。

费解就是:她明明靠正常途径没法跻身皇妃,可还是做到了,一定有不寻常的地方。

据考察:卫氏的祖上因为犯罪,而被充为心者库奴才。在康熙口中,未来她讲被称为“贱奴”。但是我们观看八阿哥的青年,仿佛并没有被母亲的阴影笼罩,而是有史可考的优秀:

《居易录》记载:康熙三十二年,曲阜孔庙修葺毕,皇三子、皇四子、皇八子赶往当地祭祀。此时,胤禩只有十三岁,却把差事完成得很漂亮。

康熙三十五年, 康熙亲征噶尔丹,随行有六个皇子,胤禩负责管理火器营,康熙有过亲笔诗表扬:

戎行亲莅制机宜,栉沐风霜总不辞,随侍晨昏依帐殿,焦劳情事尔应知。”

正是基于以上的表现,八皇子年仅17岁即成为贝勒,是当时皇子中年龄最小而爵位最高的人。回到上面的话题,他的母亲身份很低,为什么却能够得到父皇如此重视呢?究其原因有三:1,胤禩一出生,就送到了惠妃处抚养,所以他的童年与其他兄弟无异。2,很快,卫氏凭借宠爱跻身四妃行列,红极一时。3,对待家庭关系上,康熙很开明,他的子女皆得到相对公平对待。

从军功、嘉奖、赞许中长大,胤禩的性格开始变得冒进。受到皇子身份束缚,这种冒进并未时时刻刻地对外彰显,可是一旦遇到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便会暴露无遗。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康熙似有悔意,用言语和态度暗示大臣,依旧保荐胤礽。可是令他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人即便领略到皇上的意思,依旧推八皇子为新太子。更让康熙犯愁的是,站出来的大臣均位高权重:马齐、国舅佟国维、内大臣阿灵阿。

经此一事,康熙才发现,曾经竟然都小看了自己的老八。一直以来,胤禩礼贤下士,乐于结交能人,许多大臣,无论品阶高低都受到过老八的礼遇。长此以往,他在大臣们口中获得了“八贤王”的称号。

其实,站在后人的角度,可能八阿哥本性开朗,待人和蔼。而夺嫡关键时期,身为一国之君的康熙则不得不多想:他是不是筹谋已久了?

最终,两件事彻底断绝了胤禩的理想:

康熙气急时提到过“你的母亲乃心者库贱奴”,言外之意,根源上否定了他继位的资格。遥想废太子,他的生母可是第一任皇后、索尼孙女赫舍里,何等家室。

康熙评价老八时,用了“诡诈”二字,也就是说,胤禩无论曾经多么优秀,都被定义成处心积虑。

八皇子的结局,大家都再清楚不过了:胤禛登基先是出于稳定朝纲,给予八皇子一党短暂尊荣,而没多久便迎来了全家的厄运,不仅削除爵位,圈禁,还被改了姓名。作为一个命运不济的牺牲品,胤禩身上有值得同情的地方,而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我们则该去找到他失败的原因。即,对于时局的误判。

须知,康熙之所以痛下决心废除胤礽,导火索是十八阿哥胤祄暴毙,而太子毫不在意。可见康熙最看重的是手足亲情。同理,在胤礽被废之时,例如四阿哥极力求情,可是老八却想到了取而代之。这是时局第一错。

太子从小就被父皇亲自教育,吃饭、学习都在一起,这是其他人没有的待遇。劳心劳力下,康熙也就投入更多感情,给予很浓的父爱。太子遭遇挫折,明明体会到皇上有意宽恕,还指使大臣施加压力,举荐自己。这是时局第二错。

最后,过早地暴露经营的党羽,让他们努力请命、弹劾太子,为此皇上忌惮,对手痛恨,是第三错。

康熙皇帝为何不传位给相传的最优秀的儿子胤禩?

何为优秀?凭什么提问者就认为胤禩是清圣祖(康熙帝)最优秀的儿子?根据何在?不得不说,清圣祖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小蝌蚪”质量最好的皇帝!他所生的二十四个序齿的儿子当中,几乎没有一个蠢材!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人精!所谓“九子夺嫡”的九位参与者,包括暗中站队的胤禄、胤礼等等,没有一个是不优秀的,即便是两次被废的皇太子胤礽和被清圣祖圈禁终生的皇长子胤禔也都不是泛泛之辈,仅仅是因为他们俩的弟弟们更加厉害而已!


因此,从优秀这方面说事没有意义,胤禩并不占太大优势,因为他的兄弟们同样都很优秀。当然,胤禩也的确是兄弟之中的佼佼者,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胤禩的出身非常低,他的生母良妃卫氏出身内管领(辛者库),属于低等人包衣中的低等人。 最初卫氏的身份仅仅是一名宫女,受到清圣祖临幸之后于康熙二十年生下了胤禩。此后十九年,卫氏都没有获得任何名分,直到康熙三十九年才被清圣祖册封为良嫔。而此前两年她的儿子胤禩刚刚被父亲清圣祖册封为贝勒。由此可见,卫氏获封的良嫔,包括后来晋封的良妃,实际上都是沾了儿子胤禩的光。


也正因为母亲地位低下,胤禩出生后便被送给了皇长子胤禔的生母惠妃纳喇氏抚养,这种自幼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得胤禩早早地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也很快成长起来。不仅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异,而且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此,很早胤禩便得到了父亲清圣祖的青睐,经常委以重任。而且,在一众兄弟之中,胤禩也是较早获封爵位的几个皇子之一。但是,胤禩生母低下的地位也是他最大的短板。不仅不如他二哥胤礽、十弟胤?,甚至连清世宗胤禛都不如。同样是其他后妃的养子,清世宗的养母却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这一点或许也是清世宗能够最终胜出的原因之一。皇后的养子,基本上等于是半个嫡子了!


出身虽然是一个方面,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清世宗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也是包衣出身,实际上也并不比胤禩高多少。但是,胤禩坏就坏在原本最大的优势人缘上。因为胤禩的人缘太好,或者也可以说党羽众多,最终犯了父亲清圣祖的大忌,而触发点便是康熙四十七年清圣祖第一次废太子事件。康熙四十七年,清圣祖第一次废黜皇太子胤礽,之后的事情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一二,皇长子胤禔急着上位,暗示父亲杀了胤礽,皇三子胤祉告发胤禔以巫蛊之法魇阵胤礽。最终,胤禔被革爵幽禁终生,胤祉虽然事后被晋封为亲王,但是自此也在父亲清圣祖心中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除了胤禔、胤礽、胤祉之外,倒霉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胤禩。胤礽被废之后,胤禩私下联络群臣,举荐自己出任新太子。此事原本是清圣祖试探皇子和群臣的一个方式,可是胤禩偏偏入了父亲的套。


有皇子、大臣推胤禩上位,清圣祖应当说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这么多人同出来推胤禩上位,这就犯了清圣祖的大忌了!皇子与朝臣结党,这可不是皇帝的福音!一旦这位皇子另有所图,麻烦非常大!甚至可能会威胁到皇帝自身。而且,胤禩能够短期内号召这么多人为自己出头,起码说明胤禩惦记储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联系以往总总,胤礽的许多过失、错误里有没有胤禩的影子?很难说。这两点加起来,清圣祖也有点出乎意料!于是,革去了胤禩的贝勒爵位,公开否决了他的皇位继承资格。话说得就更难听了:“乃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康熙四十八年,虽然胤禩又被恢复了贝勒爵位,但是已经大不如前。因为此时曾经和胤禩同为贝勒的清世宗、恒温亲王胤祺、淳度亲王胤祐等等都被纷纷被封为亲王、郡王,甚至连胤禩的跟班胤?都被封为了敦郡王,而胤禩仍然只是一个贝勒。 清圣祖此举既是为了给复位的胤礽制造压力,实际上多少也是为了限制胤禩的发展。


总之,清圣祖第一次废黜胤礽时并没想到废太子会带着这么严重的连锁反应,为了避免儿子们争储的白热化,清圣祖最终选择了“还原”,将胤礽复立,想以此平息儿子们之间的争斗。但是,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想恢复原状几乎是不可能的!个人认为,清圣祖此举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想借复立胤礽给自己选择新的接班人换取时间。如果胤礽能够痛改前非,那就还是他。如果胤礽真的不行,清圣祖正好可以借复立胤礽暂时稳定局面,顺带着借这个暂时的稳定期考察新的接班人选。不过,无论怎么选,胤禩肯定是被排除了,但胤禩怎么可能轻易认输?他不甘心!而这正是他后来种种噩运的根源所在。


如果胤禩就此退出储位争夺,或许清世宗最多也就像处置胤祉那般、对他点到即止,最坏也不过就是革爵幽禁了事。但是,胤禩偏偏是个不服输、不认输的人。在自身被父亲清圣祖否定之后,他转而又开始支持皇十四子允禵(胤祯),想借此翻盘。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实际上皇位继承人基本上已经比较明了了,只能在一母同胞的清世宗兄弟之中产生。这个时候胤禩想借允禵翻盘、兴风作浪,这就是清世宗所无法容忍的了。


而清圣祖既然已经选择了清世宗,对胤禩这个儿子自然也是不可能继续重用的。因此,从康熙四十八年、尤其是康熙五十一年之后,实际上胤禩的势力是一直在受到清圣祖的限制、逐渐萎缩的。这也为雍正四年清世宗处置胤禩时很容易得手埋下了伏笔。


雍正元年,胤禩虽然被清世宗封为了廉亲王、并且被任命为四个总理事务大臣之一,但实际上他真正分管的只剩下了工部,成了最大的“包工头”,很难再有发展的机会。雍正四年,清世宗正式发难,将胤禩革去黄带子及廉亲王爵位,幽禁终生。当年,胤禩在清世宗的授意或默许之下,被“暴毙”、死因不明,总之是不得好死!


失宠康熙 死于雍正 八阿哥胤禩为什么这么倒霉

应该是皇四子胤禛,原因一,先从诏书上来说,一般这么重要的事件,一定会吧内容的写的很详细,不可能像二月河先生写的那样,传位十四子这么简单,所以篡改诏书就不算了。原因二,康熙晚年比较器重十四,但是当康熙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时候,为什么还让十四再次出征,要真是想把皇位传给他的话,就应该让他守着自己。原因三,康熙晚年的时候,八阿哥失宠,最有可能的就是四阿哥、十四阿哥,十四远离京城,只有四阿哥胤禛在身边,他又代表康熙道天坛祭天,这只有皇帝才能做得事情。原因四,四阿哥胤禛一直都得到康熙的赞赏

历史上“九王夺嫡”期间,真正让八阿哥胤禩栽跟头的是什么事件?

首先,我们看皇八子胤禩夺嫡的资本是什么?

1,从小聪慧,懂得人情世故,待人和气,深受康熙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17岁时就被封为贝勒,同时被封的还有年龄最长的皇四子胤禛,当时21岁。

2,能力突出,深得人心,威望较高,城府极深。雍正登基后这样评价这个弟弟:

“胤禩若肯实心办事,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

所以,胤禩自己非常有才干,不然也不会受到诸位大臣的一致推举。

3,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后,在公选储君一事上,得票最高。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胤禩才干优长,深得人心,威望又高,具备储君应有的条件和能力。

其次,康熙统治后期国家的情况。

在康熙统治中国的61年里,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战争频发,内耗极大,民生凋敝,所以,一直用酷吏治国,用仁政发展。推行的前期,卓有成效,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但是到康熙统治的后期,问题就渐渐浮于水面上来了。社会风气萎靡,官场腐化严重,奢侈之风盛行。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御史参劾户部堂官希福纳等侵贪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牵连的官吏多达112人。康熙最后只把希福纳革职,其余官吏则勒限赔款。国家推行的“仁政”以使得官场乌烟瘴气,不可收拾,再加上“九子夺嫡”搞得康熙皇帝焦头烂额,倦于政事,此时的国家亟须一剂强心剂,需要一位严厉刚强、勤于政务的统治者重新为国家找出路谋发展。

最后,胤禩失宠的两大原因。

1,第一次废太子,大阿哥想嫁祸给胤禩,把张明德给老八算卦以及劝诫老八刺杀太子之事报告给了康熙皇帝。康熙对老八参与夺嫡之事表示惊讶,但是还是原谅了他。

2,废太子之后,康熙要求群臣推选储君,发现朝中以佟国维、马齐为首的多数大臣都推举胤禩。这与康熙皇帝想复胤礽太子之位的想法,差距甚大。同时,认为胤禩在结党营私,甚至差点斩杀了大臣马齐,重臣佟国维从此也一蹶不振。可见,这一次足以表明了康熙皇帝不选择胤禩的想法,把支持胤禩的大臣都打击下去了。

3,第二次废太子之后的第二年,康熙53年,也就是“死鹰事件”,彻底让胤禩退出了争储的舞台。

康熙皇帝深知结党的害处,不论是胤禩是主动结党还是被动结党,如果胤禩登基,诸位曾经支持他的大臣可掣肘新帝的执政,极为危害国家的统治。就像唐朝后期,唐德宗之后,几位皇帝都是在宦官的支持下当上皇帝的,像几位有能力的皇帝唐宪宗、唐武宗、甚至是被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都深受其害。

就胤禩的性格而论,是仁爱有余严厉不足,堂堂康熙大帝的儿子,竟然还惧内,怕媳妇,这种过于“仁德”的性格,不适合治理当下民风,经济等各方面疲软的国家。同时,通过“死鹰事件”可看出,胤禩实在是有点粗心大意,给皇帝送的礼物,自己不处处小心、谨慎,不亲自来办,却委托给一个太监。是被陷害的也好,是海东青自己的问题也罢,这件事情处理的实在是过于大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2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