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被陆逊打败后,刘备留在白帝城都是出于哪些考虑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8 01:32:34

被陆逊打败后,刘备留在白帝城都是出于哪些考虑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程畿等战死。在夷陵之战被陆逊击败之后,刘备退到永安白帝城。

并且,对于刘备来说,之后近一年的时间,他都留下白帝城,而没有回到蜀国都城成都。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从时间上来看,刘备完全可以回到成都,尽管身体抱病,不过,回到成都托孤,依然是比白帝城托孤更好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后,为何刘备一直留在白帝城?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这么做的原因并不简单。

首先,刘备之所以一直留在永安白帝城,而没有回到蜀国都城成都,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为了聚拢溃散的蜀军。在夷陵之战,蜀汉和东吴的兵力,都在5万人左右。因此,虽然陆逊取得了胜利,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全部歼灭蜀军,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在这场战役中,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物资丧失殆尽。

在此基础上,因为部分蜀军四处溃散,所以刘备选择留在永安白帝城,以此聚拢这些士兵。反之,如果刘备匆忙逃回蜀汉都城成都的话,那么这部分溃散的蜀军,很可能就没有聚拢的方向,从而真的损失殆尽了。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此时刘备收拢散兵以及赵云的后军来援,永安驻军接近两万,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机会。

正是因为聚拢了夷陵之战中溃散的士兵,加上赵云带来的兵马,促使刘备手中握有接近2万人兵力的。在此基础上,刘备得以守住永安白帝城。众所周知,一旦白帝城被攻破的话,那么东吴将士就可以深入益州腹地,甚至灭亡蜀汉了。这对于刘备来说,无疑是最不能接受的结果。于是,聚拢士兵,镇守永安,成为刘备临终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虽然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陆逊,可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能抵挡陆逊接下来的冲锋,蜀汉还有翻盘的可能。反之,如果刘备自己逃回成都,夷陵之战带给蜀汉的损失,很可能就不是数万大军的伤亡了。另一方面,刘备之所以没有回到成都,是为了反攻东吴。对此,可能有人要问了,夷陵之战中,蜀汉伤亡惨重,怎么还有实力反击东吴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夷陵之战后,东吴和曹魏矛盾激化,双方逐渐兵戎相见。而这,无疑给了刘备卷土重来的机会。

公元222年十月,也即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选择背叛曹魏。在此之前,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曾向曹操俯首称臣。现在,陆逊打赢了夷陵之战,蜀国这边的威胁得以解除,孙权也认为不必再向曹丕称臣了。对于孙权权的欺骗与背叛,曹丕十分恼怒,又下《伐吴诏》鼓励将士们曰:“南征进军,以围江陵,多获舟船。斩首执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表示坚决要南征孙权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东吴和曹魏之间的关系变化,尤其是曹丕征讨东吴的消息,刘备肯定会及时获悉的。于是,刘备留在永安白帝城,很可能就是等待曹丕征讨东吴的走向。公元222年,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曹真、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 ,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桓濡须一路击破曹仁。不过,东吴还是艰难化解了曹丕三路征讨东吴的战役。

最后,在笔者看来,如果曹丕三路征讨东吴取得了胜利,甚至直接攻入到东吴境内。那么,此时坐镇白帝城的刘备,完全可以率领手中的2万兵马,以此反攻东吴。虽然规模上不如夷陵之战,但是,只要曹丕可以吸引东吴主力,刘备这一边完全可以浑水摸鱼,甚至收回关羽大意失去的荆州。当然,非常可惜的是,曹丕三路大军讨伐东吴,没能取得战略上的胜利。不过,不管怎样,刘备一直留在永安白帝城,还是给了孙权非常大的压力。就孙权来说,听闻刘备驻扎白帝,非常害怕,派遣使者请和,刘备同意。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夷陵之战中,虽然是东吴一方获得了胜利,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胜利一方的孙权主动派遣使者到刘备这边请和。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刘备一直停留在白帝城,给孙权带来了不小的威慑。特别是在曹丕征讨东吴的背景下,刘备这一举动所带来的威慑,显然是放大化了。而这,意味着之后蜀汉和东吴的结盟上,前者可以保持主动,至少不会因为兵败夷陵而处在下风了。进一步来说,刘备一直留在白帝城,而不是回到成都,可谓是充满智慧的一招妙棋,不仅避免东吴趁势扩大战果,乃至于消灭蜀汉的奢望,还威慑孙权,促使其主动使者请和,为之后蜀吴联盟的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总的来说,夷陵之战后,刘备虽然锐气受挫,不过,一向坚毅的刘备,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最后的努力,以此为元气大伤蜀国谋取更多的好处。正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所言:“(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备在兵败夷陵后,为何他要待在白帝城?

刘备兵败之后之所以要待在白帝城,主要是因为他当时已经不行了,他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回到自己的故乡,所以说他就只能在白帝城歇息。
1、抑郁成疾


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时候损失了近乎70万大军
,当时他已经非常难受了,因为这70万人都是蜀国的精锐之师,有一大半都死在了夷陵之战中,而且这些人并没有发挥出自己原本的价值,一定之战是因为陆逊用火烧了刘备,700里连营,使得刘备大败而归。刘备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我们都知道他在三国志中基本上对顺风顺水的并没有遭受特别大的失败,因为有诸葛亮在旁边陪着他,所以这一次的出征时的刘备非常羞愧,不仅仅是因为他让这些士兵白白阵亡,而且还是因为他损害了蜀国的大量的军队,使得蜀国的实力,再一次想想这对于以后的战争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刘备这个人就变得特别的抑郁,而且这场战争就是为了给关羽报仇,他没有完成给关羽报仇的愿望,所以说刘备还是很抑郁的,在到达白帝城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2、路途劳顿


从夷陵到达蜀国的国度,需要走的路是非常长的,
而且这一路需要跋山涉水,我们都知道在古代那种有限的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想要完成这么长时间的,以及长路程的跋涉,需要消耗人大量的精力,当时的刘备已经非常年迈,而且身体不太好,所以当时刘备并没有机会回到自己的祖国,所以他只能够在白帝城稍作歇息,而且白帝城的环境比较好,适合刘备稍作休整。综上所述,刘备之所以要待在白帝城,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体不好,已经支撑不住了。

夷陵之战后,为何刘备一直留在白帝城呢?

樊城之战是三国历史上最为轰动的一场战斗,大将关羽水淹七军,仅仅半年便是大起大落,让人唏嘘不已。败走麦城是关羽一生的悲哀,而关羽的死也导致了刘备伐吴的决心。

而诸葛亮本身是反对伐吴的,但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刘备却顾不了这一切,毅然决然亲自带兵攻打东吴,然而这场战斗更是以刘备的失败而结尾。

谁也没能想到,年轻小辈陆逊横空出世,八百里火烧连营让刘备折兵损将。一路溃败的刘备来到白帝城休整,心力憔悴的刘备在这里大病一场,开始了托孤历史。

不过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蜀国的都城是四川成都,刘备一路溃败为何留在白帝城而不直接回大本营呢?要知道白帝城距离东吴可没多少距离,难道刘备就不怕陆逊再次进攻?

学过地理的朋友应该知道,四川主要以盆地为主,在四川西部是高不可及的青藏高原,北方是大巴山,南部有云贵高原,所以整个四川其实有三面是被自然环境所保护的。唯一的能够进入四川的路线其实只有长江峡谷这一条通道。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不得不出兵收复失地,一是给自己的兄弟报仇,二是挽救自己的战略部署。

而刘备伐吴的路线正是沿着长江往东,也就是说吴国和蜀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只有这么一条。而荆州失守之后,白帝城就成了蜀国的边境,刘备如果再往后退,白帝城没了主心骨,迟早还要被东吴收入囊中。

如果吴军真的入川了,等待刘备的必定是灭国,前面说过,整个四川大多是盆地,四周都是天然屏障,但是如果入川之后,这些天然屏障也就没了意义,整个四川就变的一马平川,如此成都便危在旦夕。而白帝城这里是入川的必经之地,所以刘备一直强调重兵把守白帝城。

在此之前,白帝城是刘璋的地盘,有着重兵把守,当时刘备已经兵强马壮,但是还是不然贸然进攻白帝城,由此可见白帝城的防御力。刘备之所以后来能把白帝城纳入囊中是因为刘璋请刘备入川,这才给了刘备机会。所以在伐吴失败后,刘备并没有退回成都,而是选择在白帝城死守到底,因为他知道,白帝城没了,蜀国也就没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2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