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成语故事。
时间过得真快!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听完了《幼三国》(前60回),《西游记》,《三十六计》《蓝精灵》,《神奇校车》,《小鲁讲故事之中国历史》,《小鲁讲故事之世界历史》,《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水浒传》,《希腊神话》等经典故事。
以后,将由非常好听,非常有趣,又非常实用的《中国历史成语故事》来陪伴大家。
中国历史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汉语语言的精华。
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因此给孩子讲讲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增加孩子的语文素养,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听听吧~每晚最奇妙的时刻,将在这里跟娃度过。
锁定【中国历史成语故事】,每晚都能听到最精彩的睡前故事、每晚都能获取新知识,最重要的是,每天最温馨的亲子时光将在这个点开始哦。
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成语故事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
充分了解和掌控中国成语故事中所记录的历代王朝兴替,自古英雄成败以及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历史事件,对于我们奋力践行强国梦的当代人来说,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极高的现实意义。
大家知道安步当车是什么意思吗?乐羊子的妻子为什么阻止他半途而废呀?江郎才尽真的是因为神仙收回了他的五色笔吗?一起来听听这个有趣又有料的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吧!
↑点这里收听哦↑
↑点这里收听哦↑
成语故事:
听完了,爸妈们别忘记跟孩子再回味一下哦。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小朋友也要多多发挥想象,咱们历史成语故事中的人和事,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往期回顾(点击可收听):
听故事丨《三十六计》
听故事丨《神奇校车》
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中国历史》
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世界历史》
听故事丨《小鲁讲故事之伟人故事》
听故事丨《中华上下五千年》
听故事丨《三国演义》少儿版
听故事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听故事丨《水浒传》少儿版
听故事丨《蓝精灵》
听故事丨《希腊神话》
……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01:安步当车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0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03:班门弄斧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04:半途而废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05:抱薪救火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06:闭门思过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07:鞭长莫及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08:不耻下问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09:不得要领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不寒而栗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1:不可救药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2: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3:不遗余力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4:长驱直入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5:车水马龙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6:惩前毖后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7:出尔反尔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8:初出茅庐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9:唇亡齿寒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0:打草惊蛇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1:大公无私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2:大器晚成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23:倒行逆施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24:东施效颦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25:对牛弹琴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6:对症下药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27:多多益善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28:咄咄怪事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29:恶贯满盈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0:反客为主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1:分道扬镳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2:分庭抗礼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3:奉公守法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4:赴汤蹈火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5:负隅顽抗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36:感恩图报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37:各自为政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38:恭敬不如从命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39:苟延残喘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0:瓜田李下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1:好逸恶劳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2:后来居上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3:囫囵吞枣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4:画饼充饥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45:挥汗如雨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6:既往不咎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7:家喻户晓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8:箭在弦上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9:江郎才尽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0:骄兵必败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1:骄奢淫逸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2:狡兔三窟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4:井底之蛙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5:九牛一毛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6:举足轻重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7:卷土重来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8:开诚布公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9:开卷有益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0:开门揖盗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61:克己奉公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62:空中楼阁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63:口蜜腹剑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4:口若悬河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5:脍炙人口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6:旷日持久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7:狼子野心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8:老生常谈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69:力不从心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70:厉兵秣马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71:励精图治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72:两败俱伤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73:芒刺在背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74:莫须有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75:墨守成规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76:南辕北辙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77:难兄难弟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78:呕心沥血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79:盘根错节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0:抛砖引玉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2:疲于奔命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3:扑朔迷离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4:歧路亡羊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5:旗鼓相当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6:千里送鹅毛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8:前车之鉴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9:巧取豪夺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0:青云直上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1:请君入瓮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2:罄竹难书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3:取而代之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4:如出一辙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5:如鸟兽散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6:孺子可教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7:塞翁失马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8:三令五申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9:三人成虎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0:身无长物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1:生吞活剥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2:拭目以待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3:是可忍孰不可忍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4:树倒猢狲散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5:水滴石穿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6:司空见惯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7:死灰复燃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8:谈笑自若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9:螳臂当车
听故事丨《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听故事传送门
随缘知识付费
收听更多故事
很多宝爸宝妈们说娃们一个故事不够听,其实成语故事还有一个专门陪娃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平台,叫陪娃夜听...
有好听的儿童文学名著《窗边的小豆豆》……
最近最受欢迎的《米小圈上学记》《淘气包马小跳》也每天晚上在陪娃夜听上更新。
?随缘知识付费陪娃夜听每晚听故事
文章 | 成语故事
编辑| 成语故事
欲速不达
这个
成语出自《论语
子路》
原文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个成语,并不是由故事归纳出的成语。
形容欲速不达的最经典的成语故事莫过于《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翻译成现代文如下: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
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孔子成语故事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大家知道哪些与他有关的成语故事呢?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几篇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欲速则不达 子夏要到鲁国的莒父当地方官,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一味求快,不要只顾眼前小利。如果一味求快,往往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反而使得大事不能成功。?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急功近利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忌,凡事要有长远眼光、长远打算,该慢的地方不要求快,该放弃的小利不要贪图,成功方可水到渠成。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教导学生,喜欢用?设喻?的方法,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奥的道理。子贡问推行仁政的方法,孔子说:?工匠想要顺利完成工作,必须先把工具磨锋利。居住在一个地方,必然选择这个地方有贤能的.大夫为师,结交有仁德的士人为友。?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对子贡的教导,意思并不是说把贤德者作为工具来使用,而是说要充分吸取他们的优点,使自己的认识更加敏锐,策略更加明智。现在我们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往往是说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逝者如斯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朱自清《匆匆》一诗里开头的几句。古往今来,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在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南宋儒学家朱熹在《劝学》中也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其实,这种感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里就出现了。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息地奔流。?这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人从中提炼出一个成语?逝者如斯?,用来比喻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4.见贤思齐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从朋友身上往往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如果交到好的朋友,获益匪浅;但如果交友不慎的话,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人总有?贤?与?不贤?之分,那么在交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做到和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这段话出自《论语?里仁》,原文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其实,?贤?与?不贤?这两种人,为我们朝不同的方向打开了两道门,而?思齐?和?自省?,则是我们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知人善任,举用贤良,能够从贤者身上汲取优点。他有著名的?三镜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以铜镜自照,可以整理好衣帽;以历史为镜子,可以从中看清楚朝代兴衰的缘由;把别人当成镜子,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优劣得失。
;
A. 三年级课文书上的趣味语文成语及故事的主要人物人教版
〖趣味语文〗成语中的历史人物
(1) 一字千金〔 〕 (2) 一饭千金〔 〕 (3) 二碑纪功〔 〕 (4) 三顾茅庐〔 〕 (5) 四面楚歌〔 〕 (6) 五月飞霜〔 〕 (7) 七步成诗〔 〕 (8) 八斗之才〔 〕 (9) 千金买骨〔 〕 (10) 入木三分〔 〕 (11) 马革裹尸〔 〕 (12) 不贪为宝〔 〕 (13) 约法三章〔 〕 (14) 司马青衫〔 〕 (15) 闻鸡起舞〔 〕 (16) 投笔从戎〔 〕 (17) 指鹿为马〔 〕 (18) 陆海潘江〔 〕 (19) 请君入瓮〔 〕 (20) 管鲍之交〔 〕 (21) 萧规曹随〔 〕 (22) 凿壁偷光〔 〕 (23) 颜筋柳骨〔 〕 (24) 孺子可教〔 〕 (25) 鞠躬尽瘁〔 〕 (26) 王前士后〔 〕 (27) 高山流水〔 〕 (28) 东山再起〔 〕 (29) 乐不思蜀〔 〕 (30) 纸上谈兵〔 〕 (31) 卧薪尝胆〔 〕 (32) 老当益壮〔 〕 (33) 多多益善〔 〕 (34) 洛阳纸贵〔 〕 (35) 乐彘教子〔 〕 (36) 沆瀣一气〔 〕 (37) 退避三舍〔 〕 (38) 金屋藏娇〔 〕 (39) 讳疾忌医〔 〕 (40) 焚书坑儒〔 〕 (41) 望梅止渴〔 〕 (42) 江朗才尽〔 〕 (43) 负荆请罪〔 〕 (44) 图穷匕见〔 〕 (45) 举案齐眉〔 〕 (46) 完璧归赵〔 〕 (47) 悬梁刺股〔 〕 (48) 燕瘦环肥〔 〕 (49) 一饭三遗矢〔 〕 (50) 无面见江东父老〔 〕
本题参考答案: 1 吕不韦 2 韩信 3 杜预 4 刘备 5 项羽 6 邹衍 7 曹植 8 曹植 9 郭隗 10王羲之 11马援 12子罕 13刘邦 14白居易 15祖逖 16班超 17赵高 18陆机、潘岳 19周兴 20管仲、鲍叔牙 21萧何、曹参 22匡衡 23颜真卿、柳公权 24张良 25诸葛亮 26齐宣王、颜斶(chù) 27俞伯牙、钟子期 28谢安 29刘禅 30赵括 31勾践 32马援 33韩信 34左思 35曾子 36崔沆、淮瀣 37重耳 38刘彻 39蔡桓公 40秦始皇 41曹操 42江淹 43廉颇 44荆轲 45孟光、梁鸿 46蔺相如 47苏秦、孙敬 48赵飞燕、杨玉 49廉颇 50项羽
B. 三年级语文课文有没有学过源
学过,语文天地中有渊源流长这个成语。
C. 人教版四年级至五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成语故事
荀令抄留香
该词汇引申为袭形容美男子。
历史
三国时期,荀彧为尚书令,称为荀令君。荀令君人品正直高洁,是一君子,姿容也美,相传他到别人家里,走了以后,他曾坐过的地方好几天都有香气。
《襄阳耆旧记》①卷五·刘弘:② *** 香,上厕常置香炉。主簿张[坦](垣)曰:“人名公作俗人,眞不虚也。”和季③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席三日香。我何如令君?君何恶我爱好也。”[坦](垣)曰:“古有好妇人,[患](惠)而捧心嚬眉,见者皆以为好;其邻丑妇法之,见者便走。公欲使下官退走耶?”
季和大笑,以是知坦。
①:襄阳耆旧记又名襄阳记,作者习凿齿。
②:刘弘 *** 香,此处省略主语。
③:刘弘字和季。
D. 二年级学的课文哪一课是有关神话传说的成语故事的
第13课《精卫填海》,精卫填海现在是一个成语。
E. 一到六年级课本上下册趣味语文上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和造句
二年级下册
1
.揠苗助长:宋国人【启发】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
规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2
.守株待兔:宋国人【启发】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
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三年级上册:
3
.刻舟求剑: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
说:
“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
”当舟停驶时,
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
遍寻不获。
【意思】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4
.闻鸡起舞: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
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
练武,刻苦锻炼。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源了。
【意思】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同义词】
: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三年级下册
1
.亡羊补牢:
【寓意】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
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2
.南辕北辙:战国时期,魏国人【意思】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告诉我们,无论
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
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
惊弓之鸟:更羸与魏王【意思】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
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4.
叶公好龙:春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
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
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意思】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4
、画龙点睛:张僧繇(yóu ),梁武帝时期的名画家
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
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上关键的一两笔)会使它们立刻生
动起来。
【意思】这则故事原来是说南北朝著名的画家张僧繇绘画技艺神妙,后多比
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词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四年级上册
1.
胸有成竹: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意思】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近义词】心中有数
2
.杏林春满:董奉,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
三神医”。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妙手回春”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
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意思】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用“杏林春满”。
【近义词】誉满杏林
四年级下册
1
.手不释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意思】读书看书入迷,手不舍得松开书,形容勤奋好学。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2
.鹏程万里:
《庄子·逍遥游》记载
【意思】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五年级上册
1
.水滴石穿:张乖崖
【意思】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持之以恒,事情就肯定能成功。
2
.大公无私:春秋时,祁黄羊【意思】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
发,毫无个人打算。
五年级下册
1
.
程门立雪: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
去老师程颐家
。
后来,
杨时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
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
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意思】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2
.入木三分: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
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意思】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
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六年级上册:
1
。竭泽而渔:春秋时期,晋文公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
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
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
【意思】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近义词】
杀鸡取卵
焚林而猎
2
.响遏行云:战国时期,薛谭,拜秦青为师。在饮酒话别的时候,秦青打着拍子,唱
了一支非常悲壮的歌曲,那高亢的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空中的流云都停了
下来。
【意思】遏,阻止,使停止;行云,流动的云彩。指声音高亢以致阻拦了天上的
流云。多用以形容声音嘹亮。
六年级下册
1
.邯郸学步:燕国人【意思】这则成语故事是指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后人用邯郸
学步的意思和故事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2
.舍本逐末: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意思】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不能超过三行半。视觉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F.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成语故事》
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处】元回·无名氏《杀答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指死抠字眼;不领会文章的总体思想。也指当众讲话过于字斟句酌;有讽刺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嚼;不能读作“jué”。
【辨形】嚼;不能写作“爵”。
【近义词】字斟句酌
【反义词】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辨析】~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细推敲字句”的意思。但~偏重在“过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句不放;不领会实质。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字斟句酌”是对每个字句都仔细推敲;用来称赞人谈话和写作态度慎重。词义前贬后褒。
【例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
G.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语文园地七 成语故事 鹏程万里
鹏程万里
[读音][péng chéng wàn lǐ]
[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近义]前程似锦鹘程万里来日方长长风万里前程万 *** 霄万里前途似锦万 *** 程
[反义]日暮途穷走投无路穷途末路不堪造就
H.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识字四我的语文课本读过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揠苗助长
yàmiáozhùzhǎng
[释义]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
[语出] 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正音] 揠;不能读作“yǎn”;长;不能读作“chánɡ”。
[辨形] 揠;不能写作“偃”。
[近义] 欲速不达
[反义] 放任自流 循序渐进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劝说;批评的场合。一般作主语、判断宾
I.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渔夫和魔鬼有哪些四字成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渔夫和魔鬼》中四字成语有:改邪归正、忘恩负义。
改邪归正: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忘恩负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成语在文章末:
“你这个狡猾的魔鬼,我才不相信你的话呢。”渔夫愤怒地说。 “不,我不敢说谎。你打算怎么处置我呢?”魔鬼用谦和的语气问。 “我要把你投到海中,让你一直在那里住到世界末日。刚才我劝你改邪归正,不要忘恩负义杀死我,可你不听。对待你这种魔鬼,不应该心存怜悯。为了防止你再去伤害别人,我一定要把你扔回海里,让你好好儿反省一下。”
J. 人教版四年级到六年级课本的成语故事的重点人物(就是主角)及成语的解释(既寓意)
入木三分、守株待兔、亡羊补牢、胸有成竹、买椟还珠、邯郸学步、揠苗助长、舍本逐末 鹏程万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1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