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明朝皇帝朱瞻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之前,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明风华》中的男主角朱瞻基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对明朝又作出了哪些贡献。
朱瞻基出生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初九日。据《明史》记载,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爷爷朱棣梦到他太爷爷朱元璋授予象征皇权的大圭,并说道:“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睡醒后下人跑来向他禀报说世子朱高炽家刚刚诞生了一大胖小子,此子便是朱瞻基。
在离奇梦境的暗示下,朱棣开始致力于筹备造反事业。也正是因为梦境的原因,他对朱瞻基特别喜爱,认为这小子是老天爷赏赐的特殊“礼物”。
1399年8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名义正式起兵对抗建文帝朝廷。经过三年时间的“靖难之役”,朱棣打败建文帝,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永乐皇帝。
在当上皇帝后,朱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册立谁为太子的问题。老大朱高炽宅心仁厚,善于处理行政事务;老二朱高煦强悍果断,擅长军事谋略。两个儿子各有优点,这令朱棣感到很难取舍。关键时刻,“世子党”成员解缙抛出了“好圣孙”理论,这让朱棣茅塞顿开。于是他宣布册封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以嫡长孙身份被立为皇太孙,正式成为朱棣皇位的第三代接班人。
真实历史上的朱瞻基早年生涯比较平稳,并没有《大明风华》中那么波澜起伏。当时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虽然觊觎皇位,但始终没有掀起什么大的风浪。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继承皇位,朱瞻基则成为了皇太子。
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八个月,他在执政最后阶段确实派朱瞻基前往南京。不过目的并非像《大明风华》中所说的那样是为了防备已公然造反的朱高煦和朱高燧,而是为迁都回南京做准备。事实上,在这个阶段朱高煦还没有起兵。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八日,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朱瞻基以皇太子身份承袭帝位,史称宣德皇帝(明宣宗)。
真实历史上的朱高煦造反发生在朱瞻基即位一年后。当时朱高煦以朱瞻基违背先帝定下的规矩且用人不当为由正式起兵,打算重新复制当年的“靖难之役”。然而这场叛乱的影响程度远没有《大明风华》中所演绎的那么猛烈,事实上整个叛乱只持续了二十来天,朱瞻基御驾亲征,但他所率的主力部队还没抵达,朱高煦就被老将薛禄所率的先头部队给拿下了。
在平定了朱高煦叛乱后,朱瞻基又下旨召回了驻扎在安南(今越南)的明军,结束了明朝对安南的统治。此举虽然是放弃了当年好不容易打下的领土,但也为明朝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因为安南各阶层人民二十多年来一直反抗明朝统治,朝廷为此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却看不到任何平复反抗的希望。与其坚持徒劳无功的军事行动,不如早点“割肉”为帝国积攒更多实力。
朱高炽与朱瞻基父子在位的这段时间被后世称为“仁宣之治”,是明朝276年时间中,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朱高炽虽只在位八个月,但永乐朝遗留下的不少弊政都是在这短短八个月时间中被扭转过来的,因此后世对洪熙皇帝朱高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而宣德皇帝朱瞻基则是在父亲一系列仁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得大明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在行政方面,朱瞻基执政期间强化了御史的监察职能,使得监察工作可以渗透到大明王朝的各个领域,有效整顿风纪,淘汰了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员。此外,朱瞻基还正式将“巡抚”职务制度化,有效解决了地方平级部门之间互不协调的局面。
在军事方面,朱瞻基执政初期解决了朱高煦叛乱和安南问题。之后又通过重建兵员花名册的方式,确定各军事单位实际兵员人数和所需的粮饷,搞定了军队中吃空饷以及军官侵吞士兵口粮等问题。
在经济方面,朱瞻基执政期间重新组织财政和实施救济措施。大幅减轻百姓的负担,并让许多在永乐末年为逃避沉重税负背井离乡的百姓重回故乡。
总而言之,朱瞻基统治下的大明王朝没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没有文官集团之间的党争,没有宦官专权的局面。整个国家呈现政治清明,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如果要让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明朝,那穿越到朱瞻基在位时期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明史》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
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
人物成就
在内政方面,朱瞻基完善了内阁制度,建立了司礼监联合辅政的体制,填补了皇帝和六部之间上传下达的空隙,臣僚的权利进一步被削弱。为了更好地监督地方官员,解决地方上贪腐败坏问题,朱瞻基又设立了巡抚制度。巡抚在地方上一待就是一二十年,他们越过三司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后来渐渐成为省级的最高负责人,该制度对明朝的统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宣宗朱瞻基总体来说是一位好皇帝,仁宣两朝更是被史学家比做周之成康、汉之文景的大治之世。
宣宗皇帝在国家经济发展上,可以说是完成了大明朝的历史使命,但相对于他的内政,军事建树实在毫无可取之处。他的政策固然是以人为本,但全是站在消极的方向,使帝国的威严不断减弱,此后的明朝统治者以他的政策为模本,一直实行消极政策,最终使得大明四邻皆敌,应顾不暇而国力消磨,最终让满人占了便宜,捡了江山。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的确,他喜欢玩蛐蛐,但是他并没有耽误朝政,国家强大了,搞点娱乐业不也挺好吗。确实,正是因为他搞促织,导致蛐蛐身价大涨,但是和功绩相比,也算不了什么。
相对而论,明宣宗没有太大的功绩,但也没有太大的过错。说八分功,两分过也是可以的,算是一个优秀的守成皇帝。
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观两朝国策变更:
汉朝:刘邦打天下,文景二帝休养生息,然后才有了足够的国力支持汉武帝开疆拓土。但武帝晚年天下疲弊内乱四起,不得不转向休养生息,到宣帝时才再次实现大汉国力的全盛。
明朝:朱元璋打天下,朱棣开疆拓土,天下疲弊,仁宣二帝休养生息是必然的选择,可惜的是英宗辜负了祖宗留下的班底,以后的皇帝大都是少年登基壮年去世,也没有能力和魄力实现再次突破。
宣宗比较好地完成了他这一代休养生息的任务,在当时和后世也被认为是一代明君。至于让内宫太监识字、放弃安南这些举措,当时的背景有其合理性,后世看来虽然觉得问题很多,可以批判,但更多责任还是在后代帝王的不思进取,不应该把锅全甩给前人。
洪武三十一年,朱瞻基出生了。在朱瞻基出生前,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把一个大圭赐给了他,要知道大圭在古代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东西,它是权力的象征。并且朱元璋还在梦里对朱棣说到:“传世之孙,永世之昌”。梦醒以后就有人告诉朱棣他的孙子出生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梦使得朱棣对这个孙子异常的爱护,他开心的告诉身边的人他的这个孙子将来必定不同寻常,随后朱元璋 去世后,大明王朝的接班人朱允炆上位后,面对各地手中都有兵权的叔叔们非常的忌惮,于是在他的策划下,大明王朝开始了第一次的削藩。
削藩很快就削到了朱棣头上。此时的朱棣拥有的军队和朝廷一比显的十分的弱小。朱棣在面对削藩时十分的犹豫,是结束朱允炆的诏令主动放弃兵权呢,还是起兵造反呢,自己手中的兵力根本无法和朝廷抗争。但是当朱棣看到朱瞻基后,想起了自己做的那个梦,梦中可是预示着他会有泼天的富贵。于是,朱棣不再犹豫决定起兵造反。朱棣打着清君侧靖难的旗帜起兵,最后,他的梦得到了应验,他成功的坐上了皇帝宝座。
朱棣亲自教导,不负所望
登上皇位的朱棣对于朱瞻基这个孙子更加的爱护,认为朱瞻基是上天赐予的,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话自己可能就不敢造反,并且还成为皇帝。此后,朱棣便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培养朱瞻基,于是就把朱瞻基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就连朱棣在针对蒙古人发动远征时也依旧让朱瞻基陪在自己的身边,这使得朱瞻基自小就接触到用兵之道。
不仅如此,朱棣还把大学生也传唤到军中负责教导朱瞻基的治国之道。朱瞻基在学习治国用兵上面似乎很有天赋,很快成长成为了文武双全的小伙子。
由于,朱瞻基父亲朱高炽性格柔软。朱棣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懦弱的儿子,曾经有许多次都想把朱高炽的太子之位给废了。但是,考虑到如果废了朱高炽的话自己这个最宠爱的孙子朱瞻基日后也就没办法成为大明的接班人。所以,朱高炽也是因为朱瞻基的存在才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登上帝位,平叛藩王
朱棣死后,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登上了帝王的宝座。然而坐上皇位的朱高炽在十个月的时间里也撒手人寰。就这样朱瞻基成为了大明历史上第五位帝王。
此时的大明王朝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以后分封藩王,。这些藩王手中有兵有粮,自己的爷爷朱棣就是靠着手中的兵马造反成功的。而自己的叔叔们也都是曾经和爷爷一起打过天下的,他们对自己向来不服气。
在这种情况下,他表现出了明君的风范,自小在军中长大的他着手整顿军务,积极备战,一方面对自己的叔叔示弱,一方面联合国内其他藩王势力。终于,他的叔叔按奈不住了,他们学着朱棣一样竖起了“清君侧”的旗帜起兵造反了。年轻的朱瞻基早有准备,他立马御驾亲征。在他的带领下明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平定了叛乱。
北击蒙古,威扬宇内
开国后的明朝北方主要的敌人就是蒙古了,朱棣五次亲征蒙古给予了蒙古巨大的打击。蒙古人时刻都想着报仇雪恨,在朱棣死后他们以为自己的机会到了,便经常集结兵马骚扰北方边境。面对蒙古的不断入境,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他要让蒙古人知道自己不是软柿子。
蒙古人也是想不到年轻的皇帝居然敢亲自出马,明军由于是皇帝亲自出征士气高昂。面对这样的明军早已衰弱的蒙古人哪里是对手很快便死伤掺重,逃回蒙古草原。朱瞻基也是一战成名,使得蒙古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再也不敢轻易地南下了。
休养生息,开创盛世
明朝开国后几代人都先后对外用兵,连年的征战极大地增加了百姓负担。对此,朱瞻基下令休养生息,明朝不再对外用兵。并且裁撤开平卫,收缩明朝边军的防卫,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除此之外他还专门设立都察院来对国内的贪官污吏进行打击。在他的新政下,明朝官员变得清廉起来,百姓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国内一片蒸蒸日上。明朝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仁宣之治。
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厉害
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厉害?相信大家对朱瞻基并不陌生,他是明朝的一位皇帝,这位明朝皇帝是非常聪明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厉害的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厉害1 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爷爷是成祖朱棣,父亲是仁宗朱高炽。相传在朱棣还是燕王时,曾经梦到父亲朱元璋给予他一个大圭。
所谓的大圭就是只有帝王才能持有的玉质手板,代表着皇权大统,此时恰巧他的长孙朱瞻基出生,因此,朱棣就认为他是祥瑞的象征,格外喜爱这个孙子,甚至说他是“传世之孙”。
《明史宣宗本纪》中记载,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性格柔软懦弱,平时根本不受父亲朱棣的喜爱,能够在激烈的争斗中存活下来并被册立为皇太子,可以说是沾了儿子朱瞻基的光。
为了确保皇位可以传承到朱瞻基手中,朱棣才确立了他的太子地位。对于孙儿朱瞻基寄予厚望的同时,朱棣也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和历练。
两次征讨蒙古的战争中,朱棣都将他带在身旁,教他用兵御将之道,并请大学士在军队营帐中教他学习经史典籍,治国方略。对于朱瞻基未来经略江山社稷,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朱瞻基的功绩在明朝十六帝中仅次于朱元璋和朱棣。明代二百多年国祚中最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可以比肩“文景之治”的盛世“仁宣之治”,就是在朱高炽父子的手上建立的。
朱棣想让自己的孙子做太平天子,但是在撒手人寰时,还是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朱高炽即位十月也因病去世,留给年轻的朱瞻基的不仅不是太平盛世,反而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和祸患。
第一大危机就是藩王势力庞大,威胁皇权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夺取天下后为了保证皇位的万世传承,除了大肆杀戮功臣外,更数次“众建藩府,大土封疆”,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在全国各地。
燕王、晋王、汉王、赵王等诸侯王就是从那时留存下来,且势力日渐增长,成为威胁集权统治的毒瘤。
朱瞻基即位后,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仿照当年朱棣的做法,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凭借平定蒙古时历练的谋略和胆识,率军直捣黄龙围困了叛军所在的乐安城,迫使汉王出城投降,并以雷霆之威收回了赵王朱高燧的兵权,逐步解决了前三朝都没有解决的藩王问题。
第二大危机就是南北边陲的叛乱。南方交趾(越南)豪强黎利自立为平定王,击败明朝军队,号召各地反抗明朝统治。
后来又建立后黎政权,号称黎太祖,多次侵袭西南边境,杀戮明朝官员,朱瞻基多次调兵遣将进行平定,最终使得越南承认明朝的宗主国地位,纳贡称臣。
北方蒙古东部兀良哈三部侵犯国土,朱瞻基再次亲征,带领三千人主动进攻兀良哈,自己率领中军,弯弓射死了三名敌人的前锋,部署在两翼的部队乘机包抄,全歼了叛军部队,实现了三千破万军的胜利。
他在位时通过过人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安定了边陲诸藩,修复了和朝鲜、日本的邦交,占城、暹罗、苏门答腊、撒马尔罕等数十国都来明朝进行朝拜进贡。
除了在军事上有着重大的成就,朱瞻基在我国民生吏治和文化艺术发展方面也有着卓越的贡献。
朱瞻基喜欢微服私访。他在位前期,全国各地时发水旱灾情,减税、免粮的次数之多在历代帝王中也可以排在前列,在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水患方面也有卓越表现。
他还时常带领百官去往农田中耕作,写了《闵旱诗》、《捕蝗诗》传世,以告诫臣子重视农桑,安定民生。史书称赞其统治时期“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可见其贤明和治国能力。
朱瞻基本人受到其父的影响,推崇儒家典籍,重视科举教育,重用了杨士奇、杨荣等文臣,广泛收集民间典籍藏于内宫,被称为“当时典籍最盛”。
他本人也精通书画,与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书画天子,《戏猿图》、《瓜鼠图》等珍品被收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和他相比同样喜爱书画的乾隆简直要无地自容。
在他引领下,明代的宫廷画院在宣德年间也达到了鼎盛。除了书画之外,他对于瓷器、铜器的铸造也十分上心,甚至亲自进行设计、督造,打造了一批绝品国宝。
不过,因为朱瞻基酷爱斗蟋蟀,甚至在全国引起进贡蟋蟀的热潮,被时人称为“促织皇帝”。后世许多人因此对其进行攻讦和批评,但是瑕不掩瑜,朱瞻基无疑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明君。
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厉害2 提到明朝皇帝,相信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是许多人心中最英明神武的两个,至于其他皇帝,则没有那么大的伟业和贡献。其实,朱棣去世后没多久,明朝就在仁宗、宣宗父子的治理下迎来了"仁宣之治"。不过,因为仁宗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个月,所以这一治世的主要功劳要算在宣宗朱瞻基的身上。
朱瞻基从小就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治国认真,在各领域都有着一定的成就,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之一。然而,这位一生功绩非凡的皇帝,却也有着自己的缺点,甚至,他的一个决定还为日后明朝国力衰微、政治腐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那么,被人们说成是功绩不输太祖、成祖的朱瞻基到底有多厉害,他又为什么会被指责说差点毁了明朝,需要对明的衰亡负一定责任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燕王世子朱高炽与嫡妻张氏生下了长子朱瞻基,而根据《明史》记载,就在朱瞻基出生的前一晚,朱棣正好梦见了父亲赐给自己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并嘱咐道:"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梦醒之后,朱棣听说自己的孙子出生,顿时感到二者之间或许有所联系,于是赶去探视。结果,朱瞻基虽然刚刚出生,却神色不凡,朱棣大喜赞道:"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原本,朱棣对性格安静、体型肥胖的世子朱高炽有许多不满,认为他不像自己一样英武。但在朱瞻基出生后,朱棣对世子的态度有着很大程度的好转,甚至很多人认为朱棣之所以后来让朱高炽继位,就是为了皇位能够传给朱瞻基。
总之,出生起就十分不一般的朱瞻基从小和父亲一样热爱读书,学习非常勤奋。与此同时,朱棣也带着这个小孙子体察民间疾苦、一同御驾亲征,锻炼他的综合能力。一天,朱棣还指着瞻基对朱高炽说道:"此他日太平天子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永乐九年(1411),十三岁的朱瞻基被朱棣亲自封为皇太孙,这是在彰显朱瞻基钦定皇位继承人的身份。后来,朱棣、朱高炽的相继去世让朱瞻基被命运提前推到了历史舞台上。继位之后,朱瞻基首先对早在永乐朝就颇有贤名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大臣加以重用,让他们在内阁为国家出谋划策。
另外,当时的蹇义、夏原吉等大臣也是十分优秀,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臣为朱瞻基在人才选拔、军旅后勤、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这才有了"仁宣之治"的局面。
作为一个勇于创新的君主,朱瞻基将内阁的权力扩大,从而更好地让贤臣行使行政、审议的权力,拥有更高的自主权。而且,为了让百官得到更好的休息,朱瞻基还在每年年初设置了"旬休",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年假",让官员们养精蓄锐,开始新一年的工作。总体而言,朱瞻基治国是恩威并施的,他体恤臣工,但对待贪污 腐败十分严肃,整顿的力度非常之大。
对于百姓,朱瞻基打心底里关爱,他甚至曾经在外出视察时亲自尝试了犁地,并感叹农民的不易。平日里,他关心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非常注重对受灾百姓的安抚和徭役的'征收力度。
在军事上,朱瞻基一面打击部队内的腐败状况,一面减少不必要的军事行动,节省军费开支。外交上,朱瞻基积极与别国交好,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对外环境,也引得万邦来朝,共同奉大明为正朔。
总之,宣宗时期明朝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四海升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官场也是一片难得的清明。不过,任何人都有着不足之处,朱瞻基在十年的皇帝生涯中也做出过对后世产生坏影响的行为,那就是鼓励宦官学习知识,协助自己批阅诏书,并进行"批红"。
所谓批红,就是在大臣呈上的诏书上作出批示,原本,皇帝都是亲历亲为,但因为很多事务过于繁琐,朱瞻基便让内臣学习文化,帮助自己批示。
对于勤政、有手腕,能够控制住宦官的皇帝,这样的制度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像深谙恩威并施之道的朱瞻基就能够很好地掌控局面。
然而,朱瞻基之后的不少明朝皇帝都无心理政,把批红之事全部交给了太监来做,这当然是非常容易导致权力的膨胀。宣宗之后,刘瑾、魏忠贤的出现和阉党的膨胀都和朱瞻基脱不了干系,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朝的衰弱确实和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历史上的朱瞻基有多厉害3 朱瞻基有多狠
公元1426年,朱瞻基将自己的叔叔朱高煦活活烹死。朱瞻基命人找来一个铜缸,将朱高煦扣在里面,朱高煦力气不小,还能将铜缸顶起,很快朱瞻基命人找来干柴,在缸的周围点燃,随后朱高煦活脱脱成了一道菜——瓦罐焖鸡!
朱瞻基用如此狠辣手段惩罚他的叔叔朱高煦究竟是为何呢?
史料记载“五月辛巳,仁宗崩。六月,太子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朱高煦老早就觊觎着皇位,此时他竟然为了争夺皇位,在朱瞻基的必经之路上安排了杀手,朱瞻基毕竟不是行军打仗,他是去奔丧,所以身边的护卫也不会太多。这给了朱高煦机会,但机缘巧合之下,朱高煦刺杀失败了。
朱瞻基自然不会将这个糊涂的叔叔放在眼中,因为朱高煦有造反的行动,但没有造反的脑子。果然,朱瞻基只是给朱高煦写了封信,朱高煦就被吓得瑟瑟发抖。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
朱瞻基威胁朱高煦,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别等到他人拿你当了宝贝,被人绑来,那么后悔都来不及。朱高煦起兵造反,不得人心,也没有个起兵的合理理由,就这糊里糊涂造了反,等到朱瞻基兵临城下,朱高煦害怕了,抛下众人到朱瞻基马前投降。
原本朱瞻基是不想杀朱高煦的,但朱高煦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折腾,论谁也是受不了的。朱瞻基会考虑两种方案,一种就是关到死,或者软禁到死,令一种就是直接斩杀。想来想去还是直接杀了最方便,新仇旧怨一同了结,既干脆又省事。
朱高煦用脚勾倒朱瞻基,根本造不成什么实质性伤害,反而会激怒朱瞻基,将其杀死。难道朱高煦真的活得不耐烦了?从之前的投降和种种表现看,朱高煦并不是一个视死如归之人,我们只能推测,这段记载可能有问题。以当时朱高煦的处境,他应该祈求绕他一死,这或许只是一场戏,可能只是朱瞻基为杀掉他这个叔叔,编造出的谎言。朱高煦真不是个造反的料,如果他能安分守己,必定可以富贵一生,况且朱棣、朱高煦、朱瞻基一直对他足够宽容。可见人要有自知之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朱瞻基一生功过
在朱棣的眼里,朱瞻基一直是个好孙子,据史书记载,朱棣出生那天做了个梦,梦到开国皇帝朱元璋赐自己一个大宝,朱元璋让朱棣把这一历史代传下来,可以保佑后代永太平。在他出生的时候,看到朱瞻基这个孩子的气概,朱棣更是喜出望外,越看这个孩子越喜欢。
后来的朱棣越来越重视朱瞻基,便开始重点培养,而朱瞻基在学习上也表现出很高的天分,他勤奋刻苦,聪明伶俐,在朱棣的培养下,才华横溢,最终成功地坐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朱瞻基有个"气运"加身,朱棣非常重视他。由于他喜欢读书,最后也做出了不小的成就。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朱瞻基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瞻基的学问和文采都很好,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出众。尽管他对这些很感兴趣,但他并没有因此荒废帝业,治理国家的层面仍然很用心。
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都有所突破和拓展。他扩大了内阁在政治上的权力。阁员地位一时猛增,可以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既给官员们放了假,同时又大肆打击贪污腐化行为,当时的官员都是人人自危,处事还是公平公正,让当时的朝政很清明。
对老百姓来说,朱瞻基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他甚至曾亲自到外地视察,亲自去耕田,还感叹农民的不易。平时,他关心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视平息灾民情绪,加强赋役力度。军队方面,朱瞻基打击军队中的腐败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军事行动,节约军费开支;在外交方面,朱瞻基与其他国家积极交涉,建立了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更有后来的万朝来邦,甚是繁荣。
对于勤政、有能力管住宦官的皇帝来说,这样的体制并不难,像朱瞻基这样懂得权势与施舍的人,也能管得住。不过,朱瞻基之后,后面的皇帝对这样的事情并不上心,就把那些事情全交给了宦官,这当然很容易导致权力膨胀。最后导致阉党的权力极其强大,这一切看来确实和朱瞻基有分不开的联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240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刘备救孔融不救陶谦,背后原因是什么